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拒婚后,我在国营厂开饭馆 第94节
作者:仙池锦鲤      更新:2025-10-17 20:10      字数:2700
  俩人再回到院子里,谁也没提刚才的事儿。刚一回来,就见村支书过来道:“春杏给你打了个电话,说钢铁厂有事儿让你回去一趟。”
  “行。”沈清月直接开车回去。走之前正好看见陈怀正在狐疑的盘问贺政晨刚才去哪儿了,为啥头上顶了树叶子?
  没错,刚才她并没有提醒贺政晨。
  贺政晨摘下叶子,正好回看沈清月,却只听到一串笑声,和汽车尾气。
  贺政晨道:“就是想摘点野菜。”
  陈怀当真了,随后还道:“这里每天收购两百斤在,哪儿还用你亲自去摘?”
  贺政晨嗯了一声。笑笑没再说话。
  ……
  沈清月回到钢铁厂,刚把车子停稳进去,就被蒋主任给迎了上去:“咱直接去厂长办公室吧。”
  蒋主任特意在这等她呢。
  沈清月道:“主任到底是什么事儿?”
  蒋主任道:“上次不是答应给厂里员工补一次烧烤节么。你这边也休息个把礼拜了,应该缓过来这个劲儿了。”
  蒋主任喋喋不休:“主要是厂里的员工不干了。要是再不开烧烤节,估计得把我办公室给拆了。”
  他这个工友会的主任不好干啊!
  第122章 沈清月的实力
  这次烧烤节是为了钢铁厂的员工服务的。
  上一次明明是在钢铁厂区里的活动,厂里的员工却没在,把地方腾给了县里的人。
  厂长在广播里亲口承诺将来会补偿给他们一个小烧烤节。
  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一周了。
  厂子里黑不提,白不提的,厂里员工都急了,天天去工委会询问。
  蒋主任请了三天假,都被员工堵到家门口了。
  厂子里给分房就是这点不好,都在一片住着。
  就算没有厂里的关系,那还有多年邻居的关系呢。去家里找,蒋主任也只能赔笑脸。
  不光蒋主任,连带着厂长,后勤主任都被问候,当领导的开始躲下属,闻所未闻!
  也不能这么一直躲下去。
  钢铁厂作为国营厂是有生产任务的。
  到下半年进入忙碌的时候,就是想举办有心也无力。
  这次厂里下了狠心,要好好补偿给厂里员工,一个完整的烧烤节。
  沈清月都没来上班,硬是一个电话给叫过来了。
  沈清月跟着蒋主任去了厂长办公室!
  外头厂长秘书见了沈清月就像见了一个大救星似的。言语都热情了几分:“沈姑娘可算来了。”
  沈清月跟他也算是老熟人了,打了个招呼。轻车熟路的进了厂长办公室。
  真的很难想象,她以前就是一个在厂子外头摆摊卖盒饭的,还要被人挑衅。
  短短的半年时间,进厂长办公室都好几回了。
  钢铁厂厂长对沈清月也不敢怠慢。她的能力有目共睹的。上次办烧烤节大获成功,沈清月占一半的功劳。
  尤其是那些节目的编排,统筹,建议内场,外场小吃的筛选。
  烧烤节过去那么久,余韵还在。
  那些摆摊的,甚至都打出招牌,说参加过烧烤节。
  还有的人特意强调是内场的,档次都像拔高了似的。
  对于厂长来说,沈清月可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才。
  连县里一把手都对她欣赏备至,要不是钢铁厂厂长态度强硬。早就被挖走,进入体制内了。
  对于他们这些当惯了领导的人,沈清月做饭好吃都是其次。重要的是能抗事儿,有能力。
  上次烧烤节过后。县里一把手回去还当众人说,就沈清月这样的能力,来十个大学生都不换。
  这话传回了钢铁厂。厂长更是把沈清月看中的跟什么似的,这可是个大宝贝,万一要是被人挖走,他可再找不到第二个。
  沈清月一进来办公室。
  厂长跟厂区的几个领导都在。看着沈清月的眼睛直放光。眼神里满满的全都是信任,相信她能把事情给办好!
