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作者:
击云腰 更新:2025-10-20 17:09 字数:3099
在哪里呢?
丹心在脑海中努力回想,就是想不起来。
长这么大,唯一让她印象深刻的男子,惟有那位白衣恩公。
纵然他们都说过“人无贵贱”这样的话,纵然时光早已模糊了他的面容,但她知道,悟清明不会是他,也不可是他。
因为,他早已不在世上了……
她摇了摇头,觉得自己是被悟清明的长相迷了心,生出的臆想。
她继续说:“丹心自小没离开过云屯剑城,如今举目无亲,无处可去,道长慈悲为怀,就当收留小女罢。”
悟清明看着她,沉吟片刻:“也罢,在姑娘有别的打算之前,贫道允你留在观中。”
……
下山的时候,青瓦才知道自己被师父骗了很久!
原来师父他是会轻功的!
青瓦被丹心抱在怀中,他惊艳地看着师父抱着师兄,矫健地从峰顶纵身俯跃。
他身形如鹤,轻捷灵敏,飘逸隽雅,一抹天青色身影,在周遭层峦叠嶂的素白冰雪画卷中,似一阵清风拂过,连足尖着地的姿势都比旁人好看。
到了山脚,百里家的马车早已停在入口等着他们。
坐在车厢内,青瓦总想开口,向师父问个明白,可师父一进去就闭眼假寐,让他不敢出声惊扰,问无可问。
他们晚上投宿客栈,吃晚饭间师父食不言,吃完饭,他就回屋子内继续睡觉。
青瓦觉得师父是不是故意躲着他。
于是他问躺在旁边的青砖:“师兄,师父怎么突然会轻功了?”
青砖侧头看了他一眼,淡定地告诉他:“师父一直会啊,还会武功呢。”
从四年前师父把他捡回来,他就知道了,只是青灯镇民风简朴,师父才华不外露,怕吓到百姓。
“难道你不知道?”
“我不知道,你怎么不告诉我?”青瓦努力缓过震惊,瞪大了眼睛。
“……因为你没问过我。”青砖同情地看着他。
“我好亏啊……”青瓦委屈巴巴,将脸埋入被子中号啕大哭:“师父他骗我,故意说不会,就是不想教我罢了。”
青砖把他捞起,给他擦干眼泪,拍了拍他的背,安哄劝慰:“不哭不哭,经过此事,师父知道你想学武的绝心,肯定会教你的。”
“真的吗?”
“真的。”
“师兄你知道,为什么不和师父学武?”
“师父不喜欢江湖,所以我也不喜欢,也不想学。”
“可是我喜欢诶!师兄你知道昭武太子吗?”
“知道啊,我在史书上看过他的列传,说他美姿仪,通音律,善文好武,驱除鞑虏,勇守双关,夺回三郡,是个很厉害的人物。”青砖识字起便爱看书,上学之后,学堂有间专门放置经书史传的书室,他常于此借书观阅。
“师兄你也好厉害,怎么什么都知道!我想习学好武艺,成为像昭武太子一样的人,护我山河,报效国家。”青瓦异常激动。
“师弟,报效国家,不止习武一条路,读书也能。”
“师兄,你努力读书将来要考科举入庙堂吗?”
“嗯。”
“师兄那我们约定了,以后我们一文一武,一起报效国家。”
“好,要不要拉勾?”青砖笑了笑。
青瓦立刻伸出小指,“拉勾!”
……
翌日,他们在客栈用完早膳,继续乘坐马车赶路。
一进车厢,青瓦就直接扑进悟清明怀中,扒着他的衣襟奶声奶气地问:“师父,你能教我轻功吗?”
悟清明睁眼,默默颔首。
得他应允,青瓦高兴地朝他脸上“啵唧”亲了一口,留下一摊口水,潇洒爬下去和青砖依偎在一起,玩起了鲁班锁。
悟清明一脸无奈,正欲举袖擦脸,眼前忽然递来一方折叠整齐的雪白丝巾。
正是丹心。
悟清明朝她笑了笑,尴尬接过擦脸,“多谢姑娘。”
“道长不必客气,叫我丹心就好。”
“嗯。”悟清明点头:“丹心,你的名字很特别。”
实在是和陌生女子同处一个马车,让他略感不自在,于是随意找了话题缓解这氛围。
“这名字是进剑城后,少主起的,碧心,兰心,丹心。”丹心淡淡一笑,解释道:“因此我们穿衣颜色,也都是按着名字来。”
“原来如此,”悟清明接话:“百里少侠是个风雅的人。”
“是啊,少主是个喜欢精致的人,一切事物都很讲究。”丹心低头,轻轻拂过衣袖:“但其实一开始我并不喜欢红色。”
“为什么不喜欢?”悟清明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问这个,自然而然就脱口而出。
“红色鲜艳,过于耀眼,我一介卑贱之人,配不上这种颜色。”丹心洒脱一笑,话虽如此,神色却满是飒爽:“不过后来,我不觉得了,曾有人告诉我‘人无贵贱’,叫我不能看轻自己,我就努力习武识字,让自己配得上这身红色。”
悟清明听得她那句话,认真看着她的脸,若有所思,不冷不热问道:“你家乡在何处?”
