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作者:姚颖怡      更新:2025-10-22 14:23      字数:3118
  后面的话还没有说出来,靳御史便捂住了他的嘴巴,用近乎哀求的声音说道:“乖,好孩子,为父一定会善待你,善待你娘,我现在就出城,我现在就去雷神庙!”
  靳御史说走就走,这个时辰城门已经关了,但是无妨,他是朝廷命官,用他的官凭便能出城。
  至于会不会落人口实,靳御史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当务之急,是要知道,想害他的是什么人。
  对,银子,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那些人想要敲诈他,目的无非就是要银子。
  “阿忠,告诉帐房,准备一万两现银,明天我要用。”
  靳御史连阿忠都没带,便坐上轿子出城去了。
  靳御史的原配夫人,娘家姓陶,最近几天,庄子里出了点事,陶夫人一直在庄子里善后,今天才回到京城,便听说侄子不见了,她顾不上休息,便派人四处找人,靳御史为此对她好一顿埋怨,都怪她没有尽到当家主母的责任。
  现在人终于回来了,陶夫人终于松了口气。
  刚刚坐下,丫鬟便匆匆进来:“夫人,老爷出府了,连阿忠都没带,对了,刚刚阿忠和婢子说,老爷让帐房准备一万两现银,这会儿帐房里没有人,阿忠让婢子和您说一声,让您把银子准备出来,老爷明天便要用。”
  陶夫人一怔,帐房不同于府里其他下人,晚上不在府里值夜,不仅是靳府如此,京城里其他府第亦是如此。
  有什么急事,要大晚上的准备银子?
  且,谁家会放着一万两现银呢?
  银票不行吗?
  陶夫人越想越是疑惑,她对丫鬟说道:“你去和小六说一声,让他这会儿就去李先生家里,让李先生明天一早就去万金号,从帐面上先支一万两银子带回府里,再让管家安排几个护院,明天到万金号护送李先生。”
  丫鬟应声出去,陶夫人却没有睡意,她从怀里拿出一只荷包。
  这是今天进城的时候,一个少年扔进马车里的,那少年瘦瘦小小,转眼间便像一条泥鳅似的钻进人群里。
  当时她还没来得及打开这只荷包,便看到了府里的人,当然不是来城门前接她的,而是出来找侄少爷的,她这才知道侄子失踪了,心里着急,便把荷包的事抛到脑后。
  她打开荷包,里面是一张字条,只见上面写着一行小字:
  靳洙,父靳隆,母尤碧莲。
  陶夫人怔住!
  她的目光落在靳隆这个名字上,这是她的夫君!
  靳洙的父亲为何会是他?
  这是有人无中生有,挑拨关系,还是......
  陶夫人将那张纸紧握在掌心里,直到汗水将纸上的墨渍浸染,她才走到灯前,将那张纸化为灰烬......
  靳御史匆匆出城,还没到雷神庙,他便下了轿子。
  担心那些人误以为他是带人一起来的,他特意叮嘱轿夫不要跟着他。
  当然,他也不想让其他人知道这件事。
  这座雷神庙已经荒废多年,早已成为流民乞丐的栖身之地。
  靳御史还没走进去,便有几只乌鸦从里面飞了出来,怪叫着在空中盘桓,迟迟不肯离去。
  靳御史吓了一跳,冷汗浸透衣裳。
  忽然,砰的一声,雷神庙那两扇早已破旧不堪的大门,竟然在他身后关上了。
  “谁,出来,怪力乱神,本官不信这些,快点出来!”
  话音刚落,几条黑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面前,将他围在中间。
  “是你们,就是你们装神弄鬼对不对,你们究竟是什么人?”靳御史颤声说道。
  “你不配知道我们是谁,你只要清楚,你和你堂嫂的那些龌龊事情,我们全都知道就行了,靳洙是你和你嫂子所生,在京城里,怕是有很多人会对这件事感兴趣吧。”
  靳御史极力保持镇静:“你们无凭无据,信口雌黄而已。”
  那几个人哈哈大笑:“无凭无据?你觉得延安伯会让这件事无凭无据吗?一百两银子,会不会有人愿意做证,亲眼看到你们兄嫂通奸?若是一百两不够,那就五百两,一千两,延安伯拿的出来。”
  靳御史混迹官场多年,根本不用这些人提醒,他也心里有数。
  即使没有人证,只要这件事传出来,他的名声就完了。
  他是御史,名声是御史的底气!
  “说吧,你们要多少钱,延安伯能给的,我也能给!”
