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作者:刘笔格      更新:2025-10-18 15:41      字数:3113
  严堰眯了眯眼看着跪在地上的人,“你说什么?”
  “刚刚帝师找来,奴才以为陛下移驾兰青宫不会回来,”洪恩憋着,现下也憋不住了,一股气将所有都说了出来,“便叫帝师回去今日不用来了!!”
  “......”
  第18章 遂,礼崩乐坏之02
  阮进玉从正殿出来,这悠长的宫廊他一步步的走着。
  这俩日下来,发生的事情可谓接踵而至,阮进玉总觉得这些事情看似独立却又不能完全割裂开来,就像背后有一只手在推动着行动。
  至于其间的相关联,是什么?
  他目前想不清。
  这条宫廊的尽头转了弯来,再往前走上百步,大抵就能到他偏殿的门了。
  阮进玉脑中事很多,全部糊成了一团,乃至身侧来了人,他也未曾第一时间就发觉。
  “大人,太后懿旨,请大人移步慈寿宫。”
  太后身边的人,又是太后。
  阮进玉都要到偏殿门口了,此刻还没进去就被人拦下,即是太后的人,他也无法推脱,只得就此改路,跟着这位小太监去往慈寿宫。
  再一个,太后这个节骨眼上找他,缘由未必不是同温钟的事有关。因这,他也得去。
  温钟的事他就算要解决,也急不了一时。
  太后娘娘在慈寿宫,闻言近来太后的精神气很好,大抵是从选妃日之后,皇宫后宫中添了不少人,这算是了却了太后的一桩心事。
  每日都有人去她老人家那陪着,也不怪得精神气变好。
  只是,这太后不同于之前的,她没有不喜这位新帝,反倒是还替他张罗后宫的人,也算尽心尽力。
  这二位主子没有相扛的意思,算是少了不少的麻烦事。
  就比如,现在阮进玉可以之前踏足太后的慈寿宫。
  小太监只是负责传话,他将阮进玉带到慈寿宫大殿殿门口之后就退下了,他跟前的人,换成了太后身边的随侍宫女。
  宫女将他领进正殿。
  太后此刻便在这堂中。
  高堂之上,阮进玉见完礼,抬了头,双眼却没跟着抬起来,“太后。”
  太后染的半丛白的发丝梳高,高髻巍峨,金玉其间,凤冠整整齐齐,俩侧垂珠滴不随意摇摆晃动,朱雀红钿于额前尽显庄重高位。
  太后声音轻温平和,道:“想来,宫中的事你也有所耳闻。”
  阮进玉依旧双目未抬,只看着前方的一阶阶梯,问什么便答什么的点头,道:“是。”
  “哀家实是不愿参与朝政之事,不过,现下陛下龙体抱恙,有些事情总不能一直拖着,”太后的脸上是笑着的,不过她的声音却是缓慢又顿重,“帝师说,是吧。”
  意在这般。
  皇帝抱恙,能与之之下处理这些事情的,还有谁?自是当今的太后。
  “钦妃到底年纪小,这点子事儿就吓破了胆,也属常理,皇帝心疼自己宠妃,更是常理。”太后将手放于边上,脑袋撑上了半分,边上拿着仪扇的宫女不敢懈怠半分。
  “哀家听闻,温氏于帝师乃是母族表兄妹的干系。”
  帝师再次拱手,“回太后,是的。”
  闻言,太后漫不在意的一颔首,“既如此,温氏只要不是通敌叛国,如何哀家都会将她保下来。”
  阮进玉也没想到太后会这么直白的将这话直接说于他听,他温吞的眨了一下眼睛,肯定回答道:“温家绝不会通敌叛国。”
  这所谓的通敌叛国的言论从何而来?
  无非就是周边国家趁着新主位子未坐稳,一波波前仆后继的来试探罢了。所以那夜突袭皇宫被钦妃撞到的人,还真有可能就不是本国人。
  就是因为是他国人,这事才弄得有些恼火。
  这其中最严重的罪责就是一条——通敌叛国。温钟那夜去了,正正被钦妃撞到了,就有这个嫌疑。
  太后既然能这般直接的和阮进玉说这句话,就代表了不管如何都会保下温钟。至于温钟究竟有没有通敌叛国,也并不重要。
  多少,这定罪如何定,定的什么罪,看的都是人。
  事情到现在这个地步,阮进玉非常怀疑这件事就是有人故意推之而之,温钟就是个倒霉蛋,偏巧撞上了。那么她的罪责,实乃就是看那背后的人是想让她活还是死。
  至于太后肯答应阮进玉,这便舍去了刚刚的那一条。
  这件事背后的人是如何想的阮进玉并不知道,推己及人,那人之上还有个太后,太后却是可以破此局。
  阮进玉这般肯定的言语,太后听罢爽朗一笑,“好啊,好。哀家自然也相信,帝师的母族不会有通敌叛国之嫌。”
  太后倚在靠背上的身子坐直了些,终于收敛了脸上的笑然,神情严肃了些,步调端正了些,“其实不难想,此事说到底了,也还是宫中侍卫疏于管查。”
  却是,正是因为宫中兵力之弱,才会让边上几个国家一朝接着一朝的派人来侵。
  “哀家觉得,应是要肃正宫规,加强防范。”太后落下眼垂,“帝师你说,哀家说的是否合理?”
