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作者:凌风雪      更新:2025-10-18 15:13      字数:3107
  “前线战事吃紧,更应该把重要点放在前线。国师安排下去,即刻让众州地方官员在当地筹粮运输到前线,要快。”乔清铃紧皱着眉头说道。
  国师领了乔清铃下的圣旨道:“臣遵旨,臣就去安排。”
  乔雪颖在西凉女国停顿了几日便要回汴京,她越想那个江雪越来气。
  乔雪颖带着一队轻骑军在山道的正前方骑着马往汴京的方向走。
  随行的部下看出她的心情不好于是说道:“三殿下,这是又被那个江雪气到了?”
  乔雪颖哼了一声道:“她还不配让本殿下生气,本殿下只是看不惯母皇的偏袒之心。”
  乔雪颖捏着马缰绳一鞭鞭都发泄在了马身上。
  不行,她不能让她好过。
  乔雪颖问道自己随行的部下道:“你替本殿下传话给现在负责新兵营考核的上尉。让她刁难一个叫江雪的,不能让她通过角斗场厮杀战。”
  随行部下接了乔雪颖的命令道:“属下这就快马回去告知新兵营的上尉。”
  乔雪颖抿唇一笑道:“记住,让她做的滴水不漏,不要让大姐的人起疑。”
  随行部下抱拳说道:“三殿下请放心,我会叮嘱新兵营的上尉。”
  西凉女国的这三位殿下看似和谐,其实她们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竞争关系。
  大殿下一心扑在了女皇的位置上,二殿下乔凉月一直都想夺她的位置上位,而这位三殿下更偏向帮助二殿下乔凉月。
  乔凉月跟乔雪颖同出一母,她们自然是有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
  她们姐妹俩是同出一胞胎,乔凉月比她先出来一个时辰,所以她才是姐姐。
  反观大殿下不同,大殿下的生母静妃在生她的时候便难产而死。
  第126章 公主府内奸显形
  静妃死之前的愿望就是希望看到乔竹能被乔清铃立诸, 乔清铃心中对静妃抱有愧疚便答应了她的请求。
  国师曾夜观天象说乔竹是个练武的材料,将来必能在西凉女国成就卓越的武艺。
  贞观三年。
  年仅八岁的乔竹就被送往南岳山修行剑术,十六岁自创了雨花剑法。
  她少小离家又离开了南岳山到长白山清修, 一修就是数十年。
  十年来她只收了江雪这一个徒弟。
  其他人对于乔竹来说都是朽木不可雕也,她也看不上。
  江雪不同,乔凉月一教她便能举一反三。
  数十年后,乔竹下山重回西凉女国。
  乔凉月对于这个二十多年才回来的大姐自是心中愤愤不平。
  她觉得她什么都没有做,君主之位便让她坐享其成了?
  这些年西凉女国的太平跟打拼的功劳大多数都来自于乔凉月, 乔凉月才是为西凉做的最多的那个人。
  乔雪颖看在眼里,她不会明说出来。
  她知道二姐心里苦涩, 她也只能表面上跟乔竹维持着姐妹的关系, 暗地里她跟二姐最亲。
  乔雪颖想到她们三人关系的种种, 她既不能得罪了大姐又要帮助二姐上位。
  乔雪颖放声大笑道:“大姐, 这次就要牺牲你的徒儿了,实在是抱歉呢。大姐千万不要怪雪颖。”
  她一身紫衣, 身骑汗血宝马,笑的却是妖邪鬼魅。
  时间紧迫, 江雪这边简单的收拾了行囊一番, 带了些路上用的吃食就出发了。
  芙巧在南月族还有事务要处理不便跟着江雪一起去寻剑。
  她牵着一匹良驹把江雪送至到城郊告别道:“江大人此去百里,万分保重。芙巧在西凉女国接应你。”
  江雪抱拳道:“此前在西凉女国多得芙巧巫师的照料, 接下来的路就由江雪一人独行吧。”
  俩人作别后,江雪踏上了前往青城山的路。
  芙巧看着她远去的身影叹道:“这大概也算是对她的一个考验吧。”
  大殿下的看重的人,上青城山取宝剑也是她设计的一环。
  乔竹没有亲自去把剑取回来而是让江雪独自凭借实力去拿到, 是她对她武功的考验。
  现在想起来她恢复的应该差不多了,上山取剑刚好对她是磨炼。
  芙巧完成大殿下交给她的任务满意的回了西凉女国城里, 百晓生海棠跟芙巧约在西凉女国的一处茶馆会面。
  海棠笑逐颜开的跟她说道:“海棠都按照玉风使者的话说了,如何?”
