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作者:姚颖怡      更新:2025-10-22 14:23      字数:3157
  这门亲事就像是给郎家打开了一道窗,郎夫人的那点想法也便淡下去了。
  郎知州没让杨胜秋久等,很快便去了书房。
  杨胜秋长身玉立,气质儒雅,一袭月白色直裰更衬得他唇红齿白,面如冠玉。
  显然,今天在城门口发生的事,杨胜秋已经知道了,他没有多问,只是告诉了郎知州一个消息。
  “八月便要乡试了,方大儒让学生搬过去一起住,方便指导功课,学生觉得,这样太过叨扰,且,秋也不想招人口舌,便婉拒了。”
  郎知州佯怒:“你这孩子,怎么能婉拒呢,方大儒让你搬过去,你便搬过去,你就这样拒绝了,岂不令方大儒寒心?世人爱说什么,就让他们说去吧,管他做甚?”
  杨胜秋垂首认错:“是学生之错,学生狭隘了。”
  郎知州无奈摇头:“你啊,就是书生气太重了,好了,我这就让刘管家给你收拾行李,你今天就搬去,乡试之后再回来。”
  杨胜秋忙道:“秋让运儿收拾便好,不劳烦刘管家了。”
  郎知州微笑:“随你,快去吧。”
  杨胜秋走了几步,想起什么,又转过身来,对郎知州说道:“要不就让小公子和秋一起去吧,秋不放心他的功课。”
  郎知州只有一子一女,儿子郎敏年方十岁,虽然聪明,但却顽劣,郎知州公务缠身,夫子管不住他,郎敏如一匹脱缰的小马,任性妄为。
  去年郎敏被几个外地来的亡命之徒绑票,杨胜秋孤身犯险,不但把他完好无损地救出来,还将其中一名匪徒打得满地找牙。
  从此之后,杨胜秋摇身一变,成了郎小少爷最崇拜的人。
  会读书的人,他见得多了,可是不但会读书,而且还有武功的人,郎小少爷只见过这一位。
  郎敏对杨胜秋言听计从,他把夫子气得差点吐血,可是对杨胜秋布置的功课,却是咬着牙也要完成。
  郎知州对此非常满意,只要不出差错,杨胜秋明年必能金榜题名,踏入仕途。
  十五年后,郎敏二十五岁,到了入仕的年纪,而那时的杨胜秋则正值年富力强的时候,定能成为郎敏的助力。
  虽然有岳父,还有自己这个做父亲的,但是谁会嫌贵人太多呢。
  所以郎知州平日里便也放任儿子跟在杨胜秋身边,现在听到杨胜秋这么说,郎知州老怀安慰,不愧是他栽培的人。
  “这怎么可以,你去方大儒家中是为了准备乡试,让他跟着,那不是捣乱吗?你放心,我会让人看着他。”
  杨胜秋眼露不舍,可是不想让郎知州不快,叹了口气,这才离开。
  望着他的背影,郎知州捋着胡子,满意地点点头。
  希望这个年轻人不要辜负自己,他日青云直上时,也不要忘记他这个恩师。
  放下郎知州的心思不表,十天后,佳宜长公主一行终于到了京城。
  回到阔别已久的公主府,佳宜长公主却没有半分喜色。
  因为公主府上上下下一片缟素,她怔了怔,这才想起来,她儿子死了啊!
  佳宜长公主既郁闷,又晦气,明明本宫的好大儿活得好好的。
  佳宜长公主索性称病,把治丧一事全权交给黄长史。
  若不是萧驸马提醒她要去灵前哭一哭,长公主甚至想要现在就躲进屋里不出来了。
  于是萧驸马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伤心欲绝的长公主来到灵堂,夫妻俩哭得死去活来,长公主眼睛一翻,晕过去了。
  众人七手八脚把她抬回去,太医来了,顺便诊出了喜脉,只是现在还不满四个月,长公主有孕的事,没有传扬出去。
  但是萧驸马认为,这件事还是传出去吧,至少可以分散萧真之“死”造成的影响。
  毕竟,萧真的“死”是经不起细察的,与其让人把萧真的死当做谈资,还不如让这些人把注意力转移到长公主怀孕这件事上。
  于是,在萧驸马的刻意引导下,长公主有孕的消息,便像长了翅膀一样,有条不紊地传了出去。
  第39章 有鬼
  不到三日,佳宜长公主有了身孕的消息便传遍京城。
  先是宫里、宗室以及公侯之家收到消息,紧跟着仕绅圈子里的夫人太太私底下都在谈论这件事。
  佳宜长公主身份贵重,既然还没有正式公布,那么就是小道消息,因此,大家即使不约而同认为这是真事,却也只是在私底下说说而已。
  可是老百姓们都没有这么多的忌讳,把这当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有人说一定是太上皇的道行又精进了,怎么说呢?
