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作者:
纯白霁月 更新:2025-10-18 15:53 字数:3162
放眼望去,并无山石隐蔽,山泉的全貌暴露无遗。闻人诉思考自己哪里出了疏漏。
随后转身睨向灵铮,自打灵铮看到山泉并无异样后,长舒一口气,此刻正无所事事地蹲在泉边,用小草撩拨水面。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闻人诉冷不丁问。
对于闻人诉的发问,灵铮稍感意外,思忖片刻,眸中闪过一丝戾色,似笑非笑道:“物尽其用。”
物尽其用?闻人诉蹙眉,阴魂的话,能做什么呢。灵机一动,点地腾空,飞身至在不远处的树梢,再次观察地形,寻找极阴之地——
“灵铮,抱紧我。”为了省时,闻人诉轻功带着灵铮,来到村子地势最低洼的地方。这里生长着数棵千奇百怪的杨树。
杨树,俗称“鬼拍手”,这时突然掀起了阴冷的无名风,无数树叶哗哗拍打,噪得人心烦意燥,越走近,阴气阵阵,邪祟的气息隐隐挑衅着灵铮的血脉。
被杨树重重包围的中央,赫然有一口爬满青苔的古井,被玄色的石板盖着。
闻人诉缓缓上前,眼看此景,灵铮意识到什么,连忙往远处后退。
果然,闻人诉将笨重的石板一脚踹飞后,空气中炸开难以想象的恶臭。
这是巨量腐尸分解累积的味道,整年闷在狭小的空间中,比死老鼠的气味还要刺鼻数万倍。
即使灵铮有所准备,用衣袖捂住鼻子,其浓烈的恶臭仍是熏得他眼眶通红,肠胃翻涌。
由于破坏了邪阵,周遭倏然狂风大作,杨树发出了近似人类的惊恐尖叫——
闻人诉朝不同方位甩出九道安魂符箓,扭身飞跃,运剑斜劈,一截截杨树枝干应声倒下,阳光久违地穿透进来。
旋即退开十丈开外,他与灵铮并肩而立。符箓无火自燃,过了许久,飓风吹散了此方阴气,空气焕然一新。
两人重新走近,窥向古井,里面白骨堆积如山,粘连着腐肉,比地平线还要高出一截。
最表面铺着一面招魂幡,其颜色不是常规的金黄,而是用血染成的暗红,其中写了一行隶书,金光灿灿,与余家香火灰里掺杂的金粉色泽相同。
“以血为引,以魂为媒。幽冥开路,听吾号令。”
这是炼制阴器的咒语,不过这面招魂幡尚未炼成,就被闻人诉破坏了。
闻人诉面无表情,拿出火折子扔进井内,由于甲烷的加持,烈焰迅猛升腾,半晌过后,冤屈与罪恶,皆会化作一抔黄土。
侧目望着闻人诉被火焰映衬下忽明忽暗的轮廓,灵铮嗤笑一声,视线转回正前方,瞳仁映着星火点点,仿佛在想些什么,又仿佛什么也没想。
“走吧。”闻人诉道。
灵铮双臂环胸,“完了?”
闻人诉听出了灵铮语气中的戏谑,“嗯。”
“这世上,人命值几个钱,你比我清楚吧。”此情此景,灵铮无端多出几分表达欲。
“尽我所能,但求问心无愧罢了。”闻人诉语气平淡,完全看不出正在说着高风亮节的话语。
灵铮一顿,没想到闻人诉彻底不装了,微微歪头道:“你究竟是……”他想了想,“……算了。”
知道越多,麻烦越多。对方身份肯定不止是断崖谷前护法那么简单,但他对此不感兴趣,反正能护送他去琼林派就行。
无论正道邪派,灵铮眼中只有两类人:一类是能利用的,一类是不能利用的。
去往琼林派,要经过五座城池,分别是:玉上、桐武、阳屏、泉康、郧辽,最后横渡青熠江,琼林派就在青熠江附近。
走出村子,闻人诉观察影子,随后向东北方一路进发。傍晚时分,两人到了玉上城。
接近城门,有几个驻扎的官兵,朝他们大喊:“今日封城,不欢迎外人入内。”
灵铮问:“为什么?”
官兵不耐烦道:“哪有那么多为什么?走走走。”一边说,一边做出驱赶的手势。
见状,闻人诉一剑架在官兵的脖子上,眼帘微眯,释放出不容忽视的威压,邪性四溢:“他问你,你就说。”
现在,又全然是断崖谷护法那种感觉了,他的行为和气质如此飘忽不定。灵铮暗忖,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他?