  那几人笑得更加大声:“哈哈哈,既然你给的延安伯也能给,我们何苦来找你呢,你又不是什么好东西,还不如延安伯赏心悦目。”
  这些人竟然说他比不上延安伯那个宠妾灭妻的人渣,简直是对他的污辱!
  可是现在,靳御史也只能咬牙忍着,他正搜肠刮肚,想要说服这些人,可就在此时,忽然一道黑影从天而降。
  靳御史的脑袋上被什么重重地拍了一下,他便昏死过去。
  他醒来的时候,竟然已经在自家轿子里。
  “我怎么在这里?”
  轿夫说道:“刚刚有两个人把您抬过来的,说是您在路边晕倒了。”
  靳御史大惊,他还没有和这些人谈妥条件,怎么就被送回来了?
  直到这时,他才感觉屁股上火辣辣的疼痛,他正想伸手去摸,却发现屁股下面垫着东西,拿过来一看,竟然是奏折。
  可惜轿子里太过昏暗,看不清上面的字,靳御史只好先回府。
  回到府里,他直奔书房,顾不上屁股上的疼痛,他连忙拿出那本奏折,只看了几行,他的脑袋便是一阵轰鸣!
  梁王世子!
  竟然是梁王世子!
  他踉跄几步,抓住桌角才没有摔倒。
  难怪,难怪啊。
  难怪连银子也不要,不是这些当贼的胃口大,而是他们想要的根本就不是银子。
  靳御史呆坐良久,想到什么,他拿起那份奏折,这一看便又是一身冷汗。
  虽然大家上折子用的都是台阁体,但是笔迹上也会略有不同。
  比如这一份,分明就是他的笔迹。
  是的,如果靳御史不是可以确定自己从未写过,甚至会认为这就是出自他的手。
  太可怕了,对方太可怕了。
  不但知道他和嫂子的事,就连他的笔迹,也能模仿得一模一样。
  他不知道,如果他不照着这些人说的去做,接下来那些人会如何报复他。
  向皇帝、向锦衣卫举报梁王府,对,梁王已经死了,梁世子命不久矣,如今的梁王府就是一盘散沙,趁着这个时候,举报他们,举报什么呢,当然不能举报他们威胁朝廷命官,那就说他们意图谋反!
  对,梁王府意图谋反!
  他兴奋地扑向书案,他现在就要举报,马上举报。
  可是拿起笔,他却再次怔住。
  梁王府谋反?
  谁谋反?
  梁王诈尸?还是梁世子起死回生?
  对了,梁王府里还有一位二公子,对,就说是他谋反。
  那位二公子也不小了吧,十六还是十七,这个年纪能谋反了,可是......
  可是这种可能连他自己也不相信!
  只要梁世子一死,那位二公子就是下一任梁王,他放着王位不继承,为什么要谋反?
  如果梁王还活着就好了,那样就可以诬陷梁王谋反了,说梁王谋反,皇帝一定会相信。
  梁王死得也太早了吧。
  可是他转念一想,即使梁王没死又如何?
  梁王府的人胆敢明目张胆威胁他,一定已经做好万全准备。
  他们会想不到他会举报吗?
  恐怕明日早朝,自己若是没有按照他们说的去做,自己和嫂子的事,就要传遍京城了。
  普通小贼没有这个本事,但是梁王府......
  他们也不用真的传遍京城,就像他们自己说的,只要让延安伯知道就行了。
  靳御史像一只泄了气的皮鞠子,瘫软地趴在书案上。
  次日便是望朝,是文武百官齐聚朝堂的日子。
  以前每当朔望,靳御史就会精神抖擞,早早地来到宫门前。
  每当这个时候,文武百官们都会在心里敲响警钟,不知道今天被他参的是哪个倒霉蛋。
  他们看向靳御史的目光里,有惶恐、有畏惧,还有厌恶。
  如果眼神可以杀人,靳御史早已血溅朝堂。
  他喜欢这种感觉,想杀他,却又杀不了他。
  一群废物!
  可是他离不开这群废物,正是这群废物为他搭起一条青云梯,让他从无数寒门进士中脱颖而出,成为世人眼中铁血铮铮的忠臣,终有一日,他会成为一代名臣,青史流芳。
  但是今天,靳御史却不想去上朝了。
  不去不行,他只能去。
  望着巍峨的宫殿,靳御史望而却步,他的心里升起无限恐惧,他想逃跑,跑到梁王府的人找不到的地方藏起来。
  可是不能,不能!
  他的屁股隐隐作痛,他忽然想起来,从昨晚到现在,他竟然没有看过自己的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