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作者:三娓      更新:2025-10-20 16:41      字数:3159
  陶十七和陶初一没见过这东西,两人全程围着他,好奇的看完了他制作的全程。
  直到香肠被挂在房檐下晾着,两人都得时不时瞅两眼。
  因为今年陶十七准备的野味多,他家准备的腊肉就少,只买了十来斤肉解馋。
  七月里买过陈淮安熏肉的李婶儿还专门跑了一趟,问他今冬还卖不卖?结果得知他并没有准备,有些失望的走了。
  陈淮安之前也考虑过做这个生意,但是后来他一合计,他家没有喂猪仔,自己买肉做,再卖出去,太不划算,今年肉价也贵,没什么赚头。
  所以最后就歇了这个想法,结果过了几天,巧的来了,赵顺做起了这个生意,而且价格一如既往的便宜,村里好多人都去买,大家准备着过冬慢慢吃。
  可陈淮安却有一丝不安,事出反常必有妖,这赵顺不是个傻的,不可能做赔本买卖,所以他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第63章 丑事
  昨夜长风呼啸, 吹了一整晚,陈淮安把新絮的棉被拿出来盖上,两人睡了一个暖和觉。
  早晨, 陈淮安推开堂屋的门, 清冽凌厉的风吹来,外面白茫茫一片,晃得人刺眼。
  “十七,下雪了!”对于一个南方人来说, 陈淮安很少见过这么大的雪, 所以乍一看见,十分兴奋。
  陶十七拿出一件带着毛领的斗篷给他系上:“今年这雪来的早,居然没到腊月就下起来了。”
  这毛领是陶十七用野兔毛给他做的,经过硝制的兔毛柔软, 没有腐臭味,陈淮安把脖子往里缩了缩,推开门走出去。
  雪下了一夜, 也才积了薄薄一层,踩在上面发出细碎的声响, 陶初一穿好衣服从屋里冲出来:“小石头, 我们来堆雪人!”
  对门陈大牛也刚推开门,小石头刚露个头,就被陶初一发现,催促着他出来玩。
  小石头迈着步子就想往他们这里跑,被苗翠兰一把薅住:“把衣服穿好!”她在屋里给孩子裹上厚厚一层袄子, 才放开他。
  陶初一穿着新做的粉红棉袄,在院子里撒着欢的跑,留下一圈圈脚印, 小石头学着她的样子,也跑起来。
  “慢点跑,别摔了!”陶十七也套了一件厚棉袄,慢慢踱步出来,走到陈淮安身边。
  “老二、十七,瑞雪兆丰年,这雪下的好啊!”陈大牛拿着扫帚在自家院子里扫出一条路来,看见他们高喊着打招呼。
  “是啊,明年应当是个丰年。”陈淮安呼出一口热气,看着院子里众人喜悦的脸,心里也漫上一种安稳的踏实。
  陶十七眼神亮晶晶的,瞟了一眼屋顶感叹:“这房顶刚翻过,不怕雪压,咱们柴火和炭也备的足,粮食蔬菜还有肉都满满一仓,今年能过个好年!”
  陈淮安点点头,把他的手拉到自己斗篷里暖着,天空又飘起了细碎的小雪,落在两人头上。
  他们享受着此刻的宁静祥和,远处却传来一阵尖锐绝望的咒骂,打破了这份平静。
  “天杀的!李淑云你个贱-人荡-妇!偷汉子偷到自己姐夫头上!你们这对狗-男女!居然狠心丢下我跑了!猪狗不如的畜生!”
  “居然让你们在我眼皮子底下苟合了这么多年!孩子都野出来了!四十多岁的人也好意思!”
  “畜生!畜生!跑了!都跑了!!哈哈哈哈哈......”
  陈淮安先听见的声音,紧接着才看见李淑慧出现在视野里。
  原先精明充满算计的人,现在披头散发,状态疯癫。
  手里拿着一只鞋在虚空里挥舞,光着的一只脚踩在石子路上,仿佛感觉不到痛意。
  她沿着村里的路一边踉跄的跑,一边咒骂,也不知道她想往哪里去。
  村民们站在自家门口,窃窃私语,或同情,或鄙夷,也少不了幸灾乐祸。
  “真没想到,这李氏和王秀才居然有多年私情,怪不得她不待见赵大钱。”
  “王秀才?哎!你真别说我都忘了咱村里还有一位秀才!”
  “听说今年赵顺去县城参加院试,王秀才和他一起去的,这李氏也跟去了,当时我还以为李氏心疼才认回来的亲儿子,原来是因为......”
