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汉宠农妻:这个娘子好辣 第405节
作者:
朵寂 更新:2025-10-20 16:45 字数:4231
杨青瑞看着那两箱布料,就道,“我觉得你没必要搞的那么清楚吧?姐都已经帮你补上了,你何必搞那么麻烦?回头还让娘也知道了。”
“知道就知道好了,我本来就要告诉娘的。”顿了顿张氏又道,“我都跟你说了,丁是丁卯是卯,嫁妆是娘家出的,就该是娘家出,不能乱套。”
☆、第1461章 是不是缺心眼啊
“再说了那东西都是姐的,姐把东西拿出来补了,她是咱姐不会说什么,可姐夫就不一样了,万一被姐夫知道了,这可就不好了。”张氏身为女子到底心细,思量的也多。
只不过她忽略了,叶子安和杨家的关系。
“那随你吧,不过我可告诉你,我姐夫才不是那样的人,他从小和我们一起长大的,说来还算是我的启蒙先生呢。别说两箱衣料,就是再来两箱他也不会说什么。”
张氏听了就没说话,反正她有自己的坚持。
是以等回到杨家之后张氏就真去找了王氏,把嫁妆一事告诉了她。王氏看着儿媳妇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她很想说,媳妇你是不是缺心眼啊,你大姑子都给你圆过去了,你还来我这揭自己短干什么?
可等听她说,她已经从娘家把属于她的嫁妆要回来了,又说要把杨初夏的那两箱还给她,王氏那是哭笑不得,这媳妇简直就是憨直么。
等杨家的人叫杨初夏过去时,一开始还以为有什么事呢,一听是那两箱衣服的事,杨初夏就醉了。再听说要还给她,她就无语了,送出去的东西哪有收回来的理。
可不收琢磨着张氏心里会不舒服,便大手一挥,让杨夏云姐妹几个将那些东西分了。
“我说夏夏,你这弟媳妇的性子像谁啊?”等张氏和杨青瑞小夫妻两回房后,王氏就嘀咕了一句。
“甭管像谁只要能立起来就行,瞧她这行事是个能撑住事的,这样就很好。”像张氏这种人家,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竟然没有受亲爹影响也变的小气吧啦的,实属不易。
“你说的也是。”王氏叹了声气,突然又道,“你说张氏爹,怎么就这么个性子,又不是生长在小户人家。”
“唉,就张家那乱糟糟的一团,生长在那样的家庭里,还不如生在小户家呢。”
她这次可是让人又去打听了一下,听说张氏爹从小就被其他几个哥哥欺压,再加上除去大房三房是嫡系,其他两房都是庶子,庶子的生活从小就不被待见,比下人的生活还不如,三餐不济都是常有的事。像银钱上,一年到头手里都不会超过十个铜板。直到长大了,生活才慢慢的好起来。
一个人从小穷怕了,一旦有钱了,还不死命的攥在手心里。从小养成的习惯,节俭过头就是小气抠门了。
因杨初夏母子几个第二日就要出发去山东,这一晚就在杨家这边吃个团圆饭。
回到叶家这边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就将阳阳先打发去睡了,又将家中下人叫来细细交代一番,像曹家钱小静这种人平时要多留意几分,杨树村这边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立刻给他们送信去。翌日就带着三个小包子离开了杨树村。
“夫人,前面好像有人办喜事,路都被堵上了。”一条路本来够两辆马车走的,却偏偏两边看热闹的挤了不少人,让他们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办喜事?这么早?”杨初夏看了看天色,这才辰时,新娘子这么早就出发了?
☆、第1462章
“这位夫人不知道吧?新娘子没成亲前就住在夫家了,这出门能不早么?”一位围观群众,见杨初夏掀开了车帘,就拉扯了几句,“又没有人给新郎设拦路槛,又没有人问他讨红包,这迎亲迎的能不快?”
“人家呀啥事都赶早,洞房都提前完成了。”另外一个妇人颇为不屑的说了句。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先上车后补票?在古代也有这么思想开放的人?杨初夏挑起了好奇心,就随口问了句,“这是谁家娶亲啊?”
