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作者:二月荧      更新:2025-10-18 14:38      字数:3263
  区别于国内的文化氛围,在好莱坞,花钱公关在颁奖季是一件合法合理的事情,就连公关公司收费也是有清单可查的。
  而这一套运作模式之所以能够在好莱坞运转几十年不被淘汰,主要是因为公关行为大部分还是以游说为主,外界又有无数双眼睛暗中盯着那几个大奖,演员们除了砸钱请pr没有其他捷径可走,也算保持了相对的公平性。
  在一开始,苏灵溪对于好莱坞这种把公关费和游说手段放在台面上说的行为还有些不太适应,时间长了慢慢就习以为常了。
  “看看这些报道。”她把手里的报纸轻轻摊开,指向其中一块版面,“6站前哨影后,4站前哨突破演员——勒布朗的工作能力毋庸置疑,我们这笔钱的确花得很值。”
  这是一份不久前新鲜出炉的《纽约时报》,上面刊登着苏灵溪从12月初开始刷到的所有奖项和提名,包括但不限于纽约影评人的最佳女主角、洛杉矶影评人的最佳主角表演、美国国家影评人的最佳女主角提名以及美国评论家选择奖的最佳女主角提名……
  其中,还有上周才刚刚公布的金球奖剧情类电影最佳女主角提名——作为奥斯卡四大风向标之一,这应该是她获目前获得的所有提名中含金量最高的一个。
  “大卫对付那些影评人很有一套方法。”特蕾西笑了笑,打趣道:“他们总是倾向于各自抱团,既喜欢标榜自身高于奥斯卡的优越性和纯粹性,又忍不住想要大肆吹捧自己的颁奖对象对于奥斯卡的指向作用——当然了,这几个影评人奖对奥斯卡的命中率虽然不高,地域性也很强,但提名率却高达90%。”
  换而言之,苏灵溪现在已经在12月这个颁奖月里拿到了两到三个有分量的前哨奖,也入围了金球奖,只要之后的pr不掉链子,最后怎么说也能拿到一个奥斯卡提名。
  “而且我们还入围了评论家选择奖,这也是奥斯卡的重要风向标奖项之一。”佳佳及时补充道。
  她是个上进努力的女孩,私底下自学了很长时间英语口语,这会儿用英语跟特蕾西对话也显得非常自如流利。
  “不错,评论家选择奖也是四大风向标之一,含金量无需多言,只是我们拿到奖项的可能性不太大。”特蕾西点点头,随即又叹了口气,“可惜,演员工会奖的提名还要等到下个月才能公布……”
  美国评论家选择奖是由美国广播影评人协会主办的影视类奖项,该组织目前也是北美地区规模最大的影评组织,投票人几乎包含全美所有重要的评论家和电影记者,投票标准严苛到了出名的地步。
  虽然热度还不比不上,但其权威性已经超过了金球奖——毕竟近十年间,评论家选择奖在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以及最佳女主角三个奖项的提名率高达100%,获奖率也是所有影评人协会奖项中最高的,各个单项均超过了50%,可以说是非常准确了。
  但她们要公关的是最佳女主角提名,说来说去,表演类奖项的风向标还是得看同为四大风向标的演员工会奖。
  第408章 前哨战与风向标
  各大工会奖一直以来都是颁奖季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区别于各地影评人协会等知名奖项,工会类奖项针对性和专业性都更强,再加上演员工会奖的评审人员和奥斯卡评审团超高的重合度,这一奖项被公认为奥斯卡公布前的必看风向标。
  哪怕是影评人协会里命中率最高的评论家选择奖,跟演员工会奖(又称sag)的胜率一比,也难免有些相形见绌。
  纵观这10年间的表演类奖项,无论最佳男主角奖还是最佳女主角奖,演员工会的提名率都是100%,尤其最佳男主角奖——获奖率也同样高达100%!
