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作者:傅延年      更新:2025-10-20 16:14      字数:3275
  第二天一大早,杨木大队的四人就已经穿戴好了,自招待所退了房,去机械厂的食堂吃完早饭,就等在会客室里。
  今天,供销公司有一趟往清远县送货的卡车,高卫星帮着联系好了,会专程到第三机械厂来,帮着将机械拉回去。
  等了一个来小时,那辆卡车便到了,颜红旗等人带着提前办好的出库手续,在几名工人的帮助下,将机器搬运到卡车,连同第三机械厂派来的技术员在内,一行人陪同着机器坐在卡车翻斗里。
  这又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当驶出泊油路时,车子就颠簸起来。
  来时候晕了一路的王红梅不晕车的,但刮了一身一脸的土,鼻孔下面黑乎乎的,双手得紧紧抓住翻斗边沿,否则,就有可能被颠起来,摔个屁股蹲儿,话也不敢说,唯恐一颠之下,再把舌头咬了。
  她十分羡慕地看着岿然不动的颜红旗,明明都是一样地坐着,对方却像是被焊在了车厢底一般。
  颜红旗瞧她实在可怜,
  等停车休息的时候便建议她到驾驶座里去坐。驾驶座能坐三个人,开车师傅带着他的徒弟占了两个位置,还能坐得下一个人。
  王红梅犹豫了下,觉得还是在翻斗坐着更舒服些,颠着吃土也比密闭空间里跟两个大老爷们在一起,晕车强。
  颜红旗也没强求,用纱巾蒙住脸,继续看着外面的风景。
  坐在卡车上和坐在车厢里,观赏到的风景完全不一样,更加的直观,甚至是触手可及。卡车仿佛就行驶在悬崖的边沿,往下看去,就是深不到底的绿色。
  王红梅赶紧把身体缩起来,又往颜红旗这边靠了靠,把在厢沿儿上的手都发白了。
  原本聊得热闹的怀向春和名叫吴勉的技术员,两人也不约而同地消了声。
  众人屏住呼吸,等过了这段最惊险的山路,才又重新说笑起来。
  卡车驶入道清远县境内,先去了供销公司的库房,将车上的货物全都卸下来。
  颜红旗等人一起帮忙,等到司机办好了入库手续,继续上路。
  大卡车在六道沟门村口停住,村中路窄,大卡车实在进不去了。
  早就翘首期盼的刘良山指挥着弹簧厂的青年工人们用木板做了个滑轮车,将机器从卡车上滑下来,几十人将机器团团围在中间,前拉后推地,利用集体的力量将机器运送到了弹簧厂。
  重新修整后的厂房,窗明几净,有人点燃了鞭炮,热热闹闹地将机器像是迎接新娘一般迎进来,还找了些红绸布,扎成一个大红花,戴在机器上面。
  也不知道是从谁开始的,大人小孩子们争相去摸机器,好似这样就能给自己带来好运。忙得团团转的刘良山发现了这边的情形,心疼怒斥道:“别拿你们的脏手摸机器,把漆都快蹭掉了!谁再摸,就扣谁的工分。”
  前任大队长动不动就要扣人工分的毛病被刘良山给学了来。但这样欢乐的日子里,社员们的胆子也大了,丝毫不畏惧刘良山的威胁,仍旧偷偷摸摸坚持过来摸。
  刘良山自己还要招待卡车司机和机械三厂的技术员,没办法了,只好让赵树明派人在机器旁边守着,坚决不让社员再靠近机器。
  第67章 好日子
  相对于其他人的激动、忙乱,颜红旗倒是自在得很,她在自己宿舍里,舒舒服服洗了个热水澡。
  热水是崔秀秀提前帮着烧好的。这孩子聪慧心细,知道颜红旗爱干净,每天都要洗澡,便经常过来帮着烧洗澡水。
  崔秀秀在颜红旗这里住了几天后,搬去了学校宿舍里。郝卫红出面,跟崔秀秀爸妈谈了条件,从家里头把孩子的口粮给要了了,以后,这孩子就算是自己过日子了。
  崔秀秀跟赵林秀当了邻居,两人不光能作伴,还搭伴一起做饭吃饭。也经常会来颜红旗这里,帮忙做做饭,干点杂活。
  颜红旗也从来没有亏待她,吃的,用的,也都不少给,崔秀秀一直都是有些惧怕颜红旗的,觉得她特别有距离感,不敢亲近,现在相处长了,知道颜红旗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爱吃好吃的,喜欢偷懒,喜欢美好的事物,对她也就没有那么惧怕了。
  颜红旗擦着头发,掏出些果脯和茯苓夹饼给崔秀秀吃,自己去冲了两杯牛奶,又拿了些饼干垫肚子。
  崔秀秀拿起一块果脯,小口吃着。
  搬出来,自己一个人生活的崔秀秀比以前胖了些,脸也白净了些。崔老头前段时间去世了,之后崔秀秀回家的次数多了些,但从不在家里留宿。
