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作者:姚颖怡      更新:2025-10-22 14:23      字数:3172
  萧真向这边看了看,收回目光,对江平和蔡安说道:“你们还记得是哪一片竹林吗?”
  两人一起摇头:“暂时还没有,我们再看看。”
  甄五多一直默默看着他们,直到此时才开口问道:“那小姑娘为何要找竹林?”
  萧真只好压低声音说道:“她在寻找亲生父母。”
  甄五多:“你怎么不早说?哎呀,原来这就是我的女儿啊,我早就该想到的,也只有我和玉竹才能生出这样天生丽质的女儿啊。”
  说着,甄五多催马便冲着赵时晴而去,萧真眼急手快,掉转马头,挡在他前面:“你脑子清醒一些,你看看你几岁,她几岁?”
  甄五多:“那她几岁?”
  萧真叹了口气:“十年前她只有四五岁,你说她现在几岁?”
  甄五多顿时像是被人抽走了骨头,瘫在马背上:“唉,我的女儿啊,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
  忽然,他哎了一声,对萧真说道:“你发现没有,这小姑娘和我长得很像。”
  萧真:“没看出来。”
  甄五多:“你看我的眼睛,再看她的眼睛,是不是一样?”
  萧真没好气:“你是三角眼,她不是。”
  “什么三角眼,我是杏仁眼,杏仁眼,唉,和你说你也不懂,我年轻时是杏仁眼,后来老了,眼皮松了,就变成现在这样子了,你别不信啊,就那小姑娘,别看现在好看,她老了以后眼睛也和我一样。”
  萧真懒得理他,看到江平和蔡安向着一片竹林走去,他便打马跟上。
  甄五多很无奈,小声嘟哝:“我年轻的时候长得可俊了,人送外号小白龙,眼睛又黑又亮,和这小姑娘一样,别提多好看了。”
  萧真一边走一边嘀咕,可别让赵时晴听到甄五多说的话,否则非打起来不可。
  赵时晴离得稍远,没有留意他们在说什么,她看到萧真和那两名侍卫从一片竹林里出来,又走进另一片竹林。
  众人又走了约莫四五里,萧真三人再次策马走进路边的一片竹林,可是很快,萧真便从竹林里走了出来,没有骑马,远远的,冲着赵时晴招手。
  赵时晴眼睛亮了,催马疾奔而去。
  到了近前,她问道:“是这里吗?”
  萧真点点头:“这里最像。”
  赵时晴翻身下马,和萧真一起走了进去。
  没走多远,便看到江平和蔡安站在一块石头旁边,看到他们来了,江平说道:“赵二小姐,当年是我第一个冲进竹林的,当时那个小女娃就在这块石头旁边,有一只黑狗趴在石头上面,还有几只在那个小女娃身边,小女娃在哭。”
  赵时晴走到那块石头前面,问道:“确定是这里?”
  江平指着石头上的一道缝隙:“当时我们挥刀冲过来,那些狗便跑了,我还想吓吓它们,便一刀劈在石头上,差一点砍到小女娃身上,还被老蔡埋怨了几句。”
  蔡安微笑:“那时我们也都是十六七岁的少年,血气方刚,冒失冲动。”
  江平也笑了:“是啊,那次回到京城,我们都被扣了三个月的月银。”
  那次,他们没有阻拦萧真,还和小主子一起跑到吴地,佳宜长公主回到府里,发现儿子不见了,大发雷霆。
  第80章 黑心郎中的下场(两章合一)
  江平和蔡安缅怀那一去不复返的青葱岁月,赵时晴却忽然躺了下去,萧真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小姑娘双目微翕,神情平静,浓密的睫毛如蝶翼般微微颤动,阳光透过密匝的竹叶,斑驳光影在她的脸上浮动流淌。
  四周忽然安静下来,也不知过了多久,赵时晴重又睁开眼睛,入目是竹叶织就的青色屏障,她坐起身来,冲着萧真缓缓摇头:“我想不起来了。”
  小姑娘声音清甜中透着丝丝伤感,江平和蔡安这两个风里来雨里去的粗汉子,一下子竟然有些手足无措,救命,哄小姑娘这种事还是萧驸马最拿手,他们这些粗人哪里懂啊。
  江平忙道:“二小姐别着急,小的知道那个郎中住在哪里,到了那里,您说不定就想起来了。”
  蔡安也道:“对对对,当时您受了伤,一直在哭,后来哭着哭着就昏死过去,想不起来也很正常。”
  赵时晴吸吸鼻子:“有劳两位大哥,还请你们带路。”
  四人走出竹林,翻身上马,继续前行。
  赵时晴骑马从甄五多身边经过,见这胖老头正直勾勾地看着她,赵时晴不明所以,笑着打招呼:“甄老伯好。”
  直到赵时晴从他身边走过去,甄五多还在盯着她的背影看。
  萧真一掌拍在甄五多的手臂上,甄五多吓了一跳,险些从马背上摔下来。
  “你干什么?人吓人能吓死人的。”甄五多捂着胸口,吓死他老人家了。
  萧真冷声质问:“你盯着人家小女娃看什么?为老不尊!”