  最佳女主角奖的获奖率有70%,虽然比不上男主角的胜率,但也远高于其他前哨奖,在四大风向标中仅次于金球奖。
  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演员会揣着sag的奖杯却被拒在奥斯卡提名门槛前。
  这也正是特蕾西尤为关注这一奖项的原因。
  在她看来,今年虽然是奥斯卡小年,男女演员各个单项竞争都不算激烈,但《自由之路》的潮流性和妮可亚洲人的身份无疑会成为她们公关奥斯卡的劣势。
  即便是下周就要举办颁奖典礼的金球奖,她也实在无法以乐观的心态预测结果。
  “别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好吗?至少现阶段的情况还算良好,我们已经拿到了华盛顿那一站的最佳女主角——我想,北美主流电影人大多数还是挺喜欢夏洛特的。”苏灵溪笑着跟她碰了碰杯,仰起头一饮而尽。
  特蕾西放下酒杯,恍然了一瞬:她刚刚差点忘了这一茬。
  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在12月初就公布了获奖名单,妮可的名字赫然在列。
  虽说这是个2002年才建立的影视奖项,历史并不悠久,也没多深厚的资历,但近些年华盛顿的提名和奥斯卡最终提名名单重合度很高,也跟主流的口味比较接近,算是值得注意的一站。
  特蕾西想了想,又看了一眼手机里的颁奖日程表,“你说的有道理,华盛顿最近两年的胜率的确强硬。”
  “但欧洲电影奖你只获得了提名,这也许意味着本届奥斯卡我们会很难拿到更多的欧洲票。”
  欧影评委5000多人,每年获奖最多的电影,基本就是奥斯卡欧洲票的流向,不会再有什么波动。
  在此之前,特蕾西还把欧洲市场当成她们的优势,却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这很正常,欧影今年入围最佳女演员的竞争者都很优秀。”苏灵溪摊了摊手,坦然地说,“更何况那可是索菲娅.沃德,输给她我心服口服。”
  索菲娅.沃德,欧洲著名的文艺片女王,曾三度斩获戛纳影后,被誉为法国影坛传奇,欧洲人民心中的瑰宝。
  奥斯卡的评委有偏好,欧洲那些评委自然也有。
  苏灵溪还没自恋到认为自己的演技出色到能力压索菲娅.沃德,所以在一开始她就做好了仅仅只是入围的打算。
  反倒是特蕾西,极为恨铁不成钢地瞪了她一眼。
  不论是否是事实,她都不乐意听到自己的客户说出“心服口服”这种话。
  丹尼尔常常在大众面前展现出温和绅士的一面,但特蕾西知道,他年轻时私底下性格也是狂傲的,只不过随着年纪渐长沉稳了许多。
  妮可明明这样年轻,心态却丝毫不像外表那样锋芒毕露,这种性格在好莱坞倒是少见。
  被经纪人瞪了一眼,苏灵溪也不恼,笑着换了个话题,“当然,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放弃对金球的公关,tsg也很清楚我的需求,所以——可怜的勒布朗先生大概不得不感受一下能者多劳的疲惫了。”
  她说得冠冕堂皇,语气里却丝毫没有同情,反而带着几分调侃——拿钱就得办事,这是在哪个国家都不会变的道理。
  现在前哨站的结果已经一目了然,虽然苏灵溪还没能从tsg那拿到原始选票数据,但目前她能拿到奥斯卡提名的可能性非常高,反倒是金球奖的最终归属还有些成谜。
  第二天夜里,好莱坞大道的杜比剧院门口星光璀璨,妮可.苏、奥利维亚.贝尔、西格妮.加纳、杰奎琳.帕特及其男友安东尼.麦奎利等一系列明星准时抵达剧院,除开几位主创人员,其余大多是三位主演的亲朋好友前来为《天使狂花》的首映式加油捧场。
  相比《自由之路》当初小规模点映时的嘉宾阵容,《天使狂花》明显更上一层楼——这当然和苏灵溪近几个月来势不可挡的人气关系匪浅。
  否则这样一部乍一看平平无奇的商业片,几乎不可能邀请得到这么多业内响当当的影评人。
  他们之所以愿意受邀前来,一方面是对苏灵溪首次出演美国商业片的表现心生好奇,一方面也是想顺势卖她个面子。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三位女主演还没怎么样,导演约瑟夫.麦克尼尔就因为宝琳.凯尔和西格妮.加纳的联袂而来激动得差点红了眼。
  饶是一向保持沉默的奥利维亚.贝尔都对此有些无语,在镜头拍不到的地方狠狠抽了抽嘴角。
  而大部分受邀而来的影评人瞧见这一幕后,心里都只有一个想法:整部电影恐怕会被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二流导演彻底搞砸。
  至于妮可.苏和杰奎琳.帕特,就看她们两个人能靠演技和角色魅力拯救多少了。
  毕竟电影的灵魂还是在于导演,如果导演的总调度出了问题,画面构图不恰当、故事节奏混乱,那么演员演技再好也救不了多少。
  这其中甚至有人已经开始担心妮可的口碑会因为这部电影而一落千丈——外籍演员想在好莱坞混出头,总会受到更加严苛的对待。
  对他们来说,想要取得成就,需要付出比美国本土演员多出千倍百倍的努力才有可能达成。
  第409章 《天使狂花》首映式
  《天使狂花》既然选择了在洛杉矶举办首映式,那么全场收到最多邀请的当然是洛杉矶当地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