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作者:临风见月      更新:2025-10-18 14:39      字数:3080
  “大概对列车出现以来,列车的收入情况进行估算以后,根据我以前看过的有些类似的文艺作品,我有了一个猜想,或许列车站点的增加和车厢的增多与列车收入的晶核有关系……”
  “依照现有的有限数据,我们可以推测下一个站点或许就在距离n市站点八九十公里的范围内,依照这个距离范围画一个圈,刚好可以囊括我们市北边的区域……”
  年轻的男孩子一句一句地说着自己的猜想,越说心里越有底气,声音也越来越洪亮。
  男孩子叫张择,是k市本地人,就在k市本地上大学。虽然不是什么重点高校,但好在离家近,平时没课或者周末的时候都可以回家。
  他们学校历史悠久,校园里的建筑设施也都很老了。暴雨刚开始那两天,因为排水不畅,所以学校宿舍楼前的大片空地都被水淹没了,甚至下水道里还开始返水上来。住在顶楼的同学过的甚至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日子。
  张择想从宿舍出去吃个饭,来回都异常艰难。于是,看着课表上没课,他就收拾了一下东西坐着公交回家去了。
  当时宿舍里的同学知道他回家还很羡慕,却没想到那句漫不经心说出口的“拜拜”就是最后的诀别。
  异变发生后,k市人口密度最大的几个大学是最先沦陷的。从那天开始以后,他就再也没有收到过关于同学们的消息。当时的他也没心情关注那么多,毕竟他们家里的处境虽然比学校要好,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他们家三代同堂,父母和爷爷奶奶依旧住在一起,姥姥姥爷因为舅舅一家在外地工作,他们不愿意离开老家,所以平时也由作为大女儿的母亲就近照顾。
  异变之后,家里所有人都幸运地没有变成丧尸,甚至很快就被转移到了安全地点,但要养活一家七口,也不是件轻松简单的事情。
  被救援来到古城之后的第二天,张择就出来找工作了。
  刚开始的几天,他跟在救援队后面抬了几天的尸体,再后来,他帮着做了一段时间的物资统计,直到前几天,上面领导原本的秘书们都被派去做了其他重要工作,负责分派活计的小领导记得他的学历还不错,就派他来做领导们的临时秘书。
  这些天,会议的记录和领导们的指示的下达全都是他来做的。
  这份工作给的物资并不多,有时候半夜还要开临时会议,也并不轻松,但是在领导们身边,却能接收到很多普通平民不知道的信息。这些消息也让张择更了解外面的情况。
  除了聆听和记住领导们的判断以外,偶尔闲下来的时候,他也会利用手边的资料自己分析。
  “……上一次增加站点距离列车在b市出现大概间隔了一个月左右,之后再增加站点的话我觉得可能也会是间隔差不多的时间……”
  张择说着,回头一看,却见一部分领导正盯着大屏幕,另一部分领导却看着自己,心里一紧张,舌头就忍不住卡壳了一下。
  “……当然,这一切只是我自己的猜想,目前可以分析的信息还是太少了,领导们可以当成玩笑看看……”
  张择低下头去,有些后悔自己的多事。
  其实这些不过是他闲来无事的猜想而已,做不得准,更何况比自己聪明的人那么多,人家不见得就没有想到,自己这个愣头青傻不愣登的充什么大头蒜?
  他正懊悔着,却听到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笑声。
  “看,我就说不只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吧?”
  张择好奇地抬起头,就看到坐着的领导中有一位正笑眯眯地看向他。
  其他领导听到他的话,也笑了,“是,现在有个小英雄跟你所见相同了!”
  领导们笑着说罢,看到张择还是一脸懵的表情,解释道,“昨晚上开会你不在,所以不知道,之前我们也讨论过这个问题。你刚刚说的猜想跟老严说得几乎一模一样。”
  “哦。”
  张择懵懵地点头,脸瞬间红了,有些高兴自己的想法有人认可,但心里却想,果然世界上不止有他一个聪明人,他还是班门弄斧了。
  “不过,今天你说出来这事儿,我们确实挺意外的,年轻人确实是敢想敢干才好。”
  领导们没有如他害怕的那样觉得他不知所谓,大放厥词,反而是鼓励的态度,继续问他道,“小张是吧?既然都参与讨论了,那你觉得新的安置点建立在哪里比较好?”
