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作者:岁冬下雪了      更新:2025-10-18 14:44      字数:3120
  第169章 xx物语,启动
  许丛寒平静地说出了这句话。
  她没有任何情绪,也没有不满,只是陈诉了一个事实。
  她能感觉到,在自己说出那句话后,莫瑞甘贴得离自己更近了。
  虽然只是一个投影,但许丛寒就是这么觉得的。
  果然,下一秒,莫瑞甘的声音好像就在她耳边一样:“那我来当丛寒的眼睛,帮丛寒看东西,一辈子陪着你。”
  人工智能,又能云端保存,理论上,它确实可以永远陪在许丛寒身边,而且永远不会背叛。
  只要她在莫瑞甘芯片寿命将近的时候,及时带它去换一个新的身体。
  许丛寒当然会去换,哪怕莫瑞甘偶尔在情感理解上笨笨的,但它也是母父百年之后,除了这套房子,唯一能留给她的东西了。
  而且,莫瑞甘在专业素养上的表现,足够弥补这偶尔的小缺点。
  她说:“睡吧。”
  许丛寒睡了过去。
  但是有些人却睡不着了。
  因为有人看见自己的首页飘着一条点赞信息。
  您关注的xxx赞了“许丛寒”。
  这个xxx显而易见的就是江淮宁,头像和名字都在那摆着呢。
  这是什么意思啊?
  有什么特殊的隐喻呢?
  有人忍不住悄悄开了帖子讨论起来。
  [李涛,董事长怎么赞了许丛寒的微博,她是自己点的,还是负责打理董事长微博的员工不小心手误了?]
  [这猜测有点离谱,微博应该是董事长自己打理的吧,董事长又不是明星,偶尔如果有专人打理,发博频率不可能这么低,这么不敬业的员工应该被开除。]
  [怎么就开除了……老板都没不满意,你还替老板不满意起来了。]
  [被注意到了,这很好,董事长说不定会和首席说的,说不定首席哪天就突然有了灵感呢?]
  [别做梦了说真的,人的眼睛直接牵扯到大脑神经,而且哪怕是在神经领域也是十分复杂的,虽然生物假肢侧面说明创想对神经有所了解,但是完全是不同的,在生物医学上,隔一个部位都和隔了一座山差不多,如果是神经领域,那可以说是隔了一个大洋了。]
  [现实一点吧,别到时候因为自己想太美而难受,又怪别人。]
  [谁怪啊,压根没有,只是期待一下罢了,失望也是我自己的事情,最多怪我自己。]
  [你们都在讨论这个,我倒觉得是太没用了,老是指望首席一个人,真的,大家都好好努力吧,自己养家糊口都不容易,还真指望一个人能带十几亿人口飞升啊。]
  [楼上嘴好毒,但这不是首席太强了嘛,期待确实会因为个人的能力不同而有所区别的。]
  [不参与话题讨论,只想说我进厂了一个月了,七个小时的工作制度真的很轻松,终于觉得自己有活人感了,就是暂时不知道往哪里花钱就先捐了点。]
  ……
  江淮宁的竹蜻蜓研究成功了。
  很简单,她直接带着手里的反重力组做了。
  然后她还去国科院请教了一些研究视觉神经的专家,确认这个时代的人,和未来时代在结构上并没有什么差别。
  “还好,没有进化成不同人种,只是你们的脑子开发的度整体来说高一点。”江淮宁松了一口气。
  系统:……
  总感觉自己那个时代的人被怀疑不是人了。
  那里只是这里曾经的未来,怎么会是不同的人种呢?
  江淮宁又开始写写画画了,甚至还招了几个助手来帮忙。
  “让视神经读取人工电信号……”
  所有看见这个项目的研究员眼睛都亮了起来。
  这个项目如果能成功,那将会历史性的突破。
  但是,能成功吗?
