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作者:
木清音 更新:2025-10-20 15:58 字数:3081
“长公主府上梅花开得迟,海棠却开得早,一丛一树,烂漫缤纷,煞是好看。”
“长公主出了彩头,叫作些诗画来应景,一人得一朵绢制的梅花并一朵海棠,投给喜爱的诗画,要评个三甲出来。”
“环儿不才,不敌广平侯世子书画双绝,堪堪得个榜眼,给姑祖母蒙羞了。”
薛玉环说是请罪,实则面上隐含得色。
昨日京城出色的年轻一辈济济一堂,她以一诗一画力压众多才子,只逊李念一筹,被公推为榜眼,这是何等荣耀!
可惜她不是男儿身,不,纵然她是女儿身,也能光耀门楣,流芳千古!
“这岂不就是得了个女状元?我儿有才!”
太后笑夸一句,吩咐莲芝姑姑:
“将前儿个新得的南海珍珠拿来,给环儿带回去,算是哀家为我们的女状元贺喜了。”
莲芝姑姑应是,巧嘴为薛玉环道喜。
薛玉环连说不敢当。
“状元是李家哥哥的,玉环自愧不如。”
太后笑眯了眼,点头称许:
“李念那孩子确实是个好的,文武双全,模样也长得好。环儿与他相处如何?”
薛玉环心下一跳,猛抬眼打量太后脸色。
太后这话里的意思是……
薛玉环只觉得头顶牡丹花沉甸甸的,手心里攥着一把汗,几乎捏不住这美人捶。
太后定定与她对视,薛玉环很快自知失礼,先将目光挪开,借着捶腿的动作,稍稍缓了缓,声音里依然带着些稳不住的轻颤。
“世子哥哥品性高洁,家风严谨,待我们都是极好的。环儿钦佩世子哥哥学识,常向他请教学问,世子哥哥也都不吝赐教。”
“昨日宴会,世子哥哥还夸环儿梅花画得好,不流于俗。说是瘦梅显傲骨,女儿家画来却过于冷清了,还是环儿的富贵梅更好些,画如其人。”
太后饶有兴致地听了,仿佛一个最普通不过的长者,就乐意听别人夸奖自家儿孙。
“这孩子倒有一番见识,广平侯把他教的不错。”
薛玉环心砰砰跳,没敢接这话茬,只垂着头装腼腆。
太后也没在意,转而问起其他:
“那个苏家二丫头,不是说最近开了窍,很有些了不得么?她又做出什么好诗了?”
薛玉环轻咬下舌尖,将情绪压下,柔顺道:
“苏妹妹确实又作了一首好词。”
不等太后问询,薛玉环主动将苏瑾沫那首令人惊艳的《卜算子·咏梅》念了出来。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薛玉环贝齿轻咬红唇,坦然承认。
“这首词立意高洁朗朗上口,环儿自愧不如。”
太后微阖起眼,似在品味这词,良久才叹口气睁眼: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个苏二志向不小哇。”
薛玉环难堪地垂头,低低应道:
“广平侯世子也是如此赞她,将梅花送给她的诗词,海棠花送给了我的画。”
太后嗯了声,没再说什么,殿内一片寂静。
龙涎香静静燃着,将薛玉环浮躁的心思逐渐沉淀下来。
“姑祖母。”她听见自己的声音轻而清晰,像是怕惊动什么美梦,却又隐含着不屈的斗志。
“环儿对苏瑾沫最近拿出来的几首新词是服气的,却不服气她这个人。”
“咱们都是一同在京城里长大的,每月总会遇上两三回,不说彼此知根知底,也差不离。”
“苏瑾沫说她得了神仙点画开窍,环儿觉得此事别有内情。”
薛玉环声音越来越稳,面上还带出些笑模样,仿佛只是跟亲近的长辈闲话家常,而非背后说人是非。
“观她言行举止,明明还是之前的性子,只不过更加恣意纵情了些。”
“不是环儿嫉贤妒能,她之前做的那首《明月几时有》,当真过于好了。连广平侯世子他们都说,远胜时人。”
“可后面那首《沁园春·雪》,风格截然不同,直不似出于一人之手。”
“那词颇为恢弘大气,竟直接点评历代帝王,这份胆识令人咋舌。”
“更为令人不解的是,那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还有迹可循;后头的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谁,她又含糊不清,推说是仙境之人。”
“可阅遍群书,也不见相关仙家典籍乡野传说。尤其她后面还来一句俱往矣,仿佛将先朝重新给排了序,简直大逆不道……”
薛玉环对上太后了然的一瞥,轻轻住了口。
这些话并非她杜撰,外头传的有更难听的。质疑指责苏瑾沫抄袭的,与她的拥趸成天争来辩去,不得消停,可京城双姝的名头却是传出去了。
薛玉环怎甘心被这么一个往日里瞧不上的草包抢走风头,还硬生生与她并肩齐名?
