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作者:漉眠      更新:2025-10-20 17:09      字数:3203
  他们是枯燥生活中,小朋友最期待的人之一,父母经不住他们的闹腾每每会在货郎到来的时候给他们换一点炸米花或者一点麦芽糖。
  货郎们也常会在歇脚时, 给村民们讲讲外面的一些情况或者自己的一些经历。
  渐渐村民们都已经习惯了他们的身影,尤其是一些老人小孩往往会在村口翘首等待货郎的身影。短短一年的生活,村里的老人老得很快, 腰弯了许多, 脸上也多了抹不去愁苦仓皇之色。
  很多夏国式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服务,他们如同一头老黄牛只知付出很少想过索取。情感教育的缺失也让许多子女觉得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
  这也造成当老人干不动的时候, 他们内心时常会产生惶恐与不安。明明他们口头常说养儿防老, 但当真到这一天,他们要接受自己没用的事实时,反而迅速枯萎了下来。
  这一年中舍水村走了很多老人, 中间的一些并不是家里实在过不去,而是过不去心里那道坎, 不想成为子女拖累。
  货郎们不仅贩卖东西, 也回收东西,老人自己种的一些蔬菜或者手工编织品, 往往能从货郎那里换取一些零碎东西,这些零碎东西能给家里添个菜,让孩子甜个嘴,也能缓解生活的一些压力。
  意识到自己还有用, 这些老人们也有了生活的动力。
  坐着在村口闲聊带孩子的年迈老人,看到货郎推着独轮车“嘎吱嘎吱”走来的身影, 便一涌而上。
  “老人家别急、别推, 答应给你们带的东西,我都带来了。”
  货郎是个年轻的健壮小伙, 笑容可亲,态度好,在他的劝说下急切的老人们也放慢了脚步。
  “大家看,这都是我赶早挑的最新鲜活泼的鸡崽子。跟着我走了半晚了,是有点打不起精神,但你们带回家好好照顾一下,喂点水,就没事了。”
  货郎打开笼子,在众人灼灼目光中小心的逗弄了几下笼里的小鸡,有经验丰富的老人,看到里面的小鸡因为长时间困在笼子里不是很精神,但呼吸不张嘴,眼睛干净且灵活有神,就知道货郎的话确实不错。
  心热了起来,扯着嗓子问“怎么换?”
  养一只母鸡长大后就能下蛋了,家里也有荤腥了。
  “半斤米。”
  “半斤米这价格有些高了,这小鸡崽估计才出壳一个月,还不知道能不能养活。”很多老人迟疑了。
  小伙也不急笑眯眯地解释道“我们养的鸡也不是天生天长,每天都得喂它东西吃,成本在那里。以后你们的鸡养大了,生蛋了或者孵出小鸡,我们都回收。”
  “听起来真不错。”有老太太老爷爷嘀咕道。
  “等等我,我去家里拿粮食。我一次换五只能不能少点米。”
  “不能呢大爷,我们组织都订好了价,我要是少收了得自己补贴。”
  “哎!……小伙子不要这么拗灵活变通一点。”
  “不行的。”小伙态度坚决的挡掉老爷子伸过来的手。
  “好吧!好吧!看你也不容易,我要母鸡,你别把公鸡给我啊!”大爷谨慎说道。母鸡能下蛋,给家里加营养,公鸡就是净吃白饭的,现在哪能养。
  “大爷大娘你们放心,我这里都是母鸡。”
  做工回来的张燕看着笼子里的小鸡,想起久违的鸡肉味道,不由停下步子,砸吧砸吧嘴对旁边的贺嘉和说道“我们也养几只□□!”
