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作者:迦霖      更新:2025-10-20 16:11      字数:3200
  傅景川对滑雪很熟练。他换好雪具,稍微适应了一下,就能轻松地在中级道上滑出流畅的曲线。
  沈疏桐会滑,但没那么熟练。她更多的是在平缓的区域练习转弯和刹车。傅景川陪着她滑了几趟,偶尔在她快要失去平衡时滑到她身侧,伸出手臂让她扶一下,或者简单地提示一句:“重心再往前一点。”
  中午,他们在雪场半山腰的露天餐厅吃饭。两人都要了简单的意面和热汤。沈疏桐饿坏了,吃得很快。傅景川笑着把自己盘子里的肉丸拨了一半给她。
  “下午试试那边蓝色的道?”傅景川指了指另一条更开阔、坡度也更缓的雪道。
  “好啊,”沈疏桐嘴里还吃着面条,含糊地点头,“那条看起来没那么吓人。”
  下午的阳光变得有些刺眼,沈疏桐戴着雪镜,跟在傅景川后面,小心地控制着速度。有一次她转弯时没控制好,直接坐倒在了雪地里,雪板翘了起来。
  傅景川立刻滑回来,停在她身边,伸手拉她。“没事吧?”
  “没事,”沈疏桐借着他的力气站起来,拍掉身上的雪,“就是没转过去。”
  傅景川帮她检查了一下雪板固定器,确认没问题。“跟着我的轨迹。”他说,然后开始在她前面滑,刻意放慢了速度,留下清晰连续的s形痕迹。
  沈疏桐跟着那些痕迹,感觉省力了不少。他们一口气滑到了山脚下,中途都没停。
  傍晚时分,他们还了雪具,沿着小镇的主街慢慢往回走。靴子踩在压实了的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路边橱窗里亮着温暖的灯光,展示着各种手表、巧克力和手工工艺品。
  经过一家巧克力店时,傅景川拉住她。“等一下。”
  他推门进去,过了一会儿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小纸袋,递给沈疏桐。里面是几块手工巧克力,形状像小小的雪山。
  沈疏桐拿出一块放进嘴里。“好吃。”她又拿了一块,直接递到傅景川嘴边。
  傅景川低头吃了。两人就站在街边,分完了那几块巧克力。
  回酒店的路上,经过一家小超市,沈疏桐又拉着傅景川进去,买了一些本地啤酒和零食。
  酒店房间的暖气依然很足。他们先后冲了热水澡。傅景川先洗完,坐在靠窗的椅子上处理了几封工作邮件。等沈疏桐擦着头发从浴室出来时,他已经关掉了电脑。
  窗外天色已经彻底黑透,只有零星几处灯光闪烁。
  沈疏桐打开一罐啤酒,盘腿坐在床边地毯上。傅景川也拿了一罐,在她旁边坐下。
  “比在学校舒服多了,”沈疏桐喝了一口啤酒,感叹道,“不用想着代码还没跑完,报告还没写。”
  “嗯。”傅景川表示同意。他平时不是喜欢闲下来的人,但此刻这种无所事事的放松感并不坏。
  沈疏桐往后一仰,靠在床沿上,看着天花板。“说起来,马上就要毕业了。你有什么具体打算?之前听你说过,有几个硅谷的offer。”
  傅景川转着手里的啤酒罐。“之前是考虑过留在美国。那边几个实验室和项目的条件确实不错。”
  “现在呢?”沈疏桐侧过头看他,“改变想法了?”
  傅景川沉默了几秒:“你毕业后肯定要回国的。沈氏集团需要你。”
  沈疏桐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这么直接地把她的计划纳入他的考虑范围。她放下啤酒罐,坐直了些:“所以呢?你是因为我要回去,才觉得有必要回国?”
  “这是一个重要因素。”傅景川看向她,语气认真,“异地不是理想选择。而且,国内相关领域的发展速度很快,机会也不少。”
  沈疏桐看着他,忽然笑了起来:“那你回国之后有什么具体打算?接了哪个公司的offer?还是自己搞点事情?”
  “还在看。有几个意向,但不急。”傅景川说,“可以先回去再决定。”
  沈疏桐眼睛转了转,忽然说:“要不,你来沈氏上班吧。”
  这次轮到傅景川愣了一下。他显然没考虑过这个选项。“沈氏主要业务是传统制造和地产。我的方向不匹配。”
  “所以才需要你啊,”沈疏桐说得理所当然,“集团一直在谈转型,科技板块投入越来越大,但缺真正懂行又能信任的人。你来了,正好负责这一块。怎么样,考虑一下?”
