大医无疆 第11节
作者:石章鱼      更新:2025-10-17 19:44      字数:4961
  “我一直都这么说话啊。”
  “你对我们保卫科工作上有什么不满可以明说,不要用这种方式报复,影响我们事小,影响医院的形象事大。”
  “我怎么影响医院的形象了?你的意思是让我把白大褂脱下来换上保安服才能代表医院形象?”积怨不是一天两天了,于向东的指责彻底把周文斌给点燃了。
  两人就站在办公大楼门口你来我往的争辩,声音越来越大,到最后把副院长高新华都给惊动了。
  其实高新华不想出头,可院长顾厚义将皮球踢给了他,两个科级干部就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张胆地争吵,不少员工和患者都在围观,还要不要中层形象,还要不要颜面?
  高新华让院办主任刘登科把这两人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于向东和周文斌两人都气得脸红脖子粗,进了高新华的办公室,仍然如同两只斗鸡一样相互对视着。
  顾厚义让高新华处理这件事是有原因的,高新华本身就是保卫科出身,于向东是他推荐的继任,至于周文斌,谁不知道他是自己的老乡,顾厚义这个人护短,特别看重老乡的情分,其实他也知道周文斌能力不足,在医务处主任这个位子上有些吃力。
  医务处可不是谁都能干好的,这两年长兴的医疗纠纷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医疗质量本身存在问题,但是医务处处理方式也存在很大的漏洞,一个优秀的医务处主任要拥有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能力,周文斌的长处不是化解矛盾而是逃避矛盾。
  院办主任刘登科笑着对高新华道:“高院,人我都给您请来了,顾院那边还有任务,我先过去了。”
  高新华点了点头,刘登科走后顺手把办公室的门给带上了。
  高新华从烟盒里抽出一支烟,正眼都没看他们两个,慢吞吞道:“谁想抽烟自己过来拿。”
  于向东跟周文斌这才把纠缠的目光分开,看到高新华已经把烟叼在了嘴上,还没有点,正在找打火机。
  周文斌是不抽烟的,于向东知道领导的意思,赶紧掏出打火机过去帮高新华将烟给点上。
  周文斌冷眼看着,心中暗骂了一句马屁精。
  高新华道:“都坐吧,茶已经帮你们泡好了。”
  于向东赔着笑道:“怎么敢劳动高院大驾。”
  高新华道:“都是同事,哪有什么高低贵贱,周主任,你说是不是?”
  周文斌笑了笑道:“同事也有上下之分,您是我们的上级领导。”谁还不会拍领导马屁。
  高新华在烟灰缸里弹了弹烟灰,示意两个人去坐下。
  于向东和周文斌在双人沙发上坐下,彼此刻意分开一段距离,像极了一对闹脾气的小情侣。
  高新华道:“你们俩是不是有什么深仇大恨?”
  于向东率先否认道:“没有!”
  周文斌也赶紧摇了摇头。
  “没有深仇大恨,在大庭广众下吵得脸红脖子粗,闹得满城风雨?是天干气燥还是闲着难受?”
  周文斌表示他俩没有私人恩怨,刚才发生争执是因为工作上的事情。
  这次轮到于向东点头了,进入到高院制冷效果奇好的空调办公室内,两人上头的热血迅速冷却了下去,都有些后悔,刚才不该在众目睽睽下争吵。
  “真是敬业啊,可工作上有分歧也应该关起门来心平气和的讨论,干嘛非得弄到人尽皆知?加起来快一百岁的人了,不嫌丢人啊?”
  于向东把自己发火的原因说了出来,他是认为医务处不该绕过他们直接报警。
  周文斌不乐意了:“发生了那种情况我们报警还错了?你们保卫科的职责是什么?为什么不能在纠纷发生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就你们这种行动效率,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怎么能够得到保障?”
  两人各持己见,话不投机情绪又开始激动。
  高新华道:“都少说两句,还好今天没闹出大事,如果那老太太在医院出了意外,我们医院难道不要负责?当时事发的时候保卫科为什么不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于向东是他的老部下,所以高新华的第一板子先对准了于向东,于向东不说话了,保卫科工作效率拖沓,可不是从自己开始的,早在高新华担任保卫科长的时候一直都是这个风格,可以说自己就是跟他学得,但是心里再怎么想也不敢说出来,脑袋耷拉了下去:“高院,长兴这么大,每天大大小小的纠纷就有十多起,我们的人手实在是应付不来……”
  “不要强调理由,我在保卫科的时候,总共才七个人,不是一样负责整个长兴的保卫工作,还不是把安保做得井井有条?你们现在正式职工加保安几十口子人,纠纷反倒越来越多了,是不是应当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
  于向东郁闷,你当保卫科长的时候跟现在能一样吗?过去病人对医护工作者透着尊敬,现在患者的维权意识不知增强了多少倍,许多层面存在着过度维权,而且社会舆论对医务工作者也不友好,搞得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都说他们保卫科不作为,可整个医院挨骂挨打最多的就是他们。
  院里还要求他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这工作真不好干。
  高新华又向周文斌道:“刚才发生纠纷的时候你在哪里?”
