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成狠辣前夫的寡妇邻居后 第162节
作者:一只云桉      更新:2025-10-17 19:51      字数:2857
  一次次升起,又落下。
  耳边都是欢呼声,姜云筝被眼前的这一幕烫红了眼睛,隔着人群,她似乎又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在这一场打铁花后,被遗忘到了人群里。
  有个小孩子差点撞到了姜云筝,被祁昀慎挡住,姜云筝这才回过神来,似乎有所察觉,她身子微侧,便看到了人海里,身形瘦削,华发微白的余氏。
  表演在这时结束,大家意犹未尽守在原地,还想要再看一遍。
  祁昀慎瞥了眼余氏,对姜云筝道:“累不累?要去挂祈福带吗?”
  姜云筝收回眼神,她弯了弯唇,对祁昀慎道:“不累,去河边吧。”
  姜云筝没再看余氏一眼。
  二人并肩离开,男子身形高大挺拔,女子娇小玲珑,说一句神仙眷侣都不过分。
  杭州城没少出现过俊男美人,可这般钟灵毓秀的二人一同行走,还是吸引了周遭不少人的目光,更何况,身后还有三个人跟着。
  一路上,姜云筝走得慢,等他们到河边时已经较晚了,没想到河边那棵千年古树下还有不少人。
  许多百姓手里拿着红绸带,一个一个排着顺序往树上挂。
  据说在这棵树下许下的心愿,十有九灵。
  姜云筝提笔写好后,发现祁昀慎早就写好了,她瞄了一眼祁昀慎手掌,好奇抬头问:“你写的什么?”
  祁昀慎:“希望某个小姑娘永世平安。”
  周围突然就安静了,姜云筝望进祁昀慎眼中,清楚看见了自己的倒影。
  姜云筝吸了吸鼻子,“我不告诉你我写的什么。”
  祁昀慎嗯声,语气里带着笑:“你要挂在哪?”
  姜云筝指了个位置,那是大树靠近河边的枝丫,那儿的红绸带最少。
  祁昀慎握着两根红绸带,直接轻功上了树,两根红绸带挨得极近。
  河风一吹,祁昀慎轻而易举看到了上面的字。
  晏回无虞,臻臻无忧。
  青影、祁安、侯月他们三个轮流一人去许愿一次,都挂在了那根枝丫附近。
  回去路上,姜云筝走不动了,街上人还多,马车行驶不通。
  祁昀慎将披风上的帽子给姜云筝戴上,她浑身捂得严严实实。
  祁昀慎身形微弓。
  姜云筝笑了笑,俯身趴在了祁昀慎背上。
  往僻静处走去,身后都是嬉笑喧哗,姜云筝却觉得很安静,静的她似乎听到了祁昀慎的心跳声。
  回府的这段路很长,长到她希望永远没有尽头。
  第200章 余氏见到姜云筝;得知当年璟秧走失真相
  回到府里,祁昀慎背着姜云筝直接回了主院。
  经过花园时,祁昀慎目光往角落里停留了一瞬,然后背着姜云筝离开。
  原地,徐宿源一脸苍白,失魂落魄看着二人背影,然后跛着脚出了府邸准备去寻个大夫开个止痛药。
  没想到刚出府没走多久,就看到了如游魂一般的余氏,余氏身后还跟着刘婆子。
  徐宿源还顶着江闻那张脸。
  他看着短短时间内便苍老了二十岁的余氏,心中苦涩,没想到……到最后娘还是知道了。
  他停在了余氏身前。
  余氏只顾着赶路,身前挡了一个人,她往左移,那人跟着移动,似乎就要跟她作对一般。
  刘婆子跺脚:“你这人怎么回事啊!”
  余氏这才抬头看了眼徐宿源,“你挡着我做什么?”
  经过前几回死里逃生,徐宿源的声线早都变了,他说道:“前面就是祁家了,这位夫人要去哪?”
  余氏心中一急,眉间的沟壑紧紧皱了起来。
  “我去的就是祁家,你给我让开。”
  徐宿源:“这位夫人还是先回吧,府里的人都睡了。”
  余氏:“不用你管!”
  无论怎么说,徐宿源就是不让余氏过去。
  刘婆子见这人执拗,担心这人脑子有问题,要是等会心生歹意就不好了,于是连忙拉着余氏离开。
  “夫人,咱们明天再来吧。”
  余氏愤愤不平又瞪了徐宿源一眼。
  徐宿源摇了摇头:“府上守卫森严,你们想见的人是见不到的。”
  余氏这才觉得不对劲,“你到底是谁?”
