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作者:
九光杏 更新:2025-10-18 15:44 字数:3156
难道是多年后,终于开窍了?
此处不好交谈,周珣压下好奇,邀左相同他一道进屋。
政事很快谈妥,公事了结,唤人上一壶清茶,两人闲聊起来。
聊着聊着,话题自然拐到之前张映松在王府里到底看见了谁。
张映松沉默一瞬,坦诚道:“好像......看见了一位故人。”
“什么故人,长什么样?”既是能让左相失态的故人,周珣好奇心彻底压不住了。
张映松描述了那人身形样貌,周珣思索一阵,他府上是有一人与描述长相类似,只是……
“张相,”周珣看着他,“你口中之人,怕是本王前不久带回府的画师。”
“画师?”张映松眉心一紧,“是前不久皇帝下旨让王爷你寻找的画师?”
周珣颔首:“说来也巧,本王正为他身份背景一事发愁,待会本王叫人唤他来,即使不是你方才看见的人,也麻烦你顺道帮本王参谋参谋他身份一事。”
张映松连连拱手:“不麻烦,王爷让微臣帮忙,微臣自是义不容辞,故人也可能是微臣看错了。”
所谓故人大概是左相一大托辞,为的是有借口从他这边要人。
云星起于他有大用,真是左相故人,他也不会拱手让人,把人叫来,左相帮忙参考士族身份倒是可以。
不一会儿,云星起来了。
见到云星起的瞬间,张映松整个人僵住了,他定定看着少年的脸,好半晌说不出一句话。
脸上表情不是惊艳,不是贪婪,是一种缠绵悱恻的眷恋,仿佛透过云星起,在回望过去某些被他尘封的存在。
他的状态过于反常奇怪,引得云星起一脸疑惑,周珣坐在一旁,饶有兴致打量着在他印象中一向稳重的左相。
随后,张映松脱口而出,“你母亲......她近来身体可好?”
话问得突兀,云星起愈加疑惑,下意识扭头看向周珣,眼中满是求助。周珣示意他但说无妨。
“回大人,”云星起拱手行礼,语气平静,“晚生是孤儿,并无父母。”
话语中无被冒犯之意,他确实是孤儿,没什么不可说的。
张映松脸色恍然,看来是凑巧长得像罢了。他沉吟一阵,仍不死心,接着问道:“你可认识一位名叫‘楚岫’的女子?”
云星起茫然地摇了摇头。
张映松靠坐在椅子上无言了,他想起许多年前,风裹挟水汽与草木清香扑面而来。
她托腮无所事事看着船外波光粼粼河面,忽然转过头,一双杏眼亮晶晶的,眸子里仿若蕴了一汪清泓,最令人着迷的,是她遮掩在面纱下精致如玉的容貌。
那时的他是个穷书生,不知为何得到了色艺双绝她的芳心。
她说:“阿若,如果我们将来有了孩子......”
“阿若”是他同门对他的称呼,本已熟稔他却听得心头一跳,故作镇定一边划船一边“嗯”了一声。
“不论男女,我都希望他去学画,”她一扫之前疲态,兴致勃勃规划着,“不求画多好,但求画出天下一分色彩。”
他失笑,弯腰摸了一把蹲坐在脚边她的头顶,“怎么一下想这么久远的事情?”
“诶,别乱摸,把我簪子给摸掉了,老妈妈到时又说我,”她伸手拍开他的手,“我最近在楼内认识一位画师,他画得实在太好,只一眼,感觉我人快陷入画中,我与他约好,以后我有了孩子,得跟着他一块学画。”
一丝细微酸意弥漫在心底,年轻张映松酸溜溜地说:“谁啊?让你这么念念不忘,都规划到以后孩子辈的事了。”
她抱住双膝,歪头靠在上面笑了,笑得明媚可人,“干嘛,你吃醋了?”
他嘴硬不肯承认,她一点不恼,说道:“他不是民间画师,好像所属翰林图画院,是位宫廷画师,指不定你身边有人认识他。”
“那他叫什么名字?”
她站起身,凑到他耳边,轻轻说出一个名字。
......是什么名字来着?
