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他偏要捧我 第9节
作者:
孔明建安 更新:2025-10-20 17:12 字数:5908
“牛奶,趁热喝。”
这声音,这语气……
弹幕像是被引爆的炸弹一般,彻底炸开了锅。满屏的“!!!”和“啊啊啊”几乎要将整个画面都淹没掉。
林砚的手像被烫到一样,迅速从鼠标上移开,然后又像无头苍蝇一样,在键盘上乱按一气,想要关掉直播。然而,慌乱之中,他竟然按错了键,导致镜头猛地一晃,画面瞬间变得模糊不清。
就在这短暂的一秒钟里,镜头意外地扫到了站在他身后的顾承淮。尽管只是惊鸿一瞥,但眼尖的粉丝们还是立刻捕捉到了这个画面,并迅速截图保存。
截图中的顾承淮身穿与林砚同款但颜色不同的家居服,头发微微湿润,显然是刚刚沐浴过。更引人注目的是,他看向林砚的眼神,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温柔与占有。
这一幕让粉丝们炸开了锅,各种猜测和议论如潮水般涌现。直播被迫中断,而#林砚直播事故#、#顾总声音#、#同居实锤#等相关词条,则像火箭一样迅速登上了热搜榜的前五名。
十分钟后,林砚像一阵风一样冲进书房,他的脸涨得通红,腮帮子鼓鼓的,就像一只生气的小河豚。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坐在书桌前的顾承淮,仿佛要喷出火来。
“你不是答应过我不出镜的吗?”林砚的声音因为愤怒而有些颤抖,他的质问就像一颗炮弹,直直地砸向顾承淮。
然而,面对林砚的质问,顾承淮却显得异常淡定。他甚至没有抬头看林砚一眼,只是指了指屏幕上之前助理送来的咖啡,然后慢悠悠地说:“他给你倒的是冰美式。”
林砚被他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他的怒火也稍稍平息了一些。他顺着顾承淮的手指看去,果然看到那杯冰美式正静静地放在桌子上。
“那又怎样?”林砚没好气地说,“这和你出镜有什么关系?”
顾承淮这才抬起头,他的眼神清澈而深邃,嘴角还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微笑。他看着林砚,缓缓地说:“冰美式伤胃。”
林砚愣了一下,他没想到顾承淮会说出这样的理由。他不禁想起自己之前因为喝了太多冰咖啡而胃痛的经历,心里顿时有些不是滋味。
“可是……”林砚还想说些什么,但是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他看着顾承淮那副理直气壮的样子,原本的怒气竟然一下子就消散了。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不禁感叹,这人还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他凑过去,吻了吻那双总是为他打破原则的唇。
“下次,”他抵着他的额头,轻声说,“直接出来就行。”
反正,全世界都知道,他是他的了。
第20章 家长会
林砚接下的这部现实题材电影,对他而言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他饰演一位与年幼儿子相依为命的单亲父亲,角色内心戏极重,充满了生活的艰辛与沉默的深爱。为了贴近角色,捕捉到那种真实的生活质感和情感流动,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向剧组请假两周,通过团队的联系,隐去明星身份,以实习义工的身份,潜入本市一所以包容性教育著称的实验小学。
他换上简单的白色棉t恤和深色休闲裤,戴上黑框眼镜和口罩,胸前挂着“实习林老师”的胸牌,混迹在一群真正的义工和老师中间。每天,他帮着整理图书角、带领孩子们做课间操、在食堂维持秩序,默默地观察着那些来接孩子的父亲们。他看他们如何自然地弯腰系鞋带,如何用宽厚的手掌轻拍孩子的头顶,如何在校门口小摊前蹲下身,仔细比较着零食的配料表,那絮絮叨叨的侧影里,是未经雕琢的、最本真的父爱。
这种体验新奇而有效,他感觉自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疯狂汲取着生活的养分。他甚至开始用一个小本子,偷偷记录下那些触动他的细节:一个父亲安慰摔倒孩子时笨拙却温柔的语气;另一个父亲在家长群里,因为孩子的手工作业得了优秀而发的,那一长串带着夸张表情的炫耀……
这天下午,是三年级(二)班的例行家长会。林砚作为义工,被安排在后排负责记录和协助。教室里坐满了家长,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温和的喧嚣,混合着孩子们留在桌椅间的、淡淡的彩笔和阳光的味道。班主任是位和蔼的中年女教师,正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关于孩子的阅读习惯培养。
