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作者:傅延年      更新:2025-10-20 16:13      字数:3343
  颜老太太可是笃信这些的,新中国破处封建迷信,都没能灭了她的信仰,不然也不会觉得颜红旗方克了她家老头子。
  但人就是这么矛盾,她迷信,信因果,却不妨碍她虐待孙女儿,也不觉得自己会因此遭到报应。
  此时听着颜红旗的话,不自觉就开始想象,眼前就出现了一副画面,她猛地惊叫一声,口水接连不断地从嘴巴里流出来,来不及被胸前衣料接住的,就滴落到裤子上,形成一长条的痕迹。
  惊恐过后,她开始愤怒,朝着颜红旗“呜哩哇啦”地喊着,眼睛充满血丝,快要瞪得脱眶而出,而后“嘎”地一声,软软地倒了下去。
  马兰英和牛玉环两人虽然也害怕,但没有颜老太婆这么严重,见婆婆昏了过去,忙“啊啊啊”地表示着关怀,四条胳膊都脱臼了,只能用脑袋和胸脯蹭着。
  颜红旗嫌弃这两人太闹腾,喊了声“闭嘴!”
  那两人立时收声,一动都不敢动了。
  颜红旗便又笑了起来,说:“告诉你们一个常识,脱臼的时间长了,即便是安回去了,以后也会习惯性的掉下巴,掉胳膊,你们以后打喷嚏的时候,得托着点儿,要不下巴容易掉。”
  又指指马兰英,“以后你再想打人,一挥拳头,胳膊就掉了。”
  又指指牛玉环,啥也没说,就意味深长的笑了下。
  颜红旗的话可不是危言耸听。
  牛玉环“啊啊啊”地焦急起来,表达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希望颜红旗能大发慈悲,将她的下巴和手臂都接回来。
  此时,他们没了往日在颜红旗面前的趾高气昂,没了想打就打想骂就骂的那份理所当然,焦急地,满是乞求地,像个可怜虫。
  颜红旗没再管他们,退出屋门去,又将门关严了,见木门上挂着锁头,便顺手锁上。
  作者有话说:
  ----------------------
  第3章 盘点资产
  这里是首都燕市下辖的清远县,县城就叫清远镇,此时是1973年。
  四月份的天气,乍暖,颜红旗再一次走出终日少见阳光的西厢房时,竟见阴了一上午的乌云散了,温暖的阳光普照着大地。颜红旗本没觉得有多冷,可被暖烘烘的太阳一照,愣是不自觉地打了几个寒颤,但马上,身体就舒服了许多。
  站在院子中,视线从自己刚刚走出来的西厢房转向坐北朝南、青砖玻璃的三间正房,不由得冷哼一声。
  这座房子是原身小姑娘父亲颜建军盖的,而他唯一的女儿却落不着一间正房,只能蜗居在低矮又少见阳光的小偏房里。
  五间正房,颜老太婆自己占了一间,二房和二房各占一间,都是独立开门的。
  颜红旗抬起脚步,直奔最东边,颜老太婆的房间而去。
  房门上挂着大铁锁,颜红旗报着试试看的心态,用手捂住锁头,使出全身的力气使劲儿往下拉,却看见锁头虽然没被拽开,但右侧边的合页却松动了,颜红旗心中一喜,又连续扯了两三下,便将合页彻底扯下来。
  颜红旗将锁头甩在一边,推门便进。
  房子是两名一暗的格局,中间有个过道,过道左边是客厅兼一家人吃饭的地方,右边是老太婆的卧室,那间暗间则是厨房,冬天的时候在那边生火做饭,为这间屋子供暖。
  颜红旗走进了老太婆的卧室。
  屋子里很亮堂,屋里头漫着青砖地面,靠后墙盘着炕,太阳光从明亮的玻璃窗户照射进来,将朱红色的榆木柜子照得发亮。
  屋子里不光亮堂温暖,面积也很大,屋子里的陈设一应俱全,被收拾得干干净净。颜红旗虽然没在这间屋子里住过,但却熟悉无比,因为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过来帮颜老太婆打扫卫生,在打扫卫生之前,是倒痰盂。
  痰盂里头积攒了老太婆这一晚上的尿液,要颜红旗将尿倒进院子西南角的旱厕里,然后刷干净拿回来。
  这些记忆让颜红旗觉得很恶心,连忙从水缸里舀了干净的水,从柜子里找出一块没有拆封的肥皂,反复洗了好几遍手才算完。
  确定手上没有异味,她就直奔着上锁的立柜而去。
  她这次没把合页扯坏,而是找了个铁丝,捅咕几下后,就把上锁的柜子全都打开了,从其中的一个柜子里,翻出一罐奶粉,两罐黄桃罐头,一盒饼干还有一包桃酥。
  颜红旗迫不及待捏起一块桃酥来吃。香,甜,酥,一口一掉渣,三两口就吃完了一块,甜食下肚,肚子里头的饥饿感缓解不少。这具身体大概已经二三天没怎么吃饭了,刚刚有事在忙,这会才觉出饿来。
  干掉一整包桃酥,又啃了几块饼干,颜红旗这才给自己沏了一杯浓浓的奶粉,又徒手撬开一瓶黄桃罐头,美美地连汤带果肉都吃光了,撑得打了个饱嗝,躺在炕上晒着太阳不想动弹。
  原身这具身体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的,吃的还都是粗粮,肉食更是捞不着,实在亏空得厉害,以后得顿顿大米白面,再多吃些肉食,好好调养着。
  颜红旗上辈子可是将近一米八的大个子,一百四十斤的匀称身材,还真不适应现在这具小身板。
  躺着休息一会儿,颜红旗又赶紧起来接着忙正事。她从另外一个柜子里翻出个老式雕花红漆木匣子,上面锁了一把大锁,又上了一把小锁。颜红旗依旧用那根铁丝儿把两把锁不费力的捅开。
  木匣子盖打开,里面码放得整整齐齐的一沓沓大团结和花花绿绿的各种票据就显露出来。
  颜红旗数了数钱,一共是41张,也就是410块钱。
  居然只剩下410块了!
