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拒婚后,我在国营厂开饭馆 第181节
作者:仙池锦鲤      更新:2025-10-17 20:11      字数:2463
  英嫂子说的这话豪情万丈的。
  其他人也都努力干摘果子,水果可不像别的。
  要挑熟的摘,有的葡萄还青着呢,没熟好摘下来也是糟践东西。
  沈清月请村里这些帮工可算是请对了。
  老农民都知道珍惜东西。
  一篮子一篮子的水果被搬运到路边。待会儿就有司机过来接,接到的都放在冷库里保存。
  就这么的,一车一车的,压根没停过。
  漫山遍野的果树啊。
  大伙儿摘了好久,抬头一看连百分之一都没摘下来。
  这活儿且得干着呢。
  沈清月这会儿拿了一串葡萄,洗干净放在冰箱里,没多久就变得冰冰凉凉的了。
  吃葡萄太甜了汁水还多,一吃就忍不住吃很多。
  沈清月现在每天一盒草莓一串葡萄。
  吃到甜甜的水果心情都跟着好多了。
  明明还不到夏天。
  沈清月也不知道怎么了,多了个怕热的毛病。
  在家里,南北通透的房子把门窗都打开,呼呼的风往里头传过,那才舒服呢。
  呆了一会儿,就大院里,就生怕大花婶子忙不过来。
  沈清月一过来,就看这边排长队,都是过来买水果,不少都是外村的人。
  沈清月都到了,大花婶子忙活的头不抬眼不睁的。道:“小李子,葡萄再搬过来一筐。”
  旁边排队的人道:“一筐可能不够,最少也得三筐。”
  大花婶子在旁边笑骂道:“三筐你们吃的完么?”
  这边的筐都是大筐,一大筐百十来斤呢!
  “吃的完,我孙子可爱吃这个葡萄了,说这个是小糖豆。”
  “你孙子还怪会吃的。这葡萄谁不爱吃啊。我还爱吃呢,就是四毛钱一斤,不舍得买!”
  “哎呦,你可别不知足,这个在县里卖五毛钱一斤呢。这都是给咱乡亲们的优惠,去别的地方还买不到呢。”
  “嗯呐,我也没说啥啊。”
  还有一个婶子道:“我闺女嫁过去三年终于怀孕了,可爱吃这个甜葡萄了。老婆婆家说了,不怕贵,再贵都买!”
  “上哪儿磕头能找到这么好的婆家啊,我也想给我姑娘寻摸一个。”
  大伙儿七嘴八舌的聊着天。
  大花婶子在旁边看着。大伙儿就是爱跟风,以前没有葡萄的时候这边的水果卖的也挺好的!
  现在一个个盯上葡萄了。
  还有人一次买个五十斤,说给亲戚串门。
  这五十斤的葡萄就二十块钱啊。村里一般人哪儿舍得。
  大花婶子终于看到了沈清月,眼睛里带着笑意道:“月月,你咋来了?”
  大伙儿一听大花婶子这么说,连忙给沈清月围绕了起来。
  “哎,还真别说,月月结婚之后长得是越来越好看了。”
  “要不说呢,结婚幸福不幸福都在脸上呢。”
  沈清月可是十里八村最出息的后生,都愿意围在她身边说话。
  这要是跟沈清月说上一句话,回去都够跟人炫耀的了。
  大花婶子赶紧从人群中给她解救出来了。
  沈清月这样的年轻人,结婚了也抗不住这么自来熟的亲近。
  大花婶子叫旁边的人过来卖水果。
  把沈清月带到了一边道,眼睛里都是关心:“咋样,有好消息么。”
  沈清月是去年年尾结婚的,距离现在也半年了,青年男女在一块,火力肯定旺啊!
  沈清月道:“没有。”
  大花婶子见她不好意思,开解道:“嗯呐,结婚日子还短呢。一年之内要孩子都行。”
  沈清月道:“婶儿你这忙不?用不用再给你添点人手。”
  大花婶子现在管的人比村长都多。
  又增加了个卖水果的活儿,真的是能把人累出个好歹的。
  毕竟大花婶子年纪在这呢。
  大花婶子道:“添啥人啊。那都是钱啊。我能忙活过来。现在人手就不少了。这几天来买葡萄的人太多了。过些日子忙起来,就不卖了。”
  大花婶子都放出风去,就卖小半天。
  谁有那功夫天天零碎的收钱玩。
  沈清月知道大花婶子是个要强的性子:“那要是忙不过来,可一定要跟我说啊。”
  大花婶子笑道:“嗯呐,这是肯定的。”
  沈清月道:“这几天咋没看见村长叔呢。”
  大花婶子嗔了一句:“他呀,买了两百斤葡萄,正跟陈老爷子学酿酒呢。”
  去年沈清月分到葡萄酒的时候,给村长这一坛子。
  这果酒入口纯香,后劲儿还挺大。
  好酒喝完了脑袋一点都不疼。反到是第二天气色都好了。
  村长连着喝一段时间,鬓角边的白头发都变黑了。
  可给村长臭美够呛。
  但是十五六斤的酒哪儿够喝啊?
  去年没赶上就那么地了,今年说啥也得自己酿够了。
  光葡萄就买了八十块钱的,又买的新的酒坛子,就是想酿酒用。
  葡萄酒可不是纯粹的一层糖一层葡萄,这玩意温度啊,环境啊。比例啊,都有要求,要是一个弄不好,里头发霉了。
  白瞎这好东西了。
  且不说酿酒用的冰糖。
  要是酿坏了,都对不起这么好吃的葡萄,拿来吃不香么?
  第232章 番外2:大丰收(下)
  就这么的村长去哄陈老爷子。
  陈老爷子把酿酒的方法告诉他了,但可没亲手酿。
  自从葡萄酒放在地窖里,就开始心神不宁呢,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听说葡萄酒得一个月后见分晓呢。
  大花婶子跟沈清月吐槽道:“我倒不期待他能整出多好喝的东西来,只要是酒就行。”
  沈清月那十几坛也深受沈家姐妹的喜爱。
  只有大场合才往外头拿,现在还剩下八坛子。
  这酒越放越有风味。
  沈清月这几坛想要留下来,今年再喝新的葡萄酒。
  沈清月道:“葡萄还够不。”
  怨不得她这么问,实在是今年的葡萄未开卖就先火了。
  她也有酿酒的需求。
  大花婶子道:“够,那山上的葡萄藤多着呢。”
  大花婶子感慨:“得亏包山了。要不上哪儿整那么大的地方去。”
  而且山上的温差大,风雨大,水果长势比在农田里长得好。
  俩人正说着话呢,那边的三筐葡萄到了。
  大花婶子怕他们来回扒拉着挑。赶紧过去道:“都别着急,葡萄有的是,我帮你们拿。”
  倒不差别的,就是葡萄这玩意掉粒子。
  要是动作粗鲁点,每一筐的葡萄粒子都得有个三四斤。
  虽然这些东西也都给帮工们分了。
  但是大花婶子是老一辈的人,心疼东西,这三四斤的葡萄可都是钱啊。
  有钱也不能霍霍啊!
  就这么的,大花婶子小心翼翼的提起葡萄根:“这串大点,行不?”
  对方道:“行,再来三串。”说完她自己憋不住笑了:“我就想买一串,但等的时间也太长了,感觉买一串像吃亏了似的。”
  “谁说不是呢。我也多买点,幸亏钱带的够。”
  “正好沈清月也在这边,猪那边也都三百多斤了,啥时候杀猪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