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作者:三娓      更新:2025-10-20 16:41      字数:3159
  后来他听说陈淮安生了一场病,差点没了,他天天担心的睡不着,常常跑去村尾偷看,直到陈淮安又出现在视野里,他才安心。
  只是自那之后陈淮安再没找过自己,他以为陈淮安在怪他这个父亲不要他。
  赵大钱心里一直挺愧疚,直到今天陈淮安一出现在摊子上,他就愣住了。
  “淮安,你还在生爹的气?”赵大钱没接,只是以为陈淮安在生气。
  “干什么呢?磨磨唧唧的!你不买我们这后面还等着买呢!”后面排队的人等的不耐烦,开始催促。
  陈淮安没办法,收回油纸包,掏出钱,估摸着肉的份量拿了一百多文给赵大钱。
  赵大钱接过钱,很是失落,但是又想起什么:“听说你和陶家哥儿要成亲了?”
  陈淮安毕竟不是原主,他对赵大钱没有那么复杂的感情,面对一个关心的老父亲心态,他还是愿意回答的:“是。”
  赵大钱一听,眉头拧在一处,陈淮安以为这是赵大钱在嫌弃十七,本来挺不高兴,但是赵大钱下一句说的却是:“那你快回家看看吧,别让人哥儿受委屈了。”
  陈淮安不解,这句话来的莫名其妙,但后面的客人看他给了钱,就挤开他,顶了上来,他也没来得及细问。
  反正他的事情也忙完了,这就回家去看看,不过论十七的身手,也没人能惹他吧?
  虽然他不觉得十七会被人欺负,但是他还是忍不住的担心,所以回家的步伐迈的又急又快。
  这边陈淮安急的往家赶,那边陶十七却什么也不知道。
  陶十七吃完午饭,等两个小孩儿午睡后,才扛着农具下田。
  这也是他回村后第一次种田,所以这秧种是他在村里买的,他选了一块家里最肥的田来育苗。
  秧苗栽种前,田要先翻软,再灌水才能下苗。
  所以周围农田里也都是忙碌的村民,有的在育种,有的在犁地。
  看见陶十七来了,都纷纷打招呼。
  “陶哥儿,来犁地?”村西边的李婶儿两口子拿着木犁在地里忙活,就在陶十七的旁边。
  刚开始陶十七回村时,听说他的风评后,李婶儿两口子都挺怵,但是这几天看着陶十七在地里勤快利落的身影,两人都改观了一点。
  而且和他打招呼、借工具,陶十七也很大方,分明不像传得那样凶神恶煞。
  陶十七笑着答应:“来看看苗长得咋样。”
  他来到田里,看见一簇簇秧苗都发了芽,绿油油的,陶十七心里放松了一点,还好,这秧苗长势还算喜人。
  但他没有彻底放心,还是谨慎的把四四方方的一块秧苗地都观察了一遍,他眼神一定,发现一处异常的地方!
  他用手分拨两下,发现秧苗里面混杂着很多稗子。
  这是一种和秧苗长得很像的野草,若不仔细分辨很难认清。
  它的生长速度快,若没有及时发现,秧苗的养分都会被吸收干净,到分栽秧苗的时候,就会造成减产。
  陶十七蹲下来,从苗田头开始拔,这草和秧苗长在一处,没有什么特别的办法去除,只能一根根的拔掉。
  三月的太阳不晒,但是蹲久了还是有点发热,陶十七来到田埂上,拿出自制的竹筒水壶,喝了一口,凉白开下肚,他舒服了一点。
  看着还有半截儿没有清干净的秧苗田,他估计又得忙到太阳落山,不知道阿淮那时候回来没有?本来还想去村口接他的。
  陶十七盖上水壶,正想加快速度,看看能不能早点干完,谁知这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叫住了他。
  “十七!好巧,你也来犁地?”一道过度殷勤的声音响起,给陶十七激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作者有话说:
  ----------------------
  第24章 情敌见面
  一对夫妻牵着一头牛来到地里, 就在陶十七旁边。
  赵顺揣着手跟在他们身后,看见陶十七,兴奋的跑过来打招呼。
  陶十七头都没抬, 他放下水壶, 径直往田里去。
  赵顺热脸贴了冷屁股,地里人多,他感觉掉面子,心里对陶十七有点不悦。
  但他没表现出来, 还是舔着脸跟在陶十七身后, 看他蹲在地里拔‘秧苗’,有点生气,这哥儿怎么如此败家?
  “你这秧苗长得如此好,你拔它干什么?”