  阮进玉眼神一滞,也彻底明白了此番意味。他点头,应下,“那是自然。”
  阮进玉从慈寿宫出来,脚步有些虚浮,万万没想到温钟这件事居然和之前的那件事联系在一起。
  他一路又往回走,在半道看到了正往这边赶来的前启。
  前启上前,“大人,我听到消息就立马来了,太后找大人有何事?”
  阮进玉并没有当下和他说,而是一路无言,直到俩人回到极乐宫偏殿。
  “你去外面候着,如有慈寿宫或极乐殿传下的圣旨懿旨,即刻进来告诉我。”阮进玉着实有些累了,他说完,就回屋中,往床榻上一躺。
  前启虽是好奇,但见这般也没多问,依令出去候着去了,“是。”
  过了好几刻,门外才终于有了动静,在这其间,阮进玉以为自己会阖上眼先歇一会的,谁知这般时间过去了都没有。
  他睁开眼,前启从外边进来,是来禀话的,“大人,皇上那边传下圣旨,即日起,宫中大肆招放兵位。”
  这是要,招兵买马。
  “圣旨以传达之民间。”前启继续说:“还有,三日后,宫中将在临郊外举办骑射围猎。”
  这速度,着实比阮进玉想的还要快。
  前启到此刻,也多是明白了些什么,他看了看阮进玉的脸色,斟酌着询问,“大人,太后找大人,是否也同此事有关。”
  太后这是要,禁军兵权。
  得到肯定答案的前启还是有些不解,“太后不是素来称不会涉自参与朝政,为何此次会要那禁军兵权?”
  那是之前。
  这几日的事情发生的有些多。
  头一件事就是珩河一线守备军的事儿,这件事本该轮不到薛将军头上去的。
  况且薛将军刚刚才下定了心要留在上京郡。
  皇帝明晃晃的同薛将军示意了好几番,就是想要将他留在上京郡不去外郡。甚至成功之后还举办宫廷宴大肆宣扬这件事,说明皇帝真的很重视薛将军。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位狼子却没有过剩野心的薛将军丝毫不在乎即位的新帝“德不配位”之事。
  前一脚皇帝才将薛将军留在上京郡,后一脚就被迫又将薛将军派出珩河那一界。
  此时里面能说的事可多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太后,太后因着此事能看透,这位新帝手中的权力是真的不多。
  这位太后能上位也是因着皇帝挑选了她这位无任何子嗣的后宫人。
  太后的权力,不说朝政的,对于其余来说,是真的大。
  先前刚开始她能不在乎所权之落,甚至尽管皇帝位上坐的是逆臣贼子她也能欣然接受。
  只是现在发觉此事,这位皇帝本事真的不够,甚至都够不上她这一界妇人的野心。
  那么该如何扭转局面?首要的,是太后手中自己的权力。
  她就算现在不摄政、不参朝,也得自己手中握点东西。那么她便想到了禁军兵权。
  先帝在世时,宫中禁军兵权一直握在先帝手中,后面先帝驾崩,禁军兵权便大致落到了禁军都督沈长郎的手中。
  可这沈长郎,是武安王的位下臣子啊。
  武安王和贤王一样,从始至终都不满严堰即位,那么他们的野心是同样的。
  太后不能就这般让严堰倒台,所以如何都不能同武安王贤王搅和到一起。武安王手中的禁军兵权,或许可以借着这俩件事拢回自己手中。
  太后是这般想的,如今,她需要一个可用的人,便是不管是在朝堂还是在民间都能走上几遭的帝师阮进玉。
  禁军兵权长久落在武安王手中肯定是不行的。
  那么这件事,皇帝或许也是授意了的。不然刚刚这道圣旨就不会从极乐殿传出来。
  只是,皇帝必然是不知道太后这另类的野心的。不然也是万万不会应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