“在晋州一个很偏远的地方。”丹心不知他为何问起这个,但还是回答了,“西河县枫祉镇,道长可能没听过。”
“我在晋州长大。”他继续思量,而后恍然大悟 ,“……西河县,我曾去过一次。”
那是个不大的县城,距天阙关百里。
彼时,友人特意从远地赶来,携了一壶自酿美酒为他壮行,他应邀而去。
丹心没想到他也是晋州人士,并且还去过她的家乡,惊讶道:“真巧啊,难怪我觉得道长眼熟,兴许从前,我们真的曾经见过。”
悟清明含笑,不置可否,随即和她聊起了晋州的风物民俗。
丹心十一年未回去,印象中的西河县,早已模糊,但她仍然记得在青楼的那个下午,一个白衣公子如朗日光芒,照进她暗无天日的生命裂隙里,改变了她的一生。
一席话,让两人熟络不少。
她问悟清明,为何会大老远从最北边的晋州,到最南边的虞音城青灯观修行。
悟清明隐晦笑了笑,说:“冥冥之中,天意指引。”
丹心问完,才想起来出家人是忌讳问俗家事的,她歉然一笑:“抱歉,是我唐突了。”便不再问,于是又和他聊了些别的。
沿途走走停停,依旧白天赶路,晚上投宿,终于在第四天,众人回到青灯镇。
时间不早不晚,这一天正好是小年。
【作者有话要说】
说了接青瓦回家过小年,就小年回~
第十四章 岁末
自从丹心来了之后,才短短两天,悟清明觉得自己轻松了不少。
譬如,一日三餐她给包了,喂鸡劈柴她包了,打扫卫生她包了,照顾青瓦她包了,甚至连他换下的衣裳,她也一并拿去洗了。
这让他深觉不妥。
他一个出家人,怎能如此懈怠生活,贪恋轻松呢?
他一个男人,岂能劳烦姑娘家,给他劈材烧火洗衣煮饭呢?
当然不能。
悟清明从正殿拜完道祖,提步往后院去。
想与她沟通一下,是否不用这般勤恳,毕竟她已不再是婢女。
他给丹心的住处,在后院的右侧厢房,与他们师徒三人隔了一个院子。
男女有别,她一个女子,住处不便和他们离的太近。
十二月末的风雪又深了几分,昨夜下了场大雪,大地又覆了层素白,连院子里的低矮灌木都被掩盖了起来。
皑皑白雪中,只有一树零星鹅黄的蜡梅冒出了头,逸散着幽幽冷香。
悟清明从路径走过,一枝梅枝勾拂他的衣衫,引得枝头细雪轻晃。
他行至门外敲了敲门,无人应答,正欲离开,转过身就见拿着扫帚抹布,提着水桶的丹心。
她头上用幅巾包住头发,脸上系了白布遮住口鼻,袖口用布条绑成窄袖,一幅洒扫除尘的模样。
见他在她屋外,便问:“道长来的正好,我正想问那间屋子为何锁住了,可要打开,让我进去打扫一番。”
丹心放下水桶,指了下正殿。
悟清明知道她说的是正殿里,西南角的一间小屋子,他眉峰轻轻一挑,淡声道:“那处不用。”
“噢……那我扫别的地方去了,全部清扫一遍,迎接新岁。”她提起水桶,往他们的屋子走去。
“丹心。”悟清明喊住了她。
丹心回头,“怎么了?”
“这里不是云屯剑城,没有主仆,你也不是婢女,无需这般辛劳,”悟清明走上前去,接过她手中的扫帚,“这些本是贫道的分内事。”
丹心见他手执扫帚,满脸错愕,她实在是想象不出,他做起这些粗活会是个什么样的场景。
她笑了笑,又从他手中夺回扫帚,“道长误会了,如今我住在这里,便也把此处当成我的家来维护,仅此而已。”
丹心说完,就拎着东西继续洒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