那苏瑾沫除了有个好出身,还有什么?明明都定了亲的女子,还腆着张脸硬往广平侯世子身边凑,不知廉耻!
薛玉环猜测着太后话里的意思,心下已然将广平侯世子当做自己的囊中物,岂容他人觊觎!
况且,苏瑾沫的身世似乎,也并不清白。
薛玉环抿抿嘴,飞快思索着要不要将查到的苏府隐秘禀告太后。
她需要加重自己的筹码,争取太后的全力支持;可又怕失了稳重,惹太后不喜。
正迟疑间,忽听得小太监在殿外禀道:
“禀娘娘,督公求见。”
第85章 眼见为实
“宣。”
太后摆摆手,温声说道。
薛玉环起身搀扶太后坐直,莲芝姑姑快手快脚地帮忙整理下仪容,小太监已经引了督公进来。
“给太后娘娘请安。”
督公弯腰施礼,太后递个眼色过去,小太监连忙把人扶起。
太后笑道:“你今儿个怎么有空过来,可是皇帝有什么差遣?”
督公侧身避开迎面薛玉环的福礼,恭谨地站立回太后话:
“皇上说今儿个豌豆黄吃着好,感念娘娘记挂,又怕这豌豆黄吃多了不好克化,特意着奴才送来太医院特制的消食丸,请您务必服上一丸,消食理气,增益气血,很有好处。”
督公恭恭敬敬献上一只金丝楠木盒,莲芝姑姑忙赶上两步接了,奉给太后。
“皇帝有心了。”
太后雍容一笑,打开盒盖看了看,示意莲芝姑姑收下。
“坐下说话。”
太后很给督公面子,扫了眼他手上拎着的另一只无甚装饰的盒子,很自然地又挪开。
小太监极有眼色地将人让到太后对面石凳上坐下,薛玉环亲手煮茶侍奉。
督公虚虚坐个凳子边儿,盈着一张笑脸,望了一回太后面色,坦坦荡荡道:“娘娘今日眉色清雅,犹如远山含黛,更添精神,可是用了新进上的螺子黛?”
太后挑眉,笑意真切了些。
“你眼神还是那么利,真的还不错?”
太后出身不显,以美貌闻名朝野,即便如今上了年纪,口口声声自称哀家,爱美之心依旧不减。
不过德言容功本就是女子四德,太后身为天下女子典范,自当以身作则,再怎么呵护容貌讲究仪态都不为过。
“极好。”
督公挑起根细白的大拇指,那手在亭子里似乎都能闪白光,温润如玉。
“你这手养得愈发好了。”
太后自然一眼瞧见这只醒目的手,赞叹一句。
她倒是不会嫉妒什么,毕竟督公修炼的功夫,对手上讲究极其严格,他养成如今这样,是吃了一辈子苦头换来的。
再说了,嫉妒了又能怎样?砍掉这一双手,他这一身出神入化的本事便算是废掉大半,大内少一个顶尖高手,由谁来护卫她的安危?
不过是一个阉人,且由着他去。
督公得了太后称赞,顺势将手摊开,叫太后瞧个仔细。
“您眼睛也清明着呢。我这手今儿个,确实与往常有些个不大一样。”
“哦?哪里不一样?”
太后来了兴致。
宫中生活寂寞,她本就乐意听些稀罕事打发时间。
这个乔连海对他那一双手护得比命根子还金贵,难得能叫他特意提上一嘴,必定话中有话的。
太后眼角余光在他脚侧不起眼的木盒子上扫过,不动声色地等他显摆。
督公也不卖关子,指指地上盒子说道:
“不瞒娘娘,我今儿个得了个稀罕物,洗手特别干净,洗完后手上还不紧绷,还带着香味儿。这不,赶紧就带来给您过目。”
太后捧场地接口:
“是什么好东西,快叫哀家瞧瞧。”
督公拿起盒子打开,一股淡淡的梅花香散开,很是好闻。
太后懂香,细细一闻,便能辨出其中被梅花香遮掩的浅浅猪油味儿,心中期待便减了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