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作者:二月荧      更新:2025-10-18 14:37      字数:3157
  “老师,您跟她以前就认识?”苏灵溪忍不住好奇地问。
  “不止认识,她是我很好的朋友。”
  “那,你们是拍戏认识的?”
  阮棠笑了笑,眼神有些怀念:“我认识她的时候,还只是个无名小卒,一部戏都没演过。”
  “她是个好相处的人吗?”
  “不好说。”阮棠意味深长道:“既然提到她了,就不得不提一提她那个早死的丈夫。”
  “安德鲁.米勒兰。”
  第152章 《夜梦巴黎》
  安德鲁.米勒兰?
  苏灵溪脸上露出了一抹错愕的神情。
  ——但凡对法国演艺圈有那么一丁点了解的人,应该都听说过这位大导演的名头。
  在他四十岁以前,执导的电影就已经分别斩获欧洲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最高奖项,并且远赴美国拿下了他的第一尊奥斯卡小金人;五十岁以导演身份荣获戛纳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是一位擅长讲述故事且惊才绝艳的电影大师。
  遗憾的是,这位大师永远被定格在了五十五岁那年——五年前,因为一起滑雪事故,安德鲁.米勒兰意外丧生。
  苏灵溪对他的了解仅限于人物生平上的那点资料,最多只能把人名和作品对上,并没有去刻意了解过他的家庭信息。
  这会儿听阮棠一说,只觉得仿佛某种奇怪的次元壁打开了。
  看出来她的诧异和疑惑,阮棠耐心解释道:“德夏内尔的父亲以前在法国驻帝都总领事馆工作,所以她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在帝都的国际学校里读的。”
  “她和米勒兰算是自由恋爱,米勒兰祖上是法国贵族,家里世代从政,他自己也有家族安排好的信托基金。米勒兰意外去世后,因为没有子嗣,他的那笔家族信托基金就交由德夏内尔管理,他名下的遗产和公司股份也都留给了她。”
  “这也是伊娃用来跟我一起开公司的启动资金之一。”
  “至于我跟她是怎么认识的……其实是个很俗套的故事。”阮棠简短地说,“她是中法混血,在学校里有时候会被人故意欺负,刚好有一天碰上了我,我就帮她把那些欺负她的人给吓跑了。”
  “之后就这样自然而然成为了朋友。”
  说起这件事,她的声音很平静,听起来比平常低。
  也对,霸凌事件从来都不是什么值得回忆的好事,苏灵溪想。
  今天一口气接收了这么多新信息,以前想不通的很多事现在回想起来,似乎都能想通了。
  为什么港台大陆那么多前赴后继想闯荡海外市场、想变得国际化的演员都没能超越老师的成就?
  因为他们既没有老师的演技,也没有老师的人脉关系。
  对于没有相关背景人脉的华国人来说,欧美电影圈是极为封闭的,想要闯进正统的电影圈子,难如登天。
  都不必说处处都要看人脉看关系的好莱坞,仅仅是欧洲三大影展就足够绝大多数人喝一壶了。
  若非老师年轻时结下了这份善缘,恐怕闯荡海外市场会更难上加难。
  而老师的成功无形中也打破了那层透明的壁垒——近十年来,入围欧三的电影数量明显比二十年前多了不少。
  只是却始终没有哪位演员能打破老师当年拿下大满贯的纪录。
  收回发散的思绪,苏灵溪把话题转回了正题:“老师的意思是……董事长她已经为我挑好下一部片子了?”
