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作者:板栗红烧肉      更新:2025-10-20 16:31      字数:3207
  宋墨秋不接这话茬,只说:“前几天不是法官入额考核民主测评,政治部说有六个法官助理去考,名额有四个,总会有一个法官分到刑庭的。”
  季倩继续诉苦,“此一时非彼一时,当年你去考员额法官,那竞争可大了,和7个人抢一个名额,你不做人事大概也不清楚,我们法院人才断层非常严重,从去年开始法官退休很多,可符合入额条件的法官助理却不够,更不要说还有很多法官助理根本不想去参加入额考试,就今年这六位还是政治部好说歹说才凑到的。”
  宋墨秋“嗯”了一声,连个“捧哏”都不愿意当,她在法院队伍中本就很独特,有人评价她是那种古代的君子。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她和同事相处上往往选择保持距离,避免过密交往。
  都说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她就是这句话的践行者。
  所以季倩虽然作为她的老领导,可面对这么一个闷葫芦,也实在难以下手,只能继续有的没的扯道:“员额法官压力大责任重,我们法院案多人少现象又严重,有门路能跑走的年轻人都调走了,我们政治部主任整天都在头大,头发越薅越少,却没有任何用。当然了,你说得是肯定,考上的新法官肯定不可能不分给我们刑庭的,毕竟我们真的太少人了!可你看看我们刑庭其他法官,好些都马上要退休了,而且.......周琴大概率要升了。”
  周琴是刑庭的副庭长,和宋墨秋是同一批,宋墨秋进入法院后就一直光芒耀眼,人长的漂亮、工作能力又强,自然吸引人注意力。
  周琴自然是被宋墨秋这光芒遮盖,不是很受大家认识和注意。
  而在宋墨秋出事后,周琴却是异军突起,不仅很快入了员额法官队伍,而且自请调到刑庭接班宋墨秋的空缺。
  而也因为刑庭人员队伍实在老的老、小的小,队伍结构很糟糕,她也被委以重任,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副庭长。
  在她当上刑庭副庭长的时候,宋墨秋正在执行一线跋山涉水,还被被执行人围堵在了执行现场,很是狼狈。
  有同事在背后蛐蛐说周琴和宋墨秋简直是一人河东、一人河西。
  还有人说周琴一直在把宋墨秋当做假想敌,所以宋墨秋一离开刑庭,她就要去刑庭。
  大家似乎因为同一批的关系,都把她们当做气场不和的对手。
  可宋墨秋听到这个名字,却没有任何敌意,她只是有些奇怪,“升庭长?季庭你要去哪?你也还没到退二线的年纪。”
  季倩摇摇头,“当然不是到我的位子!她是去街道。”
  “去街道?!”宋墨秋缓缓皱起眉毛。
  按道理一般法院刑庭应该是一正两副的配置,可因为的确很多刑事法官都是老法官,这二副根本配不齐,院领导也有想过从别的庭室法官里调人到刑庭,可根本没有人愿意来。
  所以周琴是刑庭唯一的副庭长,虽然她和季倩一手带起来的宋墨秋不一样,宋墨秋是从法官助理开始就在刑庭,当初就是朝着刑庭庭长方向去培养的,周琴这种半路出家的不一样,只能说是运气实在太好,办案实力也够用。
  周琴未来可期,为何要调离法院!?
  季倩却很能理解。
  “对啊,去街道,怎么不去街道啊?人往高处走!”季倩还是觉得口渴,又喝了一口水,“她过去直接能往上升一级,加上她法官经历,正值壮年未来可期,可在法院就算是到庭长,也不过是中层正职罢了。”
  宋墨秋点点头,明白了周琴的想法,这是不走法官走仕途了,她却没有任何指指点点,只是很平淡地说道:“人各有志,季庭你加油。”
  季倩早就知道宋墨秋的难搞,可没想到她这么难搞。自己巴拉巴拉说了这么多,宋墨秋还是无动于衷,只让她这把老骨头加油,季倩便换一张牌打一打。“墨秋,人各有志,那你的志向呢?”
