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子瑟瑟发抖[快穿] 第14节
作者:兰桂      更新:2025-10-20 17:26      字数:6564
  一听这话,原本不愿意的立马就同意了。白占便宜的事,为啥反对啊?村长又不强迫,有个头疼脑热不想去的时候就不去,平时没啥事就去凑凑热闹呗,要不别人都去,自己不去,不是吃亏了?
  就这样,他们杨柳村红红火火地开办了扫盲班和手艺班。知青好不容易有个挣工资的活计,别提多努力了。找课本、备课、设计教案,非常用心,力求让乡亲们学会更多的知识。
  手艺班也有三个师傅,身体不好不能种地,把地给家里人种,自己来挣份工资。一个木工不错、一个盖房子在行,还有一个做衣服做鞋子手巧。
  他们都没达到老师傅的级别,不是啥传家手艺,但这手艺在村里算数一数二的,能拿手艺挣钱,都高兴着呢。一些十几二十岁的青年男女都乐意学,学好了不说挣钱,多给家里做东西也省事啊,反正是免费的,为啥不学?
  村长也是下血本了,他听完云汐的话,总觉得国家要发展,城市、乡村肯定各有各的发展,那各个乡村之间就是竞争对手,要想得到更多好资源,肯定得想办法脱颖而出啊。
  别的暂时也使不上劲,那就好好培养村里的人,万一再冒出两个像云汐那样的
  人才呢?他们村在市里不就出名了?已经有云汐给打了样了,绝对不能浪费这么好的机会,要趁机把杨柳村的名头打出去!
  村里的领导班子也很支持他,甚至几个人自己也很上进,平时书不离手,不管学没学进去,反正态度是摆得很正。连村里卫生所的医生都有了紧迫感,没病人就看看医书,研究研究咋看病咋开药,整个村子忽然呈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状态,每天都活力满满,欢声笑语都变多了。
  只有董家人例外,他们知道是云汐跟村长提的建议后,就对这提议嗤之以鼻。不去上扫盲班,也不去参加经验交流会,学手艺那么累更是不肯学。
  他们种地的时候还跟人说闲话,“扫盲有啥用啊?我家老太太就是走大运碰巧救了市长的家人,要不能有这造化?要说学问,老二以前当老师的,学问不比老太太强?现在不还种地呢吗?啥机会啊?做梦呢?”
  “天天种地都够累的了,还学手艺,那手艺要是有用,教手艺的师傅咋还在咱村窝着呢?咋没挣上大钱呢?他们愿意教,还不是图村长给的那点工资?要是真那么好,他们的儿女咋不学?”
  “老太太瞎嘞嘞一通,村长就当回事了。我看村长就是给老太太面子,看老太太现在混得不错,巴结老太太呢。”
  整个董家,只有跟董家兄妹结婚的两个知青愿意学。他们是外来人,没有安全感,更愿意多学点东西多点出路,也更懂得抓住机会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和家里大吵一架,还是跑去学了。
  他们还劝董志勇和董芝芝找机会讨好云汐,但两兄妹被骂怕了,死活不肯。两个知青只能暗地里可惜,那么厉害的一位长辈,硬是沾不上好处。
  几个月过去,大伙学得都挺不错,认的字读书看报是够用了,谈吐也都比从前文明不少,整个村子的风气面貌都不一样了。
  孩子们有样学样,爱学习的变多了,出去上高中的都比别的村孩子更用功。同学笑话他们,说现在又不高考,读完高中就要找地方上班了,他们村里的孩子多半还要回村去,这么用功干啥呀。
  他们就回:“李云汐李奶奶知道吧?她是我们村的!就因为爱学习现在可厉害了。她没机会上学,都是自学的,我们现在有机会上学当然要好好学。这叫活到老学到老,反正在学校里也没法干啥,荒废时间还不如学习。”
  有人觉得他们太假,有人觉得学这么多没用说他们傻。但有云汐这个榜样在,他们都觉得至少自己要像云汐一样学好课本知识才行,听说云汐现在都能用俄语讲故事了,他们正是头脑清醒学习快的年纪,不能比不上一位奶奶吧?所以大家都牟足了劲地学。
  有一次云汐正好到这所高中给教师们开讲座,几个杨柳村的孩子下课就跑过来,趴在窗户上听,看着云汐的眼睛像有星星一样,那是崇拜的目光。
  他们小声惊叹,“李奶奶可真年轻啊,应该叫李阿姨才对!”
  “李奶奶戴着手表,穿着小皮鞋,真精神,将来我也要像李奶奶一样!”
  “要是李奶奶当老师给咱们讲课就好了,看她讲得多好?”