  她面上表情不显,心脏却激动得怦怦直跳,忐忑又期待地等待着阮棠的回答。
  “现在我们只能拿到大致的剧本雏形,你可以先简单看看。”阮棠把文件夹往前推了推,“具体的选角工作还没有正式启动,到时候可能需要你跟这位导演亲自见面聊。”
  苏灵溪听明白了她话里的意思,如果想参演这部电影,必须得到导演本人的认可才行。就算是德夏内尔、米勒兰的遗孀,也不能完全拍板这件事。
  看来这位导演在法国应该是位有一定地位的人物。
  苏灵溪一边想,一边迅速翻开了封面。
  “米娅.塞琳娜……”
  导演名字那一栏上写着的名字分外眼熟,苏灵溪不由自主念了出来。
  “她是上上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得主,目前法国本土力推的新锐导演之一。”阮棠点了点剧本,“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她,编剧也是她,所以她对你的态度至关重要。”
  苏灵溪微微颔首,聚精会神读起了这份剧本。
  剧本暂定的名字是《夜梦巴黎》,故事大纲也很简洁:讲述了一对男女在异国偶然邂逅,并在相处中迅速坠入爱河的故事。
  女主角贝蒂,年仅二十五岁,身患绝症命不久矣,却对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法国是她环游世界的最后一站。
  一日,在夜游巴黎时贝蒂偶遇了法国青年马普蒂斯特.格雷诺耶。格雷诺耶外表乖巧英俊,实际上有着强烈的自毁倾向,阴郁厌世,时刻准备结束掉自己的生命。
  贸然闯入派对现场的贝蒂就像是照耀在贫瘠土地上的一抹阳光,年轻、娇艳、开朗且活泼。这个像小太阳一样拥有旺盛生命力的姑娘吸引了格雷诺耶的注意。
  今天并不是个离开世界的好日子,于是他决定往后再延一日。
  一日又一日,他们仿佛巴黎街上每一对普通情侣那样,在阳光灿烂的午后一起喝到微醺,手拉手漫步河畔;在巴黎古老的电影院看一场经典法式浪漫电影;在蒙帕纳斯大厦看落日,再在万家灯火亮起时来一杯香槟……
  故事通篇简短精悍,字里行间蕴含着某种隐秘的热烈,寥寥数笔便展现出疯狂到极致的浪漫气息,极具法国电影的特质。
  “从贝蒂所占据的页数和人物小传来看,她应该算是主角。”苏灵溪合上剧本,有些疑惑地问道:“但是故事的主视角似乎是从格雷诺耶这边展开的?”
  “就算以格雷诺耶的视角展开故事,大部分戏剧冲突也集中于贝蒂身上。”阮棠耸了耸肩,“而且目前这一版还不是最终版本,随时有可能再改。”
  苏灵溪抿住唇,神色踌躇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如实相告:“老师,贝蒂这个角色……很好,但是……”
  事实上,正是因为贝蒂的角色形象近乎完美,完美到苏灵溪能感受出塞琳娜作为导演对这个角色的喜爱之情,才让她萌生了些许消极的想法。
  【补充说明一下,法国人口头称呼时一般称呼姓氏~】
  第153章 人不可貌相
  纵观剧本大纲情节,贝蒂算是每个情节的主要推动者,编剧着墨良多,人设也塑造得很好:一个身患不治之症却并不丧气,反而决定在最后这段时间里努力享受生命美好的女主角。
  尽管最终没有逃过死亡的结局,但这样的情节安排恰好避免了电影落入俗套——爱情的魅力不止在于拥有,更在于拥有后又失去。
  往往只有短暂的爱情才能做到永远美丽和不朽,而be的结局能真正让人刻骨铭心。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贝蒂的角色形象都能轻松博得观众好感。
  可以预想,一旦选角的消息流传出去,竞争这一角色的女演员会有多少。
  演员是一份需要胆量和自信心的工作,因为他们成天要面对着各种各样的黑色仪器做出各种各样的微表情,不能怯场,也不能失误。
  苏灵溪是正经科班出身的演员,她不想在这个时候表现出自己对于竞争的不自信,所以话只说了一半她就克制住了,没再说下去。
  上辈子这辈子加在一起,几十年来,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到外国导演的剧本。
  哪怕明知道贝蒂的选角范围已经圈定在了“外国人”这个范畴之内,她也很难发自内心相信自己能够拿下这个角色。
  “你觉得塞琳娜会因为你的国籍歧视你?”阮棠看出她的顾虑,犀利发问:“还是觉得你的演技会输给其他人?”
  “也许两种可能性都有,英国、瑞典、挪威……海外优秀的演员很多,我不确定我是不是真的能从她们之中脱颖而出,成为那个被选中的幸运儿。”苏灵溪叹了口气,表情有点僵硬。
  三年相处下来,她对阮棠的戒备心消退了很多。在老师面前,她不用像在公众面前那样,隐去所有负面情绪,只留下积极正向的一面。
  她不想笑的时候可以不笑,伤心的时候可以肆无忌惮地伤心。
  正如此刻,苏灵溪相信自己那种焦虑不安的心情只有同样经历过的阮棠能懂。
  老师于她而言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阮棠放下茶杯,也叹了口气:“是,海外优秀的演员的确很多,但你也有你自己的优势。”
  “我和德夏内尔是你的优势之一,庞大而深不可测的华国电影市场是你的优势之二,年轻一代演员中登峰造极的体验派演技是你的优势之三。放眼欧洲地区,能够同时兼具这三点优势的外国演员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