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作者:姚颖怡      更新:2025-10-22 14:23      字数:3126
  赵时晴来不及深想,便看到了坐在地上的两个人。
  一个是赵廷晗,另一个人则是一位白发老人。
  只见赵廷晗闭着眼睛,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他的裤腿卷起,露出半截小腿和一双赤足,那上面扎着十几根银针。
  灯芯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赵时晴没有说话,找了个蒲团便盘膝坐了下来。
  赵时晴终于明白了,原来大哥每天来万福寺是在治病,就是不知道这位老人是何方神圣。
  她目不转睛地看着赵廷晗,她能看出赵廷晗正在强忍痛苦,她知道赵廷晗体弱多病,她也问过赵云暖,大哥究竟是什么病,太医治不好,可也活了这么多年。
  赵云暖说是肺痿。
  赵廷晗五岁进京,那一年冬天特别冷,他初来京城,水土不服,便一病不起,后来每到秋风吹起便会犯病,换过不少方子,但仍然没有好转。
  昨天灯花的咳嗽虽然是装出来的,可也证明赵廷晗发作起来的确如此,但是现在,这位老大夫给赵廷晗施针的样子,却不像是在治肺痿。
  赵时晴对医术只是略知一二,这还是慕容琳琅做药膳时讲给她听的。
  没错,慕容琳琅虽然有一位武功绝顶的父亲,和在武林中被称为药仙子的母亲,但是她本人无论武功还是医术,全都是业余水平。
  她最擅长的是厨艺。
  而她之所以会看上赵时晴,则是因为赵时晴不但能与鸟兽交流,而且她还拥有一个好鼻子。
  所以赵时晴武功平平是有原因的,师父的武功一般,她难道还能是二般吗?
  赵时晴浮想连篇,从师父的药膳想到了师父做的红烧肉,别看红烧肉只是家常小菜,可却是师父的短板,至少赵时晴是这样认为,她一直觉得师父做的红烧肉欠缺了什么。
  为此,慕容琳琅曾经连续十天逼着她吃红烧肉,以至于到现在,她听到红烧肉就没了胃口。
  总之,师父的红烧肉不好闻,也不好吃。
  印象里她吃过更好吃的红烧肉,因此有一年师父和她一起回到王府,师父不服气,让王府的厨子每人做一道红烧肉。
  当赵时晴连连摇头的时候,就看到师父正在冲她冷笑。
  “你个小骗子,还敢骗我?”
  于是她又被罚吃红烧肉了。
  赵时晴想到这里时,便看到那位老大夫开始收针了,而赵廷晗那苍白的脸庞上也终于有了一丝血色。
  只是那丝血色很快又淡去了,灯芯用帕子为他拭去额头的汗珠,却没有给他放下裤腿,赵廷晗依然保持着平伸双腿的姿势,缓缓睁开眼睛。
  赵时晴正要起身,便看到那位老大夫也在此时站起身来,他对赵廷晗说道:“半个时辰后,公子便可起身了,小老儿先行告辞。”
  赵廷晗对灯芯说道:“替我送韩老大夫。”
  老人跟随灯芯出去,从赵时晴身边经过时,目不斜视,连个眼角子也没给她。
  赵时晴心中却如万马奔腾,韩老大夫,韩宝昌?
  她派人去会安找过韩宝昌,可是却没有找到人,韩家祖籍就在会安,世代行医,会昌最大的医馆便是韩家开的,可是韩家人告诉他们,韩宝昌早在半年前就死了,死了,死了!
  梁王府的人甚至还去了韩家祖坟,现在未满三年,虽未立碑,但是这座坟是韩宝昌的孙子亲自指给他们看的,那还能有错?哪个孙子会指着一座坟乱认祖宗的?
  因此,梁王府的人不疑有他,带着遗憾回到京城,赵时晴也很遗憾,韩老大夫怎么就死了呢。
  但是生老病死,对于一位已经荣休多年的老人而言,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就在来到这里之前,赵时晴从未怀疑过。
  屋里只余下赵廷晗和赵时晴兄妹二人。
  赵时晴拿上蒲团,坐到赵廷晗身边,赵廷晗则飞快地用一块布盖上了自己的腿和脚。
  小妹妹长大了,男女有别。
  赵时晴关心地问道:“能盖上吗?不用再晾一会儿吗?”
  赵廷晗说道:“不用。”
  赵时晴没有继续再问:“哥,你快和我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你这病,也不像是肺痿啊。”
  从她进来到现在,已经有大半个时辰,赵廷晗一声也没有咳过。
  赵廷晗嘴角溢出一抹苦笑:“我小时候的确得过肺痿,但是韩老大夫后期给我用的方子非常对症,我其实已经无碍了,但是平时还是要时不时咳上几声,那位才会更放心。”
  他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赵时晴也明白,赵廷晗口中的“那位”,便是龙椅上的那位。
  也就是说,这些年来,赵廷晗都在装病。
  “可是刚刚韩老大夫施针,给你治的是什么病?”