  如果是其他老头也就罢了,可是甄五多臭名昭著,这就是一个好色之徒。
  甄五多连忙为自己解释:“什么为老不尊啊,我比那戏台上的窦娥还要冤,我就是觉得这小女娃长得像一个人,越看越像。”
  萧真冷笑:“是,她长得像你,你已经说过一遍了,可是除了你自己,没人这样觉得。”
  甄五多把头摇得像拨浪鼓:“错了错了,她不但像我,也像玉竹,你知道玉竹是谁吗?就是你娘,是我那独一无二的拜过堂成过亲的妻子。”
  萧真:“若是在大街上,你指着一个小姑娘,说人家长得像你老婆,你猜会怎么样?”
  甄五多不解,虚心发问:“会怎么样?”
  萧真:“打一顿再送官,登徒子!”
  甄五多摸摸自己的老脸,挨打还要送去见官,还要被骂登徒子,听上去好像挺丢人。
  “我的儿,阿爹没有骗你,那小女娃真的像你娘。”他小声说道,生怕被别人听到。
  萧真:“哪里像?别说是眼睛啊,眼睛已经说过了,你说像你。”
  甄五多忙道:“不是眼睛,也不是鼻子和嘴巴,唉,我也说不清楚,就是像,很像,可又说不出具体是哪里像,对了,这叫感觉,就是我一感觉就感觉出来了,你懂吗?”
  萧真摇头:“不懂。”
  甄五多:“这样浅显的事,你怎会不懂?”
  萧真:“确实不懂。”
  甄五多叹气,好大儿哪里都好,就这点不好,严肃古板不会变通,明明只有十八岁,却比他这六十九岁的还要古板。
  ......
  相对于相似度极高的竹林,村庄便好找多了。
  一个时辰后,他们便来到了一个村子。
  江平和蔡安轻车熟路来到一个院子外面,敲响院门,开门的是个老苍头。
  江平问道:“请问,可是有位郎中住在这里?”
  老苍头没好气地说道:“不是不是,什么郎中,这里没有。”
  江平和蔡安面面相觑,他们全都确定,这里就是那个郎中的家。
  虽然带那小女娃进去的人不是他们二人,可是当时他们就在外面,如果只有一个人记错也就罢了,可不但他们两个人全都记得,那个郎中的家就在这里,就连萧真也有印象。
  江平从怀里摸出十几个铜钱,塞到老苍头手里:“老人家,我们早年来过你们村,请住在这里的郎中治过病,现在又从这里路过,便想登门感谢,却没想到他已经搬走了,不知老人家是否知道他们一家搬去何处了?”
  村里和城里不一样,城里若是搬走了,与邻居多半也就从此断了联系,但是村子里大多沾亲带故,故土难离,所谓搬家,也就是从村子东头搬到西头。
  收了铜钱,老苍头的脸色好多了,煞有介事的四下看看,压低声音说道:“听口音你们是外乡人吧,难怪你们不知道,我实话和你们说,那郎中被人打死了,他的妻儿也在村里住不下去了,把房子卖给我们家,就去投奔娘家了。”
  江平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那个郎中为何会被人打死?”
  老苍头说道:“他可缺了大德了,村里老孙家三代单传,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么一个大金孙,当眼珠子一样,那孩子淘气,从树上摔下来,把腿摔断了,落下残疾,走路有点瘸,但是这也不影响传宗结代,是不是?
  可那郎中缺德啊,他把那孩子骗到家里,迷晕后给卖了!
  咱们这片有个王拐子,那王拐子早就被他们村里给赶出来了,四里八乡的人见他就打,谁能想到,那郎中竟然和那王拐子有勾结,他把老孙家的大孙子卖给了王拐子。
  可是他虽然供出了王拐子,可是那王拐子早就跑了,连衙门都抓不到他。
  老孙家岂肯善罢甘休,就把那郎中活活打死了,如果不是那郎中的老婆苦苦哀求,老孙家差一点就让这郎中也断子绝孙。”
  老苍头话音刚落,便听到一个女子的声音:“他是什么时候被打死的?”
  赵时晴和萧真不知何时已经走了过来,老苍头说的话,他们全都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