正当林砚低头认真记录时,教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了。
一道被夕阳拉长的、极具存在感的身影出现在门口,逆着光,轮廓清晰而冷峻。来人穿着一身显然价格不菲的定制深灰色西装,身姿挺拔,与满室穿着随意、氛围轻松的家格格不入。他锐利的目光如同精准的扫描仪,迅速扫过全场,几乎没有丝毫停顿,便牢牢锁定了后排那个正试图把自己缩进阴影里的身影。
林砚的心猛地一跳,几乎要从喉咙里蹦出来。他明明记得自己出门前告诉过他,今天会晚归,是因为有“重要的角色体验活动”,并没细说地点。他怎么找到这里的?而且,还以为这样一种……引人注目的方式出现。
在全班家长好奇、探究,甚至带着几分惊艳的目光注视下,顾承淮面色平静,步履从容地穿过教室中间的过道,仿佛走在世纪娱乐铺着红毯的走廊上。他径直走到林砚身旁那个特意留出来放资料的空位,坦然自若地坐了下来,昂贵的西装面料与廉价的塑料椅子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你怎么来了?”林砚几乎是气音,身体僵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口罩下的脸颊已经开始发烫。
顾承淮侧过头,目光落在他胸前那个可笑的“实习林老师”胸牌上,眉梢几不可查地动了一下,同样压低声音,语气却带着一丝了然的揶揄:“秦风说你来开家长会。”他顿了顿,补充道,“体验生活?”
“嗯,”林砚无奈,只能硬着头皮承认,“演父亲。”
顾承淮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没再说话,却将身体坐得更正,目光投向讲台上的老师,摆出了一副认真聆听的姿态,仿佛他真的是哪位学生的家长。
就在这时,讲台上的班主任老师结束了关于阅读的分享,微笑着看向台下:“接下来,我们想请一位家长,分享一下您平时与孩子沟通、或者培养孩子独立性方面的心得体会,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借鉴。”她的目光在教室里逡巡,不知怎的,就落在了后排这对气质出众、却与周围环境略显违和的“家长”身上。或许是想给这位新来的“家长”一个融入的机会,她温和地开口:“要不,我们请这位……嗯,穿西装的爸爸,来分享一下?”
一瞬间,全班家长的目光,如同聚光灯般,齐刷刷地聚焦过来。
林砚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桌下的手紧张地握成了拳。这太尴尬了,顾承淮哪里有什么育儿心得?他连亲戚家的小孩都很少接触!
然而,就在这片寂静和注视中,顾承淮却从容不迫地站了起来。他身量很高,站起来时自带一股迫人的气场,让原本有些嘈杂的教室彻底安静下来。他并没有看身旁恨不得原地消失的林砚,而是面向老师和众多家长,深邃的眼眸里看不出丝毫慌乱,语气平稳,字句清晰:
“我认为,与孩子相处,最重要的是尊重。”他的声音低沉而有磁性,在安静的教室里回荡,“尊重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他的选择,哪怕那个选择在成年人看来有些天真或者不成熟。”
他略微停顿,像是在组织语言,又像是在强调接下来的话:“其次,是支持。支持他的梦想,无论那个梦想看起来多么遥远。在他遇到困难时,告诉他没关系,我们再来过;在他取得进步时,给予他肯定,但不必过度渲染。”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终于微微偏转,落在了身旁因为惊愕而微微睁大眼睛的林砚身上,那深邃的眼底,掠过一丝极淡却无法错辨的温柔,连带着他冷硬的唇角,也几不可查地牵起了一个柔和的弧度。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的声音放缓,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坚定,“永远陪在他身边。让他知道,无论发生什么,家永远是他的后盾,我们,永远在。”
话音落下,教室里安静了几秒,随即,爆发出一阵真诚而热烈的掌声。家长们显然被这番言简意赅、却直击核心的“育儿心得”所打动,看向顾承淮的目光里充满了赞赏和认同。
只有林砚,在如雷的掌声中,耳根红得几乎要滴出血来。他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记录本的边缘,心里却像是被投进了一块巨石,激荡起汹涌的、复杂的涟漪。顾承淮这番话,哪里是在讲什么育儿心得?他分明是……分明是在借着这个机会,对他说!
