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作者:米饭加点糖      更新:2025-10-18 14:34      字数:3177
  “你们吃着我去屋里上个香,”芦苇吃干净手里的地瓜,拍拍手起身进屋,拿起一柱香点了默默的拜了拜,又随便点了几支香,插在采薇爹的牌位前。
  佟母端碗走进来,看三个排位前烟雾缭绕的,“他们的香我每天都烧,没有一天断过。”
  芦苇回头看着佟母笑道,“我们就是求个心里安慰,阿爹跟采薇在人烟稀少的豆庄待着,希望他们地下有灵保佑些。”
  “我晓得的,”佟母郑重的点头道。
  “阿娘我回家了,明天又该下田捉虫了,”芦苇从屋里出来说道。
  佟母闻言赶紧跑去锅屋,端了一盆热乎乎的饭出来,“带着回去吃,省的还要做了。”
  芦苇端饭回家天已经黑的很晚了,屋里徐仲林烧了一大锅开水等人回来。
  “吃饭了芦苇,煮地瓜的时候你让我放点碎米进去,正好够咱俩吃,”徐仲林看芦苇进来龇牙笑,手上忙着盛凉好的饭出来。
  “阿娘也给我带了一盆饭回来,”芦苇笑笑把饭盆放在桌子上。
  徐仲林端饭过来坐下,先给芦苇盛的都是稠的,又把剩下的地瓜推到芦苇跟前。
  “你不饿呀?”芦苇看跟前的饭挑眉问道。
  “我经饿,吃吧!”徐仲林端起自己有些稀的饭,埋头滋滋的吃起来。
  芦苇眯眼脑海里响起她爸的话,半响拿了碗里两个大点的地瓜给仲林,“明天还要下田干重活,你吃饱点才有力气干活。”
  徐仲林自然的挥挥手,“我不饿,留着给你明天早上吃。”
  “那把我阿娘带回来的饭吃了,”芦苇也没跟他争执,拿起勺子给徐仲林盛了满满一碗饭。
  两人心情都很不错的吃着晚饭,饭罢徐仲林起身收碗去锅屋洗刷,这习惯他跟芦苇成亲以后一直保持着。
  又把大半的饭小心的收起扣好,打了一盆热水出来递给芦苇,“你累一天了去洗了睡觉。”
  芦苇也没客气进屋洗漱很快,出来的时候徐仲林早就扛锹去看田了。
  麦子要熟不熟的时候,家家户户晚上都会出来看粮食,怕人夜里出来偷偷割麦头,你不检查一夜给你来个一扫光。
  她上床坐着等的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半梦半醒间感觉有点凉意进床,翻了一个身继续会周公。
  一夜酣梦神清气爽的醒来,天色明媚透亮的,芦苇出来看屋里鸦无轻叫的没声,锅里扣着饭还是温的。
  打水简单洗好吃了一个地瓜,又吃了两碗稀饭,剩下的两个地瓜加上小半盆的饭,都放进筐里带了一罐子水,头顶柳条帽子拿着镰刀下田了。
  “你咋来了?”徐仲林累的满头大汗的问芦苇,捋的很高的双臂青筋暴起。
  “你早上没吃饱吧?把饭都吃了晚上做新鲜的,”芦苇拿下筐递给徐仲林。
  “还有这么多?给你吃地瓜,”徐仲林想也不想的把番薯给了芦苇。
  “我吃过了你自己吃吧!”芦苇摆了摆手,扎紧衣角弯腰开始了她的砍草之路。
  农田的四周都是挥汗如雨的村民,挥高的榔头一下一下的锤着田埂。
  中午芦苇坐草丛里喝水,歇了小半个时辰,酸疼的手臂感觉要断了,半握着的手里有好几个大血泡子。
  “田埂上的草不要你砍了,这点草我自己慢慢砍就行了,”徐仲林过来拿出他没舍得吃的地瓜给芦苇,一看她手的大泡子,说什么也不要芦苇砍草了。
  “我不帮忙你一个人忙到什么时候了?听说手磨泡都有个过程,泡破了后面就不长了,”芦苇疼的龇牙咧嘴的说道。
  “你听谁瞎说的?我一个人砍不完我就去找三哥他们,这些田还有岳父的田你别操心惦记了,”徐仲林说着还把镰刀拿走了,怕芦苇头铁不听话非要砍草。
  芦苇咂咂嘴,“不好吧?他们也在忙田里活呢!”
