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作者:
姚颖怡 更新:2025-10-22 14:23 字数:3159
......
几天后,梁王府内,聂氏收到了来自乔贵妃的第二封信。
乔贵妃在信里告诉聂氏,宗室营的一干老家伙,像抽风一样,齐齐来到皇帝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说他们不忍看到梁王后继无人,劝说皇帝在宗室之中挑选一个孩子,过继到赵廷晗名下,皇帝没有一口拒绝。
聂氏拿着信纸的手瑟瑟发抖,什么意思?那些老不死的,竟然让皇帝给赵廷晗过继儿子?
过继儿子干什么?
继承王位?
梁王府又不是绝嗣了,为什么要从族里过继?
哪怕赵廷晗死了,可还有赵廷暄啊,他们是想绕开赵廷暄,让那个过继来的野种继承王位吗?
他们是疯了吗?
怎么会有这么荒唐的想法?
聂氏嫁进梁王府二十多年,从未和宗室营的那些人打过交道,皇室不同于寻常人家,尤其是梁王这样的藩王,远离京城,本家的穷亲戚打秋风也打不到他们这里。
可是聂氏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没打过交道的亲戚,竟然盯上了她家的王位,她的两个儿子都还活着呢,这些人便想着要来吃绝户了。
是的,就是吃绝户!
那过继的孩子,是要在宗室营里挑选,说不定就是这些老不死的孙子、重孙子。
虽然没和宗室营打过交道,可聂氏也知道京城的那些宗室们过得是什么日子,有爵位有恩荫的过得还好,那些没有爵位也没有恩荫的,哪个不是穷得叮当响?
现在这些不要脸的穷光蛋,竟然想要接管梁王府,真是做梦!
皇帝怎么没给他们治罪呢?
聂氏越想越气,可是过了一会儿,她又害怕起来。
皇帝该不会脑子一热,答应那些老不死的请求吧。
她连忙让人把赵廷暄叫了过来,说了这件事。
赵廷暄听得一头雾水,不明白宗室营的那些人为何要这样做。
聂氏想不通,赵廷暄当然也想不通。
他走出遂宁宫,不知不觉便走到了端秀宫。
和遂宁宫的冷冷清清不同,端秀宫这里每天都有客人。
自从赵云暖放出梁王妃不见客的消息后,那些官眷们,便转而向大郡主赵云暖献殷勤。
今天来的这位,是带着女儿来的。
她的女儿有副好体格,大胸大屁股,一看就是好生养的。
皇帝下旨让世子赵廷晗一年内成亲的消息,早已传遍梁地。
虽说赵廷晗时日无多,可是他不是还没死吗?
嫁给他,哪怕过了中秋节就做寡妇,那也是世子遗孀,是正儿八经的皇家人。
如果肚子争气,生下遗腹子,以后便是聂氏的地位。
如果运气不好,没有生下亲骨肉,赵廷晗贵为世子,皇帝不会让他绝后的,总要给他过继个孩子,只要有这个孩子在,即使不能继承王位,这梁王府,也有他们母子一席之地。
所以,这是一门好亲,想要嫁给赵廷晗的女子,能从梁王府排到城门口。
第67章 便宜爹和便宜儿子(两章合一)
若是以前,无论是来做媒的,还是自荐的,都会聚到聂氏面前,聂氏不但是赵廷晗的生母,更是梁王妃,是梁地最尊贵的女人。
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聂氏不见客,这等同告诉所有人,聂氏被软禁了。
于是这些人便转而来找赵云暖,虽说哥哥的亲事不用妹妹做主,但是赵云暖不是普通的妹妹,她是大郡主,更是掌管亲卫军的大郡主。
她与赵廷晗是孪生兄妹,本就比寻常兄妹更加亲厚。
如果能够搏得这位大郡主的好感,即使不指望她能在赵廷晗面前美言,也能避免她从中作梗。
因此,赵廷暄过来的时候,看到的便是这样的一幕。
一对母女出来,还有两三对母女等着进去。
赵廷暄怔了怔,这些人都是想要嫁给大哥的?
她们难道不知道大哥时日无多了?
其实自从赵廷晗住进王陵之后,梁地的官员之中便有传言,说世子的病情可能并不如传说中的那么严重。
毕竟,如果真的奄奄一息了,根本没有精力管理政务,可是从王陵送出来的文书上,不但有赵廷晗的亲笔批阅,还有他的印章。
当然,你也可以说批阅文书的另有其人,只是借用赵廷晗的名义,但是赵廷晗在王陵召见官员却是真的,难道那些官员见到的赵廷晗也是假的?