  “把这执行法官做好就行了。”
  季倩摇摇头,实际上对于宋墨秋那个案子和那些流言蜚语她都不以为然,她在刑庭已经很多年了,就像是刑庭的定海神针,从她手中培养出的人才也不算少,见过的自己院里和其他院里的青年法官也很多,可要在这批人中最令她印象深刻的还真是宋墨秋。
  宋墨秋这个人,你别看冷艳眉眼,可在工作中非常机敏、灵活、极富想象力,特别喜欢干点一般人干不出来的稀奇古怪的事情。
  但在这种胆大之中,又有心细。又能做到在办案上又很是冷静、沉稳,可和很多因为办了太多案件而麻木的沉稳不同,宋墨秋的沉稳是带着敏锐与体贴的,她善于捕捉案件中任何一方的情绪,对于一些力所能及且不违背规定的人文关怀,总是送出去又及时又妥帖。
  而且,技能扎实过硬,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把握很是到位。
  这种天赋,季倩见人无数,宋墨秋真的更适合刑庭!而且她早就看穿宋墨秋这种胆大心细的利他精神,这样的人不仅并不会被压力压倒,反而会在挫折中越长越勇,而利他精神又很适合成为团队的领导人。
  她不相信宋墨秋会对那件事情耿耿于怀,这不过是天才磨砺道路上,上天安排的一点点的小挫折。
  所以她主动提起那事。“墨秋,那件事情已经过去那么久了,你也没判错,你没必要挂怀,你明明就该当刑事法官,做什么执行法官!而且多少人想从执行局调岗,你难道不知道?执行局那么忙、风险那么大,你就真的一点也没有厌倦?”
  “刑庭难道不苦?”
  季倩一时语塞,“那肯定没有执行局苦!”
  宋墨秋挑了挑眉毛,“周琴如果走了,明年庭里的方法官也退休,庭里有那百分之八十的难案总要有人来接手,季庭,不苦吗?”
  “年轻人,还是要有理想。”
  “法治理想在加班累成狗的时候,毫无作用。这还不是你和我说的。”宋墨秋在刑庭的时候,正好遇见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宋墨秋几乎半年多时间没有双休日,天天都在办公室加班熬到晚上十一点,形如枯槁飘荡在办公楼里。
  “虽然苦,可挑战总是伴随着机遇的,那副庭长的位置不可能一直空着,而且刑庭副庭长还只是开始,等你刚好满两年副职的条件,那.....三十五岁以下的庭长可就算牛逼了。”
  季倩虽然年纪大,没几年也可以退二线了,可她心态还是和年轻人很靠近,用词上也很年轻化,“我很看好你,墨秋,这不是画饼,这是我心里话,那个案子和那些流言蜚语,你根本不需要顾虑,只要你自己站的高,那些闲话传不到你的耳朵里,而且你越发光,就越没人关注那些事了。”
  王禹走到季倩办公室门时,就听到季倩最后一句话,“实在不行,你结个婚就什么流言蜚语都没了。”
  王禹一琢磨,你别说,你还真别说!这样一来,流言蜚语自然不攻自破!
  第58章
  季倩以一种温柔而坚定的态度循循善诱,试图引导宋墨秋改变心意。
  然而,宋墨秋对此无动于衷,只是是当话题触及“结婚”二字时,她嘴角上扬,漾起一抹轻笑,“季庭,那些流言蜚语,若能成为某些人释放工作压力的渠道,让他们随意说说又何尝不可呢?况且,又有谁敢当着我的面妄加议论?我根本不在意这些。至于流言对我的声誉或人际关系造成了负面影响,我倒觉得对于我而言没有什么负面影响,谣言止于智者,我也不想和一些蠢笨之人做朋友。”
  “可是……”季倩话锋一转,还想再劝一劝,希望能打动宋墨秋的心。
  “季庭,我这人既然做出决定,就从不犹豫,当初院里要我调岗之前,也特意询问了我的意向,是我自己选择了执行局,我觉得干执行挺好的。”
  执行比审判更贴近人民群众,也更接近社会矛盾最激烈冲突处。
  宋墨秋看着人淡如玉,却最为喜欢挑战难题,尤其看着那些别人眼中不愿涉足的领域,眼中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在别人看来,她似乎是从一个高大上的刑事审判员“沦落”到了执行一线的法官,仿佛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姿态有些灰溜溜。
  但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她自己的选择,是她主动请缨的结果。
  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正是她想要挑战和征服的地方
  在办公室那扇半掩的门口,王禹静静地站着,耳边回响着宋墨秋的声音,他的心中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
  正所谓“志同道合”,他深切地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分量。在这一刻,他与宋墨秋之间的默契仿佛跨越了言语的界限,两人的想法如同一辙,完美契合。
  王禹同样也是这样的人,怀揣着同样的信念——要干,就要在最艰苦的环境中,去挑战那些最棘手、最困难的任务。
  他一直相信,人对社会的价值就体现在这里面,也只有在这样的磨砺下,才能铸就更加坚韧不拔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