  陶十七拔草的动作一顿, 朝他翻了个白眼。
  “哈哈哈,这童生老爷就是不一样,这稗草都能当成秧苗!”陶十七还没说什么, 旁边的李婶儿听了忍不住调侃。
  赵顺这下知道自己闹了笑话,脸白了白, 故作镇定道:“我......我这是考验十七, 看看他会不会认错!”
  陶十七把拔出来的草往旁边一扔,不知有意还是无意,草根的泥砸了赵顺满脚。
  赵顺猝不及防的跳起来:“我的鞋!这可是棉布新做的!你!”
  陶十七扬起一个核善的笑:“您金贵,我家这田里都是这泥,别脏了您的新鞋。”
  言下之意就是让他滚远点。
  这庄稼户果然粗鄙!但是他看着陶十七分明在撒气, 却更加明艳的脸,心里的怒火又被压了下去:“怪我,太不怜香惜玉, 十七,我来帮你!”
  陶十七心里不悦,这人怎么跟个狗皮膏药似的,甩都甩不掉,他掰掰手腕,正打算怎么教训他,让他长个记性,以后都不要再来缠着他。
  他手都伸了一半,被一道声音打断:“十七!”
  这声音清脆悦耳,洗去了他被聒噪许久的耳朵。
  陶十七听到声音就停下了动作,看着田边朝他跑来的人,连忙丢下手里的活儿,跑去迎接。
  “这么早就回来了?”言辞之温柔之关切,和对赵顺的态度天差地别。
  陈淮安一回来就听说赵顺上午上门来找过十七,他没接触过此人,也不知品行如何。
  但上次赵顺遣媒人上门,就说明他对陶十七有兴趣,若是可托付之人,十七跟着他比跟着自己强。
  毕竟士农工商,这个年代还是读书人更有地位。
  刚刚回来的路上又听说两人去同一片田犁地,可能会碰上。
  陈淮安安置好自己买的东西,坐下给自己倒了杯水,但是不到片刻,他便坐立难安。
  十七忙活一下午,水壶里的水应该没了吧?我去给他送个水总可以吧?
  于是他马上装上一壶水,挎着竹筒就出门了,脚下生风。
  陶初一搓了搓刚睡醒的眼睛,淮哥跑这么快干什么?
  “难道我哥快渴死了?”这想法吓得她马上不困了。
  小石头从被子里露出头,懵懵的看着陈淮安跑远的身影,来了一句:“我小叔要渴死了?”
  陶初一盯着还没睡醒的小石头,摸摸他的头:“睡吧你,你在做梦呢。”
  这边陈淮安一走到田里,就看见两人快挨在一起的手,急的陈淮安大喊了一声:“十七!”
  等陶十七真走到他面前,陈淮安才回过神来,他有点太着急了,十七想干什么,都是他的自由,自己没理由阻止他。
  面对陶十七的询问,陈淮安有点心虚,他取下水壶,小声回答:“我给你送水来了。”
  陶十七水壶里其实还有一半水,但他还是挺开心的,他接过来马上喝了一口:“甜的!”
  陈淮安点点头:“放了一点蜂蜜。”
  陶十七抿抿嘴,他是说他心里是甜的。
  赵顺看着两人眉来眼去的模样,心头火起:“陈淮安?又是你?抢了我的身份地位还不够,现在又跟我抢十七?”
  陈淮安被这句话呛的一愣,向那人看去,这是他第一次正式见赵顺。
  他眉宽但眼窄,五官凑合,长得和赵大钱五分相似,长相不算俊美,但还算周正。
  一身长衫,头戴儒巾,腰间还挂着一把折扇,一双布鞋像新缝制的,这身打扮就差把‘我是读书人’几个字写在脸上了,这打扮哪像来下地的。
  这句话说的刺耳,陈淮安眉头一皱:“这不是大名鼎鼎的赵童生吗?顿顿吃肉的‘少爷’也来下地了?我记得你以前在陈家,没下过地吧?你会拿锄头吗?”
  这赵家算村里的富户,田地不少,还有猪肉铺子,每个月的进项抵得上普通农户小半年的收入。
  但是只有陈淮安知道,赵家不会太待见赵顺。
  因为李淑云对难产一事,一直心有余悸,所以面对自己的第二胎,不管是陈淮安还是赵顺她都厌恶,何况这么多年没一起生活的赵顺,更没有什么感情。
  以前原主在赵家,也没过过什么好日子,家里什么好的都紧着老三赵怀礼,上头一个姐姐早早嫁了人,原主在家吃的穿的都是捡赵怀礼剩下的。
  不过这赵顺好歹有个童生的身份,赵母又是个爱面子的,可能会表面做做样子,比对原主的不闻不问可能会好点?
  赵顺知道这话在嘲讽自己,现在不如以前过得自在,但他表面上还是强装硬气:“你一个天天泡在酒里的废物也好意思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