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作者:临风见月      更新:2025-10-18 14:39      字数:3091
  那人继续说道,“别听村委那一帮人说得好听,救援很快就来,只要我们耐心等待,我呸,全是骗子。”
  “村委他们当然不急,他们来之前准备了那么多东西,即使公家分的粮食不够,他们依然有吃有喝,我们呢,我们只能饿着肚子等着救济粮。”
  “他们总说同舟共济,克服困难,共渡难关,怎么没见他们把自家的粮食搬出来给我们吃?”
  其实之前是有拿出来过的。
  有人想这么说,但是看着周围的人逐渐变红充满戾气的眼睛,又小心翼翼地把话咽了下去。
  那人的话就像鞭炮上的引线,一点燃,就劈里啪啦炸响了一大片。
  “谁说不是呢?昨天,我还看见村长的小孙子在吃火腿肠。”
  “我们村大队干部从车上下来的时候身上一股子泡面的味道。”
  “上次我路过老秦家车子的时候,还从窗户缝里看见他们后座上放着一大箱真空包装的卤鸡腿呢!”
  “真羡慕啊!我们每天喝的就是那些稀米汤,馒头都得两个人分一个,有的人却能大鱼大肉的。”
  有人不想听这些抱怨,“那能怎么办呢?现在庙里就这么点儿东西,总得省着吃,有的吃饿不死就不错了,吃不饱又能怎么办?难不成还能去抢?”
  这人只是随口说了这么一句话,说罢之后就走了,却没有看到在他身后其他人对视了一眼,眼睛里都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第22章 第二天 “爸,妈,有人来了!”……
  蒋倩在窗边坐了没一会儿,车里其他睡着的人就也都被热醒了,只有刚刚躺下的蒋东还在迷迷糊糊地睡着。
  黄丽萍小声问了下时间,就开始准备做午饭,任茹给她帮忙。
  蒋倩则和蒋为民商量了一下,决定去庙里打两桶水来。
  水可是比粮食更重要的战略物资,人可以三天不吃饭,却不能三天不喝水,更别提除了吃喝,还有许多生活用水了。
  外面现在发了洪灾,干净的水源很难得。
  今儿白天她也看了,庙里很安静,没有闹出来什么大的乱子,应该还是很安全的。
  他们车里虽然还有好几箱矿泉水,但总是有限的,为了避免坐吃山空,不如趁着现在多储备一点。
  家里其他人虽然有些担心,但也觉得蒋倩说得有道理,且看着庙里确实还算有秩序,就同意了。
  蒋倩就和父亲找了好几个空着的白色的塑料桶,提着进了寺庙。
  庙里确实很安静,除了聒噪的蝉鸣,就只剩下某个偏殿里传来的踢踏挣扎的声响。
  在炎热的天气下,所有人都从车上下来了。村民们在庙里找了有阴凉的角落,一家人紧紧地挤在一起正吃着午饭。
  看到他们进来,也只是多看了两眼,没有说什么。
  蒋倩两人也没打招呼的心思,小心翼翼地提着水桶往后院走。
  整个山岗上,只有寺庙后院里打了这么一口井。
  因为地势高,所以水井打的很深,往下有好几百米,平时也主要是供供寺庙里的人吃用。
  之前庙里打井的时候还有人说这井多余,抱怨庙里拿着大家香火钱乱花。
  毕竟庙里平时就四五个人,打一口井却要花好几万,这钱用来买矿泉水都能买近百吨了,喝好几年了。
  但现在被困在山上,才知道有这么一口水井能有多好。
  蒋倩到后院的时候,各村的村干部们正围着后院树下的小桌子吃饭。
  蒋红兵看到他们过来,问了几句,知道他们是来打水的之后,就把他们带到了水井边。
  水井离厨房并不远,上面本来盖着的水泥石板已经被挪开了,旁边的地面上横七竖八的盘着长长的水管,一个水泵被丢在一边。
  “昨天停电之后,电泵就没办法抽水了,我们今天上午才把泵给提出来,现在只能人力打水。”
  蒋红兵从旁边拿了绳子和水桶,“之前下了暴雨,井里的水面也上涨了不少,要不然这绳子可能都不够长。”
  蒋为民接过水桶,“我来吧,红兵你先去吃饭吧。”
  蒋红兵也没多客气,叮嘱他们小心别掉下去之后,就离开了。
  蒋倩站在一边,看着蒋为民把桶扔进水井里,接着再用绳子慢慢把水桶拽上来。
  她则准备好自家的水桶,把打上来的水全都倒进去。
  打水确实是个辛苦活儿,等两人装满拿来的四个桶的时候,后背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湿透了。
  “打满了,先回去吧。”
  蒋为民把绳子和桶放在一边,跟蒋红兵打了个招呼,就和蒋倩一起提着桶出去了。
  两桶水重量并不轻,虽然蒋倩提着的是相对较小的两个桶,但两人也是走一段就得停下来歇歇。
  本来只是几百米的路程,硬是走了十几分钟。
  倒是留在车里的人,看到他们平安回来,都松了口气。
  黄丽萍已经做好了午饭,正等着他们回来一起吃。
  蒋东还在睡着,一家人就没叫他,只等着他醒了再给他重新做。
  “咱们在山上好几天了,车里也没什么新鲜菜了,我只泡了点干菜炒了炒,回头我去找找看附近有没有什么野菜。”
  黄丽萍小声说着,把碗递给丈夫,问道,“庙里现在什么情况?他们后面有那么大一片菜园子,应该不缺新鲜菜吃吧?”
