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作者:临风见月      更新:2025-10-18 14:39      字数:2989
  蒋家虽然离开的时候带了家里的农具,并不缺武器,但也跟着做了很多个木棒。
  防身的武器嘛,永远都不嫌多。
  ……
  临时指挥营。
  短短几天,国字脸中年男人头顶的黑发已经白了一大片。
  外面的路上,车辆一辆接一辆地有序驶过,所有人都行色匆匆,偶尔还能听到直升机的轰鸣。
  秘书敲门走进来,把救援人员带回来的调查信息放在桌面上,看着上司眼睛里的红血丝,忍不住劝了劝。
  “您先休息休息吧!”
  自从那场会议之后已经有五天了,从那天下达了那个命令之后,所有的部门都迅速行动了起来。
  眼前的人更是不分昼夜的在工作。自从来了这个建立在j市的食品工业园区的临时指挥部之后,更是几乎没有合过眼。
  但被劝说的人却头也没抬,视线依旧集中在面前的报告上。
  “我就不用休息了,还有很多事等着我去做呢,我们早一点了解,早一点部署,危机中的百姓们就能多一线生机。”
  男人说着,疲惫地揉了揉额角,拿笔在材料最后面的报表上签了个字,“按照申报的内容把这个区域的物资先发下去吧。”
  “是。”
  秘书接过材料,一刻也不敢耽搁,身影迅速消失在门口。
  而他刚走,办公室里就晃入了另一道亮眼的身影。
  抬头瞥了一眼进来的人,中年男人继续看桌面上的文件。
  穿着紫色衬衣的卷发男人看他不搭理,倒也不在意,坐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老李,听说你三天没有出过办公室了?”
  被问的人翻了一页手里的资料,“有事儿快说,没事儿就去忙。”
  “你别生气嘛,” 卷发男人却不在意他的坏脾气,似乎有恃无恐,“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不好好休息怎么能好好工作呢?我们要懂得可持续发展,对不对?”
  坐在桌子后面的中年男人合上文件,看向斜靠在椅子上自在地喝着茶的人。
  “我看你就是太闲了!”
  “我才不闲,”卷发男人瞬间坐正,“你之前安排的活儿,我忙了那么久,好不容易才结束,我可是刚下飞机就来看你了,你不要不识好人心。”
  中年男人从座位上起身,但起立的一瞬身体却不自觉地晃了晃。
  “你看吧,我就说你该休息了。”
  卷发男把人扯过来按到旁边的沙发上,“有时候该休息就休息,你又不像我这么年轻,要学会保重身体啊。”
  中年男人却没有接他的话茬,反而问道,“那些人有没有再说出来什么?”
  “自然没有。”卷发男人倒了杯新茶推过去,“上次报给你的那些就已经是全部了,你不相信我的能力?”
  “那倒不是。”
  男人再次揉了揉额头,“只是想着能不能再挖出点儿新的东西。”
  情况太严峻了,若是能多知道一些,兴许就能多一些准备,少一些牺牲。
  “那你估计要失望了。”男人捋了下额前的卷发,“上次我报上去的那些可以说是他们知道的百分之一百二了,有些信息他们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
  卷发男人想到那份折磨了自己多日才出来的报告,忽然问道,“不过那个报告你们为什么会相信啊?”
  “要不是这是我自己亲自问出得来的结论,这么离谱的结果,我自己都不会相信的,你们到底为什么信啊?这么反科学的事情?”
  陈景是真的挺好奇的。
  李老头会相信,他可以理解,毕竟自己算是李老头亲手挖掘培养出来的,但是让最高领导层的人全都相信,他即使再自恋也不觉得自己有那个魅力。
  国字脸倒是不意外他来问,陈景作为他们部门培养的未来最有希望接替自己职位的副手,有权利知道这些事情。
  他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热茶,“或许,有时候玄学也是一种科学?”
  “玄学?”陈景眉毛皱了起来,又很快睁大了眼睛,“等等,不会吧,难道我之前听说的有什么国师去开会了这事儿是真的?”
  李伟民瞥了他一眼,“你消息还挺灵通的啊?”
