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作者:米饭加点糖      更新:2025-10-18 14:35      字数:3166
  “那个我们讲讲蜈蚣棚,他潘叔你听仔细了,芦苇纸上说取烟的时候,先给蜈蚣的两眼睛蒙上透气的网布抠了,”佟父说完从怀里拽出两节布给潘瘸子。
  潘瘸子接过布急忙跑到篷头跟前,半蹲着身体,给两个眼睛地方蒙上布,伸手给两个拳头大的木板掏出来。
  “然后呢他佟叔?”
  “然后就是,等它散气两柱香的功夫,我们……不对,应该是你,去数蜈蚣尾巴倒数一二节,给灰擦出来,千万别给弄混了,这是整个蜈蚣里最好的烟,叫“清烟”,也是做最好的墨才能用的灰。”
  “下面仲林听我说,你取脑壳这里的烟,从脑壳数到第三节 取完,取出来的叫“烟子”,不能直接用颗粒大了不够细腻,回去还要给磨磨,磨好了制出来以后卖给书局用的,就是你瘸子叔用的墨……”
  “我用的啥墨?”潘瘸子一时没反应过来。
  “抄书人用的墨,你每天都要用好多墨写字,用的就是这样最末等墨的,还有书局印字也是这墨便宜的很,”佟父费劲扒拉逐字的念,生怕一字说错了三人坐地上哭了。
  “然后就是我的活了,中间的叫“混烟”,普通的墨料子,也是他潘叔用的。”
  “咋还是瘸子叔用的?”徐仲林听了不解。
  佟父放下手,“这里你们就不懂了吧!按照芦苇这纸上说的意思。”
  “你潘叔取的烟,那是最好的烟定要做成药墨的,我取的就是一般字墨的,像你叔有点追求的人,会狠狠心买了用,你取的烟那是下等墨,就是书局和没钱人用的最多的墨。”
  “那药材做出来的墨,你以为是写字用的?那都是买了收回家藏起来的,将来自己遇到急事或者求人了,拿出来随便就是钱,一块好墨千金难求买。”
  徐仲林挠挠脑袋,“芦苇知道的真多!”
  “她知道的不多,但是她喜欢从书里收集方子动手做,”佟父低声回了一句。
  “我看气散的可以了,我们动手刮呀?”潘瘸子看了一眼徐仲林笑道。
  “准备开刮,等等,差点给搞忘了,”佟父从袖子里拽出三个布罩出来。
  “烟刮完了用布罩给盆蒙了,这里离送烟的地方远,别我们辛苦弄出来的,一路跑给吹没了多亏,”佟父絮叨着给两人分东西。
  “对,这个应该要考虑的,”潘瘸子接了布罩端盆去了尾巴。
  徐仲林蹲下弯身钻进头里,开始笨拙的刷墙上的灰。
  佟父进棚里前给站着的圆筒门也蒙了布,打开半扇门通风。
  三人刮灰潘瘸子最快,他只有两节刮完就套了布罩,出来帮佟父进去刮。
  佟父看漆黑的潘瘸子说道,“他潘叔,你拿盆给地上还有边角里的灰也给刮了,这个以后可以当黑漆用,卖给木匠坊子最划算了。”
  潘瘸子一听急忙爬出去,找了新盆过来从尾巴一路细细刮,中间徐仲林刮完也加入进来帮忙。
  中午吃饭时间,一截老长的蜈蚣棚刮的跟狗舔了似的干净。
  轮到圆屋棚就舒服了,最起码人可以站直身体刮了,不像蜈蚣棚里是蹲着干活。
  “我来解释立窑的活,屋顶棚和一掌距离的烟,叫“顶烟”,还是归他潘叔干活,门口两边大约么站三个人的距离归仲林干。”
  “我还是老样子刮中间,大概是从屁股这地方,刮到跟他潘叔交接的位置。”
  “我屁股以下的烟,仲林给刮到膝盖,膝盖以下的烟刮了以后要做漆,清楚了吧?听不明白的就问,”佟父再次拿出纸一条条核对念。
  “屁股到膝盖的烟放哪里?”徐仲林问。
  “就放你刮的烟灰里,膝盖以下的因为离地面近,烟油子多是做漆的好材料,需要单独收集起来,明白了吗?”佟父怕徐仲林不明白,给掰碎了解释清楚。
  “明白了阿爹,”徐仲林弄清楚明白了,抱着盆恨不得贴墙上刮。
  “谁能想到这松木可以做墨!以前去林子拖回家那么多枯松木都白烧了,早知道全弄回去放屋里堆着了,等明儿不忙了,我得掂斧头去林子里,多砍几棵留着晒干回来烧烟,”潘瘸子骑在梯子上嘟囔着。
  佟父闻言放下盆,赶紧掏出本子翻了一会,又去门口有光的地方,看了半天道;
  “他潘叔别瞎忙活了,芦苇这里有仔细写为啥要枯死的松木,因为枯死的木头里,那个松油自己淌干净了才能用。”