  赵时晴越发不解起来,如果大哥的病已经好了,韩老大夫为何还要继续给他施针,刚刚大哥脸上的痛苦可不像是装的。
  “中毒,我中毒了。”
  赵廷晗自嘲道:“全都怪我,早在韩老大夫被逼荣休,我就应该提高警惕,可我却还是高估了自己,这毒是一点点地下到我身上的,当我有所察觉时,已经晚了。”
  赵时晴问道:“韩老大夫能解此毒?”
  赵廷晗叹了口气:“这毒其实并不难解,难就难在已经毒根深种,要想连根拔起,没有三年五载是不行的。”
  赵时晴明白了,难怪自从韩老大夫荣休之后,到王府里给赵廷晗看病的太医便换了一个又一个。
  赵廷晗又道:“换的不仅是太医,还有王府里的下仆,每三个月就要换一批,当然,这是我的要求。”
  赵时晴点点头,她想到那条暗道和那家杂货铺子,以及这座万福寺。
  她冲赵廷晗竖起大拇指:“哥,你真厉害。”
  换做是她,怕是也不能在重重监视下,还能给自己找到一片自由天地。
  赵廷晗苦苦一笑:“厉害什么,我连给父王奔丧都不能。”
  赵时晴安慰道:“哥,请你相信我,我会带你回去,我一定可以的。”
  赵廷晗望着眼前的小姑娘,他的小妹妹和他想像的一点都不一样。
  他以为的小妹,有着一双茫然无措的眼睛,像一朵孤苦无依的小白花。
  而真实的小妹,眼神明亮坚定,笑容自信爽朗,在床下第一次见到她时,她就像一轮小太阳,原本昏暗的床底下,也因为她而明亮起来。
  第45章 来自病娇的心声(两章合一)
  “哥,以后我就来万福寺找你吗?除了万福寺和那家杂货铺,还有什么地方可靠?”赵时晴问道。
  赵廷晗一一告诉:“万福寺受梁王府供养,寺中有二十五名僧人,全部是方丈大师收养的孤儿,但是人心难恻,哪怕是红尘之外,也难免会有犯口业之人,因此,我在此处的行踪未曾公开。
  你日后要打交道,便只认准这四人即可。
  一是方丈大师,他虽是方外之人,可也是有家世来历的,他祖籍梁地,昔年其父被亲生母亲和亲兄弟嫁祸杀人,并且强占家产,其母和姐姐受辱自尽,祖父出外巡视,那年他只有十三岁,拦街告状,祖父接了状子,命人去地方重查此案,严惩真凶,还他父亲清白,
  他出家后辗转来到京城,后来做了万福寺的住持,但对梁王府一直心存感激。
  即使没有我,他也会为父王超渡。
  二是通静师傅,他是方丈大师收养的孤儿,亦是方丈大师最信任之人;
  第三位是通达师傅,就是那位知客僧,他年轻时是王府亲卫军中一员,第四位便是灯芯,他现在叫慧灯,不过他虽剃度,却没有受戒,只能算是俗家弟子。
  除了万福寺和那家杂货铺,京城尚有五家铺子是梁王府的产业,这五家铺子的事,想来你是知道的。”
  赵时晴点点头,这五家铺子是过了明路的,还是当年父王来京城做人质时,祖父买下来的,收益全部拿来给父王做零用,后来换成大哥做人质,这五家铺子也就给了大哥。
  这五家铺子,应该早就在锦衣卫的小本本上,有一点风吹草动,锦衣卫比梁王府先一步知道。
  赵廷晗说到这里,忽然顿了顿,赵时晴多机灵啊,她立刻便在大哥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丝羞赧。
  大哥这是怎么了?
  但是没有容她展开遐想,赵廷晗便继续说道:“还有一个人也值得信任,只是她的身份有些特殊,不到迫不得已,不要把她卷进来。”
  “谁啊?”赵时晴好奇了。
  赵廷晗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她是前礼部郎中袁江成之女袁晓棠,如今的身份,是江平伯府已故大爷林炉的未亡人,暂居于城外三十里的小寒庄,小寒庄是我的产业。”
  赵时晴彻底石化。
  未亡人就是寡妇,这什么江平伯府的寡妇,现在住在她哥的庄子里。
  救救宝宝吧,宝宝听不懂啊。
  “哥,你能讲得通俗易懂一些吗?我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