  “有什么不好的?我们兄弟干活都是相互帮忙,等秋天收地瓜了,我还会分点给他们吃,明年育秧子也会带他们栽,他们提前帮我干点活咋了?”徐仲林理所当然的问道。
  芦苇一听也对,能苦别人不苦自己也是本事,“那行听你的,多几个人把田弄出来是大事。”
  两人达成了共识,第二天徐仲林扛锹去找了自己几个兄弟。
  芦苇在自家的门口看去,远远的几个人干活一个不让一个的,田里的活轮不到她操心了。
  她背筐去了佟家屋后,从棚子里抱出寮草铺在干燥的地方晒着,季节性的东西不是特别忙,她每天不是去逮鱼就是去忙活各种草,没事还砍了不少艾草回来晒着。
  日子过的飞快,不知不觉四月过度了五月底,从早晚有点冷,变的早晚也要燥热起来。
  徐仲林跟村民们一样,几乎都是歪在田里干活,看着田里沉甸甸的庄稼笑的合不拢嘴。
  “芦苇给你,”徐仲林穿着破马褂一路小跑来到菜园子,宝贝的把手里的纸包放在芦苇手里。
  “什么?”芦苇放下挖菜地的锹,打开纸包里面是四个酥头翁。
  “你好端端的买这干什么呀?”
  “要端午节了买给你吃的,你不知道府城这几个月过的,简直大变样了!那街上走动的人突然变得好多了!”
  “以前酥头翁都卖不掉的,我今天去买,等了好半天才做出来,这东西变得也抢手买不到了,”徐仲林看了简直大为震撼。
  “你给我买这东西了,你父母那里你买什么了?”芦苇拿了一个老人酥掰了一半给徐仲林。
  “我没买呀!我只给你偷偷的买了四个老人酥,还有十文钱的秋栗糕,”徐仲林没接东西皱眉说道。
  芦苇咬了一口顿了顿,“你不是说端午节了吗?怎么不买?”
  “不好买,我要是买了三哥买不买呢?所以索性我都不买,”徐仲林摊手无奈的小声道。
  “要不我拿点钱给你,你去粮铺买点面回来,咱们自己做点出来?怎么也是端午节呢!节日都不过,一年也没盼头呀!”芦苇心想她爸要是在柳林村,她高低是要过端午节的。
  “估计不好买,你不知道府城现在到处都是卖人的,讨饭的人也变多了,不行我明天去府城再看看?”徐仲林挠头说道。
  “行,能买到就多买点,买不到就算了,把这东西拿家去我细细吃,”芦苇把东西递给徐仲林示意他拿回去。
  不多时徐仲林再次来了,端起菜地的碗跟在芦苇身后撒菜种子,一块地种完,拎了两桶水过来浇透,又帮着芦苇搭了菜架子。
  第104章 利润对半分
  “瞧瞧!佟家花脸闺女,真是掉到福窝里去了!点个豆子男人都得陪着她挖地!”
  “怎么你羡慕了?你羡慕也让你男人来给你挖地呀?”田头菜园地的各家女人,三三两两的扛锄头刨地种菜,还拉着闲话八卦的,目光都笑嘻嘻的打量在芦苇徐仲林身上。
  “我羡慕啥呀!徐家小儿子也没多大出息,天天围着女人腰带转,”说话的是个年龄大的妇人,瘪着嘴一脸的不屑,一个大男人天天挖地种菜的。
  “你看了不羡慕,我看了羡慕,我男人别说帮我种豆子了,就是回家他脱鞋还指望我呢!我啥时候进屋他啥时候伸脚。”
  “你再看看人家这小两口,不管是干田里活还是菜地活,那永远都是男人做大头,说话都是小声小语的笑着说,再看我家那个,总是怨我没有别人家女人能干。”
  “都是女人,她脸花了男人还对她这么好,我脸好好的,我男人还嫌弃这嫌弃那的!”语气羡慕成这样的,是个年轻的小媳妇,看年龄跟小川娘差不多大。
  她说完周围没说话低头干活的妇人们,都不约而同的抬头看远处的塘埂,眼里多多少少都是羡慕。
  “命好!”另外一个妇人忍不住嘟囔了一句。
  话题的制造者徐仲林小两口还浑然不知,田里的活干完了没事,早晚跑一趟看看,其余时间他都是天天帮芦苇挖地,挖完菜园地种好,两人扛锹来塘埂,看荒着的地方继续挖了种菜。
  芦苇觉得自己继承了远大的志向,就是老太太们刻在骨血里的种菜!只要看见一块干净的地,她就忍不住手痒想种菜,这不徐仲林被带的四处找地方种菜。
  “这是啥豆来着?”徐仲林一条路挖到头忽然问道,之前芦苇说的他都忘了。
  “这叫“红豆”,现在种了十月份底收,它可以夏天做成红豆沙出来,秋季每天早上熬红豆汤,吃时间长了可以补气血。”
  “还能做成百合莲子红豆粥,冬季腊八节的时候,做腊八粥红豆也是必不可少的,还有一种跟它有点像的豆子,叫赤小豆,等明儿我去找找实物拿给你看。”
  “这红豆子还跟另一个好听的红豆同名,它们之间的区别是,第一个豆是平常的食物豆,后面一个红豆是一味药材。”
  “好听的那个红豆有别名,叫“相思豆,相思子,”寓意出门在外的人很想念家里的人,便有了诗人借它做了很唯美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