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无疆 第137节
作者:
石章鱼 更新:2025-10-17 19:45 字数:5229
一是合作后长兴医院姓公还是姓私的问题,过去他们是公立医院,属于卫生局,不能因为合并就变成了华年集团的一部分,全体员工的编制怎么处理?
二是长兴医院资产评估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华年集团要占这么大的股权比例?
三是合作后医院的管理问题,是沿用过去的领导班子,还是重新选拔干部?他们的人事权究竟是谁来当家?
陈兴安的问题其实也是几乎所有长兴人都在关注的问题,赵飞扬无法回避这些问题,他也想好了如何回答。
赵飞扬清了清嗓子道:“陈书记提出的三个问题很好,相信这些问题也是大家所关心的,我在此向大家一一作答。这次的公立医院改革是东州市政府主导,引入华年集团公司的资金,初步协议是由华年集团控股百分之八十,东州市政府占股百分之二十,这里我要强调一下,股权的分配会以最终出资额和资产实际评估为准,现在的比例只是预估比例。”
众人都听明白了他的意思,赵飞扬还强调了一件事,那就是改革是市里定下来的,持股比例也是市里同意的,这好像是回复了第二个问题,但是又回复得不够明朗。
赵飞扬又道:“双方共同成立东州市华年医疗管理有限公司,由管理公司的董事会来管理医院,我个人应该是会进入董事会的,董事会不是一言堂,不可能我一个人说了算,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管理方式。通过我们和平海省人民医院的友好协商,平海省人民医院会在技术、人才、管理、品牌等要素方面提供全面支持和对接,你们关心的人事权以后会由董事会说了算。”
听赵飞扬回应过第二个问题,陈兴安的脸色已经相当不好看,人事权归董事会,那还不是姓私?
“关于大家最关心的医院姓公还是姓私的问题,我们肯定会明确产权结构,改革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股份制,医院会改为企业法人,考虑到长兴的实际情况,医院现有的编制人员保留事业单位编制,退休后享受事业单位的各项政策,但在整个改制的过程中,享受股份制绩效水平。”赵飞扬最后才回应了这个关键问题。
副院长耿文秀没有说话,她这段时间和华年接触频繁,对华年集团还是比较了解的,据她所知,改制后对他们这些人并无坏处,编制不变,待遇会有一个大幅的提升。
医院的主要领导会从月薪制改为年薪制,因为高新区股份制医院的建设,她的地位肯定固若金汤。
大哥是高新区一把手,别说赵飞扬,就算华年集团也得给她三分薄面,所以耿文秀是赵飞扬的坚定支持者。
秦国良是搞业务出身,他本身就是长兴引入的高端人才,改制对他这种有真本事的人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如果在民营医院,像他这样的高端人才,收入比目前增长一倍也很正常,所以他暂不表态,静观其变。
高新华也没有表态,虽然他也知道这次的改革不会影响到自身的利益,但是他总觉得不安。
赵飞扬的这一刀应当是砍在了长兴老员工的心坎上,无论他勾画的蓝图有多美,可任何的改革都不可能做到所有人受益,甚至做不到大多数人受益。
有人受益就会有人付出代价,那么代价谁来承担?
书记陈兴安作为党政干部,他早就对这次的改制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
在赵飞扬回答他的三个问题之后,陈兴安道:“将来董事会是谁选出来的?我们长兴的员工在未来的股份制医院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我们是不是公司的股东?”
赵飞扬最近一段时间已经觉察到了陈兴安的动向,他也想好了应对的方法:“当然是,我们长兴的每一位员工都将会医院的主人。”
高新华此时慢条斯理地说了一句话:“我们过去也一直都是长兴的主人。”
现场静了下去,赵飞扬的内心猛地一沉,高新华此时开口说话绝不是随口一说,证明他对自己的话不认同。
他一直都在担心高新华,自从天海建设的安全事故之后,他就觉得高新华有些改变,虽然表面上和过去没什么不同,可他还是觉得哪里不对,高新华变得更主动,将门诊、行政的后续改建工程交给了鼎立建设。
赵飞扬因为内疚,也出于平衡舆论的考虑,认同了他的做法,现在高新华居然说了一句这样的话,他心中有些不爽。
陈兴安道:“过去是给国家打工,以后可能是给资本家打工,在资本家的企业里,我这个书记就变得可有可无了。”
耿文秀感到自己有必要说话了,她笑道:“陈书记不用担心,就算是企业也得在党的领导下。”
陈兴安摇了摇头道:“你不懂!”