  “这不是咱就是干这个的嘛!”男人一脸得意,头顶的卷毛好像都翘了起来,“快说说,是怎么回事儿?咱们国家真的有国师?还是能测国运的那种?”
  “那人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国师,只是大家不知情,总是习惯性地这么叫。而且他也没办法测国运!没有那么神。”
  陈景:“那有多神?”
  李伟民想了想道,“不知道你发没发现,生活中有些人的运气天生就比别人好。”
  陈景点头,“发现了啊,小时候我邻居家小胖子买饮料连续中奖能再来三瓶,我一次都没中过。但国运跟运气好坏又有什么关系?”
  李伟民揉了揉脑袋,缓解了一下时不时传来的阵痛,“运气好可不单单只能中奖,它能趋吉,也能避凶。”
  “有的人运气好,下班早走了三分钟,安全到家,有的人运气差,迟了那么三分钟,就被雨淋成了落汤鸡。”
  “有的人运气好,遇上路口从来都是绿灯,从来不堵车,有的人运气差,次次红灯,回回被堵。”
  “所以,有时候,运气好的人所作的选择可以帮助他们下意识地规避一些风险。”
  “哦。”陈景有点明白了,“所以你说的那人就是咱们国内运气顶顶好的人?他的选择和潜意识可能昭示着吉凶?”
  李伟民又喝了口茶水,“我不知道他的运气是不是最好,但他确实是我知道的运气最好的人。”
  陈景后仰,靠在沙发的椅背上,眼睛看着天花板,“我怎么还是觉得这么玄呢?但有什么可以证明他运气好的证据吗?”
  他半信半疑,总觉得这事儿比自己的调查报告还不靠谱。
  “那自然有。”李伟民道,“九十年前西部的那场七级的地震,那位老人就是震中心活下来的人之一。因为他半夜醒来发现自家养的羊不见了,就喊醒家里人出去找,震中心方圆几十里地,只有他们家因此躲过了一劫。”
  “再就是之后,八十年前的战争年代,他来给部队送信,在不知情也没有工具的情况下一个人穿越了布置的地雷区,毫发无伤。”
  “除此之外,他就是我说的那个出门从来遇不到红灯的人。”
  从听到第二条的时候,陈景就忍不住睁大了眼睛,等听到第三条的时候更是连嘴巴都张开了。
  他却还是忍不住反驳了一句,“你说的从来遇不到红灯会不会是‘绿波’?”
  下一秒,他成功地得到了李伟民一个白眼。
  “好吧,好吧,我知道是真的了,所以他也预言了末世?”
  “那倒没有,他没有预言的能力。”李伟民摇了摇头,“他只说,他最近心里不踏实,下意识地总会想到西部,总感觉不去的话,会有什么灾难发生。”
  “西部……确实,比起人口繁密的中东部地区来说是个躲避末世的好地方……”
  “行了。”喝完一杯茶的李伟民感觉有了精神,重新站了起来,“你既然来了,就别闲着,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等会我让小张把各地区统计的急需救援的信息报给你,救援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向来喜欢嬉皮笑脸的人瞬间正色:“是。”
  ……
  一转眼,又是两天过去,时间来到了六月六号。
  早上的时候,所有人照例下山看水位。
  他们发现一夜之间,水位似乎下降了不少,透过浑浊的河水,隐约能看见桥面。
  回寺庙的路上,所有人都很激动。
  “太好了,我们是不是马上就能下山了。”
  “要是桥面都能露出来,那咱们村子里的水也应该都退了吧?”
  “不过,今天的水位怎么这么低?是下游泄洪了吗?”
  “谁知道呢,别想那么多,要是明天水位能再低一点儿,咱们就能下山了。”
  “现在一直没信号,也不知道城里是什么情况?”
  “会好的,等明天能下山了,咱们一起去城里,把孩子们都接回来。”
  ……
  而第二天,水位也确实如他们所期待的那样降了下去,等快到中午的时候,桥面已经完全露出来了,被水淹没的村庄也完全显露了出来。
  寺庙里的众人利索的收拾东西,等在庙里吃了最后一顿中午饭,蒋红兵也让人把剩下的物资按人头分发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