  沈清月来的路上就知道厂区领导是为什么事儿来。也没打马虎眼,道:“这次,烧烤节怎么办?”
  厂长道:“上一次多亏厂里的同志们,咱得补偿一个一模一样的给厂里人,不能比上一个差。”
  沈清月来之前,厂里这几个说话有份量的领导都已经开过一个小会了,奠定了这次内部烧烤节的方向。
  厂长的话音刚落。
  后勤主任就接过了这个话头继续道:“想还随上次一样,把那些其他美食也再邀请一遍。另外,各个村的表演再演一次。”
  上次烧烤节没成想,各个村上来的小品那么逗乐。
  县里县外好评如潮。
  很多梗甚至都成了大家的口头禅。
  笑料一浪压一浪,台下人的热情甚至超过了文工团的歌舞类节目。
  这么精彩的节目,厂里的同志们都没看过。只能听大家说,都遗憾的不得了。
  这次厂长就想把节目也给大家弄上。
  也不用节目翻新,还用之前的那个就行。
  厂子的领导有些为难:“小沈啊,你能不能想想办法联系一下下面村落这些表演的人。”
  厂长说出难处:“上次是县里牵头。都是县里负责各个村的同志们邀请的。但这次,不想惊动他们,但还要把这些民间艺人请到。能不能想个办法?”
  他们就想踏踏实实的办一个钢铁厂自己的烧烤节。
  上次烧烤节太成功了。
  来过的人回去一宣传,引起了爆火的效果。
  厂长一点不怀疑,这要是消息传出去,县里的人得把这里挤爆。
  不是不欢迎大家,这次的重点是招呼好厂区里的三千多人。
  厂里都知道沈清月有能耐,先去询问一下她有没有办法。
  让厂子里为难的情况。对沈清月来说,还真不是个事儿。
  上次的小品都是沈清月帮排练的。
  在那么段时间内排出小品,收获这么好的效果,可以说那些村长感念沈清月的帮忙。
  底下村的人也有虚荣心。
  这段时间那些村长也不嫌远,十里八里的路来沈清月的村,找村长喝酒,说的还是烧烤节的见闻,反复的说,根本说不够。
  沈清月稍微一牵头,下面的村子肯定会积极的响应。
  沈清月当即把这个事情答应了下来。
  厂长一见她把最难的事儿给应下来了。高兴的不得了:“你放心,肯定不叫你白忙活。厂里出劳务费。”
  给的标准不低。是按照邀请文工团下乡的标准给的。
  钢铁厂作为县城第一大国营厂,不缺钱。
  厂长松了一口气:“小沈啊,厂里有你,我心里就踏实。”
  解决了最大的事儿,接下来的就好办了。
  把那些内场外场的美食给叫到厂子里。继续办他个热热闹闹的烧烤节。
  “别的没啥了,就是注意保密。”
  “好的。”
  沈清月当时作为美食的面试官,还撒出去无数的小吃方子,被那些摊主成为,有半师情谊,再加上当时登记了家庭住址。
  沈清月一家一家找到。
  现在他们有了上次烧烤节的名头,在县里摆摊买卖非常好。
  有几个人因为买卖太好了,还盘了铺子。
  一听说沈清月这边弄了个小烧烤节,需要他们。
  一个个都充满了义气,二话不说就答应回去了。
  该收摊的收摊,该关店的关店!
  不知不觉间,沈清月在县里美食圈的影响力竟然这么大。
  那些哪怕没得到沈清月小吃秘方的人,也满口答应。
  就打定主意要跟她交好。
  沈清月原本以为,内场十八个人摊位,能回来十个就不错了。没想到这十八个人都答应了下来。
  再三叮嘱保密的事儿。
  这些摊主见沈清月说的郑重,也都跟着表示:“这你放心,我晓得轻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