  常年的颠簸生活使得张燕没有什么安全感。虽然两人都在工地做工,且每日赚的积分不少,但兑换的东西大多都被张燕存了起来。
  罐装肉在积分超市的价格很高,两人工作起也就吃了一个。每日清汤寡水,对于嗜吃的张燕来说真的很痛苦。
  “可以。我小时候养过鸡,我来养。”贺嘉和说道。
  “嗯,我小学也帮我奶养过,我们一起养,到时我一定得煎十次鸡蛋吃。”一想到上次一个鸡蛋打了三碗汤,张燕心里就发了狠。
  两人换了五只小鸡崽,商量着把屋后那一片空地给围个栅栏。
  ……
  货郎耐心的和村民沟通并换购,等到人渐渐少了,便推着他的小车往里走。
  他脑袋上带着的太阳能头灯只发出一点微弱的光亮,堪堪照亮车前的一小块路,明显电能不足了。
  货郎加快脚步,待走到一座高墙围筑,防卫森严的房子才放慢脚步,听到院子里面传来的活泼狗吠之声。货郎眼里露出羡慕之色,现在这个年景还能坚持养狗,并将其养得膘肥体壮是真正的大户人家。
  不过很快他将眼里所有的神色都收了起来,敲了敲门锁。
  等了一两分钟,门被打开了,看着门内的身影,小伙情不自禁露出热情的笑容,这可是他的大客户。
  “白哥。这是你要的东西,你验验货。”
  “这是我们老大想尽办法才联系到一个研究员从实验室弄出来的最新产品,质量没得话说,当然价格……”
  白和检查了一下货郎送过来的几套防护衣,面料偏厚但柔韧泛凉,白和拿出一柄美工刀往上一划,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且搭配全套呼吸器等装备……如果再次遇到病毒感染或者毒气污染情况也有了保障。
  “嗯!确实很不错。”
  货郎笑得真挚,但其实心里很困惑,这防护衣在疫情期间是热门货,不然实验室也不会砸大钱研究。但后来国家研究出了疫苗,这防护衣也废了,不然凭他们也摸不到这最新科技的边。
  因为前期投入过多,即使现在毫无市场,实验室卖价也不菲。货郎实在不理解白和花一堆粮食买来一个无用的东西。
  怪人,怪人。货郎想起几次与白和的相处。但有一说一白和是个爽快人,□□,从不拖延也不讨价还价,而且家底子厚,是他的天使客户,因此货郎对他很殷勤。
  “东西都在那,你核对一下。”
  白和指了指墙角的两个个大编制袋,里面装的是满满的米。货郎熟练的搅动袋中米粒,并把手深深伸进袋子里面抓出一把米检查,没有沙子石子之类的杂志,而且粒粒白米完整、干净、透明,他接着拈了几粒扔进嘴里嚼了嚼,眼里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这批米的质量很高而且保管得很好没有一丝杂味。
  他每天晚上走街串巷赚的是辛苦钱,真正利润大头都是从极个别人手中赚取。别看现在很多人吃不饱饭,面临饿死的风险。但市里依旧有不少人过着奢侈的生活,他们在灾前所积累的财富,让他们到现在依然能够任性追求高质量的生活。
  这样高质量的大米,足以让他们组织在那群奢靡的高层人手中换取不少的好处,而他也能从中得到不菲的抽成。
  “白哥你想要的其它东西,我们组织也在收集,下次过来我带给你。”
  “好!”
  想到即将到手的好处,货郎离去脚步都是轻快的。
  路上行人看到他那堆得高高的小车,不是没有起坏心思,但没人敢动手。
  最初这个组织出现的时候,多的是胆大妄为的人去劫货,但往往朝这些货郎出手的人都没有什么好的下场。
  即使他们的抢劫行动再隐蔽,也能被这个组织的人找到蛛丝马迹,并狠狠的报复。渐渐的大家也知道,这些货郎背后组织关系网强大。
  天渐明的时候,苏行也带着满身疲惫从卫生站走出,今天来了几个被钢筋砸到的工人,其中一人伤势严重,伤到内脏,他抢救了一整晚,刚刚病人才随着车子去了部队医院治疗。
  卫生所里还有一个情况不怎么好的老人,因为长年吃得少且差,现在身体出了大问题,剩下时间不长了。
  老太太是被邻居送过来的,过来时嘴里还含着一口纸,她有五个子女,但没有一个人愿意照顾她,她独自一人住在老房子里,因为极度的不安全感,她每天吃的很少,东西都省着存着。来到诊所时,饿得只剩下一把骨头的老太太,却讨好的将那些保存了很久她舍不得吃的饼干糖果塞给他们。被医生拒绝时像是一个犯错的孩子一般无助恐慌,浑浊的眼里几乎要溢出泪。
  一旁的邻居在旁边劝道:不收下她是放不下心的。
  果然看到医生收下东西,老太太自在许多,听到一位医生说东西好吃后,她僵硬的身体都放松了很多,干瘪的嘴巴向上弯了弯。
  在检查过程中老人异常的配合,从她不断颤抖的身体可以看出她很害怕冰冷的仪器贴在身上,但她似乎更怕给人添麻烦,一旦医生露出异色,她就犹如惊弓之鸟一般,紧紧抱着自己的拐棍。检查过程中也不断向医生们道歉。
  老人一路察言观色、小心卑微的表现,让苏行也心里很不是滋味。
  苏行也幼时随爷爷奶奶长大,年长时跟着老师前辈学习。一直以来他的身边多是老人,因此对于老人他有着很大的同理心。
  尤其据老人邻居透露,她是一个很勤劳朴实的人,年轻时尽心尽力抚养孩子成人,但年老后子女有了各自的家庭,也嫌弃年老无力母亲是个负担,不愿意抚养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