耿文秀被怼的一口气差点没上来,陈兴安变了,一向逢人便笑,不问世事的书记突然变得攻击力十足。
她不由得想到了当初被顾厚义当初羞辱的情景。陈兴安的身上缺乏顾厚义的霸气,他今天的目标也不是自己。
陈兴安望着赵飞扬道:“关于成立股份制医院的事情需要职代会表决吧,我们几个不能把这件事随随便便定下来,我们不能代表广大职工,更不能随随便便决定他们未来的命运。”
赵飞扬微笑道:“这么大的事情当然要职代会表决,各位还有什么意见?”
他甚至懒得说建议这个词,这些人能够想出好的建议长兴也不会沦落到如今的局面,一帮只有意见没有建议的家伙。
高新华道:“改制后所有员工的收入都会大幅提升吗?”
赵飞扬点了点头道:“那是当然。”
陈兴安呵呵笑了一声,这次他忍住了没有说话,可态度已经表达得相当明显。
我不信!
第208章 分歧
赵飞扬会后让高新华陪自己去一趟高新区工地,土地仍然是那块土地,但是标语已经更换,围墙上已经出现了股份制医院的效果图,标语上写着:
长兴医院联手华年集团建设江海地区区域医疗中心!
建设国内第一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高新区我们来了!
高新华认为第二句有毛病,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不是你想建设就能建设起来的,那得靠批准,医院建成之后,软硬件都达到标准,你才有资格创三甲。
在这件事上长兴在打擦边球,长兴医院是三甲好像就代表新医院也是三甲,不是这个样子的,你最多只是按照三甲标准建设,建好之后暂时还成不了三甲,更何况目前连地基都没打。
空旷的工地上,两位长兴的领导人在草丛中一前一后慢慢走着。
此刻赵飞扬的脸上有光,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很快他就察觉到高新华落在自己的身后:“新华哥,走这么慢啊?”
高新华道:“老毛病犯了,腿疼。”当年在者阴山战役中他的腿受过伤,但是和詹爱华、佟广生这些战功彪炳的战友不同,高新华只得了个三等功。
赵飞扬在原地停下脚步,等着他赶上来,却没有回头:“新华哥,你是不是害怕改制啊?”
高新华道:“我不是害怕改制,我是害怕被别人戳脊梁骨。”
赵飞扬摇了摇头:“长兴如果不改制,早晚都会被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所淘汰。”
高新华叹了口气道:“我没有你的格局和眼光,但是我总觉得这件事一定要慎重处理,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出大事。”
赵飞扬道:“陈书记瞻前顾后,我能理解,他是担心自身的利益受损,你不应该有这样的顾虑啊。”
高新华认为他误解了自己的意思:“我不是担心利益受损,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好好的公立医院非要走股份制的道路。”
赵飞扬道:“市里定下了五家非营利医院,其中并没有我们长兴,市里选择我们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只是第一步,如果长兴改革成功,其他医院也会效仿。”
高新华道:“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做这第一个呢?”关于营利和非营利医院市里并不存在厚此薄彼,只要长兴争取,非营利医院的名额肯定有他们一个,是赵飞扬主动选择了走营利医院的道路。
赵飞扬道:“想要后来居上,想要领先东州其他医院,这次的改制是我们最好的机会,也可能是唯一的机会,我愿做公立医院改革的探路人,按照公立医院改革的要求,严格打造股份制的医疗平台,形成上下联动的股份制医联体,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长兴必然会后来居上。”
赵飞扬的双目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骄傲,他坚信自己比其他人看得更远,困难只是暂时的,如果畏缩不前,长兴就会永远落后,最终从东州的医疗市场淘汰出局。
高新华道:“你又怎么能够保证,合作成功之后,华年集团不会干涉长兴的管理?他们不会白白投资的,他们要得是利润。”
赵飞扬强调说,任何医院追求得都是利润,在他看来,所谓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医院并无什么区别。
东州六大综合医院,谁不是在想尽办法追求更高的利润,长兴无非是第一个走出去,放弃国家的财政支持,从大的方向来说他们的改制是为国家做出贡献,从小的方面来说,会让长兴得到良性发展。
高新华发现赵飞扬句句不离对未来的憧憬,但是他很少考虑到长兴的普通员工,难道在他的眼中员工的感受就无足轻重吗?一句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就能够解决长兴医院隐藏的问题吗?
