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作者:
不赊月 更新:2025-10-20 16:35 字数:3131
刘芳眼里都带上了泪花,孩子们用于不用挤在臭烘烘的屋子里了。
“先进去吧,是我家娘子记得刘大姐是个心善之人,想着家中缺人手便请大姐过来帮忙!”江宴在赵官差那里将谭千月造谣成了一个精神病,在刘大姐面前却要给媳妇贴金。
“是小姐心善,还记得我的不容易,虽然没有买卖契约,可我知道自己是来做什么,东家就请放心好了。”刘芳忙着表态,供吃供住月月还有半两银子拿,只从听了这个消息后,她夜里一直兴奋的没睡好过,直到母女三人被接了出来才算心落地。
中间不敢走漏一点风声,怕被人截胡。
要知道她将手指磨破,也才挣得一百个铜板,这一下子涨了五倍她孩子的吃穿用度就都够了,更何况供吃供住定能存下不少。
“谭姑娘,谭姑娘,刘嬷嬷我来了!”到了正房门前,刘芳掩饰不住心底的喜悦,人未进门声先到。
第84章 北地二五
刘芳拉着两个小的进屋,三人一起等在厨房的八仙桌旁,脸上带着笑。
两个小姑娘,大的十岁,小的六岁,孩子的眼里带着新奇,两双眼睛来回看着漂亮的新房子,比她们从前住的黑扑扑的房子干净太多。
谭千月从里屋走出来,挽着云鬓,一只青玉流苏步摇微微晃动,好似屋外的柳枝般柔和舒展。
“刘姐姐,坐下说。”谭千月今日一身淡紫色的印花素衫,加上同色的如意裙,看着漂亮温婉,她看见两个小孩子心情也不错,觉得院子里多了人气。
即使白日里江宴不在家中,也不必害怕。
刘芳有点局促的坐了一个角,这时才看清谭千月的脸,真是个美人。
“刘姐姐,想必来这的事项我家阿宴都已经与你说过了,流犯自然也不能买卖下人,我们就不签契书了,每月半两银子做做家中的粗活,管你们母女三人的吃住,你看可行?”
谭千月将条件又重复了一遍,微笑着看着三人。
“可行可行,真是谢谢小姐的惦记,让我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还能有份踏实的进项,真是天大的好事。”刘芳是个藏不住性子的人,自从家里那口子没了后更是泼辣了些。
不过若是有办法,谁也不愿意当个整日骂街的妇人,叫周围人看笑话。
她若是软弱一些,孩子们更是吃不上一口饱饭,不成想竟然还有这么一天,真是熬出头了。
自打进门后,刘芳的嘴角一直裂在耳根。
“刘姐姐愿意就好。”
“应红,去给刘姐姐与两个孩子收拾出一间倒座房,孩子还小你们母女三人先住在一间屋子里吧!”
“全听夫人安排。”刘芳点头称是。
冷不防被叫夫人,谭千月愣了一下,不过感觉还可以。
谭千月嘴角偷偷扯着,眼里多了隐约的开心。
又看了看三人带着补丁的衣裳道:“我这里还有些粗布与碎花布,回头都给你拿出做个单衣吧!”
“我听夫人的,夫人今后叫我刘嬷嬷就成,我看那大户人家都这么叫。”刘芳一脸的真诚。
她从前看过大户人家的嬷嬷,那叫一个气派,身后跟着三四个小丫头。
“刘嬷嬷?”谭千月看着三十多岁的女子,笑的委婉。
“刘嬷嬷太老了些,还是叫芳姑姑吧!”确实没有什么合适的称呼。
“我都听夫人的。”又是这句,谭千月与应红二人听了都忍不住笑。
“行了,先回去歇着吧,叫应红领你们去前头,院子里有大狗先别叫孩子们靠近,等熟悉了再来院子里头。”想起还有汤圆,谭千月特意叮嘱道。
“是,奴婢看着她们绝不乱跑。”
说着应红将母女三人带去倒座房休息,刘芳背着一个薄薄的棉被,手里拎着包袱,是她这么多年的全部家当。
“娘,这里好宽敞。”大女儿看着能睡下四人的小炕开心道。
“是啊,以后你们就不用与旁人挤在一起了,这是我们三个人的小家了。”刘芳将被子,包袱,放到炕上,打量着不大的屋子,新房就是干净。
应红安排人休息后回了正房。
“都安排妥了?”
