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作者:竹月良      更新:2025-10-20 17:41      字数:3164
  有些闷的鼓声随着他的动作倾泻而出,带着一股久违的感觉。
  他今天打扮得很可爱,眼神新奇地拿着拨浪鼓端详的样子一点都不违和,反而透露出些许童真气息。
  薛良深被分到了一个玻璃瓶和一根筷子粗细的铁棍,他试着敲了一下,这个声音比拨浪鼓清脆,配合着今天的天气容易让人联想到雪山之巅的寒冷气息。
  他突然想到了最近几天林珩年对自己的态度,于是朝旁边挪了几步,喟叹一声,像是有些怀念地开口:“之前我们两个一直在商量音乐合作的事情,那个时候我就想到了沙锤这个乐器。虽然音乐到现在也没有做出来,但是我们的合作好像正在以另类的方式实现,感觉非常奇妙。这真是一个美丽的巧合,我们两个人还挺有缘分的,你觉得呢?”
  林珩年原本正盯着拨浪鼓研究,猝不及防被薛良深的话给恶心到了。
  昨天晚上听裴以绥说的那些细节,他才意识到,或许薛良深在很早之前就介入自己的生活了。
  他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出来薛良深并不喜欢小孩子,甚至到了厌恶的程度,那这次一同录制同一档节目的事情,究竟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林珩年只要想一下有后者的可能就不由自主地从心底生出一种令人反感的情绪,继而产生防御性警惕。
  他垂下拿着拨浪鼓的那只手,眼神飘向远处热闹的小摊,突然觉得现在这种情况挺没意思的:“……音乐本来就是相通的,沙锤也是很常见的乐器,我没觉得巧合,更谈不上有缘分。”
  “我不喜欢你,你也不用暗示我什么,因为我都不会回应。之前答应的音乐合作没有了,这件事情带来的一切损失你都可以跟我的人对接处理,我们按照正常流程走,等到今天节目全部录制结束,我会删除你的联系方式。”
  林珩年高估了自己,跟对方虚与委蛇、保持表面上的平和旁敲侧击了解信息这种行为他其实根本就不适合。
  他其实就适合这种最直接的,是什么就是什么。至于其他的,可以慢慢调查。
  只要……
  林珩年想到这里收回目光,
  薛良深眼中的林珩年一向是温和的,就算是面对不喜欢的人和事情也只会用沉默来作答,这几天接二连三的拒绝令他察觉出了对方具有棱角的一面。
  他觉得自己应该是失落的,可内心的真实情绪却在明晃晃地告诉他,他在兴奋——
  因为林珩年一再地拒绝。
  这种兴奋的情绪令他忽略掉了林珩年由内而外对他的拒绝,想要再开口说点什么,然而主持人却没给他这个机会。
  主持人在把东西送出去之后果然笑着对学生和两位嘉宾说:“接下来我演奏的时候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来帮我一个忙。”
  这个年纪的小孩儿对于集体活动兴致极其高涨,听到有需要自己帮忙的地方立马异口同声开口询问:“是什么?”
  主持人说:“待会儿我唱歌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尽情自由发挥,每个人都动起来,用我刚才给你们的这些乐器制造一点‘动静’,我们一起配合,我唱歌,同学们为我伴奏,好吗?”