  周文斌道:“我去卫生局开会……”
  高新华道:“你会比我还多啊?整天不是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像今天这种状况,你身为医务处主任不应该在现场吗?”
  “这个会议很重要,所以……”
  “不要强调理由,哪个会议不重要?我在长兴干了这么多年,什么事情我不清楚?”
  高新华看了看周文斌又看了看于向东,两人都把脑袋耷拉了下去,高新华是个明白人,他们的那点小九九根本瞒不过人家。
  高新华道:“都一个单位的同事,就算不能成为患难与共的朋友,也不至于反目成仇吧?你们的工作我不过问,可刚才这一出,我必须得给你们提个醒,下不为例。”
  周文斌和于向东连连点头。
  高新华把烟蒂掐灭了:“今晚都别安排什么事情,我来做东,我们家楼下的小饭店不错,一起过来吃个饭。”
  周文斌和于向东对望了一眼,两人又一起点头,领导请客,这个面子必须给,两人同时做好了抢先结账的准备,说什么不能让领导掏钱。
  此时程小红打电话过来,还是姜老太太的事情,周文斌表示要先走一步,去科里处理事情。
  于向东没急着走,为了表示他虚心接受了批评,还特地起身将周文斌送到大门口,顺便把门给关上了。
  高新华知道他不服气,留下来肯定有话说。
  于向东先摸出一盒软中华,给高新华上烟,恭恭敬敬点上,然后道:“高院,您刚才的批评我都接受,可是没医务处这么做事的,我们都已经到了,也已经掌控住了局面,就算报警也是我们来联系,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高新华抽了口烟,没表示,他并不清楚医务处那边的具体情况,顾院长让他处理的是内部纠纷。
  于向东道:“您是不知道医务处新来的那个小子有多嚣张,我都说我来处理了,他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打110!这不是公开打我们保卫科的脸吗?”
  高新华皱了皱眉头,明显有些不悦。
  于向东误以为高新华也为自己感到不平:“都不知道谁的关系给塞进来的,目空一切,年少猖狂!”
  高新华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魁梧的身躯压得大班椅发出吱吱嘎嘎的声响,抬起头吐出一口浓重的烟雾,同时他不紧不慢的声音随着烟雾升腾而起:“你是说许纯良吧,我安排的。”
  于向东十根脚趾头倏然收紧,如果不是隔着鞋底,他能在地板上抠出三室一厅,尴尬了,事先没做好调查工作,兜了个圈子抱怨到老高身上了。
  高新华不紧不慢道:“我倒觉得年轻人就应该有些血性!”
  第14章 入门
  医务处主任周文斌在了解事情的全部经过之后,并没有埋怨许纯良,反而还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一个大背摔倒了凶悍的王大雷,当着保卫科那么多人的面拨打110,听起来都解气,都有些后悔自己不在现场了。
  不过办公室里装了监控,只有他这位主任拥有监控的访问权,周文斌回到办公室后第一时间看了一下回放,通过监控他确认了一件事,那就是姜老太太的摔到应该不是外力导致的,跟其他人没有任何的肢体接触。
  观看回放的时候,派出所打电话过来,问他是不是可以提供当时的监控录像。
  周文斌一边看着屏幕上的录像一边颇为遗憾地告诉对方,实在是不好意思,监控坏了好几天了,还没来得及维修,以德报怨从来都不是周文斌的风格。
  许纯良和程小红一起去了急诊室,姜老太太孤零零躺在床上,身边只有一个护士陪着,老太太有两个女儿都在外地,老伴五年前就去世了,因为脾气古怪,亲戚大都跟她断了来往。
  程小红将刚买的果篮放下,笑道:“姜奶奶,我们来看您了。”老太太在他们办公室晕倒,总得表示一下慰问。
  姜老太太把脸一扭,不想搭理她。
  许纯良道:“您老可不能动气,万一肾水枯竭,佛祖也爱莫能助。”
  姜老太太听到肾水枯竭,又将脸缓缓转过来,望着许纯良道:“小许,你的意思是说,我快死了?”
