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他偏要捧我 第15节
作者:
孔明建安 更新:2025-10-20 17:12 字数:4401
1. 尊重孩子的选择,即使选择会变
2. 参与比获胜更重要
3. 爱不需要比较,每个人表达方式不同**
在这行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
ps:明天开始健身,深蹲组数加倍。
林砚笑着关掉台灯,靠进身后温暖的怀抱。
最好的教育,原来不是为孩子扫清所有障碍,而是陪他一起成长,让他知道无论选择哪条路,回头时家永远亮着灯。
第33章 影帝的假期
夺得第二个金梧桐奖的当晚,林砚在庆功宴上宣布要休一个长假。记者追问期限,他笑着看向身旁的顾承淮:“直到某人学会做糖醋排骨为止。”
全场哄笑,只有顾承淮认真点头:“好。”
假期第一天,林砚睡到自然醒,发现顾承淮系着围裙在厨房研究菜谱,平板上显示着“糖醋汁黄金比例”,而料理台摆满了失败的试验品。
“其实我们可以请厨师。”林砚从背后环住他。
“不一样。”顾承淮专注地调整火候,“这是家规第二条。”
假期第二周,林砚心血来潮要教小哲画画。两小时后,画室地板上洒满颜料,父子俩脸上都沾着水彩,合作完成的“全家福”上,顾承淮被画成了穿西装的恐龙。
“爹地你看!”小哲举着画蹦跳,“像不像?”
顾承淮放下财报,认真端详:“比我预想中帅。”
假期第一个月,林砚开始整理这些年的影像资料。在某个被遗忘的文件夹里,他发现大量从未见过的视频——他拍戏时,顾承淮在片场外等待的侧影;他领奖时,观众席里顾承淮微扬的嘴角;甚至在他睡着时,镜头长久凝视他的睡颜。
最震撼的是最后一个视频,日期是他第一次获得影帝提名却落选的那晚。画面里他强颜欢笑地应付媒体,而镜头一转,拍到了站在阴影里的顾承淮——那人紧握的拳头和泛红的眼眶,比任何情话都动人。
“偷拍我?”林砚举着平板去找顾承淮兴师问罪。
“合法记录配偶的日常生活。”顾承淮面不改色地接过平板,“况且,你偷看我的《修养手册》在先。”
假期第二个月,顾承淮的糖醋排骨终于达到能入口的水平。一家三口坐在餐桌前,小哲咬了一口,小脸皱成一团:“爹地,还是点外卖吧。”
林砚却将整块排骨吃得干干净净:“很好吃。”
顾承淮看着他,眼神柔软:“撒谎。右边眉毛动了。”
晚饭后,林砚拉着顾承淮在露台看星星。这些年他们总是聚少离多,难得有这样悠闲的夜晚。
“其实我知道,”林砚靠在他肩上,“你上个月推掉了欧洲的并购案。”
“昨天还拒绝了总统府的晚宴邀请。”
“为什么?”
顾承淮将他往怀里带了带:“家规补充条款第11条:任何事都不能占用家庭时间。”
林砚轻笑:“顾总,你的规矩越来越多了。”
“因为你值得所有规矩。”
夜深时,小哲抱着枕头挤进他们卧室:“做噩梦了。”
三人挤在一张床上,小哲很快在两人中间睡着。林砚越过儿子的小脑袋,轻声说:“谢谢。”
“谢什么?”
