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作者:米饭加点糖      更新:2025-10-18 14:32      字数:3151
  杨圭跟陈幺娘远远听见了,互相对看一眼谁也没说话,很默契的推着轮椅一溜烟的跑了,老实的回了船场。
  ……
  “幺娘,杨管家说你找我?”陈锄头束手束脚的来找妹妹。
  “嗯,本来前几天我从府城回来就要找阿兄的,阿嫂说你回野牛村了,阿兄坐,我想跟你说件事,”陈幺娘指了指凳子。
  “啥事你说,”陈锄头坐下忙问。
  陈幺娘看了看陈锄头斟酌道,“我想让阿兄帮我完成刁钻精生前未完成的事,等这件事情忙结束了,阿兄便带着一家人,回饮马寨好好生活去,以后除了生意外,莫要与船场来往了。”
  “好,”陈锄头什么都没问的就答应了。
  “阿兄不问原因吗?”陈幺娘惊讶。
  “我知道幺娘的心思,你的船场刚稳定,后面想做成土皇帝得用好多手段,你怕遇上仇家寻仇了,阿兄心里都明白,事情忙结束了我会带阿娘她们回去的,”陈锄头拍着胸脯笑道,脸上都是他明白的模样。
  陈幺娘听了有点感动,还是解释了一句。
  “我让阿兄回去,并不完全是担心仇家寻仇,我是不想让毛头兄弟永远沦为贱鬼,反正阿兄现在手里不缺钱了,回去当个地主老爷完全没问题。”
  “你也该为毛头兄弟打算了,多多少少让他们念点书,上个渔户籍,为以后毛头孩子考虑前途,如果你们留在船场,官府给你们造册的只能是贱籍。”
  “至于阿娘就不跟你回去了,她颠沛流离了好几年,我想留她在我身边过几年安生日子。”
  “幺瓜蛋子不给他走,是为了让他给我镇船场,我如今这样子,船场不提前着手安排继承人安心丸,几年不要就有人反我。”
  “我懂幺娘,我心里不会有想法的,我们家的日子如今真的很富裕了,赤江那边三个鱼坊,每年纯利都能赚五六百两,阿兄心里不知道好满足的,你安排的事阿兄从不怀疑什么,”陈锄头说起赚钱笑的炙热如火。
  “既然阿兄答应了,阿兄明天便收拾准备一下出发,鱼胶推广完,骆大人问你要什么,你就说全家要渔户籍,”陈幺娘不放心的嘱咐道。
  “记住了,”陈锄头得了嘱咐,回去交代了冬花两声,次日早晨被杨圭亲自送去府衙。
  ……
  船场所有琐碎的事情安排妥当,陈幺娘一心扑在了盐船上忙活,每天都让杨圭推着她,漂在乌溪河上划船行走,去的最多的还是南码头和断头湾。
  不知不觉几个月时间过去,乌溪河上的统司权,在十二月末大雪天中,被陈幺娘从众多强劲的盐老爷手里抢过来了。
  抢,肯定不会是三言两语就能拿到,大年三十到初一的晚上,杨圭推着陈幺娘带了不少人,一身血的从湖上回来。
  花氏抱着儿子看的呆呆的,手捂着儿子的眼睛愣半天。
  “你带他们下去接风,我换身衣服随后就来,”陈幺娘声音不大的吩咐道。
  “知道了家主,”杨圭对花氏点点头,转身疾步出去安排宴席。
  “幺……娘,咱们已经有船场了,你别出去跟人争了,阿娘看着害怕,”花氏颤声抓着闺女哀求。
  陈幺娘低头脱了上身血衣扔地上,指着幺瓜蛋子吩咐道。
  “去给我绞毛巾洗干净轮椅。”
  “好!”
