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作者:
我是蛋仔 更新:2025-10-18 15:09 字数:3059
她要是知道,还用得着在这里眼巴巴地看吗?
这小子也真行。以为他进度条是零,结果人家偷偷开了后门。
*
走在海边时,lia还有些恍惚。
老师们已经下了“晚上不许外出”的禁令,但听到他说“要不要去海边走走”,她还是鬼使神差地点了头。
晚上的海风更凉了些,咸咸的气息混着潮湿的雾气。
lia穿着外套,双手揣在口袋里,跟着俞承浩沿着海边的沙滩慢慢走着。
夜色沉静,海面宽阔如墨。
远处有渔船亮着探照用的灯带,在潮水浮动间忽明忽暗,和天上的月光一道,遥遥洒落在海面上。
光线被水波揉碎,碎银般闪动,一层一层推向岸边。
一开始谁都没说话,就这么并肩走了一会儿。
“不是说来不了吗?”lia开口。
“嗯,拍摄进度比预期快了一点,所以多了半天时间。”
“半天?”
从首尔过来的路至少要两个多小时,来回都算上,这“半天”几乎全耗在了路上。
“嗯。”他简短地应了一声,语气里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自然,“顺便来看望奶奶。”
lia抬头,有些惊讶:“这里?”
“嗯。听说要来这里,挺意外的。”他点头,“五岁之前我都住在这儿,跟奶奶一起。”
“我还以为你在首尔长大。”
俞承浩摇了摇头。
“因为要拍戏,后来才搬到首尔的。小时候真的,很不喜欢首尔。”
他笑了一下。
lia忽然想起他曾说过,并不算喜欢当演员。
“一下子搬到大城市,确实挺难适应的吧。”
“嗯。”他象是在回忆,“搬去首尔以后,就在不同的剧组辗转。”
对他来说,真正能称作“童年”的时光,大概也就只有那五年。
五岁之后,他就鲜有和同龄人一起相处的机会。好像就是一瞬间的事,他变成一个游走在成年人之间、习惯察言观色的“大人”。
他很少主动提起从前的事。
但此刻,却忽然有了一种渴望——想被人看见,想让谁真正了解他。
lia看着他。
成为艺人似乎是一件割裂的事。
被人所熟知的那个“你”,会随着时间被一层又一层东西包裹。
当然不全是伪装。久而久之,那些外壳甚至会渗入血肉,直到你分不清,哪一部分才是真正的自己。
于是即使一直面对镜头,被成千上万的人注视着,心里却总还会生出一种小小的声音,在最安静的时候悄悄发酵——
看看我吧。
她仿佛听见他这么说。
哪怕不是永远。在这个夜晚、在这一瞬间——
看到我吧。
没有人说话。
海浪一下又一下,拍打着礁石。
但在沉默中,仿佛一切未尽之语都被准确地传达了。
他静静看着她,象是犹豫了一下,才开口:
“你呢?”
“我也在海边长大。”lia笑了笑,“但我怕水。”
这是她第一次,以这种方式对别人提起自己的童年。
“小时候在姑妈家的泳池里呛过水,所以虽然洛杉矶的海滩很有名,但我都尽量避开。”
俞承浩笑出了声:“完全看不出来。”
“嗯,这是秘密。”lia抬手,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俞承浩煞有介事地点点头:“那作为交换,我也告诉你一个秘密。”
“什么秘密?”
