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作者:破破破      更新:2025-10-18 15:14      字数:3227
  网络小说、文学名著、历史故事、科普知识,她什么都看一点,有时候看到喜欢的,连着几天都会去,靠着书架或者坐在楼梯上就把那本书看完了。
  她现在上班坐的公交也会经过那边,前天就看见书店开门了。
  “好。”砚回觉得挺好的。
  “知道怎么去吗?地铁要绕一点,转七号线再转十一号线。公交可以直达,就从那边坐705,到民生路地铁站下……”赵肆事无巨细地交代。
  “知道啦!”黎砚回笑着拖长了尾音,推着她去等她的公交车,“不用担心我,找不到我会导航的。安心去上班吧,我等你回来。”
  两天过得很快 ,黎砚回什么也没带,空着手在书店坐了两天,她翻到一本还不错的小说,想要一口气读完它。晚上赵肆回来得早,黎砚回就跟她讲说这个小说竟然还没写完,她以为没有上下或者编号就是一册全,结果只是一个长系列的其中一篇!赵肆哈哈笑,正式出版物就是会有这样的问题。
  明天赵肆不用去上班了,她就问,明天要不要一起去书店,黎砚回说好。
  于是她们一起睡到自然醒,起来慢慢悠悠地吃饭,再一起坐车去书店。
  她们不是第一次出门,却是第一次一起坐公交。溪大在的这块地区不算新城,建筑半新不旧,沿街的商铺烟火气十足,有些老招牌挂了几十年都不带换的。公交车晃晃荡荡地开,黎砚回坐在靠窗的一边,侧着头靠在窗框上往外头看,赵肆坐在她身边看她。
  这让她想起来上学的时候,每个周她也这么坐在公交车上头靠着窗,听着老公交车哐当哐当的声音去学校。
  大概二十多分钟,她们到了,下了车并肩往书店里走。明明两个人都不是第一次来,却默契地将整个书店从上到下逛了一遍,一个一个分区走过去,有兴趣的就多停留一会儿,没兴趣的就快快走过。指尖划过排得整齐的书脊,压低了声音聊自己看过的书。她们在小说区停得最久,这也是她们的阅读最重合的区域,好多书年少时看的时候只知好看而不觉多惊天动地,到了现在再看到的时候才惊觉已成了经典。
  这是那个谁的新书吗?那个什么什么的作者?她竟然还在写?这是那个某某故事的续篇?我还以为坑掉了呢?这个不是那个什么吗,之前不长这样的,是再版了吗?这本一点也不好看。我看过一本什么什么也是这个题材会更好看……
  她们小声地说话,小声地笑,这一路走了好久。她们都不喜欢成功学的东西,一致觉得没有什么用处,快快地略了过去。赵肆喜欢看科普,天文、地理、自然、生物,都看一些,遇到了就指给砚回看,说世界上那些稀奇古怪的存在,砚回听了觉得有趣,也会拿起来翻一翻。她看社科多一些,会挑一些简单好读的作品给赵肆推荐,说这是个关于什么什么的故事。赵肆也喜欢听,遇到感兴趣的也拿起来看看,在备忘录上记下书名。砚回就说这个书她有或者溪大图书馆有,回头给她拿过来看。如此总总,一路看,一路逛,一路说。
  走到艺术区的时候,路过了书法碑帖的架子,赵肆停下脚步,伸出手,点着书脊上的字,抽出了一本字帖。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是她们小时候练的帖。黎砚回默然。赵肆转头看她,问道:“你还有在写字吗?”
  黎砚回摇头:“没有了。你呢?”
  “也没有了。”两人都沉默了一下。
  赵肆眨了眨眼睛,突然道:“想写写看吗?”
  “唉?可是什么也没有啊?”黎砚回懵了一下。
  “我知道哪里有卖笔墨纸砚的。”赵肆把那本字帖塞回去,兴致勃勃地道,“砚回,我们来写对联吧!”
  “今天都初七了!”
  “那怎么了,没有哪里规定了年过完了就不能贴对联了呀!”