  都能和送子娘娘搭上话了,这不是精进吗?
  还有人说真不关送子娘娘的事,明明是太上皇得到太上老君的指导,炼出了仙丹,仙丹珍贵,当然不能便宜外人,太上皇心疼女儿,就让长公主吃下仙丹,没想到这仙丹这么灵验,竟然一下子就把佳宜长公主多年的不孕不育给治好了。
  大多数人对这两种说法嗤之以鼻,什么送子娘娘,什么生孩子仙丹,都是无稽之谈。
  真相只有一个!
  那就是萧大公子投胎转世了!
  萧大公子少年夭折,舍不得亲生父母,便求了阎王爷,让他转世投胎回到长公主的肚子里。
  没错,长公主怀的这一胎就是萧大公子!
  究竟是送子娘娘给太上皇面子,还是太上皇的仙丹有效,亦或者是萧真投胎,各有站队,酒肆茶馆,随处都有人为此争论不休,口沫横飞。
  始作俑者萧驸马躲在暗处笑得意味深长,你们做梦也想不到吧,本驸马的好大儿活得好好的,本驸马就要有第二个孩子了。
  对于这个孩子,长公主和萧驸马意见一致,他们全都希望这是一个小女娃。
  白白胖胖软软糯糯的小闺女,长公主和萧驸马盼了不知多少年。
  即使是现在这种情况下,夫妻二人躲在被窝里给小闺女取了十几个名字,对,十几个,全都是适合女孩的名字。
  萧驸马的这个办法见效奇快,前几天还在为长公主白发人送黑发人惋惜的人,这两天已经将全部身心投入到长公主肚子里那个尚未出生的孩子身上。
  过渡得极为丝滑。
  随着萧真出殡,他的死便翻篇了。
  京城有一座不起眼的茶叶铺,老板姓苏,茶叶铺便叫苏记茶铺。
  说起这位苏老板,他还有个外号叫苏大头。
  得此雅号,并非是因为他有个大头,当然他的头确实很大,但是这名字的由来却是因为他是个冤大头。
  苏老板发妻死后,膝下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前几年,苏老板认识了一位漂亮寡妇,苏老板对这寡妇一见钟情,可是小寡妇却不肯嫁给他,原因有一,那就是老家的人多嘴碎,寡妇二嫁会被说三道四。
  后来小寡妇给苏老板出主意,不如卖了老家的铺子,搬到京城吧,到了京城,没有人认识他们,谁也不知道她是二嫁。
  苏老板没有意见,给了小寡妇婆家一笔银子,让小寡妇恢复自由身,又卖了老家的房子铺子,两人来了京城。
  刚到京城,两眼一抹黑,好在小寡妇有个表哥是在京城做牙人的。
  有熟人好办事,表哥带着他们连看了几家铺子,最后便相中了这家茶叶铺。
  表哥告诉苏老板,这家茶馆的房东是朝廷命官,不方便露面,现在外放要离京,表哥之前帮着这位房东买卖过两处房产,房东对他信任有加,便将这家茶馆委托给他全权处理。
  至于为啥现在关门不营业,当然是因为房东已经无心经营,把掌柜和伙计全都遣散了。
  苏老板不疑有他,将茶叶铺高价盘下,结果没过几日,小寡妇和她表哥全都不见了,苏老板再一打听,吓得差点去见太奶。
  原来这家茶叶铺里发生命案,老板娘的情夫爱而不得,因爱生恨,在水里下了毒药,把老板一家四口,连同五名伙计,全都毒死了。
  当时茶叶铺就被查封了,后来案子破了,茶叶铺就归老板的兄弟了。
  兄弟连进去不敢,更别说去经营了,索性以很低的价格卖给了京城里专做凶宅生意的尤扒皮。
  苏老板报到官府,官府找到尤扒皮,尤扒皮承认这桩生意是有人从中牵线,这家茶叶铺太凶了,尤扒皮也担心砸在手里,有人要买,他就便宜卖了,也就是说,苏老板买茶叶铺的银子,有六成进了表哥的腰包。
  就此,这家死了九个人的茶叶铺,就砸在了苏老板手里。
  后来苏老板才知道,原来那小寡妇早就和表哥私通了,只是婆家不肯放人,表哥又拿不出那么多银子,于是便找上了苏老板这个冤大头。
  苏老板人财两空,守着一座凶楼,一个月也卖不出一斤茶叶,每天借酒浇愁。
  可是就在几天前,卖酒的刘二娘忽然发现苏老板不来打酒了。
  “那个苏大头,该不会喝酒喝死了吧,没听说吗,那位梁地的梁王就是喝酒喝死的,苏大头没准也喝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