  “松木头不能带有松油烧,不然熏出来的烟白忙一场,制成墨了会酥,里面总有颗颗粒粒的,要是磨了写字都是渣渣爪爪的谁要呀?所以松树是一点油也不能有。”
  潘瘸子低头朝下看,“那只能眼睁睁的等它死呀?那树多能活呀!我死了它都不定死了……”
  “别急,纸上还有没念完呢!”佟父一看潘瘸子急了,连忙继续朝下看。
  “我们可以在活的松树根上,就是两个脚背的距离接近根了,给松树掏洞出来,然后拿着小火把搁洞里熏它,点油灯蜡烛也行,这样整个大树的油脂,就会朝有火温暖的洞口向下跑,估计一个树少说也得二十天熏才行。”
  “等树熏的没有油了也就枯了,然后沿洞上口给砍了,树洞以下不能要,有油,不过这样有点伤树呀!我们砍一棵就得补几棵树种着,不然时间长了该给砍秃了,砍回来的木头剁成段烧就行了。”
  “芦苇纸上注明了,松树得大腿粗以上的才行,别细胳膊细腿的都给熏了,它本身没长成连个油都没有,你砍了拖回来烧不出烟,最好四五年以上的出烟多还耐烧。”
  “还有吗?”潘瘸子越听越觉得好。
  “再有就是制作灯绳的材料了,还有两个窑的介绍,不过都是随手的简单活,一看了就会了没难点,”佟父扫了一眼说完,目光朝下看了一会又道;
  “到是取烟以后的过程有点多,这个我们回去一边说一边做。”
  “灯绳咋做的?”潘瘸子想了一下还是得问清楚,万一他想的跟做的不一样呢?
  “这个简单,田埂上不是有草席节子吗?(学名灯芯草)一大片一大片的,跟地梨子胡差不多(马蹄长出的秧),你直接砍一大片回来,挑最粗最壮最长的出来。”
  “给外面的绿皮剥了,里面是白色的芯,你要剥出十二根,放一起编成草辫子阴干,要是家里正常用,放菜籽油泡泡就直接用,它可以一直陪着碗里的油烧完,俺们桐油的灯草就用本油泡。”
  “会了吧?”佟父抬头问两个人。
  “这个灯草我会,芦苇在家用的灯绳都是我做的,”徐仲林总算找到自己的一点优点了。
  “他潘叔要是忙不过来,这灯绳回头我找那些妇人们给你做了,这不是啥秘密的活,”佟父觉得该给庄里的妇人们找点活干了。
  “可以,”潘瘸子高兴的点点头。
  搞清楚自己知道的了,三人刮灰手也快了很多,由于第一次刮灰,三人手生手慢,忙活到晚上才结束,中午连饭都没顾上吃。
  灰端回去进密不透风的屋里,三人各占一个缸,开始抱着细筛晃,晃完已经掌灯时分了。
  徐仲林觉得自己饿的前胸贴后背的,跑去上面拿饭过来吃。
  “这筛不过的灰明天给磨磨,”佟父说了一声放去角落,拿棒子给缸里搅了放静置两三天。
  缸忙好徐仲林也回来了,三人一屁股坐在地上,恨不得脑袋插碗里吃饭。
  第147章 搬家大吉呀
  “放进去就行了?”徐仲林一边放木头进地筒里一边小声问岳父。
  “放进去就行了,”佟父回答了一声,朝棚子走去每三节处,弯腰转动蜈蚣腿上的棍子,一直忙活到最后一节。
  “阿爹这腿干啥的?”徐仲林一直看不明白这些东西,又不是真的蜈蚣,干啥弄这么多的腿?
  “腿那里做了格挡通气用的,地筒木头烧烟出口除了头那里有,还有中间也有两个出烟口。”
  “不过都在腿上,这些蜈蚣腿全有出口,但是用就用那么两三个,建出来也是为了想用哪个就用哪个,其余不用的就给塞了,不给做出烟气口,棚子里咋能变黑呀?”潘瘸子在旁边烧圆棚解释道。
  三人忙了一上午烧木头,中午正常上去吃了饭,下午回到屋里搬起油坛子,给架子碗里倒了大半碗油。
  “这是啥油?”潘瘸子端碗闻了半天。
  ”是麻子(芝麻)油和桐子油,先用麻子油给七八种药材泡半月,放火罐上,里面加上碾碎的木鳖煮,头一天大火煮开两滚熄火,盖紧盖子别漏气了。”
  “第二天大火烧开,改中火煨小半个时辰,熄火搅翻不要糊底了,直至油温凉了盖紧不能漏气。”
  “第三天中火烧开,看看锅里油的颜色深不深,要是深了,就小火再煮小半个时辰,油里材料因为有紫草,煮出来的油颜色细看会有深红紫,做出来的墨写字拿出去在太阳下看,都是暗红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