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作者:我是蛋仔      更新:2025-10-18 15:09      字数:3231
  lia不由有些脸红。
  她取出这张纸只是急着要揽下请客的事,倒是没想到要给大家看。
  小声道了谢,想了想,还是口头回答了kush的问题。
  “主要是欧巴专辑的分成。”她指了指站在一旁的权至龙,“还有teddy欧巴之前发的工资。够请大家去很贵的店里吃了。”
  “我今晚......有点事。”权至龙忽然开口。
  lia抬头看了他一眼。
  “哎哎哎,什么事比咱几个聚餐还重要?”kush一把揽住他的肩膀,用力晃了两下。
  teddy也饶有兴趣地看向他。
  权志龙顿了顿,没接话。
  kush象是想到了什么,惊叫一声:“卧槽,那个新闻是真的啊!”
  不等众人反应,他飞快地拿回手机,点开了网页搜索。
  “这个!”他确认了一下名字,“kiko!”
  屏幕上赫然是一条新闻标题——
  《g-dragon与日本模特水源希子秘密恋爱中》
  “之前公司不是否认了吗?我还以为是假的。”teddy拿过手机看了一眼,眼神不经意绕过跟前的kush,打量着另外二人。
  权志龙没有否认,只是淡淡地把kush的手掰开,视线落在lia身上。
  “晚上我就不去了。”他说。
  空气安静了一瞬。
  “好。”lia笑着点点头,“下次吧。”
  那顿饭最终以三人去了江南区的一家高级韩牛餐厅告终。
  餐后,lia又请店家准备了五人份韩牛礼盒,选了刚刚吃过的那款上等肋眼,单独寄送到权至龙的宿舍。
  *
  之后的事情大都有条不紊地进行。
  十二月的首尔已是严冬,街上的行人个个裹得像球,中小学校也陆续放起了冬假。
  lia收到首尔大学哲学系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是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午后。
  她正在公用录音室里修改郑莱采要的demo。
  因为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公司,所以一开始预留的就是公司的地址。
  门房的保安将挂号信放在录音室门口,敲了两下玻璃门。
  信封是米黄色的牛皮纸材质,封口处印着红色的“snu”标志,似乎还带着室外冬日的寒气,纸张摸起来冰凉而扎实。
  她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盖章的录取通知书,后面附着一张薄薄的“新生注册须知”。
  尽管她早已在官网查过录取结果,手指触到纸张时,心还是止不住地砰砰跳动。
  像又回到高中的教室,空气里弥漫着油墨印刷的味道,有光线透过窗户,浮尘在阳光下轻轻飞舞。
  仿佛就在昨天。
  几分钟后,她给夏青发了消息。
  对方很快回了一张自拍,是她拿着延世大学录取信、冻得通红却笑得极夸张的脸。
  “以后我们还是离得超~~~近!!”
  消息难掩兴奋。
  lia看着那张照片,忍不住笑了出来。
  ......
  圣诞来临的时候,她回了一趟美国。
  院子角落的柠檬树还挂着几颗果子,颜色比夏天更深,像小灯泡一样安静地吊在枝头。
  叶子依旧是深绿色的,冷风一吹,便微微晃动。
  她伸手摘下一颗,用指甲轻轻一刮,柠檬皮里清冽的香气就立刻窜了出来,混在寒意里,刺激得人鼻腔发凉。
  屋里还是和往年一样装点了简单的圣诞树,母亲做了她小时候最爱吃的姜饼,父亲则抱着酒杯在餐桌边上聊起旧事。
  她没有特别说起首尔的事。
  只是将结算剩下的奖金又划出一半,单独转给了母亲。
  这趟回来本就没安排太久,只是趁着大学还未正式开学,抽空回家看看,也顺带处理一些私人事务。
  她在加州补考了驾照——美国的考规比韩国宽松些,之后只需要申请换成国际驾照即可。
  跨年夜那天,她没有参加任何派对。
  倒数的时刻,她独自站在厨房,喝完杯子里的牛奶。
  零点一到,她回房间,发了几条消息。
  然后站在窗边望了会儿。
  街灯在湿漉漉的水泥路面投下柔和的光圈。那一刻,她忽然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有了。
  那些过去断断续续、悬而未决的事——身份、未来、选择——终于,一点点地清晰起来。
  第66章
  2011年无疑是剧变的一年。
  twitter开始席卷全球,碎片化记录迅速取代了长篇文字。natepann逐渐取代bestiz论坛的位置,大批网民迁移到新的平台。熟人间的联系也不再依赖sns,一款名为kakaotalk的聊天软件迅速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
  在新旧平台交替的过渡期,不少人开始分门别类整理bestiz上发布的经典帖子,主动承担起“搬运工”的角色。
  尤其是粉丝。
  那些年写下的长评、考据帖、小作文,都是陪伴偶像走过光辉岁月的印记。哪怕时间过去很久,也依然有人耐心地一篇篇截图保存、重新发布到新平台上。
  《【bestiz名帖搬运】bigbang神级安利文回顾10篇》
  《【bestiz名帖搬运】东神:那年我们追着他们的光,一路走到东京巨蛋》
  《【bestiz名帖搬运】少女时代出道全纪录》
  ......
