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作者:
姚颖怡 更新:2025-10-22 14:23 字数:3174
这时,大娘大婶们哈哈大笑,指着小姑娘说道:“你外婆可是四里八村有名的大快嘴。”
小姑娘有点不好意思,又被她娘拧了一把:“还说你外婆呢,我看你也差不多了。”
甄五多看向赵时晴:“宝贝大孙女,刚刚这小姑娘说了多少句有用的话?”
赵时晴当然没有数过,但是她大声说道:“十五句!”
甄五多一指那只竹筐:“数十五块银子给她。”
赵时晴立刻一二三四五的数了起来,直到数到十五,十五个小元宝,这就是整整十五两。
十五两银子,捧到小姑娘面前,小姑娘吓得不敢伸手去接,她只是听那个叫凌波的姑娘说了有奖励,可却没有想到,竟然是整整十五两银子。
十五两银子,阿娘和她日夜不停地织布,也要两三个月才能赚出来,再说她们赚的都是铜钱,可没有这白花花的银子。
她娘替她接过银子,笑着合不拢嘴,早知道能给这么多,刚才就让自家阿囡多说几句了。
她娘连忙回想那天的事,可惜她的记性远远比不上自家女儿,别说那个货郎了,她压根就不记得那天发生的事了。
可是她不记得的事情,有人记得。
“你说的货郎不是小吴吧,小吴认识时家大郎,他还托时家大郎帮他从城里带过货呢,如果是小吴,肯定就不会这样问了,咱们村里,哪有小囡和时家小瞎子一起玩呢,更别说是送行了,没这交情。”
其他人全都点头,表示是这么回事。
栓子阿奶连忙安慰赵时晴:“你也别怪她们,不是她们不想和你一起玩,是你那时眼睛有病,你阿奶不放心让你出去,所以你每天在家里荡秋千吹哨子,还给小鸟唱歌呢,你家屋檐墙头上,全都落满了小鸟,院子里还有燕子窝。”
赵时晴忽然想起小乖带回来的消息,谁有想到,那曾经落满小鸟的院子,已经变成飞鸟不到的地方。
先前的小姑娘正在回答大家的问题:“那个货郎不是常来的阿吴叔,我只见过他一次。”
这时,甄五多再次开口:“现在问第二个问题:除了这个小姑娘,还有人记得那个货郎吗?”
大娘大婶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绞尽脑汁,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除了小吴,竹西塘还来过第二个货郎。
正在此时,角落里传来一个弱弱的声音:“我记得。”
众人一起看过去,好吧,原来这里不是只有女人,还藏着一个男人!
那是一个十七八岁的瘦弱少年,蓬头垢面,衣衫破旧,在这以富裕著称的竹西塘显得很是突兀。
一个大婶好心提醒:“这是路牛儿,他爹娘早死,他家又是这村里的独姓,没有亲戚帮衬,他自己又是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咱们村里最废物的就是他了。”
路牛儿听到大婶这样说他,怒道:“我是废物怎么了?我也没靠女人养,你家男人,你家两个儿子,连同你家那姑爷,哪个不是靠着女人养的,你们家女人累死累活纺纱织布,你家男人在镇上睡暗门子,村子里谁不知道?”
那大婶被说到痛处,便要去撕打路牛儿,被其他婶子给拉开,指着路牛儿狠狠说道:“你给我等着,看我回头不砸了你那狗窝!”
赵时晴对路牛儿说道:“先回答我们刚才的问题吧,你说你见过那个货郎?”
路牛儿点头:“何止是见过,他还把我踢进水塘里了,好在我会憋气,在荷叶下面憋了好一会儿才上来,差一点就陷进淤泥里爬不上来了。”
赵时晴问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路牛儿:“那天我肚子饿,在村里求了好几户人家,只要到半碗糙米饭,我没有吃饱,便想去那边的山坡上捉条蛇吃。”
他刚说到这里,就听到一个大婶说道:“你才不是捉给自己吃吧,我还记得呢,那年你才多大一点,有次来我家讨饭,我婆婆没有给你,骂了几句,那天晚上你就隔着院门往我家院子里扔蛇。”
路牛儿冷哼:“那蛇根本没有毒,是你们自己心虚,活该!”
