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作者:
我是蛋仔 更新:2025-10-18 15:10 字数:3334
信号满格。
他又拍了拍手机,想把对面的声音敲回来。
好一会儿,权至龙才开口,声音迟疑:“你确定?”
“那当然!”kush语气不太高兴,“我还能传假消息?”
电话那头,权至龙脑子一片空白。
他几乎无法思考,只剩下一个冲动——
他想见她。
立刻。
不,不行。这样太急了。
她从来没主动联系过他,他不能就这么贴上去。
男人不能太掉价。
他强行按捺住想做点什么的冲动,笑眯眯地开始对kush画饼。
“哥,六月来日本玩一趟吧?顺便看演唱会。我请客。”
“哈?你请客?”kush笑出声来,“突然这么大方?”
“来嘛。”权至龙拉长语调,“最近行程没那么多,又不能随便出门,成员们也没人陪我玩......”
“行行行,我来我来!”kush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赶紧打断他,“你别说了。”
他一边说,一边飞快盘算起人选:“我问问teddy哥,他估计会带女朋友。”
他边掰手指边数:“kento应该有空,还有谁来着......”
“lia也快放假了,问问她。”权至龙语气随意,像不经意补了一句。
“噢对,她期末快结束了。”kush一拍脑门,“我这两天正好都在公司,回头顺便问问。”
“说好了你请客啊!”他再次确认。
“没问题,哥。”权至龙答应得很干脆。
电话挂断后,kush盯着手机屏幕,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家伙今天怎么回事?
一口一个“哥”,还这么好说话。
象是突然变了个人似的。
*
几天后,在kush的大力推动下,这场名为“孤寂の龙救援大作战”的旅行正式成团,最终凑足六人出发。
群名是kush的杰作。他一向自诩起名鬼才,这几个字不仅直白点明了出行目的,还体现出人文关怀,甚至巧妙融合了当地文化。
lia被这个名字震慑得三天不敢直视群聊界面。
权至龙倒是乐于接受,还暗搓搓地希望某人也能体会一下kush这种“跨国救援式的人文精神”。
teddy和他的女朋友准备提前几天飞往日本,打算顺路去箱根泡温泉;kush、djkento和lia则搭乘同一班飞机直飞大阪。
同行还有一位“编外人员”——夏青。
严格来说,她的行程和他们并不重叠。只是这次实习恰巧要随组出差日本,她便计划周末从东京搭新干线过来,和大家一起看场演唱会。
kush甚至特地为这趟旅行规划了一条他自称“松弛但不无聊”的路线,内容神神秘秘,非要等落地后再揭晓。
lia并不太相信他能拿出什么靠谱的安排,但还是配合地在群里夸了几句。
kush感动得当场发誓要给她“包圆”——
毕竟,整个群里,也只有她一个人回复了他。
--------------------
大阪狗狗[好的]
第102章
飞往大阪的航班上,lia趴在小桌板前,手里握着笔写写画画。
窗外阳光斜洒在舷窗边缘,折射出一圈圈轻柔的光晕。她戴着耳机,耳中反复播放的,是她和isaackim最近完成的那首demo。
这次合作进展出乎意料地顺利。
他们选中的那段素材,最初只是isaac某天深夜随手录下的一段loop。吉他的和弦柔和松弛,带着一点neo-soul的味道,lia听完立刻就有了画面感。
她很快在loop基础上编写了旋律,不到一周,两人就完成了第一版雏形。
isaac在音色构建上的功力令人印象深刻,空间残响的处理也恰到好处,象是拂过晨雾的清风。
他在洛杉矶独立音乐圈算是小有名气,曾为几个中型厂牌制作过ep,也涉足广告与游戏配乐,在youtube与bandcamp上拥有稳定更新的频道,作品常登上lo-fi与indie精选推荐榜,积累了一批忠实听众。
这首歌完成后,两人约定由isaac通过自己的发行渠道上线,主要面向海外平台,预计在下半年公开。同时,lia也会在自己的频道上同步发布幕后制作纪录,作为作品诞生的故事补充——这对他们来说,既是作品,也是一次创作记录的尝试。
眼下录音工作已近尾声,只剩下混音上的微调与版本筛选。lia此行特地带上项目草稿和规划表,打算趁着飞行途中不被打扰的时间,把发行节奏、视觉概念初稿和素材投放顺序进一步梳理清楚。
isaac对她这种诸事亲力亲为的工作方式感到意外。
作为独立音乐人,他对从零搭建一首歌的全流程早已习以为常。编曲、录音、混音、封面设计、版权处理、渠道投放......事无巨细,几乎都是一人完成。他深知这套路径的繁复,也知道独立运作的沉重与自由并存。
但lia不一样。
她背靠yg,那是韩国最成熟的娱乐系统之一。
在isaac的最初设想中,像lia这样的创作者,应该更擅长音乐本身,而将发布与统筹留给团队分工处理——这是主流系统运转的常态。
然而实际合作后他发现,lia不仅对音乐结构有清晰的审美和技术判断,在视觉概念、节奏规划、受众投放这些环节,也有一整套系统性思考。
她甚至参考了spotify的播放数据和bandcamp的用户活跃曲线,整理出这首歌在不同平台上的最佳发布时间段。
“所以yg的其他人也是这样工作的吗?”他在通话里忍不住问。
“当然不是。”lia笑出声。
事实上,过去她对这些事也所知不多。
她是从isaac随口提起的一些关键词开始入门的——spotify推荐机制、youtubeshorts的点击构成、bandcamp活跃时段、封面在不同设备上的裁切差异......