第69章 圈养
对于过去, 张映松几近遗忘,偶尔会在午夜梦回间忆起一二。
如今年近不惑,他已许久未曾想起故人。
来了王府, 随意一瞥下发现远处小径路过一人长相极其肖似, 瞬间让他陷入回忆漩涡, 无法自拔。
难得在王爷面前失了态,待得实实在在见了人,那双眼睛几乎和记忆中的故人一模一样,过去如同海啸一般, 劈头盖脸将他淹没。
在他长久无言之际,云星起被周珣叫走。张映松慢慢回过神来, 转过头, 苦笑一声,随后道:“王爷,你方才说为他的身份发愁,若不嫌弃,可将他的身份按在我张氏一族名下。”
他张氏一族没落多年,在他一代重振荣光, 比不上世家大族, 亦算得上是新兴士族。
顿了顿,他补上一句, “既与我的故人长相相似, 也算得上是一场缘分。”
他一言解了周珣烦恼, 一番商议后, “侯观容”顺理成章落在当朝左相张映松张氏一族族谱上,成了一位远房亲戚后人。
至于左相的故人到底是谁,私底下, 周珣去偷偷查过。
差不多是十多年前,张映松尚未及第,只是一个前途未卜的穷书生,他与一位揽春楼名妓私交甚好,两人时常私会。
后来,张映松金榜题名,被世家大族青睐,选为了前途无量的上门女婿,那位名妓却消失得无影无踪,无人知她下落。
看来,张相的故人是这位曾经名动京城的揽春楼名妓,云星起是长得与她很像。
合上呈到周珣面前的情报,往事如烟,当年知情者没几位仍在长安,那位女子,大概除了张映松,没几人记得。
随后一切,按照周珣计划有条不紊推进着。
献给皇帝的画作得别出心裁,不仅是画师,还有颜料。
周珣派人去翻阅古籍,从中找出数种失传已久制作颜料的方法。
主要取色的矿石少见,花费心思去找,到底是找到了。
经过无数次试验,所制作出来的颜料是目前全天下未曾有画师使用的,色泽艳丽,上纸长久不褪色。
他让云星起当他面画过一次,除味道刺鼻外,欣赏效果不错。
随后,他借一场宫宴,推出化身为“侯观容”的云星起,凭一幅《遥迢山河卷》成功博得皇帝大喜,一时惊艳四座。
高兴之余,皇帝竟当众宣称,收他做自己的门生,得闲时要亲自指导侯观容画几笔。
“天子门生”一称,一夜之间传遍长安。
云星起从一不见经传的翰林图画院画工摇身一变,成了长安炙手可热的名人。
那段时日,在周珣安排下,云星起或主动或被动,成了无数王公贵族宴席上的常客。
又是一次王府夜宴,席间觥筹交错,歌舞升平,周珣坐于主位,手举一杯酒,酒至唇边,他的视线越过缭绕香雾与谄媚笑脸,落在坐于下首的云星起身上。
厅中央,舞姬云袖轻舒,腰肢款款,红艳薄纱在烛火中挥舞,光影交错,映衬到云星起脸上。
周珣一时愣住,重新仔仔细细打量着这个由他一手带出城镇、推至人前的少年。
云星起不再是初见时的灰头土脸,一袭剪裁得体的锦袍,衬得身姿愈加提拔。五官在长安几年间长开了,虽仍有些许稚气,在满室灯火辉映下,出落得过于漂亮,仿佛成了一种罪过。
周珣饮下一口酒,冷酒入喉,直达胃部,他恍惚想起,自宫宴云星起一画成名后,过去数月有许多人曾在他耳边或多或少说起过的话语。
他们面上客客气气,心中欲念不加掩饰,说要请侯画师去自己府邸“小住一晚,品画闲聊”。
这些人以前不见得多喜欢画作,那时没有深想,当是寻常恭维,可现下,他眼神由迷醉转为清醒,扫视着周围或直白或遮掩,投向云星起的粘腻目光。
他不由多深想一寸,背后肮脏与龌龊,此刻清晰展现在他面前。
他知道,云星起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性子。
在他面前,云星起会加以收敛,不过是一种寄人篱下的伪装,特意安插在他身边监视的人,送来的每一份情报,描述的都是一个爱玩爱闹、鲜活跳脱的少年。
若不是这样的性格,他又怎么会在两年多前,在翠山半山腰,捡到从树梢尖摔进自己怀中的他?
他突然想起,当时他说他要带云星起去长安,对方给他的果子。
一颗不同于其他掉在地上通体青涩的果子,熟了大半,透出微微红色。
回长安路上,他吃了,水多饱满,很甜。
喉咙干渴,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如果云星起是一位可以自由出入宫廷的奉旨作画画师,他总会生起想要逃离长安的念头,像他的师父,林壑清一样。
或许,该给他换一个身份,一个可以被拘于王府后院中的身份。
好不容易熟透的果子,也不会被除他以外的不法之徒抢先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