  “这会不会太难了?而且我们大部分还不是神经领域的。”
  江淮宁:“电信号已经是现成的了。”
  “我们只需要把月影接驳器接收到的电信号转变为能被视神经读取的电信号就行。”
  “可……”有个顶着一头黑色卷毛的研究员说,“生物电和常规电流是不一样的。”
  生物电的载体是钠离子和钾离子,而常规电流是电子。
  正常人怎么也想不到,要如何才能把常规电信号转变为能够被视神经读取的生物电信号。
  如果这句话不是从江淮宁嘴里说出来的,大家甚至会以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玩笑。
  “所以,这就是我请各位来到这里的原因了。”
  “这是生物墨水。”江淮宁说,“它能够将人工电信号转变为生物电信号,但是它有一个很大很大的缺点。”
  还没来得及为生物墨水震惊,研究员们又为“很大很大的缺点”提起心脏。
  江淮宁苦恼地说:“这个生物墨水太粗糙了,特别粗糙,转换的电信号也很粗糙,只能让人看见模糊的影子。”
  模糊到什么程度?大概就是整个世界都是大块的马赛克,特别大的那种,一个人站在你面前,你甚至分不清ta到底是人还是平面模特。
  “大家可以试一下。”
  江淮宁改了很多次了,但一个月过去了,也只是把两米的马赛克改成了0.3米的而已。
  这么大的马赛克,即便是像素游戏的开发商,都要被玩家骂死的,根本不能用在现实上。
  黑发卷毛第一个积极试用。
  “还是外接的。”
  她有点吃惊,但这更安全,只是如果是外接的,理论上想要转换出稳定的生物电就更难了。
  她将装有墨水囊的那一端贴进太阳穴,闭上眼睛。
  现实世界在她的“视线”里变成了特殊粗糙的像素风游戏。
  那一刻,一句话差点脱口而出。
  xx物语,启动。
  第170章 好心人很多
  黑发卷毛“转动着”自己的视线。
  这个视角真的很像某游戏,周围的同事全部变成了大个的像素色块,粗略地被分割成七八个不规则的像素点,分不清到底谁是谁。
  还有周围的实验台,天花板上的灯,都变得十分古怪。
  当她看见有个巨大的像素人站到自己面前的时候,黑发卷毛吓了一大跳,下意识睁开了双眼。
  一张真实的人脸和一张像素脸重叠在一起。
  怪吓人的。
  她拿开了“生物墨水囊”,视觉终于恢复正常。
  “给我试试,给我试试。”同事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吓到人了,兴奋地想要第二个尝试,“我也想要看看。”
  罗媛媛把手上的资料分给了几个研究员。
  这些年轻研究员虽然看起来不着调,但都是国内各个大拿的得意门生,能力肯定是有的,而且年轻,体力好,能熬,可以当牛马使。
  这是秦萱的原话。
  拿到资料的研究员,终于安静了下来,拿出自己的专业素养看起来。
  大家都试过生物墨水的视角,确实很粗糙,如果是用来玩玩具还可以,但显然,想要让人真正看到是远远不够的。
  “你们都试过了,应该能感受到,目前的实验品甚至不足以让人看清马路上到底有没有红绿灯。”江淮宁的语气有点可惜。
  如果将生物墨水植入人脑,或许能够较为清楚地看见周围的环境,这一点在一只失明的小白鼠身上得到了证实。
  但江淮宁觉得这个太麻烦了,可以有人愿意为了更清晰的世界选择做“开颅手术”,但不应该是所有人。
  但现在,在非植入式的生物墨水视线里,整个世界都是光怪陆离的,人变成了像素人,周围的建筑变成了更大的像素块,五官是看不见的,细小的纹路是干脆没有的。
  这是一个劣质品,但某一方面,它也足够成功了。
  有个研究员看了资料,说:“不能做植入式的吗?植入式的应该会好一点。”
  这份方案说实话已经很完美了。
  但没有直接和大脑接触,却想要让大脑“看见”,这比通过直接接触视神经让大脑看见难太多了。
  在之前,甚至没有人敢这样想。
  因为觉得不可能。
  但现在,事实摆在面前,这是有可能的,只是很难。
  江淮宁:“植入式的……你能找到志愿者吗?”
  这可是有可能死人的,更别提在还是在实验的初级阶段了。
  江淮宁摊了一下手:“开颅手术并不轻松,再有经验的主刀医生也不能保证自己万无一失,而且我们又不是什么黑心的人体实验室,只是一个商人而已。”
  “商人,研究的是商品,我们只需要做出好商品就行,这就是我聘用你们的目的,需要你们做的事。”
  她的目标明确,就是要研究出无需植入的生物可视墨水。
  江淮宁弯了一下嘴角,看上去云淡风轻,说出口的话却一点也不客气:“路已经在这里了,如果觉得自己不行的,现在就可以走,我不会拦着,也不会对你们有任何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