  颜建军没牺牲之前,每个月只给自己留个一二十块,其余的工资和津贴全都寄回家。颜建军十八岁参军,到他32岁牺牲时,已经是连长了。当兵14年,提干后,每个月的工资加津贴就有八十多块,后来升到连级,更是达到了一百多块。这么多年来,寄回来的钱少说得有七八千。
  颜建军牺牲之后,部队一次性发放了800元的抚恤金。
  清远县政府每个月给她这个二级战斗英雄、烈士遗孤补助18块钱的抚养费。
  颜建军是在颜红旗10岁的时候牺牲的,如今她18岁,已经领了8年的抚养金,中间大革命正乱的时候停了一段时间,不过后来革委会成立后也给她补上了。
  8年,96个月,一共1728元。
  这三笔钱加在一起有一万多块了。
  一万块,在如今面粉才一毛多一斤的年代里,是笔巨款,是把颜家人全都养肥、过上相当体面生活的巨款!
  颜家,目前只有颜老二、颜老三,牛玉环三人有工作,
  都是工人身份,工资不高,二三十块左右,凭着这几人的工资,养活十几口子人,吃饱饭都难!
  一群吸颜建军血活着的寄生虫!花着颜建军的钱,享受着他的余荫,却心安理得地打骂、欺辱、虐待他唯一的孩子,真是赤裸裸的恶呀!
  颜红旗深觉自己刚刚对那三位太仁慈了。
  把这些钱,还有里面所有的票都一股脑儿地包进一方崭新的毛巾里,又装进颜建军以前寄回来的军用挎包里。
  然后又把其他的柜子全都翻个遍,找到了颜建军的烈士证、军功章、颜红旗的烈士子女光荣证,这个小院的房契、户口本,通通妥帖放进背包里,又在其他地方翻找出十几块零毛零块的钱,也都不客气的被她收了起来,将挎包塞得满满当当。
  颜红旗把颜老太婆的屋子搜罗了一遍,又捅开锁,把颜老二颜老三家也给翻了个遍,搜出来五百多块的现金,从牛玉环床底下压着的袜子里头搜出来一张二千块的人民银行一年的定期存折。
  颜红旗估摸着算了下,现在颜家最值钱的就数这座大院子,再有就是收音机、缝纫机、自行车这些“奢侈品”。
  她接管了这具身体,这些东西就都是她颜红旗的了!光这些还不够,还有那些被挥霍掉的,也通通都得还回来!
  做完这些,颜红旗这具身体又开始疲累了,索性拽过一床被子,躺在铺满阳光的大炕上好好睡上一觉。
  睡了一个来小时,颜红旗睡醒了,肚子又空落下来,就去厨房翻找。在上锁的橱柜里看见几个白生生的大包子,不由得直咽口水。知道包子得蒸一蒸才更好吃,可她瞧瞧需要引火、烧柴火的土灶,还是算了,凉吃也挺好。
  包子皮是富强粉,看起来白,吃着也是麦香味十足,馅是白菜肉沫的,肉沫虽然不算多,但里面加了香油,吃起来喷香。
  颜红旗一口气吃下去两个,这才去冲了碗奶粉,就着吃。
  又吃下去一个,肚子饱得难受,胃里头隐隐有些不适,这才抹抹嘴巴,看看手表,12点多了,她索性就站到院子中,一边活动着身体,一边等着人回来。
  先回来的是颜家的几个孩子。
  颜老二家有两个孩子,老大颜立强只比她小几个月,在上高中,这几天学校搞学农活动,跟着同学们去附近乡下春耕。老二颜丽丽是个姑娘,在上初中;颜老三家两个儿子,大的和颜丽丽同年,也在上初中,小的才七八岁,刚上小学。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oqf.html" title="傅延年"target="_blank">傅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