  渐渐地,新平台上形成了固定的“bestiz考古”板块,热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居不下。
  lia也不例外。
  所有人都奔向新的前程,她也没有理由再留在旧处不走。
  她几乎不再登录bestiz,曾经活跃互动的小粉丝们也渐渐消失。这个曾与她息息相关的地方,最终连同整个高中时代一起,被封存进记忆的博物馆里。
  开学临近的时候,她开始在首尔大附近看房。
  公司宿舍与学校之间没有直达地铁,单程交通需花费一个多小时。为了节省通勤时间,她决定额外租个落脚之处,方便课程繁忙时直接留宿。
  夏青陪她跑了几趟,看了几处地段尚可但格局逼仄的公寓。开学季租房紧俏,房东大多态度冷淡。
  最终她租下了一间一居室公寓。房子结构简单,一间卧室连着一个小厅,窗户朝着小巷,日照尚可,家具是最基础的配置。
  房东是位年近六十的阿姨,语气温和,沟通也算顺畅。
  最重要的是,这间房可以按月缴租,对于结算所剩不多的她来说,分外友好。
  她把生活必需品简单整理后放进这间公寓,计划在课程密集时直接过夜。公司工作室里还有她寄存的一套简易录音设备,日后也准备带一部分过来,以便在家中处理部分工作。
  就这样忙忙碌碌,转眼,就到了开学日。
  学生会为新生安排了迎新活动,各系社团的摊位沿学校正门通往主教学区的坡路一字排开,五颜六色,热闹非凡。
  春寒尚在,新生们穿着厚外套,眨着兴奋的眼睛,在人群中穿梭,接传单、试吃点心、填写表格。
  “学妹,有兴趣参加辩论社吗?”左侧传来一个声音,是个戴黑框眼镜的男生,递过来一张双面印刷的传单。
  lia接过看了一眼,笑着摇摇头。
  辩论这种事显然并不适合她。
  她顺着人流缓步前行,路过一个又一个各显其能的摊位。
  街舞社放着音响,现场招募随机舞蹈;文学社摆出一整桌自印刊物与社刊海报;还有几个看上去年纪偏大的学生在围棋棋盘与茶具前安静对坐,大概是棋社......
  空气里混着油墨、饮料、棉花糖的甜味,还有人声嘈杂。
  终于,她在一个没有扩音设备的摊位前停下脚步。
  ——是个摄影社。
  摊位上摆着几本手工装订的作品集,背景板上则用磁铁固定着几张冲洗过的胶卷照片。
  坐在桌后的女生见她驻足,起身招呼:“学妹,有兴趣参加摄影社吗?”
  她身后的男生探出一个圆脑袋:“不定期采风,免费郊游哦。”
  女生一边把他脑袋摁回去,一边有些不好意思地补充:“不一定完全免费。我们拍的一部分作品会售卖,用作活动经费,不够的时候就要自费了。”
  lia点头应了一声好,低头翻起桌上的作品集。
  照片有彩色也有黑白,多为风景:校园角落、地铁车厢、雾中的汉江大桥,偶有几张人像,构图简洁而讲究,看得出拍摄者某种安静的耐心。
  她指着其中一张问:“这个是在学校里拍的吗?”
  桌后的女生点头:“嗯,图书馆后面那片树林,是去年秋天银杏叶快落尽时拍的。”
  “很好看。”lia轻声称赞,随后从书包里找出一支笔,在报名簿上写下名字、院系与电话号码。
  “你是哲学系的?”女生低头瞥了一眼,“金梨亚......是外国学生吗?”
  听起来不像韩国常见的名字。
  “是。我高中在这边读的。”lia说。
  圆脑袋男生又探出头来:“哇,那你韩语讲得好流利。我们下周六去坡州,有兴趣可以一起,主要是放风拍照、顺便吃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