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作者:
漉眠 更新:2025-10-20 17:08 字数:3188
”嗯”白和退了下来,挨着苏行也坐下,就穿着一件毛衣的他,身上还冒着腾腾热气,苏行也拿来棉衣给他穿上,同时将一杯热茶递给他。
白和看着他手边的医书诧异的问道“哪来的?”
“从黄医生那借来的。”
白和了然,村里卫生所黄医生的父亲以前也是村里的医生,识得各种药材也懂得一些中医术。黄医生能够成为村医也是得益于他的父亲。不过黄医生父亲去世较早,他中医学得不多,还是跟着组织安排的培训学得一些基础药物知识和护理的知识,村里的小病小疼也基本能应付。他父亲的家当也就一直闲置下来。
这几月苏行也一直在村卫生室工作,黄医生知道苏行也的本事,本着多条人脉的想法,见他对中医感兴趣,很大方的将他父亲留下的医书、病例等借给苏行也观看。
高中时白和和苏行也关系最要好的时间,两人去过彼此家许多次。对于彼此的家庭情况也是很了解。
苏行也的爷爷奶奶是很厉害的中医,苏行也从小跟在爷爷奶奶的身边,耳濡目染之下学了不少东西。他爷爷奶奶本寄希望他考中医大学,将祖宗的东西传承下来,但苏行也高考时却决心考医科大学。
“疫情期间全国各地药物就已十分紧缺,现在灾难频发,说不定后面中医发挥作用更大。”苏行也解释道
白和很赞同的点头。后续国家建设恢复根本开展不起来,而且未来空气中似乎含有一种特别物质,导致金属腐朽得特别快,因此人类科技也倒退几十年。所以未来本土的中医确实作用会更大。
白和跑到楼上搬来了一大堆书,放在桌上,全是医书,但大多是二手的,他们都是白和从垃圾站回收的。
白和生病期间为了不让自己胡思乱想,给自己买来许多的书,也尝试着去学习了很多东西。
中医医书他也看了一些,当时他是寄希望从中医中找到方法来治愈自己的病情,但很快他就放弃了,中医需要长期的时间去学习和实践,白和做不到。后续找了中医治疗一年,中医调理了他身体,但对他病情作用不大。这些书也就放在书架中积灰了,现在有人看,买来也不算浪费。
大雪将这栋房子隔绝成一个独立的小世界,两人彼此之间言语不多,但相处却日益和谐,感情也在不断升温。
一天晚上,白和醒来发现那种无论盖多厚的被子、穿多厚衣服都消除不了的刺骨冷寒消失了。
是升温了!!
白和猛然意识到,他打开手电筒照向墙壁上的温度计零下二十八度,升温了二十多度。
苏行也被白和的动静给惊醒,眯着眼睛,迷迷糊糊地问道“怎么了?”
“升温了,没什么事,你继续睡。”白和按了按苏行也肩头的被子
经过长时间的相处,白和与苏行也同床的不习惯和异样感已经消失。现在两人挨着身子,他也不会像被针扎着一般整夜难眠。
“升温了”苏行也眼睛睁大,接着整个人一下就清醒了。
第48章
现在已经五月, 本是春暖花开时节,但世界依然冰天雪地一片,气温保持在零下三四十度。季节异常让众人恐慌。半年的消耗, 大多数人家存粮已经见空。村上涌起了一股借粮热潮。
村里的“大户人家”深受骚扰,如白家,村子里都知道他家养殖了众多牲畜而且承包了二三十亩田。幸好冰灾前白家在众目睽睽之下卖了许多粮食给国家, 这才没有那么显眼
在意思意思借了几家粮给亲近人之后, 也向外人哭起惨。
人性的阴暗是不可直视,他们只会愿意看见身边的过得跟他们一样差或者更差。如果你情况比他好只会招来恨。
意识到天气升温了, 白和和苏行也两人便睡不着了。白和还有许多准备要做, 苏行也担忧冰灾之后会不会带来疫情,两人一直聊着,聊到天亮。
等到上午九点, 天上的云层薄了很多,世界比以往也亮了许多, 气温已经升到零下十多度, 一晚升温了二十多度。
这一天无数裹得像熊一样的人,笑着哭着的从家里走了出来。再不升温他们就熬不下去了。
升温了, 他们的生活也快要回归正常了,抱着这样的期待,村民们都精神多了。
到第二天气温就升到零度以上,人们厚重的衣服可以脱掉一些, 地面上冻得硬邦邦的雪也在不断融化。
晚上白爷爷和白大伯来到这边,两人都是经过不少事也见过不少世面的人, 知道气温升得如此之快, 事出反常必有妖,让两人多加防患。
