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作者:
岁冬下雪了 更新:2025-10-18 14:44 字数:3176
但是喝了一杯妈妈温的温牛奶,又沾上枕头,她就彻底睡过去了。
甚至,就连卧室的灯都忘记关了。
系统默默替她关上灯。
这一觉,江淮宁直接睡到了下午。
醒来后,吃完“午饭”,江淮宁开始查看这次的受灾报道。
#胡明市有九人受伤,其中两人是因为搬运重物,救援人员已经将伤者送往医院,医生说不日就能痊愈#
因搬运重物受伤?想不通到底搬了什么。
再看下一条。
#盘点云梭、凌空以及救援系统在此次洪涝当中的表现#
一看标题就知道大部分都是夸夸,虽然和灾情没什么太大关系,但江淮宁还是点进去美滋滋地欣赏了一番。
#大雨来临,胡云市出现黑户!警惕外国人口入侵#
现在的媒体还发明出“人口入侵”这四个字了。
江淮宁点进去,发现是有两个签证过期的外国人没有离开,还继续停留。
对方倔强地说自己马上就会申请到新的签证了,但还是被海关先遣送出去了,让这两个人申请到了再来。
看完,江淮宁觉得没什么事了,于是开始处理公司的事情。
才苏醒、吃饭、看新闻,江淮宁只花了四十分钟就又投入工作当中去。
系统忍不住了:【宿主,你不多休息一下吗?】
系统一般不怎么打扰江淮宁,但在它的认知里,江淮宁做了这么大一个好事,应该躺在床上,吃饭都有人喂到她嘴边才对。
怎么还要工作呢?
江淮宁比系统更疑惑:“我刚刚不是休息了吗?”
系统:……
打扰了。
它忘记宿主是个精力充沛的卷王。
江淮宁摇摇头,不知道系统到底怎么了,把工作处理完后,准备开始整理女娲的数据。
但秦萱先一步把整理好的数据发了过来。
没有差错。
说实话,看到这份数据的时候,官方人员也很吃惊。
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女娲就将一个城市的人全部安全带离。
还好,这么强的人工智能是属于花国,属于花国人的。
要是属于别人,恐怕没有在座没有一个人今晚能睡个好觉。
她们能保证女娲只会用于救援,不会用于战争,但如果是别的国家呢?如果发明出女娲的,并不是两个善良的孩子呢?
不是所有人都热爱和平的,有些国家的小孩,从小受到的就是战争教育,这些人长大后拿到渔网,第一时间不会想着可以捕鱼了,而且想着我有武器,可以去抓人了。
秦萱看着和江淮宁的聊天页面,斟酌了很久,打了一行字。
秦萱:女娲的表现很好,谢谢你们。
秦萱觉得,感激的话光是靠嘴已经不够了,但救了那么多人,她也不知道如何说才能表达这一份感激。
或许这个时代最大的幸运,就是等来了这样一个孩子。
生而富养,天生不凡,不曾吃过所谓的人间疾苦,却能为生民请命。
虽然不在政界不走仕途,却一样救济苍生。
每一个产品,不论是功能还是定价,都考虑到了所有人。
江淮宁不知道秦萱此刻快被自己感动哭了,她给秦萱发了个表情包,确认数据没有问题,然后就开始琢磨下个产品了。
要研究和全息配套的触觉领域,还是味觉领域?
-
网上,等官方正式通知没有人受到不可逆伤害,甚至最重的伤只是被人踩到脚趾后,大家的心终于放下了。
不少人开始发帖分析云梭、凌空以及神秘的人工智能在此刻抢险当中的精彩搭配。
研究c现实当中是个a市的普通研究生,c是她的首字母大写,也是她妈妈的。
她家就在胡明市,因此,清霜河决堤的那一瞬,她其实也算是最早知道的一批人。
当时心里想的都是完蛋了,她妈妈五十多岁了,爸爸快六十了,平时虽然身体也算健康,但是这么大的雨,清霜河水量又那么大,下暴雨水流变得又急又凶,两个老人怎么受得了?
