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作者:
傅延年 更新:2025-10-20 16:14 字数:3260
赵树明头上轰然炸响,他明白是咋回事了,但这也太,太超出想象了吧!
赵树明久久不能回神,不由得转头,又往阎家的方向看了一眼。阎老头、阎老大和阎老二看起来都是老实巴交,三闷棍打不出个屁来的,居然能干这种事,这也太不道理,违背伦理人性了!
赵树明感觉自己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实在不相信这事是真的,好一会儿后,他追问:“二婶,你咋看出来,这是咱可不能胡说。”
姜二婶倒不是单凭哪一点看出来的,而是点点违和之处堆积在一块产生的直觉,这个想法产生之后,她也把自己吓了一跳。
但是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从小听着街坊邻里,十里八乡的闲话长大,更离谱的事情也不是没听说过,当她产生这个想法后,便刻意去验证,越验证就越觉自己的直觉没错。
她想了想该怎么和赵树明解释,回想了一会儿说道:“他们家一共两个屋,按一般人家来说,应该是阎老头和阎老二住一屋,阎老大一家四口住一屋是不是?”
赵树明点头,有些人家住房紧的话是这么住的。
“可他们家不是,是许春红自己住一屋,另外那些老老少少住一屋,包括她的女儿。”
确实很奇怪,即便是许春红跟闫老大闹了矛盾,暂时分居,也应该是跟两个孩子睡一屋,尤其是还有个女孩,但也不能就此断定许春红跟那爷仨都是那种关系。
姜二婶:“许春红住的那个屋里头,收拾得挺干净的,我进去的时候,许春红从外面收了一堆刚洗的衣服回来。看那衣服大小,还有补的补丁,阎老头的,阎老大和阎老二的,都有,外衣和裤衩子都有,许春红叠衣服的时候,拿着那几件裤衩子,一点都不避讳,拿了针线缝补,缝补完了把衣服叠
了,分堆放好。那一堆堆的,就是按照是谁的区分的。你说,哪家做嫂子、儿媳妇的,能那么不避讳地又洗又叠又缝补老公公和小叔子的衣服,更别说还有裤衩子?”
确实是如此,农村家庭,老公公和儿媳妇之间确实很避讳,有些封建些的家庭,老公公从来不和儿媳妇直接对话,有什么事情都是通过婆婆或者儿子来传达的。
“可能只是因为家里就这么一个女人,周围也没有其他人家,一家人住在深山里,彼此之间关系好些,也情有可原。”赵树明辩解着道。
姜二婶:“关系好是一回事,可也没好成这样的,唉,我跟你说不清楚,那句话咋说来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她不是武断的人,有所猜测之后,就故意观察许春红,她说起公公、小叔子,跟说起丈夫时,是一模一样的语气和表情,这种熟稔,再亲密的公媳、叔嫂也做不出来。
姜二婶都说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赵树明也不知道该怎么质疑,他对于姜二婶的话,半信半不信的。
姜二婶才不管他信不信,她着急下山,跟颜书记汇报这件事。她也不知道为什么非要着急着跟颜书记汇报,刨除许春红和那爷仨的关系不提,总觉得哪里不妥当。至于为什么是去找颜书记,而不是刘良山或者郝卫红,大概是潜意识里,觉得找颜书记最管用,最能解决问题吧。
偏巧,颜书记不在大队部里,问了才知道,她去冯婶子家里看新搬下来的宋大娘了。
姜二婶又要往冯婶子家里赶,赵树明忙拦住她,“这点小事,颜书记交给我们了,还是别麻烦她了吧。”
就这么一点猜测就要去和颜书记说,岂不是显得自己太无能。
姜二婶:“不是一回事,哎呀我也说不清楚,这事儿肯定得跟颜书记说一说。”
赵树明被姜二婶弄得稀里糊涂,不过没再阻止,总感觉姜二婶的态度有些不对,没有听到稀罕事的震撼、乐呵,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焦急。
他也跟在了姜二婶的后面,急火火地往冯婶子家里赶去。
走到冯婶子家门口,正好看见颜红旗慰问完了宋大娘,在宋大娘等人的簇拥下,从屋里面出来。
目光往姜二婶面上一扫,便跟旁边的宋大娘说:“您刚从山上搬下来,肯定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住几天就好了,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就来大队部找我们。您女儿那边,我会尽快找人帮忙问问的。”
宋大娘面露感激,谢了又谢,还要再送,被何大娘拉住了,说:“颜书记事情多,忙得很,咱们就别耽误书记的时间了。”
颜红旗走出来,目光从赵树明身上掠过,又放到姜二婶身上,“找我有事?”
