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作者:二月荧      更新:2025-10-18 14:37      字数:3223
  “好巧,我跟你想的完全一样。”苏灵溪笑了笑,转而问起了项目安排事宜,“我看这个是企鹅视频的s+项目,他们有提过打算什么时候正式开吗?”
  “最早可能也得等到q4季度才能开,我之前问过了,现在班底才凑到一半,另一个女主角的人选还没定下来,拟邀的那几个全都拒了。”杨茜沉声说道。
  苏灵溪听到这个回答,意外却又不是那么意外。
  相比阿云,阿树这个角色更像是一个不断尝试逃离命运却又不断失败的对照组,读书、被迫辍学、结婚、出轨、离婚……阿树从备受小镇追捧的人气女王又坠落至社会底层,在不满二十五岁的年纪里,她就经历了如过山车般的人生。
  尽管在故事结尾她也凭借着事业上的成功重新赢回了人们的尊敬与名声,成为了小镇人眼中“来自大城市”的厉害人物,但粗看下来,想要饰演阿树这个角色,不得不面临更多挑战性的戏份,对于年轻女演员而言,并不好演。
  光是年少失学和婚内出轨这两场戏就足够在网络舆论上掀起腥风血雨,假如演员本身是个自带流量的小花,争议的热度更是会居高不下,引起观众讨伐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按照剧组那边的想法,肯定是想找双流量小花扛收视率,他们想要网播和上星同步进行,要是数据太难看了,他们到时候也不好交代。”杨茜在电话那头继续解释道:“现在你接了胡月云,那周清树的演员就不能跟你年龄相差太大,不然观众看着也出戏,对剧方来说难度就更高了。”
  苏灵溪想了想,“其实也不一定要双流量小花才能拍吧?我觉得周清树的扮演者最需要的还是演技,话题度什么的还可以想办法从别的方面找一找。”
  受到题材限制,双女主无男主的电视剧从一开始就天然地失去了那一部分最爱看偶像剧和甜宠剧的观众,如果不能在开播前把话题度炒起来吸引更多观众入场,光靠质量也未必能收获高收视率和好的网播成绩。
  “行,我会把你的意见转达过去的。”杨茜翻了翻手里的行程表,“接下来几个月的行程安排都不多,除开戛纳电影节开幕式,就只有7月份的毕业大戏和一些杂志广告拍摄。在《春树暮云》开机之前,我们要不要再想办法接触几个电影项目?”
  “现在离q4季度还有好几个月,我们再接一部电影时间也绰绰有余。”
  苏灵溪思考了几秒,反问她:“现阶段你有看中什么好的项目吗?”
  “的确有个还不错的本子,我觉得很适合你。”杨茜沉思地说,“是曹一平导演的新戏,电影名字是《嫌疑犯》,剧本文件我前几天发你了,你应该看过了吧?”
  “啊,你说的是那个悬疑题材的本子?”苏灵溪很快想了起来,眉头却微微蹙起,“但是你不觉得那里面女主角的人物形象有点……像是不成熟版本的绫音吗?相比起来,绫音这个角色的发挥余地更大。”
  第276章 竞赛影片观赏
  曹一平作为华国名声响当当的大导演,专业能力当然毋庸置疑,苏灵溪和他在去年的平遥国际电影节上接触过,两人一路相谈甚欢,对彼此的印象都很好。
  想来,这也是曹一平会在第一时间向她递来新戏邀约的原因之一。
  但演戏从来不是苏灵溪卖人情的工具,不合适又或者是同质化的角色,无论关系亲近还是疏远,她都不会大包大揽地去演。
  身为演员,这是对职业最基本的尊重。
  “良子前两天给我发过信息,说《广尾杀人事件》明年年初就会在国内同步上映,要是我们明年连着上两部悬疑题材的作品,会很容易引起观众审美疲劳吧?”
  杨茜沉吟片刻,无奈开口:“好吧,既然你连拒接的理由都考虑得这么充分,我似乎没必要再浪费口舌多劝你什么了。”
  “别嘛,杨姐,你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下一部电影接什么本子,我还等着你帮我挑呢。”听出她话里的弦外之音,苏灵溪连忙补充道。
  “行了行了,别贫了啊,我这边还有点事,就先挂了,自己一个人在家也要记得劳逸结合,别只顾着锻炼健身看剧本,听见没?”