  看到张择脸上闪现一丝犹豫,开口的领导安他的心。
  “放心,你畅所欲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儿就我们几个,也不是什么全国大会,不要有顾虑。”
  “说说吧,就是说得不好也没什么,年轻人要有勇气啊!”
  “放心,不是让你决定,只是让你说说,真要决定要承担责任了还是我们几个老家伙来做。”
  张择听领导们都这么说了,这才挠了挠头,憨笑道,“那我就说说?说得不好,领导们别介意。”
  他操纵鼠标,点了几下,大屏幕上的地图属于k市北部的部分被放大在屏幕中央。
  “若是让我选择安置点的话,我倾向于选择市北的工业区……”
  市北工业区大多都是工厂,面积很大,甚至有些工厂还有大面积的工人宿舍,足够安置刚开始的时候来的少部分人。至于人多了,之前缓冲的时间也可以用来再建别的宿舍。
  市北工业区设备什么的都还很齐全,如果安置点设置在那附近,也有助于之后复工复产。
  而且那里距离粮仓也不算太远,等发展到足够的规模,安置点甚至可以完全把粮仓给覆盖进去,更何况,在工业区北方,还有面积不小的耕地……
  “……如果之前关于列车站点设置的猜想成立的话,与其像n市一样等着站点已经设置好了我们再行动,倒不如我们自己先把适合做站点的地方选出来,一开始就把安置点围绕着站点有可能出现的位置建设……”
  ……
  第92章 特效药 而即使规则如此,黄牛们却依然……
  七月中下旬,烈日如火,地面干裂。
  许多在太阳底下从事重体力工作的人都没耐受住这么高的温度,有许多人中暑,甚至有人因此去世。
  各个城市的救援队都因此调整了之前定好的出工时间,尽量在清晨和傍晚活动。
  连着几天的大太阳之后,好似知道人们要撑不住了,降雨带直接从西南横跨到东北,各地降下了自从暴雨之后的第一场雨。
  夏日的雨水异常充沛,虽没有伴随着电闪雷鸣,但阴沉沉的天空也看着人害怕。
  雨水刚刚开始下的时候,躲在屋里的众人都心惊胆战的,既害怕这雨会像之前一样下个不停,也害怕这场雨会如网上的传言一般带来新的病毒。
  好在这雨虽然不小,但也只下了半天,天空就放晴了。
  看着头顶连绵的乌云逐渐向着东北方飘去,提心吊胆的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干涸的地面被雨水打湿,还没渗透进地面的雨水在地表汇成涓涓细流,沿着沟壑和地势的起伏流向它该去的地方。
  天空重新晴朗起来,但是因为有了这场大雨的存在,温度陡然降低了很多,燥热的空气也变得凉爽了,甚至还能感觉到些许让人舒适的微风。
  但这让人舒适的时光却没有多久,不等地面上的水分被太阳蒸发干净,温度又再次升了上来。
  原本进入建筑躲雨的人们重新出来上工,也有部分人围在站牌附近等着上车。
  三个城市被列车联通起来后,每天都有不少的人从其中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去,有些是去找人的,有些则是去谋生。
  因为列车座位有限,乘客上车途中难免有争抢,期间还发生过几次冲突。蒋倩还没想好要怎么解决,救援队就迅速地采取了行动和措施。
  原本一直没有什么围挡的站牌附近均被看管和封锁了起来,不到一天的时间,救援队就按照之前车站的样子设计好了简易的进站口和出站口,并派了救援队员持枪站岗,每天按照车上可搭载的人数让人排队进站,维持秩序。
  因为有枪支威慑,所以新的规则和秩序很快就落实下来了。
  潜在的危机就这么被扼杀在了摇篮里,让人非常省心。
  但蒋倩也没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救援队,看着列车的晶核收入达标了以后,她估摸着现在列车的客流量,又新增加了两节普通车厢。
  新增加的这两节车厢缓和了很多矛盾,虽然不是时时都能客满,但是相比起之前,列车的收益又上了一大截。尤其是自动售货机的收入,跟原来相比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指数型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