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子瑟瑟发抖[快穿] 第20节
作者:兰桂      更新:2025-10-20 17:26      字数:6193
  再加上工作丢了,不会摆摊卖货,只能累死累活地种地,房子也折腾没了,越过越差,自然就变成互相埋怨。一听她说满大街都是机遇,王雪芬再也不想在农村窝着了。
  王雪芬还年轻,长相也不错,到外面打工发展好自然好,不行也能找个条件好点的人再嫁,也是一条出路,怎么看都比跟着董志杰强多了,离婚不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吗?
  董家四兄妹,最恩爱的老二两口子已经离婚了,孩子也带走了。老三和老四虽然没领离婚证,但另一半都跑没影了,找不到了。他们一个瘸了腿艰难摆摊,一个照顾婴儿焦头烂额,日子都过得苦哈哈。
  这不但是没钱的折磨,还是精神上的折磨,感觉自己的生活一塌糊涂。只有老大家还整整齐齐,但家里吵架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以前老大最喜欢说原主“头发长见识短”,现在他媳妇最喜欢怼他“头发短才见识短”。王慧娟挺直腰杆跟他嚷嚷,“你再敢惹我,我就跟你离婚,把儿子带走,让你跟老二老三似的孤苦伶仃打光棍,老了都没人送终。”
  董志宏怒道:“你敢!”
  王慧娟嗤笑:“我有什么不敢?妇女能顶半边天,你凭啥歧视妇女?家里家外都是我一把罩,你没本事还想当家做主,想得咋那么美呢?你要想好好过日子,就给我老实眯着,别成天嘴贱。”
  董志宏看向又长高不少的儿子,“你来说说,是不是你妈无理取闹?跟个泼妇似的,谁能待见她?还跟我离婚,就她这黑黢黢的脸还能再找着人嫁是咋地?你能让她离婚吗?到时候你同学笑话死你。”
  他儿子不耐烦地换了个地方弹玻璃球,“你俩爱咋咋地,现在别人不也笑话我吗?你就是嘴贱才惹了老太太,不然我是她唯一的孙子,她所有的钱都是我的,我还能穿带补丁的衣服?你还好意思发火呢,眯着吧你。”
  董志宏气道:“你奶分明是被你气的……”
  “我那不也是学你吗?”
  一家人吵吵嚷嚷,日子没个消停,倒是让邻居烦不胜烦,寻思着他们还不如离婚呢,在家整天闹腾,也不知道这样过日子跟离婚哪个更好。不过董志宏能有今天,也算恶人自有恶人磨,活该。
  董志杰拿出仅有的一点钱倒腾电子表,没挣上钱不说,坐火车去进货,还被小偷把钱给偷了。他卖茶蛋,没卖完的茶蛋没保存好,有点臭了,他还想混进新的里卖,被人发现骂了一顿干不下去了。
  他又卖雪糕,折腾好些天也没挣上钱。发现市里有单位在招聘,他欣喜若狂,赶紧去报名考试,还特意瞒着没告诉村里任何人,生怕有人跟他竞争。
  谁知他考了两个单位都没考上,他还想找人理论,被人毫不留情地轰走了,还道:“你找工作得有点自知之明吧?自己会干啥就找啥工作,你啥也不会你来考什么?”