  “那哪能啊?虽然我没注意他们吃的什么,但再大的菜园子要供给几百人一天三顿饭的吃,也不够啊!我们都来了这么多天了,庙里的菜园子估计也被薅秃了。”
  蒋为民并不觉得庙里那小菜园子经过了这么几天之后现在还能有足够的菜给大家摘。
  “我看了,他们吃的菜不算多,”蒋倩倒是扫了一眼,想了想道,“一人也就小半勺,主要还是靠稀粥混个水饱。”
  “要是物资不能按时送到的话,估计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残酷的现实让大家沉默。
  但是这次,就连总是老好人的蒋为民也没再说把自家带的粮食分一些给村里人的话了。
  不仅是因为知道未来艰难,更是因为杯水车薪,怀璧其罪。
  突如其来的沉默让旁边蒋明辰都感觉到气氛不对了,吃着饭的动作都慢了下来。
  “吃吧!”蒋倩注意到后,摸了摸小侄子的头顶,“这事儿有大人在,不用你一个小孩子发愁,吃饱了就去给你爸爸打扇子。”
  蒋明辰点了点头,默默加快了吃饭的速度。
  这几天的异常,即使还是个小孩子,蒋明辰也察觉到了。
  家里大人发愁的事情他帮不了什么,但是给爸爸打扇子他也可以做。
  等吃过饭,蒋为民看着家里又腾出来的两个空水桶,想再去寺庙里打些水来,却被蒋倩劝住了。
  “现在天太热了,等傍晚吧,天凉快些再去。”
  蒋为民这才作罢。
  他们停车的地方在某个山坡上,车子后面有一小片的树林,正好给车子遮阳,偶尔有风吹过,因此也不怎么热。
  等吃过午饭,任茹在一边守着,其他人继续休息。
  本以为是很枯燥的中午,却没想到,没过一会儿,任茹就看到有车子从庙里离开,向着他们所在的地方来了。
  任茹担心有危险,连忙把其他人叫醒。
  “爸,妈,有人来了!”
  “谁?”
  还没睡着的蒋倩一下子弹起来。
  “不知道,有好几辆车都来了。”
  他们说话间,那些车也越来越近,却又在距离他们还有十几米的时候停了下来。
  黄丽萍眯着眼睛打量,“是咱们村的人吗?”
  蒋为民眉头紧皱,“看车牌照不太像。”
  蒋东一边打哈欠一边问道,“他们是来干什么的啊?”
  “或许跟我们一样是觉得庙里不安全所以出来了?”蒋为民尽量往好的地方猜测,“东子,先别睡了,你跟我一起下车,咱们去问问。”
  “好的,爸。”
  蒋东搓了把脸,跟着父亲下车,两人向着不远处的车走去。
  这次一共从庙里出来了三辆车,都停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几辆车的车主应该是亲戚,彼此之间的距离倒是挺近的。
  蒋为民和蒋东还没走到,车里的人就下来了,大概有十来个人,有老有小。
  两人稍微放松了些。
  来人不是他们村的,但也挺客气,看到他们就解释道。
  “不好意思啊?是吵到你们了吗?庙里太热了,阴凉地方没多少,所以我们才想着出来呆一会儿,外面人少,也能好好睡一觉。”
  “哦。”弄明白对方的来意,蒋为民就没那么紧张了,“这边有树,确实凉快。”
  “可不是,比庙里凉快多了。”对方道,“要不是我们出来的时候没带多少粮食,只能跟着庙里一起吃,我们还真想跟你们一样呆在外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