她低头踢了一下脚边的小石子,看它咕噜噜地滚了一段,又停下来。
“这里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他说。
*
第二天,大巴抵达首尔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半。
白天,学校简单组织学生们在村子里做了一些活动。
俞承浩没有参与第二天的行程。他回家过了一夜,又匆匆赶回首尔拍戏。
夏青趁着活动的间隙,脸上写满了欲言又止。
昨晚lia回到宿舍已经很晚,大家早已熄灯睡下。于是她一肚子问题,憋到第二天。
可白天人多,一时也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就这么一路憋回了首尔。
大巴穿过灯火通明的高架桥,城市重新亮起熟悉的光带。
车流如织,街角的便利店透出恒常不变的暖光,仿佛这座城市从未真正入睡。
lia背着包,跟着大家匆匆下车,几分钟后与夏青在路口分开,各自打车回家。
“回家记得看消息!”分别前,夏青指了指手机。
可憋死她了。
深夜十点,lia终于踏进公寓。
窗门紧闭,窗帘也拉得严严实实,公寓里比外头还要暖和些。
椅子上还搭着出发前匆匆换下的毛衣,一切都安安静静地等着她归来。
洗漱完,她擦着头发坐回书桌前,打开了电脑。
msn的消息闪烁着,点开后,最上方是[奴隶制作人]群组的留言。
因为权至龙发了消息说想看照片,她索性在群组里发了几张集体合照。
neonl:
[上传3张照片]
这是昨天村口拍的,还有晚饭前大家的合照。
底下很快跟上了kush的留言。
k-flow:
呜呜呜年轻真好tt
我也要去修学旅行!!(星星眼.jpg)
jiyo:全员照吗?
k-flow:神探出没!让我看看有没有早恋的苗头!
jiyo:......
果然,有kush在的地方就有混乱。
lia想了想,手上快速回复:
neonl:抓到了吗?教导主任。@k-flow
权至龙那条消息似乎意有所指,但她又不确定。
思索片刻,她又回了一条:
neonl:对,全员合照。@jiyo
退出群聊,第二条果然是夏青的留言。
她大概在回去的路上就迫不及待地发了消息。
“昨晚小俞和你说什么了?他怎么突然就回来了?”
lia垂眸。
“没说什么,他回家看望奶奶。”
都是真话。
但她知道自己绕过了夏青的问题。
夏青很快回了消息:
“吓死我了。”
lia心里一顿。
夏青的话似乎没有说完,却突兀地停在了这里。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像一层透明的窗户纸横亘在中间,谁都看得见,却没有人真的伸手去戳破。
鬼使神差,她打开了网页,在搜索框里输入:
“俞承浩”
页面加载了一会儿,很快弹出不少资料。
最上方是一条百科信息,下面是新闻、影评,还有几篇粉丝整理的“人物演艺小传”。
lia随手点开其中一条——
《国民弟弟俞承浩:从童星到实力派,他的成长不止一面》
页面排版工整,从附图来看,并非近期的报道,但内容意外详实:
他第一次拍摄是在六岁,是一部公益广告。
后来被导演推荐出演电视剧,在畅销小说改编的短剧《刺鱼》中饰演白血病患者。
从那以后,几乎每年都有新作品。
最初是“可爱的小男孩”,后来是“善良的弟弟”,再后来开始出演少年主角。
她注意到,有几年的作品密集得近乎夸张,一年拍了三部剧、两部电影,还参与教育节目与纪录片配音。
“因为家境贫寒,小小年纪便踏入演艺圈,为家里分担开支。母亲陪着他辗转剧组,几乎是半个经纪人。”
lia盯着这句话看了一会儿,忽然想起他说自己小时候“总是在剧组辗转”的样子。
语气平淡,仿佛在说“小时候经常去游乐场”一样。
她接着往下滑,看到一条最近的访谈链接。
封面截图里,他穿着一件简单的灰色毛衣,正微笑着和主持人寒暄。
她点开视频。
开场是一段剪辑:从少年时期在电视剧中流泪,到打戏里紧咬牙关,再到法庭戏中低声控诉的镜头,高光时刻被快速串联进短短不到三十秒。
lia上过演技课,她知道什么是好演员:
好演员,是能把角色演出来的人。
但一个真正出色的演员——会让你忘了他是演员,让你相信、他就是那个人。
俞承浩,显然是后者。
虽然说着“其实并不算喜欢演戏”,但分明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演员。
视频继续播放。
“虽然入行很早,但有没有想过,如果不当演员,自己会做什么?”主持人问。
“如果能重来一次,想从事警察或消防员这样的职业吧。”他笑了笑,“像普通的孩子那样。”
主持人调侃:“如果能重来一次,我想过俞承浩的人生,有帅气的脸蛋,还演技了得。”
他礼貌地笑着,目光微垂,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