“谢谢你让我知道,最好的表演是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月光透过纱帘,照亮相拥的一家三口。在这个普通的夜晚,影帝终于明白,他得到的最珍贵的奖项,不是聚光灯下的荣耀,而是这盏永远为他亮着的家灯。
假期结束前,林砚接到了一个特殊的剧本——讲述一对普通夫妻抚养自闭症孩子的故事。他看完剧本,久久没有说话。
“想接就接。”顾承淮说。
“拍摄期六个月,要去山区取景。”
“我和小哲陪你。”
“你的工作……”
“有视频会议。”顾承淮拿出已经做好的随行计划,“家规第38条:支持对方追求梦想。”
新戏开机那天,剧组来了两个特殊的跟组人员。顾承淮在房车里开跨国会议,小哲在辅导老师指导下写作业。休息间隙,林砚跑回房车,总会看到桌上温着的糖醋排骨——虽然味道依然差强人意,但他每次都吃得一干二净。
杀青宴上,导演举杯敬顾承淮:“感谢顾总为我们剧组改善伙食,现在全组人都爱上糖醋排骨了。”
众人大笑,林砚在桌下紧紧握住顾承淮的手。
最好的假期不是无所事事,而是无论身在何处,心都安放在最爱的人身边。而对林砚来说,有顾承淮和小哲的地方,就是永恒的假期。
第34章 归途
《望北》的最后一个镜头在漠河杀青,零下三十度的严寒里,林砚裹着厚重的军大衣,睫毛上结满了霜,却对着镜头露出如释重负的微笑。这部电影倾注了他太多心血,不仅仅是一个角色,更像是一场与自我、与自然的对话。
回程的飞机上,他婉拒了空姐递来的毛毯,膝上摊着厚厚的导演笔记,指尖因为长时间握笔而微微发红。顾承淮坐在他身侧,将平板电脑调至防窥模式,处理着堆积的邮件,偶尔抬眼看向身侧专注的爱人,不动声色地将空调出风口调转方向。
"剪辑期我可能要闭关。"林砚忽然开口,声音带着疲惫的沙哑,"素材太多了,我想亲自盯。"
"好。"顾承淮合上平板,"需要什么?"
林砚想了想:"一个安静的剪辑室,还有……你偶尔来看看。"
于是接下来的两个月,世纪娱乐大厦顶层的专属剪辑室成了林砚的第二个家。三块巨大的显示器占据整面墙,地上散落着分镜脚本和标记过的场记单。他像个沉迷其中的匠人,日夜颠倒地打磨着每一个镜头。
顾承淮果然如他所说,每天准时在晚上八点出现。他不再是那个前呼后拥的集团总裁,只带着一个助理,手里拎着精致的保温盒。他从不打扰工作中的林砚,只是安静地坐在角落的沙发上,打开笔记本电脑处理永远处理不完的公务。偶尔,他会起身为林砚续上温水,或者在他揉捏眉心时,递上一片蒸汽眼罩。
这天深夜,林砚与剪辑师为了一个雪景的空镜头争执不下。
"这里,必须留白三秒。"林砚指着监视器上漫天飞舞的雪花,语气坚持,"要让观众听见雪落下的声音,感受到那种寂静的重量。"
剪辑师面露难色:"林导,现在的观众可能没有这个耐心……"
坐在角落的顾承淮抬起头,目光掠过屏幕,没有说什么,只是重新低下头继续回复邮件。等剪辑师出去接电话的间隙,他才起身走到控制台前。
"你用的雪声音效不对。"顾承淮操作鼠标,调出一个加密的音频文件夹,"这是去年冬天在大兴安岭实地收录的原始素材,层次更丰富。你现在用的这个,是人工合成的,太过单一。"
林砚惊讶地回头看他:"你怎么会……连这种细节都注意到?还有这些原始素材?"