  “不可能的,李奶奶是给老师讲课的人,你看好多老师听的都可认真了。”
  云汐是附近十里八乡改变命运最突出的人,大家都想学习她这一路以来的经验,当然听得认真。结束的时候,有老师看到几个孩子,笑着对云汐说:“李老师,他们几个都是杨柳村的,平时就特别崇拜您,学习特别刻苦认真,说要向您学习,这不,都跑来听讲座了。”
  云汐看过去,几个孩子都不好意思地红了脸,其实云汐才进城一年半,还认识他们呢,笑着道:“丽丽、春霞、小东、立强、大鑫,你们都长这么高啦,老师表扬你们,看来你们表现不错,李奶奶为你们高兴!”
  几个孩子没想到云汐会记得他们,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顿时激动起来,围住云汐问她在城里的事,跟她分享自己学习的事和村里的趣事。
  云汐和他们聊了很久,还问了他们有什么梦想。几个孩子受她和家长影响,早早就想过关于梦想的事。
  丽丽说:“我要像李奶奶这样,到市政府工作。”
  小东说:“我要学开车,听说李奶奶和你的干儿子都可会开车了,我也要像你们那么厉害!”
  春霞有点不好意思地道:“我喜欢做衣服,在村里的手艺班学习我考第一,将来要是能在市里给大家做衣服就好了,就是进服装厂和纺织厂吧。”
  几个孩子各有各的想法,让云汐很惊喜,没想到村长鼓励大家学习的效果这么好。几个孩子看她惊讶,纷纷告诉她,大家之所以这么努力都是因为有她这个好榜样。
  从前大伙都是一样的人,突然有一个努力奋斗发展得那么好,就让人觉得自己也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生活,所以云汐对于杨柳村是非常不一般的存在,一直激励着所有人。
  云汐听了其实有些感动,因为她没做什么,只是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偶尔提一些建议,没有费心去帮过他们。最初会提建议也是知道董家人绝对会和她唱反调,到时候村里有出息了的人就会让董家人嫉妒后悔,她是想收拾董家人。
  但乡亲们一直念着她的好,还把她当榜样。她忽然觉得,可以多为乡亲们做些事。
  云汐把平时给小张做的练习册和试卷多印了十几份,给了几个孩子,让他们好好做题,顺便带回去和村里人分享。马上要恢复高考了,希望她这绵薄之力能帮到积极进取的孩子们。
  云汐给拿的题,在杨柳村就相当于大人物给出的东西,人人都很珍惜,连没参与扫盲班的老头老太太都要过来摸一摸,瞅一瞅,就当长见识了。正在学习阶段的孩子们自然是更加珍惜把每道题都工工整整地写在本子上,有不会的在学校问老师,在村里问知青。
  请知青讲题当然也要送点鸡蛋啥的,因此知青们也都非常热情,间接地就把知识都捡起来了。
  十月份,杨柳村刚忙完秋收,就听到了一个惊天好消息——国家恢复高考了!
  刚刚高中毕业的丽丽等人一脸不敢置信,“什么?恢复高考?那我们、我们可以考大学啦?”
  村长笑道:“是!可以考!这次放宽条件,只要是三十岁一下的,不管结没结婚、是不是学生,都可以报考。不需要推荐,不需要谁同意,自己想考就去考!”
  村里的知青们瞬间激动起来,甚至有的抱头痛哭。他们都是从城里来到乡下的,天知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有多苦,可他们回不了城了,都觉得自己要一辈子被困在这里,只有云汐的鼓励才让他们有点希望,想着多学点东西将来能有机会去市里工作,就算只做临时工也行啊。
  谁知就这么突然地恢复高考了,他们也可以报名!他们已经把知识捡起来了,他们是不是就能考上大学,光荣地走出去了?
  董志勇和董芝芝家的两个知青也激动万分,董家几兄妹却傻了。他们早把学过的知识忘光了,村里人集体学习,他们也嗤之以鼻从不参与,现在竟然说恢复高考了?那他们不是错过了大好的机会?
  想到云汐提醒大家学习的事,董志勇破口大骂,“她知道提醒外人,不知道提醒自己的亲儿子,她脑子进水了吧!”
  村里人听见就不干了,“你再敢放屁,我拿鞋底子抽你!村长都说了机会平等地给每个人,你们自己不学赖谁啊。当初就你们几个成天说学习没用、学手艺没用,拐的我大侄子都没好好学,他的前程就是被你们耽误的,看我削死你!”
