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作者:
二月荧 更新:2025-10-18 14:36 字数:3219
《十六岁的夏天》是只有两千万成本的青春片,营销费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到——但如果她们能让两部电影之间的冲突扩大化呢?
如果这个冲突大到能让人看见《追击行动》就想起她们这部电影呢?
那不就相当于直接搭上了对方的宣传营销顺风车?
在等到晚上五点拍完《大众电影》报刊内页后,苏灵溪马不停蹄就去公司跟杨茜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现在是21世纪,全面的互联网时代。
吴婷婷在升入大学后,很快就成长为一名资深的上网冲浪高手,每天没课的时候就在小红薯、瓣组、微博、豆音等各个app里切换浏览,专门看一些八卦趣事。
这天,她照常点开微博热搜榜,看完主榜后又切到文娱榜,刚好看到一个后面飘着“沸”的热搜标题。
“论电影行业现状:商业大片打不过青春小妞片”
她下意识觉得这肯定又是哪个营销号在标题党,但还是好奇地点了进去。
【@方卫国:相比对标好莱坞大片的科技动作片《追击行动》,我不得不承认《十六的夏天》是更有趣也更让人心情愉悦的存在。前者故作高深地在开头加入了多种新元素,布景构建也是十足十的赛博朋克风,但剧情乏味烂俗,营造的紧张刺激氛围让人毫无代入感,典型高开低走;后者画面青春洋溢,几个主角都是真正的少男少女,作为校园电影剧情有所创新,不再拘泥于伤痛文学,着重探讨少女青春期的内心成长。可以断言,这是一部创意十足的青春片,或许在未来将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吴婷婷第一眼就看到了瓣组著名影评人方卫国在热搜里发的那条博文,她仔细读完,心里不由自主对这部方卫国赞不绝口的青春电影产生了好奇。
接着往下翻,她又看到了其他几个影评人各自在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大部分都是赞同方卫国的,少部分认为小妞电影压根不是动作大片的对手,坚持声称方卫国是恰烂钱在这胡说八道。
热搜里除了这些提前受邀看了点映场的影评人在发表评论,还有红v营销号在浑水摸鱼,但是话术千篇一律,一看就知道是《追击行动》片方买的水军。
吴婷婷没心思加入这场骂战,她此刻更迫切地想要看到这部电影的造型还有物料——要知道,内娱不撒狗血的青春电影已经很久不见了。
过了好一会儿,吴婷婷才找到《十六岁的夏天》在瓣组主页上的封面图。
看见的第一眼就牢牢吸引住了她。
第39章 舆论效应
照片里是两个在海边嬉戏的年轻女孩,更靠近镜头的女孩穿了条清新的蓝白格子吊带裙,款式飘逸,和她被风吹起的发丝遥相呼应,更显得身姿灵动;那个拉着她的手往前跑的女孩,个子要高一些,穿着也更加大胆,复古蓝调的牛仔拼接修身短裙,展现出修长的脖颈线条,腰间系着深棕色腰带,再往下是比例惊人的两条长腿。
在她们脚下,是金黄色的沙滩,身后是蔚蓝大海,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即使苏灵溪在这张剧照里只露出半张侧脸,但她脸上灿烂的笑容还是瞬间击中了吴婷婷的心脏。
原因无他,这张脸实在长得太优越了。
吴婷婷在惊艳过后,立马上微博去找这部电影的其他物料,赫然发现居然有不少人都在期待着这部电影上映。
“虽然演员都是新人,但是造型看起来不错,导演用心了。”
“啧啧啧,俊男美女的青春电影,我先磕为敬了哈!”
“两个女演员好美呜呜呜呜,短发的小姐姐好像精灵,又美又灵又可爱,长头发的姐姐像一枚珍珠,在镜头底下闪闪发光。”
“果然,颜值高的都是糊咖。”
“不管怎么说,电影圈难得有女导演能独立导一部戏,再难看到时候也会去电影院买张票支持一下的。”
吴婷婷还没看完这些评论,微信里就弹出来了闺蜜李安妮的消息。
【李安妮:下个月苏苏要上新电影欸!这是她的第一部 作品,你陪我一起去电影院支持一下呗~】
苏苏是李安妮这段时间很喜欢的一个女明星,吴婷婷早已经习惯她追星时的疯狂样子了,没多费口舌,果断同意:【可以啊,到时候你顺便再陪我看一部别的电影。】
【李安妮:什么电影?】
【吴婷婷:《十六岁的夏天》,我看挺多影评人都在夸,应该质量还不错。】
【李安妮:???这就是苏苏的新电影啊,怎么这么巧?!】
这会换成吴婷婷惊讶了:【真的假的?她在里面演哪个角色?】
【李安妮:我之前不是跟你说过嘛,她演女二号,我还在开机仪式上见到她了。】
与此同时,这样的对话在各个app发生着。
“哇哦,这就是那部跟《追击行动》打擂台的小妞片?怎么造型跟我在小红薯刷到的一部穿搭时装片那么像啊?”