  不管是父亲威胁着要打她,和她断绝关系,还是母亲哭着闹着,说白养了她,她没良心,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她都坚持着,没有搬回去。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如此坚定,最讨厌的爷爷死了,她也心志不改,对那个家庭有浓浓的抗拒之感。
  而且,她是有依仗的,不管是颜书记,还是郝卫红,甚至是赵林秀老师,都是站在自己这边的,崔秀秀相信,只要自己求助,他们就会不遗余力的帮忙。
  所以,崔秀秀一点都不怕她的父母。
  “书记,首都到底什么样呀?您去了广场没?”崔秀秀呷了一口牛奶,小声地问。
  颜红旗换了一条干净毛巾,继续擦头发。她的头发已经不是刚来时候的干枯发黄了,变得又黑又亮,又十分浓密,垂到了肩膀下面,每次洗头都是大工程,也很不好干,不过,她喜欢长头发,所以每次打理头发都十分有耐心。
  颜红旗给崔秀秀讲了自己在燕市的所见所闻。
  崔秀秀目露向往,说:“也不知道我长大了,能不能也去首都看看。”
  崔秀秀是燕市郊县人,距离首都也不过就两三个小时的车程,但是如同杨木大队所有的孩子一样,都没有去过市里。
  一是户籍限制,郊区人去市里,也是需要有正当理由的,随便往城里跑,那也算是盲流,二是来回车票不低,往返车票钱就得四五块,家里头即便是有这份闲钱,也不舍得花,三是农村人对于城市的惧怕感。杨木大队的人,去趟公社,去趟县城,跟那家公家单位打交道,都得陪着三分的小心,更别说去首都了。
  颜红旗点点头,“我今年都二十了,也是头一次去到首都,你还有十来年才到我现在的年纪,不急。”
  崔秀秀向往首都的心,忽然就没这么急迫了,其实,她刚刚心里头是有些失落的,觉得可大队上的其他人一样,一辈子都去不了那里。
  可是,听见颜书记的话,她就平静了。颜书记那么厉害,才是第一次去,自己去不了,或者晚些去,也没什么。
  心头平静了,想去的心却更坚定了,她在心里头暗暗发誓,将来长大了,一定要去市里看一看。
  在屋里歇了一会儿,郝卫红就跑了过来。
  她在帮着操持招待司机和技术员的晚饭。队上出了粮票和钱,就在刘良山家里招待,刘良山媳妇做得一手好饭食,这会儿饭菜做好了,请颜红旗也去吃。
  颜红旗拒绝了,“让刘大队长招待就行,我就不去了。叮嘱他们,不要喝酒,司机晚上还要赶夜路回去,喝酒误事。”
  郝卫红答应一声,心想颜书记说得对,喝得五迷三道的,路上又不好走,出了事算谁的。
  傍晚时分,六道沟门村中的喧闹也逐渐停下,家家炊烟起。
  颜红旗吃完了晚饭,坐在请张家营子的老木匠给做的摇椅上,一边乘凉,一边想着开业典礼的事情。
  天渐渐黑了,蚊子也多了起来,颜红旗准备收拾东西回屋去,却听见村子里传来了喧哗声。
  她循着声音走出去,就见村中的大路上,刘良山等人拉拽着一个大着舌头,明显就是喝多了的人。
  “我不住,我得回家,我没喝多,我酒量大得很,一点酒可喝不醉我,放开手,别拉着我……”
  这是送他们回来的卡车司机的声音。
  颜红旗走过去,有人看见了她,忙叫了一声:“颜书记”
  颜红旗瞧了瞧不大能站得稳,全靠两个大小伙子扶着的司机,问道:“怎么回事?”
  刘良山忙说:“我们按照书记的吩咐,不准备让司机师傅喝酒,可师傅一坐上桌,就到处找酒,还说无酒不成席,不给准备酒就是看不起他,我们没办法,就让他喝了,这不,就成这样了。我瞧着,喝成这样,咋也不能让他开车走,就让他留下来住一宿,明天早上再走。这老哥倔劲儿上来了,非得不听。”
  颜红旗点点头,“把他拖回去。”
  醉成这样,开车走,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国有财产,大卡车的不负责任。
  有了颜红旗的命令,小伙子们也就不客气了,强行把司机弄了回去。
  赵树明立刻吩咐民兵排的小伙子们分班看守大卡车。
  颜红旗看着他们各行其是,满意地点点头,回宿舍去了。
  宿舍里有了电灯,灯光又亮,没烟气,又没有呛人的烟油子味,七八点钟了,好多人家还开着灯,在灯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oqf.html" title="傅延年"target="_blank">傅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