  傅景川似乎真的在考虑这个提议的可行性,但过了一会儿还是摇了摇头。“不太合适。技术研发和集团管理是两条路。而且,我不想让人认为我是因为你的关系才拿到位置。”
  “谁敢说什么?”沈疏桐挑眉,“你的能力明摆着。再说了,”她故意用肩膀撞了他一下,“给我打工不好吗?我养你啊。”
  傅景川眼里浮起笑意。“你养我?”
  “是啊,”沈疏桐抬起下巴,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保证待遇从优,怎么样?机会难得,过了这村没这店了。”
  傅景川
  看着她故意摆出的夸张表情,笑着伸手握住了她的手。“让我再考虑一下。目前还是更倾向于独立的技术团队或研究方向。”
  “行吧,不勉强你。”沈疏桐也没坚持,反手捏了捏他的手指,“反正你记住,沈氏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什么时候想通了,随时过来。”
  “好。”傅景川点头。
  啤酒喝完了,沈疏桐又开了一罐,顺便把买的零食拆开。两人一边吃零食一边随意聊着天,内容从滑雪时看到的某个搞笑场景,到某个教授最近发表的有争议的论文,再到回国后可能要处理的琐事。
  夜深了,傅景川把空啤酒罐和零食包装收起来扔进垃圾桶。沈疏桐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爬上床。
  傅景川关掉大灯,只留了一盏床头灯,然后在她身边躺下。沈疏桐很自然地滚进他怀里,找了个舒服的姿势。
  “明天早上再去滑一次雪吧?”她闭着眼睛提议,“下午的航班,时间还够。”
  “嗯。”傅景川低头,下巴蹭过她的发顶,“睡吧。”
  房间安静下来,沈疏桐在他怀里很快睡着了。傅景川听着她的呼吸声,过了一会儿也闭上了眼睛。
  ……
  阿尔卑斯山静谧的雪景仿佛还在眼前,鼻尖似乎还能感受到热巧克力的甜香。沈疏桐靠在车椅背上,终于从那段遥远温暖的回忆里回过了神。
  她压下心中的酸涩,叹了口气。
  她和傅景川到底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第22章 分手
  瑞士的旅行结束后,他们回到学校,继续最后的学业冲刺。毕业季忙碌充实,论文、答辩、毕业手续,一件接着一件。傅景川最终没有接受沈疏桐的提议,他加入了一个与大学有合作关系的顶尖实验室的研究项目,项目期一年。沈疏桐理解他的选择,知道他需要的是一个完全凭自身能力建立的起点。
  她毕业后很快回国,进入沈氏集团,从父亲沈建明的特别助理开始做起。沈氏主业是高端精密制造,近年正向智能化和新能源领域拓展,沈疏桐的压力不小。她和傅景川开始了异国恋,靠着视频通话和偶尔的越洋飞行维系。距离没有冲淡感情,反而让每次见面都变得更加珍惜。傅景川项目进展顺利,发表了重量级的论文,业内知名度骤升。沈疏桐也在集团内部逐渐站稳脚跟,推动了几项新技术合作案的落地。
  两人都忙,常常连着几天只能说上几句话,但彼此信任,都在为可见的未来努力——傅景川的项目期结束,就会回国。
  然而,变故比计划来得更快。
  就在傅景川项目期过半时,沈建明在一次内部会议中突发脑溢血,紧急送医。虽然抢救及时保住了性命,但后续需要长期静养,无法再主持集团工作。
  消息传到国外,傅景川立刻拨通沈疏桐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她声音疲惫不堪:“爸爸情况稳定了,但医生说要彻底休息。现在公司里……有点乱。”
  傅景川听出了她声音里的疲惫不安。“我请假,最快一班飞机回来。”
  “不用,你先忙你的项目,我能处理。”沈疏桐不想麻烦他,她知道傅景川现在的项目也在关键时候。
  “疏桐,”傅景川的声音却不容拒绝,“等我。”
  他没有等她再反对,就挂了电话去订机票。
  傅景川赶到医院时,沈建明已经转入特护病房,情况稳定但仍在观察。沈疏桐守在病房外的小会客室里,面前摊着笔记本电脑和一堆文件,眼下的黑眼圈非常明显。
  看到傅景川风尘仆仆地出现,她愣住了:“你怎么……”
  傅景川走过去,轻轻抱了她一下。“叔叔怎么样?”
  “暂时没事了,需要绝对静养。”沈疏桐靠在他怀里片刻,便直起了身,“但公司里那几个元老,已经开始坐不住了。”
  沈氏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家族企业,早年引入了几位有实力的股东。沈建明在时,能压住场面,如今他一倒,关于代管人选和下一步发展方向的分歧立刻浮出水面,各有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