  王秀才正是李淑慧的丈夫,二十多岁考上的秀才,也曾风光过,肆意过。
  后来一直沉浸在这种自豪里,屡试不中,再未更进一步,却始终不肯认命,蹉跎多年。
  四十多岁还在妄想考上举人,可他明显没这个才能,渐渐的村里居然也忘了还有一位秀才,如今提起来全是唏嘘。
  “咳咳~难怪!今早上天没亮,我就看见两个身影大包小包的出村子,我好奇看了一眼,发现是李氏和她小儿子赵怀礼,再一看身后还跟着一个男人,我以为是赵大钱来着......”
  “啧啧李淑慧也是可怜,被蒙在鼓里这么多年,最后人财两空。”
  “呸,我看她活该!天天上赵家打秋风,编排人一家关系,终于把自己妹妹编排的变了心,这都是她的报应!最可怜的,我看是赵大钱,辛辛苦苦养大的是别人儿子!”
  陈淮安和陶十七站在自己院子外,李淑慧从他们面前经过,却一个眼神也没给他们。
  她穿着单薄的衣衫,赤脚踩在雪地上,手脚通红,已经分不清是因为怒火燃烧还是被冻的。
  陶十七把陈淮安挡在身后,警惕的护着他:“小心些,她现在情绪不对。”
  陈淮安却被定住,村民的讨论声,夹杂着几声咳嗽,都落在他耳朵里。
  他的思绪飞的有些远,赵家最近的争吵终于有了定论。
  前些日子他还听说李氏显怀了,大家都在讨论她这老蚌生珠,为啥两口子却不打算过了,原来怀的是别人的孩子。
  赵怀礼能跟着他们一起跑,说明他也是王秀才的种,这又让陈淮安想到,赵家改姓的时间好像就是赵怀礼出生前后。
  看着远去的女人背影,陈淮安深深叹口气,想起那日溪边赵大钱疲倦的身影,他应该早就知道了。
  但他却一直忍受着,或许是因为他们本就没有感情,也或许他是为了女儿的名声、怕原主被人非议,总之他沉默了许多年。
  掩藏多年的龌龊和不堪,没想到会用这种方式让大家知道。
  陈淮安心情复杂,这也太荒谬了,好一出家庭伦理大剧。
  他对赵家其他人谈不上什么感情,但和赵大钱和赵招娣却打过几次交道,他们都是老实本分的人。
  李氏两人跑了,以后这村里的流言蜚语怕是都会由他们承担,由两个什么也没做错的人承受。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想起原主被苛待的那些年,好像都找到了原因。
  只是因为不是与所爱之人生的孩子。
  他甚至能感受到身体深处的执念如一滴露水被热气蒸发,释怀不少。
  陶十七似乎感受到他的情绪,担忧的唤他一声:“阿淮?”
  “我没事,只是终于明白,他们为何吵的那般难看了。”
  他摇摇头,注意到陶十七的头发被飘落的雪花打的有些湿润:“回吧,我回家给你炖汤喝。”
  “好。”陶十七挽着他的手臂,两人关上院门,隔绝了外面的荒谬,只余下小孩儿的嬉戏和彼此的相依。
  这事最后成了个笑话,为大家茶余饭后添了不少谈资,但却影响不了时间的前进。
  雪一直没停,一直下到了大年三十。
  厨房里热气腾腾,陈淮安在粘板前正在揉面,准备包饺子。
  擀面皮是个体力活儿,他额角有些微微出汗,陶十七这时候从他身边接过擀面杖:“这粗活我来,你去调馅儿。”
  陈淮安让出地方,却不肯走,从身后抱着他,手放在陶十七腰上,下巴搭在他的肩窝里,呼出的热气熏红了身前人的耳廓:“我突然不想吃饺子了。”
  “嗯?”陶十七擀面皮的动作很利落,闻言不知道他又冒出了什么小心思。
  陈淮安抱着人,含-着他的耳垂一吻,气息温热:“我想吃点别的。”
  陶十七动作骤然停住,脖颈爆红,他侧头,想瞪一下这个打扰自己的人:“你...”
  却落入一双带着笑意的眼中,话未出口,被全数吞下。
  最后陶十七面无表情的继续完成擀了一半的面皮,只不过他红润的脸色和嘴角的红-肿出卖了他。
  陈淮安心满意足的继续抱着人,手慢慢移动,直到握着他的手腕,带着他一起擀着一张面皮。
  厨房里的温度格外火热,以至于这顿年夜饭吃的有些晚。
  等到夜色沉沉,远处响起了一些炮仗声,划破漆黑的夜空,他们才吃上饭。
  屋内摆着一盆炭,三人围着满桌的好菜坐在一起,桌上是红油油切成片的香肠,中间一碗奶白的鱼汤,饺子冒着热气被放在旁边。
  陶初一盯着自己面前,专门给她做的金黄酥脆的炸酥肉,眼睛亮晶晶的,正在吞口水。
  “吃吧。”陈淮安从厨房端出最后一道干煸兔肉,看着小姑娘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