  “好……”说完之后小朋友们便拿着自己分到的乐器动了起来。
  之所以说这些乐器经典,就是因为这几样东西就算是没有学过音乐的人也能够很轻松上手,并且效果不会太差。
  轻快柔和的声音出来的瞬间,学生们就很配合地挥动自己手中的乐器,为主持人伴奏。
  主持人唱的是一首本地家喻户晓的儿童歌曲,调子轻快,在场的学生们无一例外对这首曲子都非常熟悉,甚至到后半部分的时候还脆生生地跟唱起来,配合着质朴的伴奏,竟然意外地好听,仿佛潺潺溪流涤荡心灵。
  “漂亮的娃娃睡觉觉,睫毛长长逗人笑。”
  “老汉傍船晚归照灯,登云踩泥祝好梦。”
  “两三点星子戳破天,五六点娃娃睁眼。”
  “我有一支甜蜜花花,送给亲爱的妈妈。”
  “漂亮的娃娃笑哈哈,人见人爱羞答答。”
  “……”
  林珩年听着和缓的调子,莫名觉得熟悉,他微微蹙眉,总觉得自己之前应该听过这首歌。
  但他平时听民谣的机会非常少,这种类似于儿歌性质的民谣更是少之又少,他不认为自己会在创作过程中听过却不记得。
  不过除了创作过程中,林珩年听的音乐可以称得上是非常少,他在脑海中检索一圈,没有找到有关记忆。
  或许只是偶然听到的。
  一曲完毕,主持人几乎成了孩子王,被学生们团团围住转圈圈,林珩年也被一同圈在小小的包围圈里。那些学生中有去找薛良深问问题的,原本想将他也围起来转圈圈,但一想到对方那天的狰狞面孔,立刻放弃了。
  薛良深一点也不喜欢被这么多闹哄哄的小孩包围,见状悄悄松了一口气,慢慢退到人群的最后面,十分勉强地提着嘴角围观这场幼稚的集体活动。
  林珩年被小孩儿们包围着,什么都做不了,索性在圈圈里偏头低声跟主持人交流。
  “您刚才唱的那首民谣我听着很熟悉,应该是之前听过,能问一下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
  虽然跟薛良深的合作已经取消了,但是林珩年觉得这种音乐形式本身如果加点其他东西进去,或许能够创作出很好的音乐。
  他承认,自己现在正为一首简单的儿歌而着迷。
  “你很有品味嘛帅哥。”
  主持人见林珩年对这首歌感兴趣,脸上绽放出大大的笑容。
  他之前给众人解说的时候说一口播音腔,现在跟林珩年说话的时候并没有刻意纠正自己的腔调,带着一点地方口音,配合脸上的笑容,就算是第一次见面的人也能够很轻易地辨认出他来自少数民族。
  主持人摸了摸身旁最近的学生的脑袋,开口说:“这是我们的民族特色儿歌,非常小众,听过这首歌的外地人很少,你就算一个。这首歌翻译成汉语的话叫……《纯白》,对,就叫《纯白》。”
  估计是很少有外族人问起这个,所以主持人在把名字翻译成汉语的时候罕见地卡顿了一下。
  “纯白……”林珩年低声重复了一遍这两个字,他扭头看着主持人,问:“您说这首歌非常小众,没有在音乐平台上发布过吗?”
  “没有。”主持人摇了摇头,“这首歌本来就是大人们编来哄小孩子们睡觉的,民谣歌曲千千万,没人想拿一首儿歌去干什么。”
  林珩年闻言点了点头,“那可能是我记错了,这首歌的感觉很熟悉。”
  “很正常,听歌听多了就会这样。”主持人说。
  林珩年淡淡笑了一下,没再说什么。
  或许是因为这首歌,学生们的情绪都比刚开始的时候高涨了不少。今天的拍摄任务没有主线,既然来了集市,导演想要让大家充分体验当地的民风习俗,于是连同主持人一起把人分成了三个队伍,每队配一个大人和若干学生,一起逛集市。
  林珩年被分配到了五名学生,这些小孩子们本身就非常喜欢他,分配完队伍之后就一直黏着他,配合着他身上的着装,很像是刚放假的哥哥带着弟弟妹妹在玩。
  集市上除了吃的,还有很多当地居民自制的许多小玩意儿,看起来都相当有趣。
  林珩年刚开始的时候还能带着学生们在那些新奇小摊上转一转,到后来事情就变得身不由己起来了。
  因为小孩子们只对各种吃的感兴趣。
  往往是林珩年刚在上一个小吃摊等到做好的食物,学生们就已经转战到下一个场地。不过这些学生们都很有分寸,不会做任何出格的举动,就连买东西也都是点到即止。
  林珩年觉得逛到后半段的时候,这场集市之旅已经变成了纯粹的徒步,小孩子们看着什么都觉得新奇,然而也只止步于新奇,看完就走。
  甚至到后来,跟拍摄像因为集市上人过于密集而与林珩年他们失联。
  学生们在发现这个漏洞之后,之前在镜头前面的拘谨一扫而空,一双双小手拉着林珩年纷纷扬言要请他吃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
  林珩年辗转了好几个摊位,手里被塞了很多零嘴。逛的时间久了,他眼中的世界逐渐变得眼花缭乱,整个人有些呆地被学生们拉着被动往前走。
  看起来像是被小蜘蛛精们绑架了的唐僧。
  “奶奶,我要一个棉花糖。”脆生生的声音响起,一个小女生举着手里的钱努力踮脚递给摊位后的老板。
  摊位后的老板脸上戴着一个口罩,闻言弯着双眼笑了笑,从架子上扯下一支现成的棉花糖告诉她:“我不是奶奶。”
  低沉的声音响起时,小女孩脸上的表情一瞬间变得空白,她看着对方脑袋上戴着的灰褐色毛线帽,流畅改了个口:“爷爷,棉花糖给哥哥。”
  小女孩说完之后小手一指最旁边站着的林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