家长会终于在一种微妙而圆满的氛围中结束。家长们陆续离开,不少人都友好地朝他们点头示意。顾承淮自然地牵起还处于恍惚状态的林砚的手,在所有或明或暗的注目礼中,坦然自若地走出了教室,走出了校门。
夕阳将两人的影子在身后拉得很长,紧密地交叠在一起,仿佛本就该如此相连。
走在林荫道上,晚风拂面,带来一丝凉爽。林砚终于从那种巨大的、混杂着羞窘和悸动的情绪中稍稍回过神,他晃了晃两人依旧交握的手,抬眼看向身旁男人冷峻的侧脸,语气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娇嗔和揶揄:“顾总,没想到你对着几十位家长,也能面不改色地发表这么……感人的育儿演讲。”
顾承淮目视前方,面色不变,只有紧握着林砚的手,微微加重了力道。
“实话。”他言简意赅地吐出两个字。
林砚怔住,心里那片刚刚平静些许的湖面,再次被搅乱。
顾承淮却忽然停下了脚步,转过身,面对着他。夕阳的金辉落在他深邃的眼底,漾开一种难以言喻的认真和温柔。
“不过,”他开口,声音低沉了下去,带着一种引人深入的磁性,“如果你真想体验当父亲的感觉——”
他微微俯身,凑近林砚的耳边,温热的气息拂过他敏感的耳廓,压低了的声音,带着某种郑重的承诺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我们可以领养。”
林砚的呼吸骤然停滞,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然后又猛地松开,狂跳起来。耳尖不受控制地迅速染上绯红,一路蔓延到脖颈。他抬起头,撞进顾承淮那双无比认真、没有丝毫玩笑意味的眼眸里。
原来,爱一个人到了极致,是真的会忍不住去想象与他共度的所有未来,去规划与他相关的所有可能。哪怕是像“父亲”这样一个,对他们而言曾经遥不可及、甚至从未想过的身份。
晚风温柔,拂过相视而立的两人。林砚看着顾承淮,看着这个愿意为他打破一切常规、规划进所有未来的男人,心里那片柔软的角落,彻底沦陷。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更紧地回握住那只温暖而有力的大手。
答案,早已不言而喻。
第21章 领养日记
顾承淮那句“我们可以领养”像一颗种子,在林砚心里悄悄发了芽。
电影拍摄结束后,他推掉了三个月的通告,认真地和顾承淮开始了领养的准备。这个过程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和漫长,填不完的表格,一次又一次的家访和评估,还有那些审视的、探究的目光。
顾承淮动用了最好的律师团队,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但在面对评估老师时,他却收敛了所有商场上杀伐果断的气势,变得格外耐心和配合。
“顾先生,您的工作性质需要经常出差,如何保证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
顾承淮坐姿端正,语气平和:“我已经逐步将具体事务下放,未来我的工作重心会更多放在战略决策上。而且,”他看了一眼身边的林砚,“林砚的工作时间相对灵活,我们会协调好,确保总有人陪在孩子身边。”
“二位都是男性,考虑过孩子在学校可能会面对的非议吗?”