姜二婶忙说:“有事。”
颜红旗:“去我办公室吧。”
姜二婶也知道在这里说不合适,忍着心里头的火急火燎,小跑着跟上颜红旗的步伐。
赵树明也不自觉地跟上。
到了办公室,姜二婶迫不及待地将山上阎家人的事情说了。
“颜书记,我这心里头特别的不安,也不知道不安在哪儿,这都是我的猜测,也没啥证据,您别嫌我小题大做。”
跟颜书记讲完之后,姜二婶急迫的心情瞬间就缓解了,她后知后觉地感到了不好意思。
“您别怪树明,他不想麻烦您,是我非要和您说的。”
颜红旗不在意地摆摆手,问道:“你是说,阎家的小女儿一直和爷爷、叔叔们住在一铺炕上?”
颜红旗只去过阎家一次,当时并没有注意到阎家人是怎么住的。她不大在意许春红是不是跟阎家的三个男人都有染,但男女关系混乱的家庭,孩子受到伤害的几率比其他家庭要大得多。
阎家的事情让她联想到了崔秀秀,她决定不允许再有崔秀秀的悲剧出现!
“对,是,没错,那小闺女得有七八岁了,一直跟几个大男人住一铺炕!”
俗话说,女大避父,没有让一个小姑娘跟一群大男人住在一张炕上的道理,即便是家里头住房紧张,也可以在炕中间隔层墙壁,哪怕是拉个帘子也行啊,她有点明白自己一直这么焦虑的原因了。
她紧紧盯着颜红旗,等到她下指使。
赵树明还是懵的,他既不知道崔秀秀身上发生的事情,也不理解姜二婶的焦虑,感觉自己是在猜哑谜。
好一会儿,颜红旗才说:“这件事情交给我处理。”她转向姜二婶,笑了下,说:“你做了件好事。”
姜二婶也笑了,深深舒口气,说:“都是我应该做的,那我回弹簧厂去了。”
颜红旗朝她点点头。
姜二婶走了,赵树明还愣在原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想问颜书记,又不好意思问,想说也告辞吧,又觉有些不合适,正犹豫之际,颜红旗问他:“阎家开了多少自留地,养了多少鸡和猪?”
这个赵树明是搞清楚了的,自留地虽然没有具体丈量过,但也能大约摸算出来。以前赵广汉当大队长的时候,他们这家人不下山干活,赵广汉就会克扣他们的人口粮,看这位大队长的心情,有时候给,有时候不给,所以,这家人主要靠自留地过日子,明显大大超过了国家规定的,自留地的亩数。
不光自留地,养猪的数量也超过了。
“您是想?”赵树明隐隐猜到颜书记问这话的用意,他觉得自己的脑子又好用了,禁不住有些激动起来。颜书记的做事手段越来越中规中矩,他有些怀念以前的她。
他自然不知道颜书记是想给他们做个好榜样,以免将来自己走了之后,他们兜不住,但不得不说,在某些事情上,正常手段是不管用的。
颜红旗没有回答赵树明的话,而是接着问道:“你这次上山,他们的态度有所松动没有?”
赵树明如实回答:“没有,他们完全不是沟通的态度,哪怕是骂两声,提提条件也好,不管是阎家的几个爷们,还是许春红,一说让搬下山去就不吭声,劝说他们,就跟自己一个人唱戏似的,让人一点抓手都没有。”
颜红旗点了下头,说:“既然没有抓手,那就跟他们讲讲法好了,按照他们开的自留地数量还有饲养家畜的数量,以破坏生产经营罪论处,够得上他们一家人去劳改农场生活了。”
以前没想着用强迫的方式让他们搬下来,但阎家的情况特殊,不得不用上强硬手段了。
赵树明这阵子被阎家的事情弄得心里头积着一团火,就不明白了,明明是为了他们一家人好的事儿,为啥就这么抵触。生活在大山里头,随时有野猪这种大牲口出没,安全性没有保障,生活不方便,那两个孩子,连学都没得上,跟野人似的,要是让他住山里
头,他一天都待不下去!
“我现在就带着民兵上山!”赵树明跃跃欲试。
颜红旗阻止他,“等下午再说。你去跟闵秋玲说一声,让她在广播里通知革委会各位成员,下午一点半,到大队部来开会。”
她马上要走了,得把杨木大队的规矩立起来,不是自己的一言堂,而是革委会经过商议后做决定。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oqf.html" title="傅延年"target="_blank">傅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