  “好,我知道的,杨姐你就放心吧。”
  难得可以在帝都享受几天没有通告要赶的假期,苏灵溪早就安排好了自己每天的计划,逛公园、学画画、游泳……大部分能在【私人空间】里完成的就挪到空间里完成,像逛公园这种户外活动,对她来说实属难得,做好防护措施出去逛一圈,也算是一场难忘的体验。
  当然,不止体验难忘,小红薯流传出的那一堆偶遇图也让粉丝很“难忘”,纷纷化身柠檬精,直呼羡慕。
  ……
  在短暂的休假充电之后,苏灵溪感觉自己再次恢复了活力十足的满电状态,在和《春树暮云》制作方敲定好演出合同的细节后,立刻马不停蹄带人飞去了法国,为参加一年一度的戛纳开幕式做准备。
  与此同时,在戛纳豪华酒店的几个房间里,包括格蕾塔.米伦在内的多位评审团成员都开始了对竞赛影片的初次观赏。
  在这之中,超过半数的人手里都拿着《夜梦巴黎》片方送来的拷贝光盘。
  “虽然是爱情片,但这可是米娅.塞琳娜……也许她会给出一份惊喜也说不定……”格蕾塔.米伦一边想着,一边做出了决断。
  接下来还有很多部影片等着她反复观赏,第一部 片子的确应该选部轻松一点的。
  怀揣着不算太亢奋的心情,格蕾塔漫不经心地看向大屏电视中轻柔梦幻的画面色调,轻声嘟囔道:“还是戛纳系的老一套风格,看来塞琳娜这回没打算做太多创新……好吧,真希望这不会是部令人乏味无聊的片子。”
  作为美国演艺圈中难得的以演员身份转行导演并且十分成功的先驱人士,格蕾塔.米伦一向欣赏那些敢于打破常规不断创新的创作者。
  要知道,在娱乐圈这一行,有人会靠着拿手的三板斧硬生生混几十年,还赚得盆满钵满;有人即便功成名就,也不愿意固守成规,而是不断自主创新,一步步突破自己的极限。
  或许在有的导演看来,后者的举动不过是理想主义者的费力不讨好,但格蕾塔从不掩饰自己对这类人的欣赏与肯定——假如人人都只局限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就不会有电影院的产生,不会有印象派、表现主义、蒙太奇运动等一系列形式上又或者是制作模式上的创新。
  电影能从歌剧院的舞台被搬上大银幕,其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创新变迁。
  在格蕾塔看来,安于现状的思想不能算是错,只不过就她个人而言,并不倡导这种职业态度。
  当然,格蕾塔遇见过很多人,也理解有些导演迫于生存窘境而做出的无奈之举。
  导演说到底也是一份职业,能挣钱是前提条件,如果连养家糊口都做不到,那又何谈创新?
  就像是格蕾塔自己,在得到丈夫诺亚.萨姆纳的鼎力支持之前,她也不过是好莱坞中一个渴望转型创作者的众多演员之一,有人气有实力,却依然没办法得到投资商的信赖……
  收起回忆,格蕾塔心不在焉地浏览着片头以主角视角展开的一幕幕风景,作为导演,她更看重的是镜头运用而非画面的氛围感,从开头到现在,电影里已经出现了无数次平移和升降镜头,以及塞琳娜标志性的对称构图。
  “显而易见,一部为法国政府而拍的风景宣传片。”说不上是嘲讽还是喜爱,格蕾塔轻笑了一声,视线落到刚刚从镜头一角出场的女主角身上。
  早在来到戛纳之前,她就看过《夜梦巴黎》的剧情简介和刻意流出的拍摄片花,出于对塞琳娜这位导演的兴趣,格蕾塔对这部影片的消息一直很是关注。
  她也不止一次设想过,假如把这个题材交给她来拍,她会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方法。
  格蕾塔对爱情片涉猎不多,在她还是个演员的时候,常演的题材是惊悚电影和喜剧电影,这些演艺经历对于她之后的执导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至今为止,她在好莱坞最受欢迎的两部电影都是剧情喜剧电影。
  像这种底色偏阴暗的爱情片,她不觉得自己能拍得比塞琳娜更受评委欢迎。
  说到底,塞琳娜毕竟拿过戛纳的最佳导演奖,又是土生土长法国人,对于欧洲评委的口味,她总是比她更了解几分。
  “话说回来,这女孩的长相的确不错,能让人有记忆点的亚洲面孔实在少见。”格蕾塔托起下巴,认真观察着画面中女孩的一举一动,“难怪塞琳娜会愿意拍这么一部片子来捧她,凯文.考恩也肯对她另眼相看……”
  就像华国人对欧美长相偶尔容易脸盲一样,欧美国家的人反过来看亚洲人也是如此,虽然格蕾塔很不想承认,但她大多数时候的确分不清日本人和韩国人的长相区别。
  在她这,只有五官特征鲜明突出的亚洲人才能给她留下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