  徐宿源摇头,什么都不说。
  刘婆子连忙拉着余氏离开:“夫人,咱们都知道姜姑娘在这了,明天再来吧。”
  回去路上,余氏心中憋闷,她想到先前姜云筝的眼神,心里又是一酸。
  璟秧……明明看到她了的。
  余氏转念一想,来江南无头苍蝇般地找了数日,好在最后还是找到了璟秧。
  余氏在杭州租了一个三进的宅子,她找人要紧,用不着住太豪华的地方。
  主仆二人走进小巷,前方就急匆匆跑来了一人,那人没注意脚下的坑,被绊倒在地上,怀里的布包散开,东西掉了一地。
  “哎呀,这不是李道吗?这么晚了,你要去哪?”
  “刘婆婆,我奶奶风寒迟迟不好,今晚快不行了,我要去找大夫救我娘。”
  余氏让刘婆子帮忙去捡,余氏也捡起了脚边的东西。
  突然,她目光一定,浑身都在发抖。
  月光下,纯金打制的百命锁上刻着的三个字十分清楚。
  徐璟秧。
  那些被余氏视若珍宝的记忆不断冲刷着她大脑,余氏不停喘着大气。
  当年徐璟秧被丫鬟抱出府看灯会,那日是余氏亲自给小女儿打扮穿的衣服。
  “娘的乖宝粉雕玉琢,就是要带这些金灿灿的东西才好看。”
  余氏将百命锁挂在了女儿脖上。
  余氏捡起地上散落的其他首饰,浑浊的眼泪从她眼里流出。
  余氏半跌半爬地上前攥住了李道的衣服,她声音从喉咙里逼出来:
  “这东西是哪来的?”
  李道才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哪知道这些。
  他惊恐摇头:“余夫人,我什么都不知道,你放开我,我要去给我奶奶请大夫。”
  余氏面若厉鬼:“大夫?这一切都是你奶奶的报应!”
  李道年纪小,听不得这种话,用尽全身力气推翻了余氏,从刘婆子手里抢回东西就要跑出去。
  余氏厉声:“去抓住他!”
  刘婆子上前一脚踢在李道后背,李道直挺挺摔在地上,脸上都是血。
  余氏沉声,“拖着他,去李家。”
  李道家中有一个瘫痪在床的老爹,和感染风寒的奶奶。
  去李家之前,刘婆子还叫了几个护卫。
  李家门猛地被踢开,半昏半睡的李婆子一下被惊醒,紧接着屋里一亮,一脸血的孙子被丢到了地上。
  李婆子看着突然出现在屋里的人,余氏与刘婆子都是穿金戴银的,几个护卫也五大三粗,不是一般人。
  “你们是什么人!!道儿啊,你快醒醒。”说完,李婆子就开始咳。
  余氏将百命锁直接丢到床上,“这东西哪来的?”
  李婆子看了眼床上的东西,眉眼一惧,很快便猜到了来人的身份。
  李婆子咬死不知道:“我不知道,这是有个人掉在了我家门口,被老婆子我捡回来的。”
  余氏注意到李婆子异样的眼神,她冷笑一声,瞥了眼地上的李道:“不知道是吧?给我打,打到她说实话为止!”
  说完,那护卫的拳头就落到李道身上。
  李婆子大喊,“你们这些混账,给我住嘴!”
  那李婆子还想撒谎,但见孙子牙齿都被打掉了之后,这才哭喊道:“贵人,别打了,我说,我说还不行吗。”
  “……这是从一个小姑娘身上扒下来的。”
  余氏面容一颤。
  李婆子说起了当年的事。
  当年李婆子一家还只是难民,常住在京城的废庙里,认识了不少废庙里的乞丐,有个年轻妇人来废庙里找到乞丐头头,只说让他们在灯会上趁乱绑架一个小姑娘,事后会给他们五千两。
  为了确保事情完成,那乞丐头子让李婆子一家一起参与。
  于是这群乞丐负责在灯会上闹事聚众,趁机冲乱了那小姑娘的仆从,然后李婆子一家将人抱走。
  这小姑娘浑身都是宝,李婆子就偷偷藏了些首饰。
  后来那年轻妇人果然履约送来了五千两,可那乞丐头子竟然想要独吞,李婆子大哥气急之下就打死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