高新华认为不能,因为改制必将会触及相当一部分员工的利益,虽然目前他们还保持着沉默,但是在沉默中不断酝酿积蓄着能量,这座沉默的火山终将爆发。
许纯良最近的日子过得无比惬意,送走了华年集团的考察组,没多久就迎来了大恒集团的考察组。
大恒集团仍然觊觎着月牙湾地块,他们已经向赵飞扬提出了合作开发健康颐养小镇的计划。
只要长兴点头,他们可以采取以地易地的方式在另外一块土地上建设健康颐养小镇,这其中就包括健康养老医院,而目前的巍山岛医院就能够建设成国内顶级的水上乐园。
许纯良不负责谈判,只负责接待,说穿了就是负责走个形式。大恒集团考察这里也不是第一次,他们只是在和湖山镇政府磋商拿地的过程中顺便来访。
许纯良从墨晗那里已经得悉华年集团考察组被打背后的罪魁祸首应该就是大恒集团。
从商业的角度来出发,大恒集团的做法也无可厚非,反正华年集团也不是什么好鸟,他们斗得越凶,长兴获利就越大,他才懒得揭穿,巴不得他们再打起来。
按照佟广生的指示,王金武也来分院考察了一番,显洪集团就是抬轿子,他们已经没有合作的意愿。
许纯良这边拉起条幅,搞一搞声势,造一造新闻,回头把照片发给宣传科,他们负责发新闻通稿,这即是舆论战也是心理战。
股权谈判的关键时刻,博弈尤为激烈,赵飞扬手中的牌越多,越能在谈判中争取到更多的股权。
王金武过来考察的时候下起了大雨,许纯良安排食堂准备点饭菜,让他在这里凑合凑合。
最近食堂新请了大厨,饭菜的质量有所提升,身为院长的许纯良手上有了一定的权力,在自家食堂安排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食堂准备好了之后,张海涛专程过来请他们过去,最近张海涛跟在许纯良身边进步不小。
来到包间里坐下,许纯良让张海涛也留下陪着喝几杯,反正外面下这么大雨,闲着也没什么事情。
王金武告诉许纯良,自从舒远航这次离开就没有回来过,中间甚至连一个电话都没打过,提起这件事他恨得咬牙切齿:“我就没见过这么没良心的,佟总可是他亲爹,这么重的病他当儿子的不该在床边伺候吗?”
许纯良认为舒远航不是没良心的人,当初佟广生出事的时候,还是舒远航第一个发现了他,劝道:“清官难断家务事,他们父子之间的事情咱们外人是没资格评判的,你跟佟总再亲,还能比人家爷俩亲?”
王金武知道他说得都是实话,上次打了舒远航一拳,好像舒远航也没告状,如果佟广生知道肯定得骂他。
王金武道:“不聊这个,你们长兴真要变成私立医院了?你们的事业编制不会受到影响吧?”
张海涛也关心这个,眼巴巴望着许纯良。
许纯良道:“说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王金武道:“那还是私有化,等老人全都退光了,理所当然就变成私立了。”
许纯良听高新华提过一次,说这次如果改制成功,那么他就会成为长兴最后一个编制,因为长兴有编制的员工中年龄最小的就是许纯良。
许纯良个人没把编制当成一回事,但是在普通人眼中编制就意味着铁饭碗,就意味着旱涝保收。
张海涛是个合同工,他能有今天全靠巴结许纯良得来的,听说长兴要改制,他有些忧心忡忡,这好日子还没过几天呢,怎么说变就变了。
张海涛道:“许院长,我听说一事儿,不知是真是假,张海滨好像去华年集团任职了。”
许纯良笑了起来,点了点头道:“有这件事,上次在岛上被揍的董长浩,是他把张海滨弄进了华年集团,确切地说是东州市华年医疗管理有限公司,担任董长浩的助理。”
单从这件事来看,反倒是董长浩挨得这顿揍成就了张海滨。
张海涛道:“我听说是个经理呢,还有人说他以后可能当长兴的院长。”外面传言张海滨辞职后去了华年集团当了大官,等股份制医院成立之后,他有可能当院长呢。
这下连王金武都笑了起来,他非常清楚张海滨那块料。
许纯良不屑道:“就凭他?华年集团是利用他,认为他知道一些长兴的黑幕,所以觉得他有些利用价值,等合并之后成了一家人,你以为华年还会用他爆自己医院的黑料?跳梁小丑罢了。”
王金武道:“没错,他蹦跶不了几天。”
张海涛这才放下心来,万一张海滨卷土重来,可没有自己的好果子吃。
许纯良道:“大恒在湖山镇拿地不少,他们有钱吗?”
王金武道:“有没有钱不重要,能不能从银行贷出来才重要,大恒欠了一屁股债,咱们有句老话,叫虱多不痒债多不愁,银行被他们欠这么多,也不敢轻易清算他们。”
张海涛道:“欠钱的是大爷。”
王金武笑道:“就是这个道理。”
许纯良的手机响了起来,却是赵晓慧打来的电话,他们电视台今天来巍山岛采访,在船上赶上了这场大雨,担心到码头挨淋,于是打电话找朋友求援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