  他想来想去,只能进了工程队。这个不挑,工资也还不错,就是做搬砖、拌水泥的工人,结果太累太累了,才干了两天他就扛不住放弃了。
  这么来来回回折腾好几个月,董志杰什么钱都没挣着,灰头土脸地回家种地,一看地里都是杂草和虫,只能苦哈哈起早贪黑地收拾。
  村里其他人是知道他折腾挣钱的,看他最后又回来了,后背好像都弯了不少,总是低着头,也不爱和人说话,
  都在背后说他不行,不是闯荡人,只能老实守着几亩地过日子。
  董家的其他人都在观望,想着他凭一股劲儿不停地尝试,要是真发现来钱的路子,他们也能效仿。谁知董志杰一直失败,原本的那点胆气也没了,只觉得外面的世界太难混了,还有小偷神不知鬼不觉地偷东西,还是村里这一亩三分地感觉踏实,安心。
  这让董家几个人都打了退堂鼓,尤其是董志勇之前摆摊还稍微整了点,后来别人都摆摊做生意之后,他就不行了。更证明了钱很难挣,遍地是机会,也得看你是不是那块料,有没有本事把机会抓住。
  于是董家人消停了,云汐终于不再听到他们的消息了,便继续发展学校。学校又新增了几门课,是电器维修等走在时代前沿的技术种类,学生和家长都没想到,一听发展前景很好,很快报名就报满了。他们现在对云汐已经有了一种盲目的信任,好在云汐也没让他们失望,一直保持初心,用心培养人才。
  又一年过去,云汐再次为市里提供了大量技术人才,填补了各单位的技术空缺,为城市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她的菜场也相当便民,成了人人都会逛会买的菜市场,甚至成了市里的地标型建筑。而她作为首位个体户,靠自身发展带动了许多人开始经商,几年来大大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
  市长政绩满满,要升迁了,云汐也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是专门表彰先进妇女的最高荣誉。市长还给云汐办理了入党,这个时期整个市的党员也并不多,这是非常光荣的了。
  市长升迁搬去了省里,这个时候小张毕业了,给云汐打来电话,说有大公司聘请他过去,学校这边则推荐他去搞专项研究,他有点迷茫不知道该怎么选。
  云汐没太听懂他说的那些术语,但结合原主的未来记忆就理解了,那些研究不就是用在未来的电脑手机上的吗?那肯定要上啊!
  云汐语气坚定地道:“去搞研究,你的学识越强,工作越好找,但参与重要项目的机会太难得,所以别犹豫。平时钱不够的话只管跟我说。”
  小张听着她沉稳的声音,心里的犹豫也坚定起来,“钱够的,妈你不用担心。好,我也觉得搞研究更好,那我给学校答复。”
  “加油,过段时间我也会搬去京市,到时再见面。”
  小张一听激动起来,“真的?妈,你这次搬来是不是就不走了?”
  云汐笑道:“对,短时间内不走了,等以后打算养老的时候,再找个山明水秀的地方。你可以先帮我看看房子,定好了我就把东西寄过去。”
  “好,包在我身上。”
  小张以前在单位就很优秀,办事非常利落,一周后就来电话说按照云汐的要求找好了房子,云汐听了也觉得不错,就让他先租下来,然后打包行李寄过去了。
  那几个白眼狼已经被她打击得差不多了,云汐在市里的事业版图也已经登顶,不适合再发展,干脆就搬去首都发展。这几年,杨柳村许多人都跟着她干,都已经锻炼出来了,云汐选出两个能力最出色的,让他们管理学校和菜场。
  接着小汽车一卖,她就先去省里,在省里搭飞机去首都了。
  第一次坐飞机,云汐特别好奇,在飞机外面绕了一圈,稀奇地看了半天才上去,一路上一直在看窗外,感觉科技这种东西真是太神奇了,以前他们都要用法术才能飞,这里居然是燃油就载着这么多人飞了。
  下飞机的时候,有照相馆的人过来说可以拍照留念,价格比外面贵一倍,云汐当然是立马就拍了,还拍了好几张,背景就是飞机和乘客们,相当有特色。
  到京市之后,云汐拿着市长写的推荐信,找相关部门申请开技术学校。审批很严格、很难、很复杂,花费了很长时间,但好在她在老家那所学校是被政府认可的,也确实为社会提供了不少人才,所以最终还是给她通过了。
  云汐知道这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再往后十年就不可能成功了,她是占了便宜。所以她尽自己所能开了个很大的学校,毕竟将来想扩张是不可能的,直接一步到位。
  云汐忙着学校的事,小张也开始搞研究。都在京市,他们见面的机会就多了,小张还怕这几年没怎么相处,云汐会原谅几个亲生的呢,到时候他们相处就没这么自然了,没想到一提董家人,云汐的表情一言难尽,跟他说了很多董家人干的事。
  小张瞠目结舌,很难想象会有人把生活搞得一塌糊涂,看着都已经触底了,竟然还能瞎折腾搞得更差。
  云汐被他的表情逗笑了,“你不会理解他们的,他们也不明白为什么你边工作边学习还能考上清大。这就像数学满分的人和不及格的人,互相也理解不了对方的思维。总之他们自己瞎折腾把心气磨没了,估计以后不会再找我了。我离他们这么远,他们想找也没那么容易。”
  小张点点头,“妈你别因为他们闹心,还有我呢。”
  “好,我的事多着呢,可没空想他们。”云汐说的是实话,她一个外地人,要在京市站稳脚跟太难了,更何况她一来就开学校,动了不少人的蛋糕,人家也会给她使绊子。云汐都当玩一样,见招拆招。
  反正这个世界也不能修炼,既然要做任务,那不如就趁机入世,也是一番历练。她觉着她就挺入世的,言行举止都很像这个时代的人,很像原主脱胎换骨成为的样子,没多少她自己的影子,这样所有人看着就不违和了,她也体验了一下另一种人生,很有意思。
  云汐用了整整两年才算在京市站稳脚跟,她的学生们就业的时间刚好和毕业的大学生撞上,大学生直接被安排工作了,她的学生则是自己面试考核上岗。
  等上岗一段时间之后,领导同事就发现云汐的学生非常务实,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强,思想觉悟也很高,想法很超前,是一上岗就能当人才用起来的人。
  这下云汐的学校名气就打响了!