“楼上的,因为这就是同一部电影啊[笑哭]”
“啊??”
“小红薯很多网友都已经开始扒主演们的衣服品牌了,姐妹你反应太慢了。”
“小红薯不愧是我的最强人脉。”
就连一向爱审判娱乐圈的瓣组,这次也难得放缓了态度。
【1l:估计又是部打着女本位旗号骗票房的爱男电影。】
【2l:希望到时候真的能跟宣传视频说的一样,没有感情线,天天爱来爱去的青春疼痛文学我真要看吐了。】
【3l:毕竟是女导演拍的,宣传海报大部分也都只有两个女角色,我感觉这次说不定不是诈骗……】
【4l:呃,我笑了,资源咖大开会的戏还有人在这心存幻想。】
【5l:这戏里不就slx一个资源咖吗?】
【6l:谁还不知道乌禾这个糊糊皇族,一部作品还没播就直接上春晚刷脸了,天龙人本人。】
【7l:反正这部的题材看着比其他的有意思点,看腻了中年男人的老三样。】
【8l:现在内娱的电影圈里哪还有女人,都是男人的幻想时刻。】
【9l:君子论迹不论心,只要是女性题材我都会支持的。】
……
苏灵溪提出的“新点子”在各个app上完美地发挥了作用。
几天舆论发酵下来,《十六岁的夏天》和《追击行动》两部影片已经牢牢捆绑在了一起,甚至不少提前观影的影评人更偏爱前者——当然,有一部分原因是杨茜的“钞能力”。
《追击行动》自诩动作大片,宣发部门也十足傲慢,只知道在各大平台砸钱买通稿,却根本没去仔细研究能够让观众们感兴趣的点在哪里;在点映会上对待影评人也都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仿佛已经拿到奥斯卡奖一样自视甚高。
这么高傲的态度,影评人们不趁机踩它一脚就怪了。
而互联网上的中学生大学生们,也大部分都更青睐这部视角新鲜的校园电影——女孩们期待着这部电影里的服装造型,还有两个少女的友谊变化,而男孩们则完全被剧照上两个漂亮的少女给迷倒了。
没办法,视觉效果总是最直观的,谁会不爱看高颜值的帅男靓女呢?
至于《追击行动》?拜托,连影评人都不看好的片子,何必去浪费钱。
事实上,华盛影视宣发部门在相关话题冲上热搜的第二天就做出了危机公关,一方面买水军在互联网上为这部影片摇旗呐喊,一方面暗指这些影评人是收了对家的钱来故意黑他们的。
然而这一言论再次惹恼了许多影评人——他们之中的确有一部分人是收钱办事,但也有一部分人只不过实话实说,《追击行动》的影片质量摆在那里,难道要让他们硬着头皮说违心话吗?
影评人也是很爱惜自己羽毛的。
又一轮骂战掀起,互联网上的热度节节攀升,《十六岁的夏天》片方原本只安排了不到五场的路演,现在也顺应网友们的要求增加到了十五场,还邀请各大媒体的记者们在帝都举办了一场小型招待会。
苏灵溪作为影片女二号,在宣传期间,每天都得五点钟起来做妆发造型,然后跟着唐导她们去参加媒体、杂志或者官方电视台的采访一个月下来累得连脸都瘦尖了。
付出总是有回报的,好几个频道的采访跑下来,再配合高密度的正面通稿,电影的口碑持续走好。虽然还有讨厌这部电影的黑子在酸言酸语,但四个演员的微博涨粉数据是实打实的。那些黑子言论无形中甚至把更多人的期待值都拉高了,就连影院排片都变多了。
终于,在网友们的千呼万唤中,《十六岁的夏天》正式在五一档的凌晨时分拉开序幕。
第40章 《十六岁的夏天》正式上映
影院里,来自沪城国际学校的两名女学生,谢嘉莉和张可欣,一人手上抱着一桶爆米花,正翘首等着电影开始。
谢嘉莉穿着时髦亮眼,亮粉色t恤配黑色热裤,是走在街头都会被那些专门街拍的摄影师拍进去的存在,看起来潇洒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