  芙巧点头道:“一切尽在大殿下的掌握之中, 少不了你的好处。”
  海棠收了芙巧的银子道:“使者下次有这样的好事,记得还要叫上海棠。”
  芙巧吐出两个字:“财奴。”
  两人原来早就是旧识,她这次以百晓生海棠的名号故意让她出现在鬼市引江雪前去。
  接下来就看江雪的造化了。
  云川国,长乐公主府。
  宋绮罗在调查当年她母亲被烧死在宫中一事也有了线索。
  “公主,您安排属下办的事已经有眉目了,”暗卫魏征缓缓低头说道。
  宋绮罗凝眉道:“可查到有那场大火的目击者了?”
  暗卫魏征汇报说道:“那名老妪现在身处凉州,她跟属下说起了当年的事。所见所闻,骇人听闻……”
  宋绮罗脱口而出道:“说!”
  她安排暗卫魏征把当年入宫伺候的宫女逐一排查,有的已经出宫还有的死在宫中。
  暗卫魏征花了不少的功夫终于在一户山村找到了这名当年侍奉过她母妃的老妪。
  老妪离宫的时间很是蹊跷,刚好就在她的母妃死后的第二日早上。
  魏征对这名老妪起疑,于是亲自前往了她现在居住的山村探查一番,这才有了眉目。
  魏征见到这老妪时她已经倒在病床上不起。
  她整张脸皱皱巴巴,眯着的眼睛小的快融成一条线,嘴唇干裂一张一合。
  老妪已是个快埋进土里一半的风烛残年老人了,她说话间结结巴巴的。
  她扶着床沿的手颤颤巍巍喊着她的孙儿道:“孙儿,孙儿快帮祖母拿药来。”
  她的后人说起祖母当年出宫嫁人生子后就一直有病患加身。
  魏征伫立在他们身后看着祖孙两人相依为命道:“你们家里其他人呢?”
  她的祖孙回答说:“爹去山上砍柴了,娘去田里浇秧子了。”
  一家几口生活的凄苦,老妪之所以逃离云川搬离到如此远的山村就是不想再惹上宫中之事。
  可惜越是不想的事情,偏偏就接踵而来。
  魏征给了些她祖孙银子道:“这些银钱应该够你们过上一段富足的生活了。”
  老妪在床榻上听的一清二楚,她咳嗽着说道:“使不得,使不得,孙儿你不能收啊。收这些来路不明的财物,恐怕会像祖母这样遭报应。”
  老妪自知当年宫中发生的事情,她罪孽深重才换来了这下半身半死不活的样子。
  祖孙听闻后把手掌心的银钱都退还给魏征。
  魏征让他收下说道:“魏征此次受长乐公主所托,前来了解当年惠妃焚亡一案,您还记得当年的始末?”
  魏征毕恭毕敬的跟这名老妪询问当年之事,老妪眸中夹杂着泪花道:“当年一事都是老奴的错,老奴也是一时鬼迷了心窍拿了人好处。”
  魏征接着问道说:“真相究竟是如何,惠妃娘娘定不是失火而亡!”
  老妪微张开口道:“老奴当年在宫中生存艰难,收了当今奉贤皇后的好处。她不想让惠妃活下去,就让老奴在惠妃熟睡的时候打翻了烛台燃了起来……”
  回忆起当年,老妪知惠妃娘娘有在夜里作画的习惯。
  她那天找了个机会在香炉中悄悄换上了安神催眠的香,惠妃捏着手中的画笔作画间闻此香后感觉困顿不已。
  她就趁着惠妃睡着,打翻了烛台引起了这场火灾。
  这名老妪悄无声息的从后殿逃走,然后贼喊捉贼的喊到宫中巡逻的御林军说道:“走水啦,走水啦。”
  御林军见宫殿燃起熊熊烈火,火势逐渐扩大,整个阿房宫燃烧殆尽。
  火舌如一条火龙蔓延在阿房宫,从内殿烧至外面的房梁。
  御林军召集了大量人手救火,幼年问声赶来的长乐亲眼目睹了母妃在大火中活活被烧死。
  那一刻起,她的心冰封了。
  她决定掌控一切才能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
  ……
  老妪话音刚落,她蹙着眉头,泪湿了枕上一片。
  诉尽当年的往事,她如重释放。
  她咽在喉头里的那口气一时没喘上来,撒手人寰。
  祖孙嚎啕大哭道:“祖母!祖母!”
  魏征缓缓摇头道:“银两你收下,好好给你祖母安葬吧。”
  现在的线索来看,她们已经知道当年的火灾是奉贤皇后一手策划。
  她买通了惠妃娘娘伺候的宫女造成了那场看似意外的火灾。
  不过可惜的是老妪已经离世,她们没有了人证。
  暗卫魏征汇报完说道:“公主,我们现在唯有能亲自逼出奉贤皇后承认设计谋杀惠妃娘娘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