这次是林砚回答的,他的声音很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们会教会他爱与尊重,也会给他足够的勇气和底气。更重要的是,我们会让他知道,无论外界如何,家永远是他的避风港。”
评估老师点了点头,在表格上记录着什么。
家访结束后,林砚有些疲惫地靠在沙发上。顾承淮坐过来,让他靠在自己肩上。
“紧张?”他低声问。
“嗯。”林砚老实承认,“比拿影帝还紧张。”
顾承淮低笑,吻了吻他的发顶:“我们会通过的。”
几个月后,他们终于接到了通知,可以去福利院见见初步匹配的孩子。
那是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叫小哲。因为先天性的心脏问题,被遗弃在福利院门口,经历了几次大手术,身体依然比同龄孩子瘦弱。照片上的他,有一双很大却很安静的眼睛,没有五岁孩子该有的活泼。
去福利院的路上,林砚手心一直在出汗。顾承淮握着他的手,发现自己的掌心也有些潮湿。他们经历过无数大场面,却在这一刻,同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忐忑。
院长带着他们来到活动室。小哲正坐在角落的小桌子前,安静地拼着拼图,对其他孩子的玩闹声充耳不闻。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那双沉静的大眼睛看向他们,没有好奇,也没有害怕,只是一种近乎漠然的平静。
林砚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他蹲下身,努力让自己的笑容看起来更自然温柔:“小哲,你好,我叫林砚。”
小哲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他身后气场强大的顾承淮,没有说话,只是低下头,继续摆弄手里的拼图碎片。
第一次见面,并不顺利。小哲几乎不开口说话,对他们的示好也反应平淡。院长私下告诉他们,小哲因为身体和身世的原因,性格非常内向,防备心很重,之前也有过几个意向家庭,最后都因为无法建立起亲密关系而放弃了。
回去的车上,气氛有些沉闷。
“他很像你。”顾承淮忽然开口。
林砚愣了一下:“像我?”
“嗯。”顾承淮看着前方,“看起来对什么都不在乎,其实只是把什么都藏在心里,怕被伤害。”
林砚沉默了。他想起了刚被顾承淮签下时的自己,那种小心翼翼,那种用冷漠伪装起来的脆弱。他忽然明白了顾承淮为什么在那么多孩子资料里,一眼就看中了小哲。
“我们慢慢来。”林砚说,语气不再忐忑,而是充满了决心。
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几乎每周都会去福利院。顾承淮不再穿着笔挺的西装,换上了柔软舒适的休闲服。他会带一些结构复杂的模型,坐在小哲旁边,默默地拼。他话不多,但耐心极好。
林砚则会带画具和绘本,用夸张的语调给孩子们讲故事,试图吸引小哲的注意。有时候,他也会什么都不做,就坐在小哲旁边,哼唱着不成调的、温柔的旋律。
起初,小哲依旧无视他们。但渐渐地,他会偷偷看顾承淮手里即将成型的航天模型,会在林砚讲故事时,虽然依旧低着头,但拼图的动作会慢下来。
转折发生在一个午后。林砚靠着墙睡着了,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脸上。小哲抬起头,看了他很久,然后放下拼图,拿起自己旁边的小毯子,踮着脚,有些吃力地想盖在林砚身上。
林砚其实没睡着,他感觉到那轻柔的动作,和毯子落在身上的重量。他的睫毛颤动了一下,没有睁开眼,心里却像是被温水浸过,柔软得一塌糊涂。
等他“醒”过来,看着身上的毯子和依旧在安静拼图的小哲,声音有些哽咽:“谢谢小哲。”
小哲没有抬头,但耳朵尖却悄悄红了。
顾承淮看着这一幕,向来冷硬的唇角,弯起了一个温柔的弧度。
从那以后,小哲对他们不再那么排斥。他会接受顾承淮帮他拧开难开的瓶盖,会允许林砚牵着他的手去院子里散步。虽然他还是很少说话,但那双大眼睛里,开始有了细微的光。
三个月后,当他们再次来到福利院,准备接小哲回家进行短期寄养时,小哲站在门口,怀里抱着一个旧旧的小书包,看着他们。
顾承淮蹲下身,平视着他:“小哲,愿意跟我们回家吗?”
小哲看了看他,又看了看眼眶微红的林砚,轻轻点了点头,然后,极小幅度地,向顾承淮伸出了手。
顾承淮愣了一下,随即,那双签下过无数亿级合同、稳如磐石的手,竟有些颤抖。他小心翼翼地,握住了那只小小的、柔软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