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作者:
破破破 更新:2025-10-18 15:14 字数:3190
“就你那样人家大小姐怎么会愿意跟你玩?也不看看自己配不配!”
赵肆有些生气,砚回才不是那样的人,她怒道:“关你什么事?”
“关我什么事?我是你老子,你老子管不了你了是吧?我不管你谁管你!”
赵肆飞速溜进屋子,锁上门,把她爸的骂声关在了外面。
薄薄的一扇门,挡不住滔滔不绝的咆哮,但至少阻隔了视线,看不见心不烦。赵肆坐到床边,拧开了床头的台灯,动作轻巧地拆开了那封信。
砚回的字迹同她这个人一样,干干净净,秀气灵动。她在信里写了她的中学生活,更早的起床时间,更密集的课程安排,更多的作业,更优秀的老师。赵肆仿佛能看到在校园里漫步的砚回。
真好。她想。
她从床头柜里拿出一沓信纸和一块比纸张略大一点的薄木板,坐在地板上,把信纸夹在木板上,伏在床边给砚回回信。
她的房里放不下书桌,她通常在客厅的餐桌上写作业,但她又不想在父母眼皮底下给砚回写信,更不想在学校里写。她宁愿跪在地板上趴在床上,至少在这个空间里没有人打扰她,在这小小的一块地方,她仿佛就在跟砚回对话,一如既往。
过了几天,赵肆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她爸最近为什么阴晴不定了。
因为有消息说市场要拆迁了。虽然会补偿一笔违约金,但他们家失去了铺面,自然也没法继续做这个文具生意了。
“换个地方再开店不就好了?”赵肆困惑道。
她妈笑起来,拍拍她的头:“哪有那么简单,开在哪里,怎么开,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小孩子别管了,好好读书吧。”
她妈很久没有说过好好读书的话了,这话无比陌生。但也让赵肆清晰地意识到一个事,她以后可能没法继承家里的铺子了。
那她该去做什么呢?
赵肆有些茫然。
第7章
13岁的黎砚回念海州最好的初中。整个海州最好的生源都在往里面挤,用家长的话说考进实验中学就是半只脚迈进了大学。但这些都不是黎砚回需要关心的事,以她的成绩进实验中学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为了庆祝她考进实验中学,她妈妈送了她一支钢笔,更贵更好,但黎砚回还是喜欢赵肆送给她的那一支。
新的学校重抓升学率,课业更加繁重,但接触到的知识也更多,黎砚回乐在其中,她很快成为了老师们的宠儿。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没什么朋友——黎砚回的成绩太好,同学们似乎都有点敬畏她。但不重要,她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比起跟同学打打闹闹,她更愿意安静地看一本书。
她父母对她寄予厚望,课外安排了奥赛补习,尝试推她走奥赛的路子。黎砚回不是很喜欢,但这一次抗争无果,也没有第二个人来救她于水火。她关了自己一周,父母也一周没有跟她说话。一周之后她领会了什么,放弃了继续抗争。
夜里她起来倒水,从未掩好的门缝里听见父母小声聊天。
“小孩子懂什么呢,还不是为她好。”
“你也是,跟她置什么气。”
“小孩就得给她拧过来,要不是你妈拦着,前几年我就要给她掰掰性子。”
“我妈不是疼孩子嘛,老太太都没了……”
她妈的话像是一把锤子猛地一下敲在她的心头,疼痛沿着血脉从心口向四方蔓延,她仿佛今天才意识到,外婆已经走了。
没有人再会小心保护着她那一点稚气的固执。
她渐渐沉默下来,学会了把自己的心声藏起来,学会了听从父母的安排,去扮演一个符合这个年龄这个家庭需求的乖小孩。
她的父亲对此深以为荣,将之归功于自己教育有方,在饭桌上指点人家怎么调教小孩,每每收获一片赞誉和吹捧。
而同在一张饭桌上的黎砚回仿若没有听到,安静地吃着菜喝着茶,仿佛这一切与她没有任何关系。
她越来越安静,旁人只会夸她文静,让自家小孩学着点。她也没有亲近的朋友和姐妹,也就没有人发现她关紧了自己的心门。
好在她还有赵肆。