也正是因为官员之间私底下的传言,才让后宅女眷们有了信心,不是与世子长相厮守的信心,而是能在世子离世之前怀上孩子的信心。
这位世子,说不定还真有传宗接代的能力,可是一试,如果试过没有,不是还能过继吗?
其实如果赵廷暄多留意一下外面的风声,他不难猜出赵廷晗一时半刻是死不了的。
然而,或许是他听聂氏说的太多,对赵廷晗时日无多这件事,在脑子里已经根深蒂固。
因此,今天得知有很多大家闺秀想要嫁给赵廷晗时,他吃惊不小。
忽然想到京城里那些宗室们想要给赵廷晗过继孩子的事,他的心猛的沉了下去。
是啊,即使大哥临死前没有留下亲生骨肉,宗室里也有大把的人家想要把孩子过继到他的名下。
只要有这样一个孩子,无论他是不是赵廷晗亲生,在皇帝以及赵氏族亲眼中,这个孩子都是赵家人,是皇室子孙,他便有资格继承王位。
一旦那个孩子继承王位,他这个当叔叔的,便如母妃说的那样,带上为数不多的家资,去一个离梁都很远的县城,往来的都是小官和他们的家眷,除非梁王府有婚丧嫁娶,否则他便没有回到梁都的机会。
赵廷暄不敢再想下去,他也不想把关于过继的那件事告诉赵云暖了,他只觉脑袋嗡嗡,想回自己的宫院,可是没走几步却又折返,向着遂宁宫而去。
......
赵廷暄来到端秀宫却过门而不入的事,不到片刻,赵云暖便知道了。
同时她还知道赵廷暄的脸色很不好,最后也是往遂宁宫的方向去的。
赵云暖立刻让人去查,当天晚上,遂宁宫的消息便传了过来。
“从京城来的信?”
“过继?”
赵云暖眉头微蹙,关于过继这件事,她心中有数,但是这封信是谁寄来的?
赵胜收钱办事,这在她和赵廷晗的计划之内,可是那封信是怎么回事?
赵云暖首先想到的是卫国公府。
聂氏只是幼年时去过京城,她又是那样一副性子,即使聂家与卫国公府有旧,这些年来,也没有听说聂氏和卫国公府的女眷们有过书信往来。
而卫国公府与梁王府是远亲,逢年过节礼尚往来,每次卫国公府的仆妇过来送东西,聂氏虽然有赏,却从未单独召见过她们。
如果这封信不是来自卫国公府,那么赵云暖就更想不出是谁寄给聂氏的了。
“查,马上去查!”
但是这件事查起来并不容易,因为这信不是通过信驿送来的,而是有专门的送信人,从京城送到梁地的。
就连聂氏的回信,也是那送信之人带走的。
而此时此刻,远在京城的萧真,不,甄公子,正坐在如意轩二楼,那间很难订到的雅间里和人谈生意。
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个白面无须的中年人,而和这个中年人一起来的,是定国公世子邓峥,以及宝庆侯府二公子朱清。
邓峥和朱清称呼这位中年人汪先生。
前不久,邓峥入股了甄家的一单生意,前后不到一个月,便赚了一万两银子,这水上生意果然是一本万利。
邓峥和京里的那些纨绔们不同,他是勋贵子弟中公认有出息的,不但在金吾卫有一份体面的差事,而且吃喝嫖赌全都不沾,人生中最大的污点,也就是陪着四皇子去石矶山狩猎,结果一死一残的那件事了。
因为那件事,同行的几个人全都受到重罚,邓峥不但被罚了一年俸禄,原本内定的镇抚一职也落入旁人之手。
定国公府索性让他闭门思过,说是闭门思过,其实就是等着皇帝消了怒气,好在随着佳宜长公主怀了身孕的消息传出来,皇帝龙颜大悦,邓峥也重获自由。
他出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钱。
没办法,出了这样的事,想要全须全尾摘出来太难了。
外人看到的只是皇帝罚他的一年俸禄,却不知道出事之后,定国公府给长公主府和四皇子府各送了一万两银子,这也罢了,四皇子的那两个不要脸的舅舅又找到定国公府,讹走了一万两,再加上打点皇帝身边近臣和内侍的银子,前前后后赔出去的,不低于四万两。
邓峥虽然贵为世子,可是定国公府没有分家,这些银子若是由公中拿出来,其他几房肯定不答应,就连他娘也不愿意,毕竟,他还有嫡庶四个弟弟。
所以这四万两,是邓峥自己的银子,为了赔钱,他把从小到大的压岁钱全都拿出来了,甚至还找朋友借了八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