“还能是谁家?不就是咱们镇上有名的张家大少。”说话的人还以为杨初夏不知道这张家大少是谁,特意多说了几句,“就是前阵子带个狐狸精回家,把原配夫人气死的那个大少爷,这不,夫人刚死都没过五七呢,就迫不及待的娶小狐狸精上门了?”
她这么一说,杨初夏还能不知道是谁?
感情今天是张家大少爷娶沈秋的日子,刚好还被她来个狭路相逢?
杨初夏正在思考要不要给沈秋添点堵,沈秋的花轿就到了杨初夏的跟前。
沈秋坐在花轿里自然看不到杨初夏,可张家大少却是能看见的。
是以当轿子到杨初夏车子跟前的时候,就被叫停了。
“杨初夏!”娇滴滴的女声从轿子里传来,让杨初夏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怎么?难不成还想让我恭喜你两句?”杨初夏呵呵笑,“你也知道,我这人呢什么优点没有,就爱说实话,我说出来的恭喜怕你不爱听呀。”
“哼,恭喜就不必了!”沈秋冷冷的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我沈秋不管是当年,还是现在,一样都不比你差,你有的华服我有,你有的珠宝我有,你有的美貌我也不少,你有的丫头仆妇我一样有,你是官家夫人,我是官家小姐,你有俊美的相公我一样有。”
“嗯哼?你想说明什么?”杨初夏满头雾水。
“你!!”沈秋差点气的掀起了盖头,自己说了一大段,对方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
深呼吸了好几口气,才道,“我只是想告诉你,这辈子,你都别想越过我去!”
在杨树村的那些日子,她看够了杨初夏穿金带银被人伺候的日子,凭什么?一样都是庄户出身,凭什么就她得天独厚,要什么有什么?
凭什么自己因为一张脸就要东躲西藏?甚至那些人看上自己只是想让她做妾,连正房夫人都不是,凭什么?她哪点长的像个小妾了?哼,这辈子她宁可不嫁也不要做个妾,索性她现在嫁的是个正室,终于让她一吐恶气。张家虽然是经商之家,身份低了点,可行事上却比庄户够看多了。
杨初夏听着她的话,简直想笑,沈秋一直和自己攀比她很清楚,可没想到已经到了这么严重的地步。
可能是出于想替杨大勇报个仇的心里,就听她突然扬声道,“你说这么多,我必须要承认有一样我比不过你。”
“什么?”沈秋听她终于承认有比不上自己的地方了,忙问一句。
☆、第1463章
那急的盖头都掀了一角。
杨初夏浅浅的勾唇道,“你有病我没有!”
“胡说八道!”一听沈秋脸色顿黑,双眼也露出深深的恶意。
“艾玛,那个大婶眼神好可怕!”不知何时在马车中睡觉的阳阳已经醒了,见娘亲再说话,就伸头往外看,刚好对上沈秋的眼神。
红扑扑的小脸蛋,璀璨的大眼睛,配上说话时调皮的神情和语气,众人都被这突然出现的小家伙萌住了。
“不要乱动,仔细摔下去。”杨初夏抱了他一把,声音很是温柔。
这一番母子情深的画面又深深刺痛了沈秋的眼睛。
然,让她非常失色的却是接下来杨初夏的话。
“我说的病不是身体上的疾病,而是你脑子有病。”杨初夏目光直视她,“我从来没和你比较过什么,你却抓住我要比个天翻地覆,不惜搭上自己的一辈子,你不是有病是什么?”
“好吧,就算你和我比,你真以为你就比过我了?看见没有,我儿子都四岁多了,你有本事让你儿子也四岁多给我看看?”
众人都被她这无耻的话给惊呆了,人家才刚成亲,你就让人弄个儿子和你比,你好意思啊?