  不但生源翻倍,来应聘的老师实力也强了很多,云汐面试很严,但薪资待遇很好,在学校工作的人虽然不是铁饭碗,但觉得很安心,没有乱七八糟的事,只要用心做本职工作就行了,挣得还多,大家是越干越起劲,精神面貌特别好。
  有报社来采访云汐,询问云汐的事业发展过程,听说云汐四十五岁才从农村出来,还大字不识,记者都惊住了,一连串问了很多问题,然后越听越震惊,感觉云汐的事迹简直是个传奇故事。
  很快这份报纸就全国发售了。很多城市老百姓虽然不爱买报纸,但各个单位都会订报纸,职工们就会看,然后将有意思的事口口相传。
  最近被传的最广的就是技校李校长。从四十五岁到五十一岁,不识字农妇仅用六年时间就充实了自己,成为家喻户晓的李校长。
  学会开车修车,省考考第一,是全国第一个个体户,凭一己之力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盘活了杨柳村,还开技校为社会提供实用型人才,太厉害了!一个人怎么能在短短几年内变得这么厉害?
  大家只能说,她是天才。前面的四十多年是受限于时代,受限于村里,没机会学习和发展。那会儿就算想看书学习,都有可能会被批评,更何况当时她一个人养大四个孩子,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
  过去四十多年的苦难没有磨掉她的心气,反而养成了她坚韧不拔的性格,一有机会就一飞冲天。
  大家知道她四个儿女连同孙辈都不孝顺,十分唏嘘,有老人说那可能是她上辈子欠的债,债还完了也就该过自己的日子了,好生活就来了。就算有人对她不认子女颇有微词,在知道她捐助了许多孤儿之后也闭嘴了。
  她很有爱心啊,也很舍得钱,做善事的
  同时给了那些孩子希望,还尽量培养他们成才,没人能比她做得更好了,她在孩子们心里就是最好的“李妈妈”,所以她家里的事,一定是那几个白眼狼的错。
  报纸的传播力度太大,云汐的故事飞速传遍了祖国大地。副校长拿来一份报纸给云汐看,云汐一看就乐了,白眼狼怕是要气死了吧?这下丢脸丢到全国了。
  董家人还真是气得跳脚,他们一听说云汐上了报纸,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报纸上很多东西都报道得清清楚楚,会不会有人提到他们几个不孝顺?想办法看到报纸之后,一看还真是,上面说他们都是磨砺云汐的,说云汐和他们在一起的生活都是苦难。
  几人眼前一黑,他们以后还有脸见人吗?本来进城的时候都怕有人认出他们,会骂他们白眼狼,现在居然全国的人都知道了,那不是说他们不管去哪都有可能被认出来骂吗?这叫什么事啊?
  同时他们也感到深深的嫉妒,云汐竟然再创新高,跑到首都开技校去了,还成了全国夸赞的人物。那是他们的妈,怎么能和他们差距这么大?为什么一点都没遗传给他们?
  他们酸溜溜地说,云汐就是运气好,救了市长家人,有市长一路保驾护航,当然容易成功了。村长恰好听见这话,怼回去:“要是你们遇见人贩子摔小孩的场景,他们能救吗?还运气,人家那是李校长的实力。只有她能一步步走出这条路,换个人都不行。”
  董家人不敢吱声了,他们也只敢悄悄议论罢了,明面上是一点都不敢骂云汐的。
  就在全村都为云汐高兴的时候,云汐给村长来电话道:“我在京市的学校还有不少工作岗位,优先录取咱们村的人,村长先筛选一批愿意来首都发展又有本事的吧,没本事的我可不收啊。”
  村长一愣,随即欣喜若狂,首都的工作岗位!去首都发展!那可是首都啊!