那大婶气得破口大骂,赵时晴好不容易才让双方暂时歇火。
她示意路牛儿继续说,路牛儿说道:“我在山坡上四处找蛇,正在这时,我看到有个货郎走了过来,当时我在一棵大树后面,我能看到他,他却看不到我。
我见那货郎是个生面孔,不是平时常来的那个,便有些好奇,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那货郎走到那棵大树前面就不走了,他放下担子,就向前面走去。
我不知道他为何要把担子扔下,我想去看看那担子里有什么好东西,可又怕他忽然回来,于是我就想看看他要去做什么,是不是走远了,便朝着他去的方向走了十几步,便看到他走到一片空地前,四下看了看,便又转身往回走,一回头就看到我了,他问我为什么要跟着他?
我说我没有,他忽然就朝我扑了过来,他的样子好凶好可怕,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这样可怕的人。
我掉头就跑,我一直往村子里跑,我在前面跑,他在后面追,跑到一个池塘前,他追上了我,朝我便是一脚,把我踹进池塘里,我落水的时候,听到有人在喊:干啥的,在我家池塘这里转悠啥?那人说他是从这里路过,马上就走。
不过我还是没敢出去,直到我实在憋不住了,才探出头来,四周已经没有人了,我这才回家去,对了,他那一脚踹得不轻,我虽然回了家,可是之后好几天都不能下地,还是李秀婶子心好,看我没有出门,担心我饿着过来看我,给我请了郎中,还每天给我送饭,不然我说不定就死了。”
李秀婶子也在人群中,闻言说道:“我想起来了,是有这么回事,你说是个过路人踹的你,原来是个货郎。”
路牛儿说道:“就是货郎,他挑着货郎的担子。”
甄五多问赵时晴:“他说的话里,有多少是有用的?”
赵时晴:“六七十句?”
甄五多:“算他八十句,数八十两给他。”
赵时晴:“好哩!”
有人揉揉自己的耳朵,问身边人:“那老爷子说的是多少?”
“八十两!”
“真的是八十两?不是八两?”
“就是八十两,千真万确。”
“天呐,八十两,那得是多少铜钱啊!”
只见赵时晴叫了路牛儿过来,让路牛儿脱下身上的破衣裳,接着,那一个个小元宝便扔到那件破衣裳里,众人屏住呼吸,路牛儿傻呆呆地望着那堆银元宝怔怔出神,众人这才呼出一口气来,天呐,真有八十两!
“路牛儿,有了银子,快去讨个媳妇,再买架织机,你小子就可以享福了!”
闻言,路牛儿忽然缓过神来,朝着说话的人啐了一口:“小爷有钱自己去做买卖,才不像你家男人一样靠女人过日子!”
“小兔崽子,不识好人心,活该你得了银子也守不住,早晚便宜了贼娃子!”
甄五多:“来人,跟着这小子,贼娃子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打一双,这银子是我给出去的,谁敢劫财就是和我老人家做对!”
第87章 散财老童子,知心水蜜桃(两章合一)
话音刚落,两名黑壮大汉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左一右站在路牛儿身边,宛若那传说中的哼哈二将,吓得一众老媳妇大媳妇小媳妇们后退几步,别说是说酸话了,就连多看一眼路牛儿也不敢。
赵时晴见气氛达到,立刻出来扮红脸:“大娘婶子们别害怕,他们都是我外公的护院,是自己人,有他们在,保管贼娃子不敢进村,晚上也能睡个安稳觉。”
众人一想也是,却又羡慕起那时家媳妇有个好爹了。
既有钱又疼女儿的爹,怎么就不是自己的呢?
也不知道这有钱爹还缺闺女不?
有个婶子悄悄问栓子阿奶:“我怎么记得那时家媳妇是童养媳来着?”
栓子阿奶忙道:“你快别胡说了,那小媳妇是自小养在时家不假,可不是童养媳,你看哪家的童养媳能过得那么滋润,谁家媳妇织布不是为了养家糊口?就时家不是,那婆媳俩偶尔织上几块布,也是赚钱给自己买花戴,再说,你看这老爷子一看就是有钱有势的,哪有富贵人家的女儿去做童养媳的?”
那个婶子一想也是:“人比人气死人,我就早上出来这么一会儿,我家那死鬼男人就开始哭穷,老娘少织一会儿布他就要饿死了,这事不能想,想着想着这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此时人群里忽然爆发出一声声的惊叹,两人连忙问周围的人是怎么回事。
“哎哟,了不得了,刚刚那时家的小姑娘让路牛儿带人去那个货郎去过的地方看看呢,人家说了,带路给二十两,加上先前给的八十两,刚好凑个整,你们听听,这是一百两啊,是一百两白花花的银子,不是一百个铜钱,天尊老爷啊,那路牛儿这一下子就发了,发了啊。