  幺瓜蛋子大声答应好,用力挣脱他母亲的怀抱,兴奋的跑出去端水过来,擦洗他姐姐的轮椅。
  “我不去断头湾抢统司权,三四月船场就出不了门,我没事的阿娘,以后幺瓜蛋子别当奶娃儿养了,过完正月十六,他不仅每日念书他还有拳脚功夫要学。”
  花氏张了张嘴,在儿子撅屁股擦血水里失语了。
  新的一年里,除了过年和正月初一不平静,剩下的日子都很平静,船场还请了大戏上门热闹好几天。
  正月十五傍晚,船场大戏唱的正高潮时,杨圭又一次推着陈幺娘,带着娄长青等一众人,个个腰间别着家伙事出门了。
  这次出去的时间久一点,从十五傍晚走的,一直到二十五的早上才回来。
  回来时曹思成领着船场众人,寂静的站在码头任由呼啸的寒风吹,无一人敢发出质疑声。
  船只慢慢靠近码头,陈幺娘神色很淡,被杨圭单手从船舱推出来,杨圭脸上多了一道瘆人的血红蜿蜒丑疤,另一只胳膊吊在胸前。
  娄长青腰别勾刀站在陈幺娘手旁,面无表情的看着码头上的人。
  陈幺娘拍了拍靠椅宣布道。
  “曹思成,差人通知伙房摆接风宴,让账房抬金发赏钱,明天带人去东码头街立号。”
  “从现在开始,杨圭,东南西水运码头当家人,娄长青,北码头及盐船鱼坊当家人,你们若是有本事的,尽管拿出来,船场当家人随你们挑。”
  曹思成看陈幺娘说完,抬手就带众人对俩人道。
  “陈氏船场管家曹思成,见过杨当家,见过娄当家。”
  “属下等见过杨当家、见过娄当家,”其他人忙不迭的抬手见礼。
  陈幺娘对娄长青笑了笑,娄长青扛着陈幺娘下船了,被人簇拥着回了船场。
  花氏牵着儿子站在城门口,神色沉默的看着归来的女儿。
  “过来,”陈幺娘对幺瓜蛋子招手。
  幺瓜蛋子望着他母亲,花氏低声道。
  “你姐姐叫你快去,去了帮她推轮椅。”
  “嗯,”幺瓜蛋子用力的点点头。
  欢快的跑去他姐姐跟前,被楼长青抱在怀里,站在轮椅后面,拿着他的两只手,轻轻的推着轮椅朝前走。
  这场景过去了很多年,他每每想起依旧对此记忆深刻,仿佛就是昨天发生的。
  花氏从开始的担惊受怕絮叨,慢慢的变得沉默寡言了,最后无声的过起了老封君生活。
  她的女儿兑现了承诺,给了她年轻做梦的生活,戴不完的金银首饰,穿不完的缎棉衣服,一屋子的鞋,双双都是棉布纳做出来的,每日被人伺候着穿衣吃饭。
  陈幺娘一年里有大半的时间,都是出去跟人讲道理,她不是看不到她母亲的担心,是她不得不亲自出门解决船场问题。
  她心里其实挺愧疚的,只能加倍的把她阿娘年轻时羡慕的东西,大把大把的捧给她,想让她开心快乐些。
  码头立号不是抢到了就没事了,很多时候得先打服再讲道理,此招特别管用,船场在她的带领下,一年间算是以狠辣闻名了。
  第二年开始,她每每带人出去回来了,她弟弟会被曹思成牵着手,领着众人站在码头上迎接,手里拿着毛巾,准备撅屁股帮姐姐洗轮椅。
  跟人讲道理的生活也就四五年,陈氏船场打服了乌溪府所有码头爷们的嘴,同时打响了陈氏瘫子女家主的名声,更打服了陈氏出行的安全名号。
  ……
  第六年,陈幺娘被正式承认了盐商的身份,盐院拟号分盐,她被幺瓜子蛋子推至盐院,分坐上了第二把交椅。
  盐院盐商们的座位,都是大有讲究和规矩的,前五把交椅是悍不动的大盐商,属于官府划分区域承认的皇盐商。
  也就是世人嘴里的盐商世家,这样的盐商多是盐商世家用很多代人,完全从血海里划船厮杀出来的。
  陈幺娘能拿到第二把交椅,就是凭着陈氏隆兴两张盐引,钓东城门原来的第二把交椅人,联合常家堡对其围追堵截了四年,才把第二把交椅人干下去。
  在她围人的那几年里,幺瓜蛋子亲自别着钩刀被人牵着,在姐姐的要求下,到码头上陪同参与指挥。
  陈幺娘的目的很简单,她如果不幸没了,幺瓜蛋子当场接手船场不下码头,带人继续围剿别人,不拿到交椅不罢休。
  不是交椅有多诱人,是交椅背后的名头是皇盐商,只要船场得了这个名头,她就不会轻易被乌溪府各府衙所左右,陈氏也不会落到吴氏下场。
  所以为了进盐院,可见她的狠心决心有多坚韧了,她母亲变得日渐沉默寡言,不是没有道理的!
  盐院内五到十的盐商略次些,也属于牢不可破的存在,十一到二十的交椅,那经常是一两年变换陌生面孔。
  二十过后就没资格进了,属于散户散家,一般从十几的交椅里分买盐走,例如西门庆那种的,买一万两的盐,回去卖三万两的钱,就是从十几名的人手里买的。
  第七年,陈幺娘再次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她从漕衙拿到了一半的乌溪河船娘权。
  第八年,骆宝墨政绩显著升任了,陈幺娘则沉寂蛰伏了,不再行走于河面上,留在船场没事陪着她母亲,她沉默寡言的母亲重新有了笑意。
  第十五年,幺瓜蛋子初次行事,拿到了乌溪河另一半的船娘权,至此陈幺娘一直惦记的事,算是全部做到了。
  如她常挂嘴边的话,她是船娘的女儿,生在乌溪河,长在乌溪河,活在乌溪,那立足更要在乌溪河,以后自是葬于乌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