顾承淮面色平静,将保温盒推到他面前,里面是温度刚好的山药排骨汤:"作为主要投资方,确保作品的艺术质量,是分内之事。"他顿了顿,补充道,"先吃饭。"
这样的陪伴无声却有力,如同氧气,平时不觉,缺了才知致命。
直到某天凌晨三点,林砚在为最后一段戏进行混音时,体力不支,趴在冰冷的控制台上昏沉睡去。他太累了,连续工作了十八个小时,耳朵里还残留着各种音效的嗡鸣。
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躺在休息室的沙发上,身上盖着顾承淮那件带有熟悉冷冽木香的大衣。而原本属于他的位置上,此刻坐着那个本该在几小时前与欧洲分部进行跨国视频会议的人。
顾承淮戴着专业的监听耳机,侧脸在屏幕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专注。他指着频谱图,对陪在一旁的资深音响师冷静地分析:
"这里的脚步踩雪声,需要再实一点,更有力。这个时候,他的内心已经做出了选择,步伐是坚定的,不能虚浮。"
音响师连连点头,迅速调整参数。
林砚没有出声,只是静静地靠在门框上,看着那个在商界翻云覆雨的男人,此刻为了他的作品,如此认真地抠着最细微的音效细节。晨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恰好落在顾承淮的肩头,勾勒出一圈温暖的光晕。
当最终的成片在巨大的屏幕上播放完毕,片尾字幕缓缓升起时,林砚紧紧握住了顾承淮的手。在常规的"特别鸣谢"名单之后,屏幕黑了一瞬,然后,悄然多出了一行简洁却分量千钧的字:
「感谢我的观众,永远在场。」
顾承淮看着那行字,手臂微微收紧,将林砚的手完全包裹在掌心。
首映礼盛况空前,但两人都婉拒了后续的庆功宴,迫不及待地返回了那个真正能让他们放松的港湾。
家里只留了一盏温暖的壁灯,小哲已经抱着他的恐龙玩偶在儿童房里熟睡,嘴角还带着甜甜的笑意。客厅的茶几上,摆着一幅显然刚完成不久的蜡笔画。画上是三个手牵手的小人,站在白茫茫的雪地里,天空却飘着彩虹颜色的雪花,充满了童稚的想象力。画的背面,用歪歪扭扭的拼音写着:「爸爸的 xinpian da cheng gong」。
林砚的心瞬间被填得满满的,他小心翼翼地将画作收好,准备放入书房那个专门收藏小哲作品的文件夹里。就在他打开书房抽屉时,发现那个装着定情草戒的檀木盒下面,压着一份崭新的剧本。
他好奇地拿出来,翻开扉页,上面是顾承淮那熟悉而刚劲的字迹,只写了一句话:
「下一个故事,你来决定。」
没有限定题材,没有商业考量,只是将选择的笔,完全交到了他的手中。
林砚抬起头,望向窗外。不知何时,北京飘起了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洁白的雪花在夜色中静静飞舞,温柔地覆盖着整个世界。屋内,暖气开得足,灯光温暖,身边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他忽然明白,所有的远行都是为了更好的归来。那些在聚光灯下的辉煌时刻,那些在冰天雪地里的艰难拍摄,那些在剪辑室里的不眠之夜,最终都化作了归途尽头的这盏灯火。
而顾承淮,永远是他归途的终点。
第35章 观众
《望北》庆功宴的喧嚣散去,林砚第一次在获奖后感到的不是喜悦,而是某种难以言说的空虚。奖杯被随意放在玄关,像件普通的装饰品。
顾承淮递给他一杯温热的蜂蜜水,什么也没问。
三天后的深夜,林砚从梦中惊醒,发现身侧空无一人。书房的门缝下透出暖黄的光。他推门进去,看见顾承淮正在看《望北》的导演剪辑版——那个比公映版长出四十分钟,连投资方都嫌冗长的版本。
画面正停在电影中最压抑的一段:主人公在暴风雪中独行,长达两分钟没有台词,只有风雪声和沉重的呼吸。
"怎么在看这个?"林砚靠在门框上。
顾承淮暂停画面,转身将他拉到身边:"在想你拍这场戏时的心情。"
林砚怔住。那场戏拍摄时正值寒潮,他在齐膝的积雪中走了十七遍,直到冻得失去知觉。当时顾承淮在欧洲谈并购,只每天例行询问拍摄进度。
"你怎么知道……"
"场记报告写得很详细。"顾承淮调出另一段监控录像——是他在片场外车里的画面。深夜的车内,他面前放着笔记本电脑,目光却始终透过车窗,落在远处雪地里那个蹒跚的身影上。
"你当时不是在欧洲?"
"提前回来了。"顾承淮轻描淡写,"在片场外看了三天。"
林砚突然想起,那几天总能在餐盒里发现他最爱吃的那家老字号的点心,还以为是助理特别贴心。
"为什么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