  许纯良笑道:“我可没这么说,您老肾水虽亏未竭,只需调理得当,身体定可恢复如初。”
  “如何调理呢?”
  “五行之中肺为金,肾为水,金生水,两者如同母子。肺阴受损,母病及子,肾脏才会出现肾水不足的现象,身体缺水,水不涵木,肝木无以滋养,肝阳上亢,就会有头晕目眩的症状出现。”
  程小红一旁听得目瞪口呆,这新来的可真是个大忽悠,不过,他好像懂点中医呢,想想这厮是回春堂的少东家,懂些中医也是正常,只是这姜老太太可不好忽悠,万一翻脸不认人,可够他喝一壶的。
  姜老太太双目生光:“对啊,我刚才在你们办公室就是突然感到头晕目眩,眼前一黑就晕倒了。”
  “其实以您老的体质,本来是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的,之所以会晕倒,是因为办公室里突然出现了几个刺龙画虎的混混,他们穷凶极恶的样子把您给吓着了,肝火向上急行,偏偏您老体内的肾水又不足以灭去肝火,所以才会火急攻心晕倒在地。”
  “对啊,就是那帮龟孙子把我给吓着了!”姜老太太捂着心口,觉得又开始难受了。
  “您老不用害怕,在我们长兴医院,您老的安全完全可以得到保障,每一位病人的安全都可以得到保障。”
  程小红心中暗叹,这话说得高度可以,周主任这次看人够准,许纯良比起陈光明不知高明了多少,别的不说,他能打,一个大背就把王大雷给制住了,跟这样的人共事,有安全感。
  姜老太太主动握住许纯良的手道:“孩子,一看你就是好人,现在像你这样的好人不多了。”
  许纯良笑道:“还是好人多,您老啊,只管踏踏实实在这里休息,您放心,我们长兴医院一定会为您讨还公道,吓着您的那几个龟孙子,我们一个都不会放过。”
  姜老太太点头道:“谢谢,谢谢!”
  程小红看得目瞪口呆,心中只有佩服的份儿,这么难缠的姜老太太都能被他搞定,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实难相信。
  警方也带人过来了解情况了,不能只听许纯良的一面之词,也要听听姜老太太的意见。
  许纯良和程小红这边离开留观室,就听到姜老太太充满怨念的声音:“警察同志,您可要帮我做主啊,那几个龟孙子差点没把我给吓死!”
  ……
  回春堂的招牌还没挂起来,可对面大树上的蜂巢已经初具规模,许长善站在大门口,望着马蜂围着蜂巢忙碌,心中暗忖,这些马蜂难道真懂得择邻而居的道理?
  今天下午,儿子许家轩打来了电话,询问了一下许纯良的近况,许长善在电话中把他训斥了一通,如果当父亲的真正关心这个儿子就不会只是打电话,至少应该亲自过来一趟。孙子已经二十一岁了,父子两人相处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两个月。
  许家轩对这个儿子也非常歉疚,可他现在工作家庭都在美利坚,不可能长期呆在国内,他也表示会通过其他方式给予最大的补偿。
  许长善不等他说完就挂断了电话,老爷子心中憋着一股气,为孙子不平,也是为了自己。虽然他当初也口口声声建议孙子去国外读大学,可内心深处其实是不舍的,现在许纯良决定留在国内工作,正合他的心思,如果说还有遗憾,那就是孙子不肯继承自己的衣钵,如果坚持如此,祖上传下来的招牌,到他这一代就要结束了。
  许长善迟迟不肯挂上回春堂的招牌就是这个原因,既然无人继承,何须多此一举?
  老爷子想得正入神,一人骑着电动车在他身边停下,招呼了一声:“许老先生。”
  许长善抬头看了一眼,觉得有些面熟,可一时间又想不起来何时见过,上了年纪,记忆力也是每况愈下。
  “老先生不记得了,那天我帮您搬过家,肘关节脱臼的那个。”
  许长善这才想起的确是这么回事,对那帮搬家公司的人他并无太好的印象,淡然笑道:“找我有事?”努力回忆着,自己好像没帮他手法复位。
  “没什么事情,就是想表达一下谢意。”
  对方从车后拿下一个蛇皮袋,里面装着不少的金蝉,在江州当地,称之为喋喽龟,通常油炸后是下酒的好菜。
  许长善道:“无功不受禄啊。”
  “老先生,我这是感谢您孙子的,那天要不是他及时帮我复位,我恐怕要住院开大刀了,我现在已经离开诚意搬家公司了。”
  对方执意将东西留下,趁着许长善不注意,骑车一溜烟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