到了第五天的时候, 气温已经二十多度了,地上的雪全都融了,根本不给人防备的时间。这些雪水犹如洪流一般涌过,地势较低的一些人家一层直接被淹了。
本还寄希望外出的人,看着全是水的道路也是傻眼了。
城市里的人在气温回升、雪融化、道路显现之后,也疯了,从高空可以看出他们就像蚂蚁一般,大片大片往外涌。
距离中心城市比较近的村子刚开始看到外来的人,还很惊喜,毫无防备的放人进来后才发现这是一场灾难。这群饿疯了的人,看见吃的就抢,看见房子就闯。
舍水村这边因为融化的雪水淹没了出村的路,暂时被隔绝了,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也出不去。
有家人在外的,尤其是孩子被困在学校整整半年多都没听到消息的家长,哪能呆得住。当天村干部就拿着扩音喇叭在村里通知下午去村办公楼开会。
村办公楼原身是舍水村小学,当时小学师资力量差,且出现了几起严重事故,有能力的家长都想法子把孩子调到镇上与市里读书。在白和读三年级的时候舍水村小学因为生源严重不足就垮了,学生都被合并到另一个村小学。
后续小学整修就变成了村办公楼和村活动区。小学的操场大,村里几百号人全来了也不拥挤。
这半年在家憋狠了,这次村会几乎能动的都来了,半年多村民面孔和精神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此多的人聚在一起竟有种恍然隔世的感觉。
白奶奶白爷爷在村里生活了一辈子,他们认识村里每一个人,有无数的好友。这次村会两个细心的老人发现无数熟悉面孔消失了。
老人身体弱,部分老人在睡梦中不知不觉冻死过去,还有许多本身有严重的基础疾病,但因药物缺失,病情反复没能抗住。
两位老人出来前其实是有些心里准备,但真正听到这些噩耗,依旧不免感伤。
这次村上会议一是安抚个人情绪,还有就是解决无数人关注的村口堵水问题。
村里有几个厉害的老人,参加过不少建筑工程的基础建设,有着丰富经验。经过他们的商讨和沟通最后规划出一条排水道。
大家自然没有异议。困在山里半年之久,每个人都迫切想要了解外面的情况。按照村里要求每家都出上一个壮劳力去挖渠。白和家自然是他自己,而白大伯家宁泽蓝使出吃奶的劲劝退了自家岳父,积极接下这个任务。在老婆家白吃白喝这么久,他急需做点什么来表示。
穿着白大伯打鱼用的连体雨衣,再带上工具,宁泽蓝雄赳赳、气昂昂的来到村口。
宁泽蓝本想着自己一个身强体壮的体育生做这些事情应该是很轻松,但第一个环节挑土就让他怀疑上自己。
看着个头一米六多点的干瘦老汉,轻松就挑起两个装满湿土的桶子。宁泽蓝没听劝阻,也将一根扁担放置在肩上,站起来的那一瞬间他感觉自己肩上的皮都要炸开,肩膀那块骨头嘎吱嘎吱疼,龇牙咧嘴走了一趟,宁泽蓝就不得不放下扁担。
看着他狼狈的样子,旁边一堆人笑开了。一个头发已经斑白的大爷挑着已被压弯了的担子,稳稳走过他身边,咧着嘴说道:“都说了你们这些娃儿肩膀太嫩,挑不起担子的。”
走动间扁担也在他肩膀处轻微移动,透过薄薄的衣裳,可以看到老人两边肩膀处都有巴掌大的硬茧。
“去挖土吧!”大爷善意的劝道。
宁泽蓝羞红了耳,同时纳闷的看向另一边轻松挑起担子的小舅子。
白和以前自然也是挑不起担子的,家里人一直宠着他惯着他,哪里会让他干这样的活。
但在他最狼狈阶段,为了有口饭吃,跑到工地上搬过砖。刚开始也是担子一上肩,肩膀就疼得不行,但当时他心里的戾气很重,偏执的逼着自己干活,用身体的折磨抵抗精神上的暴躁。肩膀的皮被磨破了,白和也能面不改色挑上满满两箩筐的砖,最初一阵白和的衣服常常和血肉粘连在一起,有时挑着担身体都在不停的颤抖,但他精神却异常亢奋。工地的人从他的行为和表情看出他的不正常,也没人敢与他接触。因此白和在那处做了近半年,肩膀磨破了愈合就开始起茧,茧在长期工作中又被磨平、增厚,反复几次,再挑起担子的时候就不感到疼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