一边哭一边收拾行李,都做好赶回去见不到双亲的准备了,但是室友突然拉住她。
“先别回去了,云梭去了,你现在过去,说不定还在路上,你爸妈就安全了。”
回家的动车是两个多小时,云梭是到那里是三十几分钟。
两个多小时,足够云梭来回两趟了。
也就是说,室友的话有一定道理。
但她念的是数据分析专业,心底还是没底。
越专业的人,才越知道靠着“无人驾驶”救援有多难。
这需要海量的计算,几十辆车或许就需要几间教室的超级计算机,而那么多人的救援,或许需要能够塞满一座大学的超级计算机。
情感上她很想相信云梭可以,但理智上不敢相信。
直到妈妈打了电话过来,还开了视频。
“闺女啊,你看看,这就是你妈我说的萤火虫,现在城里空气不好,你从出生就没见过,现在可以好好看看,可漂亮了。”
“妈——”研究c一开口就破音了,直接哭了。
等知道父母已经得到救援,她才恢复理智,看着视频里一辆辆井然有序的飞车,终于明白了。
创想的人工智能……绝对是智能领域的降维打击。
在母亲的镜头下,被水淹的胡明市看上去倒是更像未来之城,只不过是赛博朋克的丐版。
云梭和凌空的搭配天衣无缝,一个负责从各种蚂蚁楼里找人,一个负责接人。
而且,无一例外,全部配合得刚刚好,恍若电影里才会出现的画面。
这后面绝对有一个强大到超乎想象的人工智能在操控。
所以,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工智能才能做到这个地步?
才能在两个小时内,把分布于全市各地、各角落的一百多万人全部井然有序地全部撤离?
她在电脑前面坐到了天明,然后发了一个帖子。
第156章 新生的土地
研究c在网上经营了一个自己的社交账号,平时就是分享一些数据分析的技巧以及名师课堂,因为这个领域比较小众,她的粉丝一直不多,评论区也永远只有小猫三两只。
但她没想到,这篇帖子在发出去没多久后就爆了,她的粉丝也几乎爆发式增长。
可这个帖子她甚至没有起什么起眼的标题,十分平平无奇,只能说是导师最近布置了太多论文留下的后遗症,如果不是涉及到救援,说不定都不会有人点开。
《论云梭、凌空以及神秘人工智能在此次救援行动当中的精彩配合》。
[两个小时内,安全转移一百多万人口,这是什么概念?
优秀,完美,值得欢呼,这是大部分人的看法,但对于数据分析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其实更近似于不可能完成的数据奇迹。
我猜测,此次参与救援的所有云梭飞车是完全交由智能驾驶系统操控的。
它们从a市千里迢迢赶来,与同为首席研究凌空配合丝滑,像是经历了上千万遍的演习。
而且,请注意,这一次,所有的云梭都不在规定路线上航行,它不是按照设定好的程序走,而是每时每刻都在随着救援信息的改变而更新、纠正自己的轨道,并且在救援时“自动判定”停在哪里可以让乘客安全上车,又应该什么时候关门起飞。
这后面必定有一个强大到超乎想象的人工智能,才能够同时支撑数千辆救援飞车的海量的运算。
而且,我猜,此次的救援表现,或许还不是这个人工智能的上限,因为ta丝毫不显得吃力。
——谨以此贴铭记、感恩高级智能的到来,让我的母父都能在此次灾难中安然无恙。]
这个帖子一发出,一开始只有零星的点赞,一点也看不出要爆的趋势,但是半个小时后,突然得到了推流,无数正在上班路上的上班族刷到了这个帖子。
不少人纷纷评论留言。
[说真的,说到重点了,让一辆车按照规定路线航行真的不是什么难事,可是我没想到,云梭是真的能放开双手自动驾驶啊。]
[笑哭,云梭的智能系统确实很强,但是强到这个地步也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我是a市人,基本每周都会租上几个小时到处转转,看看路边的风景放松,但每次都是老老实实按照地图走马路的,可昨天的连夜救援,路都没有了,许多楼都被淹了,云梭彻底失去了“地图”的指引,但却依然为人开出一条生路,这一点真的很棒。]
[我也是数据专业,虽然可能和你的有点不一样,但理解你的心情,实际上,我到现在都不太敢相信云梭两个小时转移了一百万人口,要不是网上有视频,我会觉得这是一场骗局,可即便有视频,我还是不太敢相信。]
[反重力听着悬乎,离我的生活比较远,出来的时候惊讶惊喜一下还好,不太能感觉到有多厉害,但学这个专业的,真的会被吓死,就好像教材还在教你一二三的时候,人家已经开始发射火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