她跟赵肆分享她的校园,分享她看书看到的小知识,从早上出门看见一只猫,到研究了两天解出了一道题。在她的信里,她依然是那个在外婆家窗台上等赵肆来找她的小孩。信里都是她眼里看到的快乐,而没有任何的磨难。
而在赵肆的回信里,她看见另一个世界。赵肆写她怎么跟老师斗智斗勇,怎么让混小子们都听她差使,怎么保护班上的女同学……这些都是她闻所未闻的故事。
仿佛一切都没发生变化,她永远在那里等待着赵肆把她拉进一个新的世界,给她带来新的快乐。
她开始期待赵肆的回信。上了中学之后,她把收件地址改成了学校,她第一次主动跟班长搭话,就是要走了班级信箱的钥匙,班长受宠若惊,而她全然没有注意。
她每天都是早早地来,进了校门第一时间去看信箱,带走每日的报纸和信件,把属于自己的那封小心放进书包,再把其他的分给同学们。
寒来暑往,她们的信件越来越多,黎砚回发现每次的邮票都不太一样,有山水有人物有动物,描绘得很细致,很好看。
她把信封上的邮票用水浸湿,小心地揭下来,晒干,收藏在一本空的旧相册里。她给邮票做了分类,哪些是风景哪些是人物,哪些是能成套的,哪些又是能串联起来的。有闲暇的时候她就会慢慢翻看欣赏,思绪沿着小小的邮票穿越时间和空间。
她也会把邮票里的故事写在给赵肆的信里,并且在信里问赵肆能不能选一些不一样的邮票。赵肆答应得毫不犹豫,在周末里骑着车满城跑,从报亭找到文具店再到邮局,挨家找不一样的邮票。
在邮局认识的一个集邮爱好者告诉她去哪里能买到不同类型的成套的邮票,她谢了人家,按图索骥扎进了小城的集邮圈子。那些集邮爱好者们老讲些收藏价值、增值空间,赵肆听得半懂不懂,她也不学他们那套,她只会挑一些便宜又好看的买一些,攒起来,再一张一张一次一次贴在信封上寄给黎砚回。
黎砚回的爱好,说是集邮,但其实准确的说应该是集赵肆寄给她的邮票。她也有个同学爱好集邮,偶然一次看见她的收藏,颇是指点了一通,诸如哪些值钱,哪些不过是些彩纸,哪些是限量的,哪些又是大路货。黎砚回初时耐心地听了些,后面便有些不耐烦了。对她而言,邮票是一个个浓缩的小世界,透过邮票能看见远方,更能看见赵肆。她只对此感到快乐和满足。
她拒绝再跟这个同学交流,又把信件和邮票小心地整理好,放在一个空的铁皮饼干盒里,藏在自己房间的柜子深处。
有一天放学回来,黎砚回发现她妈打开了她的饼干盒,拆开了她的信件。
她的妈妈张颂华是一个高中数学老师,她就平静地坐在黎砚回的书桌前,慢条斯理地把展开的信件叠回去,放回信封里。
黎砚回站在门口看着她,不言不语。张颂华替她把信件整理好放回盒子里,而后站起来,对她说道:“砚回,妈妈很抱歉,不经你允许拆了你的信件。”
黎砚回的声音里少见地带了一些波动,她问道:“那么是为什么呢?”
“我们感觉你似乎没有什么朋友?爸爸妈妈有些担心你。”
“你现在看到了,我有。”
她的妈妈叹了口气,看着她语重心长地道:“砚回,人是永远会向高处、向远处走的,你该把你的目光放在身边,而不是身后。”
黎砚回没有接话。
张颂华往房外走去,经过黎砚回的时候将手掌轻轻按在她的肩上:“你应该学会选择合适的朋友。”
“如果我不呢?”黎砚回回过身,看着张颂华走出去的身影。
张颂华回头笑了笑:“没关系,妈妈不会干涉你,但你早晚会明白的。”
张颂华走了出去,顺手替她关上了门。
黎砚回锁上门,在书桌前坐下,打开饼干盒,一封一封地检查,再一封一封放回去,直到每一封都看完,才松了一口气。
她很生气,但她明白在这个家里发脾气不会有任何结果,她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从小就教导她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理智要冷静。她学得很好。
第8章
市场终于还是拆了。在漫长的前期磋商结束后,商家们逐渐搬走,原本喧闹的地块忽然沉寂下来,不再有熙攘的人群和嘈杂的讨价还价。不知道哪一天,施工队就开了进去,从一堵墙一根支柱开始,屹立了十几年的建筑一点一点坍塌下去。
就好像家这个词在赵肆的心中一点点坍塌下去。
开始的时候不过是父亲的阴晴不定,再是母亲蹙起的眉头和叹出的气。不知什么时候起,他们开始争吵和冷战,赵肆知道父母为了生计发愁,但那样连空气都凝固的氛围让她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