“嗯,芳姑姑自己带了一床被子,等有时间再做一床大些的被子,母女三人满够用了。”
“那你回头找找棉花,看看还有多少。”谭千月嘱咐后便回了自己的屋子。
那前头的倒座房,有火炕,有圆桌,有凳子,基本的家什也就够了,剩下的慢慢来吧,以后母女三人也可以直接在自己的屋子里吃饭。
多了三个人,中等大小的四合院立刻充实不少的感觉,谭千月靠在塌上也多了两分踏实。
江宴盖房子时经常去义安的集市,每次都不空手回来,都会带些吃的用的,渐渐小库房也不再空着,常用的棉花,粗布,白布,都备了不少。
谭千月想了想又起身去了库房,给母女三人取了六斤棉花,六尺宽的墨绿色粗布,与四尺宽的细布做被子。
青色的粗布四尺,橘红色的粗布五尺,分别做两小一大的衣裳,她将找出来的东西让应红送去,刘芳摸着鲜艳的布面,眼里渐渐有些湿润,她都不记得自己有几年没做过新衣裳了,谭小姐真是大好人。
她默默地想着,没两刻钟的功夫,便收拾好了要出去干活。
“芳姑姑今日就先歇着吧,明日再干。”看着要与自己抢活的妇人,应红失笑。
“应红姑娘,你就让我干吧,多干点活我才踏实。”刘芳讨好地笑着。
“哎,要实在想干便将柴火都摆了摆吧,我们人少活也不多。”看她闲的难受,应红随便指了一处。
“成,我这就过去。”
江宴实际上想去义安的集市找些活干,或者干脆出个小摊,一来能听到外面的消息,二来集市也不是天天都有,她也有时间帮衬家里。
她承认自己堕落了,在知道自家夫人兜里揣着巨款后,对挣钱这个事就变得兴趣缺缺,但这是夫人压箱底的银子,她们平时肯定不会动用这笔银子。
盖了房子后,她身上还剩下三四十两银子,要是在繁华的都城她库房里的稀罕物想卖银子那简直太容易了,可是天高皇帝远的北地什么都没有,她还是老老实实的去挣钱养家吧!
这是个有钱也花不出去的地方,她准备让衙门给她批一块摊位,准备先做点小买卖。
说干就干,江宴直接去找了苗大人,还是熟人好说话。
苗大人这两天一脸的春风得意,见人三分笑,搞得属下个个都神经兮兮的看她,冰块化了。
“你有什么打算?”听了江宴的意思,她认真的询问道。
“我打算出个小吃铺子,赚点散碎银子。”
“倒也可行,我回头与县丞提一提,应该是没什么问题。”苗凤卿最近一直在县衙打杂,假装自己有活。
“那真是多谢苗大人,回头我请你吃顿好的,带上隔壁一家。”江宴拍拍胸脯。
苗凤卿眸子微眯,笑了。
“好,改日。”
隔壁的事情,两人心照不宣,不必说的太透。
其实苏家的如何在北地生活,这点苗凤卿也有些犯愁,流犯的活计肯定是有,可她还是想让苏荷一家轻松一些。
外面那些伐木,挖煤,打猎的活,苏家没人能干的了,而零碎的小活又累铜板又少,怕是吃顿饱*饭都勉强,所以给她们找个合适的活也很难。
既然,江宴愿意打这个头阵就让她先试一试。
江宴回家便开始盘算干点什么好,赶集得有马车,做吃食得有炉子,铁锅,各种家伙事。
“你在干什么?”看她兴冲冲地又写又画,谭千月凑近去瞧。
江宴一把搂过谭千月的细腰,两人靠在罗汉塌上,研究那张纸。
“你看,我打算在集市上卖些小吃,要准备个长长的铁炉子,还要买一辆马车,打几个凳子,到时候还能给你打听贵妃的消息,你看如何?”江宴半扎着发髻,另一半长发披在肩头,整张脸看着好看的在发光。
谭千月听说她想打听姨母的事情,心中有些感动,手指攀附在她肩头,人也乖巧地靠了过去。
“也不用特意打听,我们既然被流放到了北地,就算是贵妃也没什么办法,除非……除非是新帝登基,大赦天下才有可能自由。”她靠在江宴身上柔声道。
“不过这事短则六七年,长则十几年,不是我们能左右的,况且我在这里也没什么不满,能安稳生活便好。”
“应,都听你的,那就慢慢来吧!”江宴手掌把玩着大小姐的细腰,真软。
“哈哈哈,不要与我说这句话。”谭千月哈哈笑着将头磕到江宴的锁骨处。
“为何?”江宴不解的挑眉。
“因为……那个刘姐姐她说了十几遍。”谭千月凑近江宴耳边悄悄道。
“她怎么说的?”
“她说,都听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