  他立马满口应下,急忙召开全村大会,开始选拔人才。全村都飞腾了,只有董家人越来越不是滋味,村里人不但去市里给云汐工作,现在还要去首都。这么好的待遇,云汐眼也不眨就给了村里人,而他们几个怎么都沾不上边,真是抓心挠肺地难受,恨不得时光倒流,当初能好好孝顺妈。
  云汐这一手可谓是精准打击,打得董家人又悔又痛。在全村人都感激云汐的情况下,董家人连一句她的坏话都不能说,简直憋屈死了。他们终于知道以前的日子有多好,那样缺衣少食的时代,他们都健健康康长大了,那都是云汐的功劳。
  只可惜,他们现在知道什么都晚了,云汐离他们太远太远,仿佛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了。
  -----------------------
  作者有话说:※推荐我的完结:
  《作精女配觉醒了[快穿]》
  《退休反派穿成炮灰女配[快穿]》
  《谢当年不娶之恩[快穿]》
  《还有这种好事儿?[快穿]》
  《快穿之护短狂魔》
  《boss打脸手册[快穿]》
  《大佬拿了渣男剧本[快穿]》
  《把主角碾成渣(快穿)》
  《每个世界都想换男友[快穿]》
  《头号炮灰[快穿]》
  求收藏我的作者专栏~
  第22章 七零年代极品妈[完]
  老家市里的很多人都羡慕起杨柳村的乡亲了,云汐真的提供了太多机会给村里人,现在云汐还和很多单位签订了合约,在她学校里读书的学生,只要通过毕业考核,就能直接前往各单位上岗就业,和大学生毕业分配是一个待遇了。
  村里的孩子可以去云汐那读书,也可以去她那工作,但凡他们肯用心,肯上进,都能混出一片天。就算能力不强,但勤快细心,也可以去云汐那做后勤、保洁、保安什么的,对乡亲们来说,那都是很好的出路。
  而且他们好好干几年,攒了钱买房还能变成城市户口,扎根发展,不管是市里还是首都,他们将来的孩子能享受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都是特别好的,一下子就改变了原来的贫困家庭。
  可以说,云汐在老家,已经成为“机遇”的代名词了。
  云汐还出钱给杨柳村修了路,杨柳村进城方便多了,发展自然也更好了,已然成为市辖范围内最富裕的村子。
  如果是其他地方发展飞速,董家人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杨柳村发展飞速,他们心里却很不是滋味。身边的环境每一年都变得更好,这对他们的影响太大了。
  他们应该为村子变更好而开心,但看到村里大半的青年人都给云汐做事了,不停地往家里寄钱,让家中老人盖上砖瓦房,听上收音机,甚至还有能看电视的。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行车,村长出门都是骑摩托,他们心里就难受了。
  他们能最真切地感受到时代变好了,正在快速发展,而大家都搭上了这个顺风车富裕起来,唯有他们还留在原地。越对比,越难受,偏偏带给大家这一切的还是他们的亲妈,那个曾经被他们嫌弃的无知泼妇。
  这样的影响还在继续,会一直持续很久很久。而云汐已经渐渐听不到关于他们的消息了,毕竟真的距离太远,差距也太大,老乡们心里都觉得那几个是云汐人生中的污点,自然不会提起他们,他们和云汐渐渐就真的像隔成两个世界的人了。
  云汐抓住了时代风口,凭借给社会输送大量实用人才,深深扎根在这个时代,发展得又快又好。更凭借坚守初心,从不放水,让学校口碑越来越响。
  多年后,她的学生已经去往全国各地,有不少人当上了老板过得不错的,还有几个特别突出扬名全国的,提起来都说很感激云汐给了他们那么好的机会,学会技术,发光发热。
  云汐竟然以这种形式达成了桃李满天下,成就相当高,就连教育体系也都她十分认可。
  在云汐七十岁的时候,终于准备退下来,小张的研究成果也相当喜人,开了自己的公司。有权威杂志特邀他们母子一起接受采访,全程都可以看得出小张对云汐很照顾。
  主持人笑说:“李校长有福气,张总好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