-----------------------
作者有话说:*出自徐善继、徐善述《地理人子须知》
第36章 庙会
在场的其他士兵如临大敌。冰冷的剑面贴在脖子上,官兵才意识到闻人诉是个硬茬,稀疏的八字胡哆哆嗦嗦:“是慧竹国师在传教施食。”
相传,如意净佛能够净化心中污秽,保佑众生平安喜乐、延年益寿。当今圣上对如意净佛尤为虔诚,故而将其奉为国教。
因此,慧竹国师一跃成为朝中红人,在民间亦是家喻户晓。
闻人诉挑眉:“所以?”
居然还不明悟。官兵呆住几秒,见对方眼神威胁愈浓,他才回过心神,把话说得透彻,“佛教徒太多了,国师不想他们一路追随奔波,才命卑职封城的。”
语气中透露着与有荣焉,轻易看出他也是佛教徒的身份,显然对国师十分崇敬。
可灵铮并无宗教信仰,听完后,只觉得这个国师真会摆架子,交叉抱臂,插话道:“我们不是佛教徒,可以进城了吧。”
官兵眼珠溜溜转了几轮,神色表现出为难:“这……好吧。”信仰固然重要,可生命更为宝贵。
得到应允,闻人诉将剑放下的一瞬间,官兵一边后退一边大叫,“来人,把他们拿下!”
闻言,围观的士兵们一拥而上。但是随着闻人诉的冷哼,几道呼吸间,十几个士兵悉数倒地蜷缩,痛苦呻吟着。而闻人诉寸步未移,全程只动用了剑鞘。
这下官兵才彻底老实了,双腿一软跪了下来,抱拳道:“两位大人,我也是奉命行事啊,多有得罪,多有得罪。”
说着,一个眼神给到靠近城门的士兵,命令其开门。
待闻人诉二人进去,官兵摸了摸差点落地的脖子,眼神阴恻恻。
花费一番周折,终于进了城。闻人诉首先找了一间客栈落脚,定下两个客房,灵铮要求的。
晚饭时间,两人下到一楼饭堂就餐,不可避免听到了许多关于如意净佛的消息。
“中原的旱灾严重,国师还总是施食传教,真是慈悲心肠。”
“愿如意净佛保佑国师一路平安,多多派粮。”
“说到粮食的话,应该也有陛下的支持吧……”
提及陛下,火热的议论声倏然安静,彼此面面相觑,神情有些尴尬。
江湖上谁不知道,现今皇帝昏庸无能,终日礼佛不问世事,幸好国师慈悲为怀,怜悯黎民,才让他们没有彻底失去希望。
见气氛不对,哪壶不开提哪壶的那人赶紧转移了话题,交流重新回温。
而闻人诉与灵铮坐在角落,不予置评。简单吃饱后,回到客房睡了一觉。
次日破晓,闻人诉洗漱完毕,敲了敲隔壁房门,与灵铮汇合,“我们走吧。”
下楼后,两人同时发现,昨日还无比热闹的饭堂此时空无一人,出了客栈才知道原因:
长街上,目光所及之处,都是跪拜的百姓,密密麻麻,挤得道路水泄不通,异口同声念着同一篇佛经,形成了似回声非回声的嗡鸣。
居然这么多佛教徒?灵铮震惊,他前半辈子都在潜渊,那里三教九流盛行,因此虽然听说过如意净佛,可亲眼目睹才知道个中厉害。
匆匆的步伐在这里无疑成了两个瞩目的异类,尽管已经注意脚下,绕路行走,灵铮还是不小心碰到一个人。
对此,早已愤懑的信徒找到幌子,再也积压不住心中怒火,一把抓住灵铮的小腿,呵斥道:“不可对国师不敬,赶紧跪下恭迎。”
“我不是佛教徒。”灵铮冷冷说道。他现在也算是练家子了,两三下挣脱掉那双手的桎梏,而信徒重心不稳,两掌撑在地上,磨破了点皮。
同伴受伤这件事,像是一滴水掉进油锅里,人们猛然沸腾起来,几十张嘴巴一闭一合,嚷嚷着:
“不可对国师不敬,跪下!”
“不可对国师不敬,跪下!”
“……”
说着,这群人如同饿狼扑食般,将闻人诉与灵铮重重包围,推搡还不够,甚至有的乘机拉扯不敬者的衣物与包袱。
眼看他们越来越过火,灵铮眸色狠戾,学着先前闻人诉的手段,挥使剑鞘,打趴最靠近的一波人,趁着空挡,立即拔剑出来,剑尖指着陷入疯狂的信徒,厉声道:“我看谁还敢上来——”
就在这时,一道不疾不徐的男声打破了两方的僵持,音量尚轻,却奇迹般令在场的每个人都能清晰听到。
懂行人才知道,只有对内劲运用得炉火纯青,才可以做到这样举重若轻的效果。
“好了,停手罢。”一落发僧人施施然上前,身披青傧玉色袈裟,气质沉稳。外表似而立之年,眉目端正,“贫僧替居士们向两位施主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