“你!”可这话听在沈秋耳朵里,却不是这个意思,更像是一种嘲笑,毕竟她的年纪比杨初夏还大,却到现在才成亲,又哪来的儿子。哼了一声就道,“你有儿子了不起啊?像是谁不会生一样。”
“不不不,你错了!”杨初夏一听连忙摆手,“我并没有说你不会生儿子,或者生不出儿子的意思。我只是想说,你能让你儿子一生下来就和我儿子一样的岁数,那才是你的本事!否则就这一样你至少比不上我,呵呵你说呢?”
沈秋怒了,呵呵你大爷啊。
“哼,你儿子比我儿子大又怎么样?总有一天我孙子比你孙子大,不信咱们走着瞧!”说完沈秋将盖头一盖,就道,“起轿!”
听着两人对话的张大少有种冷汗沥沥的感觉,儿子没出生,就想着比孙子了,那他不是一定要努力先生出儿子再说?
杨初夏见轿子要起了,又呵呵的说了一句,“我不介意你连外孙都一起比了。”
一句话让沈秋差点又吐了血。
然阳阳的一句话则让她差点闭过气去。
“娘亲,您还可以和她比谁的儿子长的漂亮的,我和哥哥长的多漂亮啊,有几个能比得上?”小家伙可傲娇了。
“瞧你自恋的,要知道天外有天,就你少陵伯伯家诚诚就比你漂亮。”杨初夏笑着放下了车帘,摸摸儿子如玉般的小脸。
“唉,诚诚再漂亮也没用,我又不能娶他做媳妇。”
阳阳很心塞的叹了声长气,让杨初夏又呵呵笑。
等张家的迎亲队伍全部走过后,杨初夏的马车也开始动起来,母子两的欢声笑语也渐渐的消失在人们的讨论中。
晌午的时候马车到了县城外,穆少陵和东阳郡主带着孩子已经等在此。
同样等着的还有柳夫人带着儿子。
☆、第1464章 我不是舍不得你么
等走近了,杨初夏发现那柳小公子双眼还红彤彤的。
见杨初夏他们的马车停下,小家伙就挣开柳夫人,蹬蹬的往杨初夏他们马车边跑,“阳阳,阳阳!”
“你怎么也来了?”阳阳见是他,忙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听我娘说你要去山东了,以后还会回来么?”小家伙拉着阳阳很是舍不得的样子。
“应该会回来的,我家在这里呀。”阳阳笑看了他,就道,“你眼睛怎么跟个兔子一样?都是男子汉了,还哭,好害羞啊。”
“哇!”柳小公子不好意思的挠挠脑袋,“我,我不是舍不得你么,你走了,没人和我打架了。”
阳阳一挥手道,“这没关系,你可以给我写信,等我来家的时候你可以再找我打架的。再不然你有时间可以去山东啊,到山东咱们再打架。”
“嗯,你说的也是。”
杨初夏看着两个小家伙就道,“这两个是打出来的友谊啊。”
柳夫人对自家儿子能和阳阳交好还是很欣慰的,小孩子的感情才最纯粹呀。
“我家这皮小子,从昨天听说你们要去山东了,就在家哭哭啼啼不停,差点没让我揍他一顿。”
“小公子性子爽直,和阳阳脾气合的来,见面不多,却还相互惦念,这马上就要分开,以后难以见面,自然会不舍。”对于这柳家小公子,杨初夏也挺喜欢的,很憨直的性子,说话也直来直去的。
“是呀,此次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了。”
柳夫人这话也不是随便说说,她们这些官夫人都是随着相公走的,家中做官的调任到哪她们就在哪。
柳县令现在是在泉牙,等任期一到,要么升任,要么调任,能够连任的,大多都是比较倒霉的,任上出事情了,再不就是没有背景的。
像柳家这样会钻营的人家,柳县令下次应该不会再在泉牙这地方了。
“山高水阔总有再见的时候,待哪日柳夫人路过山东的时候,别忘记来看看我这个老朋友就成。”
“一定!”能被杨初夏称为一声老朋友,柳夫人心情极好。这些日子她可又听老爷说了,这叶家真真不得了,背靠着皇家呢,和这样的人家结交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好了,时辰不早了,咱们走吧!”
一旁东阳郡主见说的差不多了,就趁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