  这人越说越气,脱下鞋就往董志勇脸上打。董志勇不敢跟老人动手,怕摔着被讹上,硬是被打了好几下,旁边才有人过来拉架。
  这下他不敢说了,董家其他人也没吱声,只是回屋
  里一个比一个郁闷丧气。董志杰说道:“好歹我从前也是老师,懂得多些,这段时间我就专心学习,努努力,说不定就考上了。”
  王雪芬非常相信他,“所有的活都交给我,你啥也不用管,考上个好大学让他们看看,我看谁还敢笑话咱们。”
  董志宏两口子学习不行,就整天念叨儿子学习,“恢复高考就能考大学,你咋也得当个大学生给爸妈长长脸。”
  他们的儿子却不听话,不耐烦道:“你们自个儿咋不学呢?老太太都能学,你们不能学啊?没听说三十岁以下都能考吗?你们赶紧自己考去,别烦我。”
  两人气得:“你咋跟爸妈说话呢?再敢这样看我不揍你?”
  儿子嗤笑,“你敢揍我,等你老了我就把你扔外边,你要是不怕没人养老送终你就试试呗。”
  两人气得浑身发抖,他们还真怕儿子不给他们养老送终,最后也没下去这个手。王慧娟哭着骂不孝子,董志宏却恍惚在儿子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所以他每次笑话云汐的时候,云汐就是这感受吗?
  云汐这边也知道了消息,小张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过来,扒在办公室门口激动道:“妈!恢复高考了妈!我可以去考大学当大学生了!”
  云汐一拍手笑道:“大好事啊!到时候你当了大学生,妈亲自送你去。对了咱还得摆宴席,请咱们市政的兄弟姐妹好好庆祝一下!”
  琴姐他们都兴奋地恭喜小张,小张学习是真好啊,平时他和云汐讨论的难题,大伙都听不懂,琴姐的爱人不止一次说他们母子俩是人才,学东西那叫一个快。
  现在有了考大学的机会,没人怀疑小张会考不上,要是全市能有一个人考上,那也肯定是小张。琴姐就是惋惜,“这年龄咋还限制在三十呢,要是限制在五十,老李也能去考了,说不定能考上市状元呢。”
  云汐大笑道:“我这年纪考进去干啥呀?读完大学都五十该退休了!这么好的机会,还是让年轻人去学习吧,我可不抢这个机会。”
  大家一想也是,都跟着笑了,也真的理解了云汐学知识就是单纯地学,不带任何目的,连错过上大学都不觉得惋惜,心胸是真开阔。
  云汐当然不在乎文凭之类的东西,她之前想学,也是好奇这个时代的知识而已。她一个魔修在哪都混得开,要不是答应了原主要收拾白眼狼,她说不定都跑首都去了。
  现在她就全力帮小张复习,请了各科权威的老师给小张答疑解惑,市长直接下令单位里报考的人放假,专心备考。岗位都给他们留着,考不上还继续回来上班,要是考上了,等大学毕业也可以回来上班。
  大学生都是紧缺人才啊,要是回来他们市政府,他们单位的人才就更多了。
  不管各方反应如何,高考如期而至。小张站在考场前难得的有些紧张,云汐笑道:“相信自己,你可以的!而且考哪所大学不是衡量我们人生的标准,我不能考,依然过得很充实。你努力学习、勤奋进取,做人做事都那么优秀,我为你感到骄傲。这次考试也不过是你人生中的一次小测验而已,放轻松。”
  小张确实轻松了很多,露出笑容,“妈,谢谢你。你放心,我一定尽全力不留遗憾。”
  他听懂了云汐的意思,什么事不要追求结果完美,只要尽了全力不留遗憾就够了,所以他带着最轻松的心态走进了考场。
  董家人也来考试了,行不行的反正都报上。他们没往云汐这边凑,但也听到了云汐话,看她和小张关系那么亲密,心里又气又酸。明明他们才是亲生的,为什么云汐对一个外人那么好?
  同时他们又觉得可笑,高考是多少人改变命运的机会,怎么就是人生中的小测验了?肯定是小张学习不好,云汐在这挽回面子呢。先把这话说在前头,到时候小张名落孙山也能说体验过就好,不求结果。真会给自己找补。
  村里其他考生则是慢慢平复紧张的心情,由丽丽带头一起过来和云汐打招呼。云汐笑着鼓励他们,“别怕,好好考,会做的题力保不错,剩下不会的题耐心思考。都是学过的知识,放平心态就能想起来更多。
  有这次机会就比别人幸运了,就算不适合走这条路,国家也会有新政策,像现在摆小摊就不抓了,以后会有更多发展的机会,所以,别怕。”
  大家很惊讶,她话里的意思是以后可以从摆小摊慢慢做大,自己卖东西当老板?不过杨柳村的人对她一向信服,她说什么都信,这会儿没法多聊,但知道以后还有别的机会,心态确实放平了很多,不再把高考当做是最后一根稻草。
  尤其是知青们,太过重视高考就会过度紧张,现在放平心态反而能更好地发挥。
  在高考期间,整个城市都变安静了,大家说话都会自觉压低音量,就怕影响考生们考试,城市连治安都变好了。
  终于,高考结束,又经过一段煎熬的等待,邮递员兴奋地开始下发录取通知书了。
  “小张!小张!你考上清大啦!你是咱们省的省状元!”