  第53章
  黎砚回练了多久的字呢,从九岁到十三岁,足够长了,长到哪怕搁置了这么多年,拿起笔的时候身体都还有记忆,自己就知道该怎么起笔怎么收笔,好像成了刻在骨头里的本能。洁白的宣纸晕染上墨迹,熟悉又陌生。颜楷本该浑厚沉稳,写了四年多的颜楷,最后出来的字却是嶙峋刚直。
  “真好。”赵肆夸赞。
  黎砚回却是摇头,这是她硬笔的字,而非幼时练的笔法了,到底是荒废了。
  “我觉得好。”赵肆认真地回应她。
  黎砚回勾了勾嘴角,把笔塞到她手里,示意她来写。
  “我吗?”赵肆措手不及,她练得没有砚回久,功底也没有砚回深,忘得自然也比砚回多,这些年连写硬笔的时候都少,更别说毛笔了,她颇有些不好意思。
  但黎砚回坚持。赵肆便写了,她少时的字跳脱随性,现在反而显得沉稳起来,连赵肆自己都感到惊讶。
  “也很好啊。”黎砚回也夸她,两个人对视笑笑。
  赵肆铺开红纸给砚回,砚回接过来开始叠格子。
  “写什么内容呢?”赵肆问她。黎砚回想了一下,打开手机搜索春联,趴在桌上勾着笔把看中的句子随手抄到稿纸上,赵肆俯身看她写,写得七零八落,繁体简体混在一起,有大有小,长短不一。
  “这个怎么样?发财是不是太俗?这个呢?带属相,今年是鸡年……这个?或者这个?”
  赵肆跟她一起挑,最后两个人挑中了一句,一致觉得寓意很好。
  分歧在于挂哪副,毕竟她们只有一扇门。彼此都想挂对方的字,都觉得对方的写得更好,纠结了一阵,砚回说要么一半一半吧?赵肆说这样可以吗?砚回说反正是自己的门,想怎么挂怎么挂。于是就这么说定。
  楼道依然是没有灯的,她们敞着门也还是黑,黎砚回打起手电给赵肆打光,指挥赵肆把对联贴起来。
  “左边一点点……往上……再往上……好好,就这样……”
  贴完了,赵肆从凳子上跳下来,站在门口跟砚回一起欣赏彼此的作品。楼道太黑了,得用手电照着才能看清,赵肆哈哈笑:“根本看不见,贴了跟没贴一样。”
  砚回也笑:“对联嘛,就是个意思,取个好兆头。”
  手电的光从上照到下,从右照到左。
  上联是傲骨孑立,下联是沉稳如山。
  上联说“旧岁曾穷万里路”。
  下联讲“来年更上一层楼”。
  一定。一定。
  一直到开学,她们俩过了一小段平静的日子,好像她们一直在一起生活一样,赵肆的小屋里到处都有黎砚回留下的痕迹——洗漱台上的牙刷、书桌上的电脑和笔记本、椅背上搭的外套、窗外晾的衣服……其实宿舍前几天就已经开了,但谁也没提,自然而然地住到了开学。这些四散的痕迹和色彩又一点点被收纳回行李箱里,让一切回到原本的样子。
  回到宿舍的第一个晚上,宿舍里依然只有黎砚回一个人,晚上躺到床上,甚至有些不适应。她觉得赵肆好像是一池水,温度、深度、广度都是最适合她的那一种,而她像一尾鱼,沉在水中,宁静又自在。她在水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静,离了水反而觉得不适。
  好在没有太多时间让她品尝寂寞,开学后毕业倒计时开始转动,所有人都被驱赶着跑起来。3月预答辩 ,她许久不在的室友们都陆续返校了,这间宿舍久违地热闹起来。
  人到齐的第一个晚上,她们一起吃了个饭,说论文进度说求职结果,一个两个都是愁眉苦脸,有实习的担心能不能顺利转正,有offer的犹豫选择哪一个,在论文上花心思少的担心预答辩结果不好,黎砚回听得认真。
  另两个室友听说黎砚回不读了,也是大为震惊直呼可惜,转过头来给黎砚回丢了一堆参考资料,什么面试宝典、行测练习、怎么写简历、行业避雷名单、职场注意事项……从外企到国企到互联网到销售,什么都有,哗啦啦地堆了一整个文件夹。
  黎砚回逐一谢过,挨个翻看,她现在发愁的是面前的选项太多了,完全不知道往哪里走。网络上信息冗杂,有真有假,有用没用的都混在一起,不像期刊有影响因子可做参考,她没有经验,全靠感觉,时间投入进去,但收效甚微,她发现自己很难从一个求职者的视角里建立起对社会的认知。
  “想那么多做什么,你就先投!先面!简历写了吗?我看看?”陆沉星大力拍了拍她的肩膀,俯下身替她看简历,“太长了,hr不会认真看的,这些删掉,这些缩短一点,最好能控制在一页……”
  室友老陈和小朱也凑过来一起看,指点道:“你定好方向了吗?不同的行业、公司、岗位要匹配不同的简历内容,展现你有胜任工作的能力,简历上就要有侧重的……”
  “还不确定?那你对未来工作的期待是什么呢?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筛选……”
  “高薪?哈哈哈,那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都不用看了……自由?互联网可以,你英语没什么问题,那外企也不错……你内向话又少,销售类的肯定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