这让她意识到,独立发行不是简单上传音源,而是一整套精密又富有策略的流程。
她开始记录、检索、观看相关访谈视频,有时也向宝珩介绍的业内人士请教,一点点填补自己的知识盲区。
她擅长总结与归纳。
很快,她便搭建出属于自己的一套内容管理流程表,模拟完整的上线节奏,并设计了几套封面与视觉动线提案。她甚至为这首歌拟定了三种不同平台的投放文案策略,以适应不同受众语境。
她并不觉得这一切琐碎又麻烦。相反,这种系统性学习带来的掌控感,令她感到兴奋。
与其说她是在照搬独立音乐人的工作路径,不如说,像专辑制作这件事一样,她在迅速学习、吸收后,构建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论。
耳机里的音乐还在缓缓流淌,kush时不时探头看她一眼。
她神情专注,一路几乎没有抬头。
kush见她这么认真,识趣地没有打扰,一路安静地坐着,直到飞机开始下降,才出来捣蛋。
“快到了,一会儿不工作地球不会毁灭的!”他笑嘻嘻取下lia的耳机。
飞机正穿过一层薄薄的云幕,窗外的光线变得柔和。
此刻是傍晚时分,关西的天空染上了一层饱满的橘红,海面在夕光中波光粼粼。
海岸线近在咫尺,岸边是一道道笔直的堤坝与错落有致的集装箱码头,偶尔还能看到停靠的大型货轮与泊位上的塔吊,象是静止的金属巨兽。
再近一点,是机场专属的填海人工岛边缘——宽阔的跑道横亘在视线尽头,地面上还有机场通勤车辆快速移动的身影,像一群匆忙的工蚁。海风轻轻掠过舷窗,在窗面留下一层细密水雾,随着光线的流动折出淡淡的虹彩。
lia望着窗外,神情不自觉地柔和了下来。
她从没来过日本。
更确切地说,除了韩国,她还没真正踏足过其他亚洲国家。
她从洛杉矶来,然后困在练习室,日复一日地工作与训练,几乎要忘记外面的世界有多大。
kush顺着她的视线看了眼窗外,也不说话,只是满足地“哇哦”了一声。
飞机已平稳滑行,广播里传来降落提示音。
他们的日本行,正式开始。
*
权至龙直接在bigbang下榻的酒店为他们预订了房间。
酒店位于大阪巨蛋附近,离心斋桥等热门景点不远。出租车驶离机场没多久,便驶上城市主干道。
与首尔的高密度不同,大阪的街道显得更开阔。低矮的建筑、干净的街面、电车轨道从旁边穿行而过。车窗外偶尔还能看到撑伞的小学生站在便利店门口,或者西装笔挺的上班族在自助贩卖机前选饮料。
日本是韩流文化最早打开市场的地区之一,而这次巡演又是bigbang出道以来规模最大的海外活动。几人从机场前往酒店的路上,竟然还看到不少粉丝自发组织的路面应援:印着成员头像的巨型横幅、百货商店前的海报...商圈入口甚至有粉丝自发搭起了小型应援站,正进行路演。
kush看得津津有味,不时拿出手机拍照:“这哪是救援孤寂の龙,明明是朝圣孤寂の神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