  一句话让整个市政府都沸腾了!清大是全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是最顶尖的学府,小张竟然考上了!还考过了全省学子考成了省状元,这可是他们全市的荣耀啊!
  小张一个大小伙子,拿到录取通知书就哭了,一把抱住云汐,“妈!要不是你让我学习,我早就把课本忘光了,根本不可能考上大学。这份通知书是属于你的妈!”
  云汐笑道:“好小子,妈就知道你聪明,看看你这一复习就考这么好,以后肯定有更大的成就。快别哭了叫人笑话。”
  小张抹抹眼泪笑道:“在妈跟前哭不丢人。”
  同事们都跟着高兴,“对,不丢人。小张遇到李姐就是遇到伯乐了,千里马也得有人赏识才能发挥才能不是?哎呀妈,小张可太厉害了,李姐也太厉害了,我都想认李姐当妈了哈哈哈。”
  “李姐可太会培养孩子了,小张也有出息,以后一定好好孝顺李姐。”
  “之前给小张介绍对象,李姐眼光贼高,都没同意。这上了清大,不得找个清大的对象?哎呦李姐往后福气大着呢!”
  云汐笑呵呵地收下所有恭喜和赞扬,把早就准备好的糖果糕点发给大家,还让他们多带点回去给家里人都甜甜嘴。
  大家高兴坏了,这不是吃一口糖的事,这是考上清大、考上省状元的大喜事啊,必须让家里孩子沾沾喜气。
  单位里还有另外几位同事也考上了大学,虽然不像小张考得这么好,但平时受云汐和小张的学习氛围影响,他们也都很用功,考的大学都很不错,还特意提了礼品感谢云汐。
  他们城市规模不算小,各单位都有考上大学的,总数不少。学生中考得最好的就是丽丽他们几个,他们这一年多是真的非常用功,还做了很多练习题,考上的都是在全国叫得上号的好大学。
  这大学生的数量落在村子里就太牛了,杨柳村七个高中生考上了好大学,还有十一个知青也考上了大学。整整十八个大学生!村子里,十八个大学生啊!
  而且云汐是从杨柳村出去的,她培养的干儿子还考上了省状元呢!
  杨柳村一下就出名了,附近村子甚至把杨柳村叫成“状元村”,纷纷打探他们村为啥能考这么好。等听说最初是受云汐影响的之后,大家都震惊了。佩服云汐四十多岁能有这样的成就,也佩服村长能下大力气激励村民。
  等全国各地的数据统计完毕,杨柳村更
  是因为重视培养人才被上面点名夸奖,上了报纸扬名全国,云汐的名字也第一次出现在报纸上,被所有人知晓。
  不少村长都羡慕杨柳村能出云汐这么个牛人,甚至羡慕市长慧眼如炬,重视提拔了云汐,才有了后续这么多好事。
  当然,最佩服的还是云汐本人,从一个四十五岁、目不识丁的农妇,走到今天这一步,她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人生有无数种可能,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没有什么痛是放不下的,只要不放弃,总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在所有人都钦佩云汐、恭喜大学生的时候,董家几兄弟的家里成了最安静最丧气的地方,他们四兄妹一个都没考上,和最低录取线差得老远,想说自己马虎失误都不行,自然就成了村子里的大笑话。
  董志宏没好气地道:“老三、小妹,你们俩读书最多,不是一直说不让高考耽误了你们吗?这咋让考了还考不上呢?啥玩意?”
  董志勇气道:“你有本事你考?还说我呢,老二不也没考上吗?总说自己是老师,怀才不遇,呸,你有个屁的才,村小开除你就对了,啥也不是。”
  几人说着就打起来了,等打得鼻青脸肿,董志宏放话以后断绝关系,谁也别和谁来往。
  董芝芝冷笑:“断就断,谁乐意跟你来往,你有半点当大哥的样吗?我家男人可考上大学了,我跟着他过好日子去,本来也不跟你来往。”
  王慧娟嗤笑一声,“人家是考上大学了,带不带你过好日子就不一定了。你一个村姑,要文化没文化,要人品没人品,你家那个考上大学还能要你?你还大着肚子呢,当心变成弃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